英國《金融時報》2008-09-18
全球信貸市場恐慌昨日達到歷史性水準,促成了一波投資者向安全資產的“逃亡”,其程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未見。
在全球範圍內,金融壓力指標都達到了創紀錄的峰值水準。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二戰時倫敦遭到大規模空襲以來的最低點。銀行間借貸實際上陷於停頓,投資者爭相從任何前景存在疑問的機構或行業中撤離資金。
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為陷入困境的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的850億美元緊急貸款未能遏制市場避險意識的急劇上升。相反,市場遭受了新一輪緊張情緒的衝擊。
造成市場擔憂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債務損失,一家原本被認為較為安全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股價跌破了票面價值——即“跌破一美元”(broke the buck)。這引發了相關風險:即其他此類基金中的散戶投資者可能出現恐慌,並撤離自己的資金。
所有有關利潤的想法都被放棄,交易員爭相買進短期美國國債以保證安全,3月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0.03%的低點——這種收益率水準是日本“失去的十年”的特徵。美國國債收益率上一次出現如此低位還是在1941年1月。
剩下兩家大型美國獨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股價分別下跌37%和21%,因為其債務的保險成本大幅上升,威脅到了它們在市場中為自己融資的能力。
所波及的地區遠遠超出了美國。英國抵押貸款巨頭HBOS股票交易出現動盪,該銀行在英國政府的推動下,被迫與零售銀行Lloyds TSB進行合併談判,此前其股價暴跌。
在歐洲和美國,銀行間借貸實際上陷於停頓。所謂的泰德價差(Ted spread)——即3月期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與美國短期國債利率之間的利差——突破了3%,高於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暴跌之後的創紀錄收盤水準。這一指標用於衡量市場對銀行的信心。
美國政府進行了反擊,美國財政部宣佈將借入資金,供美聯儲用於其緊急借貸行動——這實際上是取消了對這種援助規模的所有資產負債限制。
英國《金融時報》克裏什納•古哈(Krishna Guha)華盛頓、邁克爾•麥肯茲(Michael Mackenzie)紐約、吉蓮•邰蒂(Gillian Tett)倫敦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