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08.06.02
投資產品愈來愈複雜,不只銀行客訴多,保險客訴也創新高,金管會今年對銀行公會、壽險公會下指導棋,分別訂出財富管理自律規範與保險業務員銷售規範,希望藉由管理、祭出罰責,能降低客戶申訴率。部分銀行及保險公司也開始採取措自律措施。
去年保險業申訴總件數與申訴率,雙雙均創下歷來新高,申訴件數逾3,000件,較上一年暴增五成以上。其中,「非理賠糾紛」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75%,主要原因便在於招攬糾紛,且以投資型保單、增額壽險等商品居多,銀行財富管理光是連動債也有2.3億元的客訴量。
中信銀與永豐銀最近已根據新規範訂出事前、事中、事後的管理辦法,而保險業者也自訂「事前、事中、事後」的稽核工作來降低業務人員的不當行銷,甚至還有保經公司提供「理賠訴訟保證書」,協助出律師費與保險公司打官司。
近一年常見的保單招攬糾紛,包括以「存款」名義推銷保單,或是業務員在推銷投資型保單時,沒有詳細告知投資型保單的相關費用、目標保費配置過高,或一味誇大投資報酬率,進而引發爭端。
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7月上路,未來業務員不得以節稅、存款為訴求招攬保險,若查證屬實,將被罰停止招攬業務一年;業務員如果沒有告知保單權利義務、或幫保戶「代簽名」,一律撤銷業務員資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