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小心次貸風險讓投資歸零

管理雜誌 2008-06-03
不要以為在台灣,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就與你無關,可怕的骨牌效應,讓台灣投資市場也跟著皮皮挫。
任職於某科技公司研發技術部門的張博文,理財採取美金定存方式,去年過年後,手上多了300萬元的現金,他覺得應該投資保本但卻較高報酬的金融商品,於是將所有資金投資兩年期的保本型債券基金。他考量這個基金過去的投資報酬率頗高,且70%是保本的零息債券,只有30%連結到衍生性金融商品,心想即使賠錢,也不至於損失太多。不料,一年之後,銀行理專打電話告訴他,投資面臨斷頭,要趕快贖回,原來是30%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受到美國次級房貸影響,價值消失於無形,連帶影響到整檔基金,結果他的300萬,只剩90幾萬元。
張博文實在搞不清楚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怎麼會掃到他,他像是買了一棟美輪美奐的房子,卻不知房子底下埋有一顆炸彈,而炸彈引線在點火,火苗一路竄燒,最終轟的一聲爆炸開來。
洋蔥型金融商品包藏禍心
美國次級房貸是美國金融機構為了刺激房產銷售,將資金貸款給信用評等較差的購屋者,借貸者僅需要通過簡單的信用審核,有的甚至不用付頭期款就可以取得全額貸款,貸款利率通常高於一般貸款利率2%至3%,有些人即使沒有工作也可以取得貸款,這些人後來很快地面臨到沒有錢付利息、本金的窘境,所以引發次貸風暴。
美國次級房貸業務為何會包裹在連結債中,轉而讓投資人買到?次級房貸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包裝過程猶如洋蔥,層層剝開後,才發現裡面包藏「禍心次級房貸」。
次級房貸所造成的風險來自於兩大部份,一是投資次貸相關金融商品,另外是金融機構因為購買次貸金融商品造成資產及股價市值的減損。影響範圍更大的是,每次全球金融機構爆發危機,就造成美國股市下跌,相對影響全球股市,次貸的暴風半徑就會橫掃全球。
相較於美國、歐洲受到次貸波及的程度,亞洲受傷較小。台灣的金融機構自有資金投資於次貸連結的部位金額約900億元,壽產險業投資含有次貸相關商品約301.88億元;42家銀行中有16家投資部位與美國次貸相關聯約404億元,其餘則是衍生性金融商品連結到次級房貸,包括海外、境外基金等。
八局下或九局上,接近尾聲?
美國政府與投資專家為了恢復市場信心,開始對市場信心喊話。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全球信貸緊縮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摩根大通(J. P. Morgan Chase & Co.)、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 & Co.)及李曼兄弟證券(Lehman Bros.)執行長也持相同看法,他們說若以棒球賽來比喻,現在已經到八局下或九局上,接近尾聲了。
他們樂觀的看法不是沒有原因,因為美國政府針對引起市場信心危機的次級房貸及金融資產損失已經開始止血。
房價連跌不休潛藏危機
不過,也有人唱著悲歌,他們認為雖然風暴範圍與威力已受到控制,但風暴的根源仍潛藏危機,因為在美國房價連跌不休,且違約率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愈來愈多房貸戶繳不出錢,例如原本房價1,500萬元,貸款1,000萬元,結果房屋跌價破1,000萬元,甚至降為800萬元,銀行開始要求清償部份本金,很多屋主繳不出來,只好一走了之,房子丟給銀行拍賣。
據統計,從2007年夏天以來,美國房價已經跌10%,約產生800萬的「負資產」屋主,這些都是造成違約率攀升的定時炸彈,一旦違約率上升,次貸風險仍然存在,投資人疑慮未除,次貸金融商品價值還是難以回升。
投資失利會讓很多人產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投資心態,但過猶不及對本身並無益處,面對次貸疑慮未除,投資人更積極的態度應該重新認識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