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港股首季上市案 陸企占八成

【經濟日報】2009.04.06
國際金融海嘯重創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籌資表現,今年第一季,香港僅誕生五家新上市公司,籌資能力大為縮水。在不景氣之中,大陸仍成為全球新上市公司的主要「供應國」。
大陸五糧液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本週三(8日)將在香港主板上市,銀基本次預計發行3億股新股,其中90%為國際配售,10%為公開發售。根據上周公開發售結果,銀基一共獲得40倍超額認購,凍結近港幣42億元資金。
Moss註:香港主板與創業板區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如下三點:
一、主板上市公司須至少有三年業績記錄;創業板則無盈利記錄要求或其他財務標準或收益規定,公司只要在申請上市前24個月有活躍業務記錄即可。
二、主板無明確規定公司要有主營業務,但創業板公司必須擁有主營業務。
三、主板上市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量須為5000萬港元及已發行股本的25%(如果發行人的市值超逾100億港元,則該比例可由聯交所酌情降低至不少於15%)。創業板方面,市值不超過40億港元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量須佔25%,涉及金額最少為3000萬港元;市值超過40億港元公司,最低公眾持股量須達10億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0%(以兩者中之較高者為準)。了解創業板股票風險遠大於主板股票。創業板公司可是在無需具備盈利往績及無需預測未來盈利的情況下上市的,因此,創業板股票波動大,流通性低,變現難,較適合專業投資者及熟悉投資技巧的投資者參與。

銀基招股價定在每股港幣2.3元至3.4元,計畫最多募集港幣10.35億元,算是港股中的中型股。上周,銀基獲市場投資人追捧,市場也預期,銀基可以望以上限作定價,暫時成為今年以來,繼瑞金礦業後之後,港股集資額最高的新股。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蔡松棋表示,今年全球景氣不佳,影響不少企業上市意願,以往香港曾是不少大陸台商上市的熱門首選,但國際金融海嘯發生迄今,已有不少企業暫停香港上市規劃,紛紛表示要再評估。
去年第一季,港交所一共誕生六家新上市公司,雖然僅比今年第一季多出一家,但是上市行列中卻可看到中國鐵建、中國旺旺這一類的大型、明星股,今年香港上市公司,是以中小型籌資案居多。
近期,香港也傳出大陸國企中冶科工有意6月到香港掛牌,之後再回歸大陸A股掛牌。中冶科工籌資額預計可達港幣234 億元,市場人士認為,有了中冶科工這枚大型股,可望為近期寂靜的籌資市場,激發一點熱情。
值得注意是,今年第一季,香港新上市公司,除了泰國最大木薯出口商─亞洲木薯資源外,其餘四家清一色都是大陸企業,包括興業太陽能、瑞金礦業、錦勝集團及3月底剛剛上市的詩天控股。
近期籌資市場同顯清淡的美國那斯達克市場,上周也才有搜狐旗下的網路遊戲公司暢遊、約1億多美元上市。今年以來,還有兩家中資企業已順利登板,包括清潔熱能環保企業SmartHeat及深圳邁高實業。
中證網日前引述那斯達克集團總裁Magnus Bocker在北京說法表示,儘管目前全球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狀況比往年都要清淡,但已向那斯達克提出上市申請的企業達165家,其中有相當比例是大陸企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