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5陶冬
G20峰會取得了預料之外的進展,加上美國經濟資料改善,資金的風險胃納增強(瑞信的風險意識圖去年九月以來首次離開恐慌區),資金流出國債,股市和商品價格上升。歐洲央行降息幅度小過預期,也沒有削弱資金入市的興趣。IMF拋售黃金,打壓了金價走勢,但全球復蘇的希望帶動了商品價格的上揚,農產品價格也有顯著提高。
G20的共同聲明承諾動用1.1萬億美元刺激經濟,筆者相信此數的實際意義不大。各國救市多已使出全力,只有個別國家(如日本)會有新的擴張措施出臺。反而G20為IMF注資,是更重要的發展。IMF有5000億新資金在手,在穩定新興市場經濟(尤其是東歐)、防止危機擴散上可以做的更多。
上周另一項進展可能對金融、經濟前景有更大的影響。美國財務會計委員會通過決議,放寬對有毒資產“按市值計價”的入帳要求。此舉修改了遊戲規則,好似作弊,但可能對制止有毒資產不斷製造金融業巨額虧損有幫助,可能對穩定市場信心有幫助。
日本銀行在週二以及英格蘭銀行在週四開會,但利率都不會動,英國在數量擴張上有無變化則值得留意。澳大利亞週二則可能降息0.5%。週三日本的短觀及經常項目是本周的看點,週四日本的三月機械訂單對把握日本經濟的脈搏很重要。美國本周無重要資料出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