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股神是如何“煉成”的?(一)

作者:艾麗絲•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授權英國《金融時報》獨家連載 2008-11-24
巴菲特 (Warren Buffet)一路成長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投資者,他的雄心壯志源自于少年時代——那時候他就在忙著賺錢,不過還曾一度淪為天不怕地不怕的商店扒手。英國《金融時報》獨家摘錄了巴菲特授權自傳《雪球》(The Snowball)中的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該書作者艾麗絲•施羅德(Alice Schroeder)講述了這位大亨成名前的故事。
巴菲特有生以來第一次賺錢,是靠推銷整包的口香糖。而從他開始推銷的第一天起——那時候他才6歲——在對待客戶方面他就表現出了一種不屈不撓的態度,從中頗能看出他日後的行事風格。
“我有這麼一個綠色的小託盤,上面分成五個不同的部分。我非常肯定,這是伊迪姑媽送給我的。它能裝五種不同牌子的口香糖:黃箭(Juicy Fruit)、白箭(Spearmint)和綠箭(Doublemint)等等。我會從祖父那裏買來整包的口香糖,然後在附近地區挨家挨戶地推銷。我通常在傍晚幹這個,多數情況下如此。”
“我記得有位佛吉尼亞•麥考伯利(Virginia Macoubrie)女士對我說,‘給我來一片黃箭。'我答道,‘我們不拆開來賣的'——我的意思是,我有我自己的原則。直到今天,我還記得麥考伯利太太說她想買一片口香糖。不行,只能整包賣,一包五片。每包是5美分,而她想給我1美分買一片。”
做成一筆生意對他頗具誘惑力,但尚不足以讓他改變主意。如果他賣給麥考伯利太太一片口香糖,就剩下了四片口香糖要賣給別人,相對於這帶來的麻煩和風險,這麼做不值得。賣出每一包口香糖,他能賺到2美分。他會把這些沉甸甸的硬幣攥在手中。在日後那個金錢堆成的“雪球”中,它們成為了最初的幾片“雪花”。
華倫願意拆開賣的是可口可樂(Coca- Cola),箱子是紅色的,在夏天的晚上,他會挨家挨戶地兜售。他堅持在家庭度假期間推銷可口可樂,目標是艾奧瓦州歐克博奇湖(Lake Okoboji)湖畔曬日光浴的遊客。賣汽水比口香糖更賺錢:他賣出6瓶汽水能掙到5美分,並把這些硬幣驕傲地塞進掛在腰帶上的荷包裏——這是一個棒球風格、鍍鎳的荷包。他挨家挨戶地叫賣《星期六晚郵報》(Saturday Evening Post)和《自由》(Liberty)雜誌時,也帶著這個荷包。
這個荷包讓他覺得自己很專業。它象徵著銷售中華倫最喜愛的事情:收集。儘管他這時候也收集瓶蓋、錢幣和郵票,但他主要收集的還是現金。他把自己的這些硬幣放入家中的一個抽屜,有時把它們和自己年滿6歲時父親給他的20美元存在一起——這些都記錄在一個栗色的存摺上,那是他第一個銀行帳戶。
到了他9歲或10歲的時候,他與好友斯圖•埃裏克森(Stu Erickson)在榆木公園(Elmwood Park)球場兜售用過的高爾夫球——直到他們被人舉報,並被員警趕了出去。然而,當員警通知華倫的父母時,霍華德(Howard)和萊拉(Leila)倒並不擔心。他們只是覺得自己的兒子雄心勃勃。據沃倫的姐妹蘿勃塔(伯蒂)(Roberta (Bertie)) 和桃瑞絲(Doris)講,作為巴菲特夫婦早熟的獨子,沃掄頭上有一把“保護傘”,逃避了很多懲罰。
10歲那年,他得到了一份工作:在奧馬哈大學(University of Omaha)橄欖球賽上賣花生和爆米花。他在看臺上穿行,邊走邊吆喝,“花生,爆米花,才賣5美分,只賣5美分,快來買啦!”當時1940美國總統大選正在進行之中,他收集到了許多支持共和黨候選人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Willkie)和查理斯•麥克納裏(Charles McNary)的徽章,並把它們別在自己的襯衫上。他最喜歡的一句口號是“華盛頓(Washington,第一任美國總統)不會這麼做,克利夫蘭(Cleveland,第22、24任總統)不能這麼做,羅斯福(Roosevelt,第32任總統,連任四屆)不應這麼做,”——這指的是在巴菲特夫婦看來無法容忍的事情:佛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DR)決定競選第三任期。儘管當時美國憲法中沒有總統任期方面的限制,但直到今天,美國人一直抵制那種“帝王式總統”(imperial President)的觀念。霍華德覺得羅斯福就是個嘩眾取寵的專制君主。一想到羅斯福還要再執政四年,他幾乎要窒息。
儘管霍華德個人認為威爾基的主張有些太過自由,但他覺得“只要有人替下羅斯福就行。”追隨父親政治主張的沃倫,喜歡在球場炫耀自己的威爾基-麥克納裏徽章。於是經理把他叫進了辦公室,告訴他:“把那些東西摘掉。這會刺激那些支持羅斯福的選民。”
華倫把這些小徽章放進了自己的圍裙,一些10美分和5美分的硬幣夾在了徽章的背面。當他在比賽結束後報名而入時,經理讓他將口袋裏的東西都倒出來——那些徽章和所有東西,然後將這些東西收攏在一起,都給拿走了。“這是《經商101條準則》(Business 101)給我的啟蒙,”巴菲特表示:“我當時非常傷心。”而當羅斯福前所未有地贏下第三個任期時,巴菲特一家更傷心了。
然而,霍華德的主要興趣在政治上,賺錢只是個“副業”,而他的兒子卻恰恰相反。
一有機會,華倫就到父親在陳舊、氣派的奧馬哈國民銀行(Omaha National Bank)大廈裏的辦公室逗留,閱讀《巴倫週刊》(Barron's)上的“交易員”(The Trader)專欄和父親書架上的書。他一進Harris Upham & Co. 的客戶室就挪不動步子。這家地區性股票經紀公司就在霍華德辦公室下面兩層,在這裏,沃倫最迷戀的就是獲准“在圖板上做標記”,在大蕭條時期一個悠閒散漫的週六上午,用粉筆畫股價圖。
那個時候,市場週末還交易兩個小時。客戶室半圓形的一圈椅子上,坐滿了沒什麼更好的事情可做的人,無精打采地看著Trans-Lux上一串串數字緩緩滑動,這是一種電子顯示器,播報主要股票的價格。偶爾會有人突然站起身來,從發出懶洋洋“滴答”聲的股票報價器上撕下一把報價單。沃倫和他的叔爺爺弗蘭克•巴菲特(Frank Buffett)——這是他們家族中的憤世嫉俗者,因為自己的兄弟歐尼斯特(Ernest)奪走了愛人亨麗埃塔(Henrietta,是時早已作古)而傷心欲絕——和舅姥爺約翰•巴伯(John Barber)一起來到這裏。這兩位老人都改不了想問題一根兒筋的老毛病。
節選自《雪球:華倫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 “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作者艾麗絲•施羅德(Alice Schroeder),Bloomsbury於2008年9月29日出版,售價25英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