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開發案牛步 難拚經濟

【聯合報╱記者陳培思、吳佩玲/連線報導】2008.11.26
發建照效率 台灣吊車尾
根據「二○○九年世銀的全球經商環境報告」,台灣被評為第六十一名,其中,申請建照效率甚至是百名之外,在一百八十一個受評國家中,台灣「榮登」第一百廿七名,幾乎是吊車尾。業者開玩笑說,如果列入開發案蓋章數目評比,台灣就可以拿第一了。
開發案蓋章冠軍最「經典」的例子是花蓮海洋公園,開發商遠雄原預訂一九九六年開幕,沒想到從買地,提出申請、規劃、申請開發許可及雜項執照,再整地、變更地目到申請建照,前後長達九年,經過七十二個單位,總共蓋了一千六百個章,換在其他國家,可以蓋兩座海洋公園了。
阿里山飯店 三年審不完
這樣的例子事隔十餘年還是屢見不鮮,遠雄正在推動的台北大巨蛋開發案,因為周邊椰子樹,環評卡住,進度已慢了八個月,儘管北市府態度轉趨積極,但預期最快明年下半年才能動工,比原訂時間晚了近一年半。
宏都的阿里山BOT開發案也遇到類似問題,因為審核流程,開發時程一拖再拖,本來包括森林鐵道、北門多功能轉運站以及阿里山國際觀光旅館整個開發案三年內完成;但國際觀光旅館設計案因為環評不過,得重新再送審,估計包括建照、水土保持等層層關卡,宏都副總滕新富苦笑,「本來三年要蓋完,但現在三年可能審查流程都還沒跑完。」
屋頂這麼大 創意被退回
前陣子有業者請來了國際級大師設計住宅案,把設計草圖送到都市審查委員會,委員卻覺得「為什麼屋頂蓋這麼大」,要求業者變更設計,業者無奈,又沒有違法,幾千萬的設計費就這樣浪費掉了。
卡在都審案件原因各式各樣都有,有業者把辦公大樓設計成小坪數,讓小公司好承租,每單位都設有廁所茶水間,但卻有委員認為「有違規使用的嫌疑」,要求變更設計,讓業者氣得跳腳。
設單一窗口 雷大雨點小
「單一窗口」是另個問題,當年推動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時,交通部招商時曾承諾,如果廠商進駐率達四成,就比照新竹科學園區,在自貿港區設「單一窗口」,結果這項承諾結果跳票,各單位都以人事精簡、人力不足而跳票,只有桃園縣府設單一窗口在工商登記、建築執照申請上提供協助。
建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光祥認為,台灣的建築法規相當死板,很不利投資,像是當年九二一大震,嚇壞了台灣人,也讓政府從嚴畫定山坡地,但畫定之前已經有不少建商買了地,突然不能開發,資金全都卡死。
法令太死板 資金全卡死
大隱建設董事長張裕能是受害者之一,他手上的建案,買地時明明是在河岸邊,準備蓋水岸豪宅,沒想到九二一之後突然被改畫成山坡地,限高大幅縮減,「本來應該是高個子,卻硬生生得蓋成矮個子。」
繁複死板的法令,也讓業者開發趨於保守,南部觀光建築業者,前一個飯店投資案,購地到核准建造前後耗時十年,現在手上兩 個新開發案,不想再有什麼創新突破,只想用最安全、最快的方式盡快通過審查就好。
營建署:改革年底上路 快速通關
台灣的土地開發申請時程冗長,飽受業界詬病,內政部營建署長葉世文說,加速審查、減少公文旅行的改革措施最慢今年底將逐一上路,大型開發案的「通關」時間會省一半以上。
目前十公頃以上的非都市土地開發案,審議權中央(內政部)一把抓,葉世文表示,營建署已和地方政府開過兩次會,決定大幅放寬門檻,超過卅公頃的非都市土地開發案才送中央審查,小於卅公頃案子授權地方政府審議,力求效率,也落實地方自治。
葉世文說,縣市首長對選民有施政承諾,對縣市發展不僅擘畫藍圖,也訂出發展計畫作為依據,只要不違反上位的「區域計畫法」,都該讓地方自行決定、負責。
葉世文強調,開發規模超過卅公頃的個案仍由中央把關,包括跨縣市的開發案、商港、航空城等重大建設,但開發案送到營建署審查時,已要求限期十五天完成文件缺補通知,不必排隊等到區域計畫委員會實質審查時發現有漏文件,再退回業者補件,這樣可以省不少時間。
另外,區委會先組成專案小組預審開發案,相關問題釐清後才排入區委會大會審議,但過去常因專案小組召集人(常由學者擔任)出國、缺席而延宕審查時程,營建署改採「雙召集人」制度,預防單一召集人缺席導致延誤。
都市更新也常效率遭「牛步化」批評,「一件都更案從整合地主到主管機關核定開發,五年是家常便飯。」葉世文指出,為了不讓流程「卡住」,營建署不但建立標準作業流程,還成立申訴中心,協助地方政府處理難纏的「釘子戶」,目標要讓都更案的核定流程縮短一年半,去除「蓋幾百個章」的印象。
建商:給我國土規劃部
雖然土地變更流程已經簡化,從二級二審縮短為一級一審;地方政府也陸續提出建造協審制度,把建照核發時程盡量縮短到半年內,但業者認為,這些政策都很零散,不是整體規劃,治標不治本。業者需一個事權統一的國土規劃的建設部門。
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指出,中央到地方,建築開發的法規大概超過三百條條文,主管機關也很模糊,台北市五百坪以下土地,本來一個月的申請流程,可能要半年才拿到建照,成本當然增加;如果是大面積土地,加上都審、都更或環評,就得拉長個三個月甚至三年。
提到繁複的委員會,三圓建設總經理王光祥就很無力,大面積建案必須經過都更委員會、都審委員會,每個委員只要給兩三句意見,整個計畫就必須多次修改,幾乎是沒辦法做事。
新加坡去年開發聖陶沙,設立專屬委員會審查,超過台幣一千億元的開發案,六個月國際標就開出來,預計不到四年就可開幕,預期可以為新加坡帶來超過四千萬名觀光客、四萬五千個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