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索羅斯:四分之三避險基金將變泡影

【經濟日報】2008.11.15
索羅斯(George Soros)等全美五大著名避險基金經理人13日在國會作證,為自己辯護不是造成經濟危機的幫兇,並支持成立新公開交易平台或票據交換所,使信用違約交換(CDS)等交易更透明。索羅斯並語出驚人預測,大批避險基金將在這波金融海嘯中滅頂。
這五大經理人在眾議院監督及政府改革委員會宣誓作證,就外界批評避險基金不受管理且金融操作破壞全球經濟的指控提出辯駁。索羅斯強調,經濟危機肇因於「金融體系本身」,而金融危機暴露出目前管理方法的缺失。他說:「讓雷曼兄弟公司在混亂中宣告破產,才是金融體系崩潰的真正原因。」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總裁西蒙斯(James Simons)說,信評機構最該受到譴責,因為未能仔細評量在此次金融海嘯扮演核心角色的抵押擔保證券(MBS),將壞產品說成好產品。
Moss註:文藝復興基金過去幾年都落的驚人的績效,它的總裁也一直是避險基金中薪資最高的人之ㄧ,它的表現費我記得好像收30%
索羅斯、西蒙斯、Paulson & Co.創辦人鮑森(John Paulson)、預兆資本合夥公司(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創辦人費爾孔(Philip Falcone),以及城堡投資集團(Citadel Investment)創辦人葛理芬(Ken Griffin)等五人,是當今避險基金業薪酬最高、權勢最大的經理人,身價合計約290億美元。
這些經理人向國會表示,自己不是靠魔法在不景氣期間獲利,而是憑鉅細靡遺的研究,得出美國MBS被高估的證據。他們不反對避險基金接受較嚴格的管理,但警告過度管理會扼殺「金融市場的創新品質」,把金融就業機會從紐約推向倫敦。他們主張成立新的公開交易平台或票據交換所,提供CDS必要的透明度,並減低金融風險。
索羅斯並警告說,這波全球金融海嘯將淹沒許多避險基金,業者管理的資產將有四分之三在危機中化為泡沫。投資人大舉贖回迫使避險基金賣股票變現,避險基金資產在10月縮水1,000 億美元。
避險基金業除被指為金融海嘯的幫兇外,還因為低稅率和透明度太低遭抨擊。索羅斯等人表示願意向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揭露更多投資資訊,但堅持這類資料應高度保密,不能公開閱覽。葛理芬比喻說,公開透明將「等同於要求可口可樂將秘方公諸於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