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07日
由於擔心香港恆生銀行有限公司(Hang Seng Bank Ltd.)投資了已破產的美國儲蓄貸款機構Washington Mutual(簡稱WaMu),投資者們一直在忙著拋售該銀行股票,但是真正導致該行股票下跌的可能是恆生銀行資訊披露的不充分。
雖然多數分析師預計恆生銀行在WaMu的風險敞口只佔其資本基礎的一小部分,但是在銀行業出現危機、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恆生銀行拒絕披露投資細節可能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摩根大通(J.P. Morga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恆生銀行現在可能如履薄冰,該行對事態的處理方法只會令情況變得更糟,沉默並不能解決問題。
也是由於這種沉默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恆生銀行股價上週四重挫8.9%,而且上週五仍未擺脫跌勢。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持有恆生銀行62.14%的股權。
恆生銀行的董事會在上週四晚間發布了一份簡單的聲明,稱其對近期股票大跌的原因並不知曉。
聲明中承認,恆生銀行持有WaMu債券,但沒有披露進一步細節,僅僅說不會對該行產生實質影響。
對此,該行一位發言人只是解釋稱,董事會之所以沒有披露總的投資規模,原因是認為這不會對恆生銀行的財務狀況產生實質性影響。
恆生銀行的態度與另一家金融機構大新銀行集團有限公司(Dah Sing Banking Group Ltd.)截然相反。在市場發現大新銀行集團持有不良資產後,該集團很快就向外界披露了其風險敞口。根據摩根大通的估計,大新銀行集團持有3.62億港元的WaMu債券,大約相當於其2008年利潤的四分之一。
摩根大通駐香港的銀行分析師陳志豐(Michael Chan)在報告中寫道,摩根大通希望恆生銀行的管理層也能效仿大新銀行集團。
大新銀行集團上週一重挫9.1%,當時該公司公佈了在WaMu的風險敞口,跌幅與恆生銀行相似。而且受大盤低迷的影響,該股一直在延續跌勢。
對於規模較小的大新銀行集團而言,持有WaMu債券頭寸對其的影響比分析師們估計的恆生銀行受到的影響更大。
分析師們對大新銀行集團的揣測越來越多,這可能也正是恆生銀行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高盛(Goldman Sachs)和花旗(Citi)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他們發現恆生銀行在行業中持有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債券是最多的。花旗稱,這些債券相當於該公司債券投資組合的80%,而且其中85%是按市值計價。
顯然,按市值計價意味著如果資產價格下跌,可能會導致銀行進行更多的資產沖銷。難怪花旗會明確向其客戶建議:賣出恆生銀行股票。
Jonathan Che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