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2 工商時報 【于國欽】
根據世貿組織(WTO)的統計,自2005年起亞洲的區內貿易已占貿易總量的50.3%,這個數據讓許多經濟學家相信亞洲經濟不再需要依賴美、歐,美國打個噴嚏也不會再令亞洲感冒。但近月在美國遭逢百年經濟浩劫下,亞洲出口哀鴻遍野,經濟一片狼藉,這證明了直到今天,亞洲還沒有富裕到足以圈地自保的水準,美國的重感冒終究會讓亞洲大病一場。
許多人不免要問:何以如此?一切的外貿數字不都顯示亞洲內部貿易依賴度升高,而對美、歐出口依賴度降低了嗎?以台灣而言,台灣對亞洲出口比重高達66%,而對美出口的比重僅12%,以南韓而言,對美出口比重也僅14%,亞洲區內貿易熱絡,尤以對中國出口一日千里,台、韓對中國出口依賴度去年已達30%、22%,從這些數據研判,能影響亞洲經濟者,中國也!何以美國經濟衰退,竟也重創亞洲各國的出口?
要而言之,前面這番美國對亞洲影響力式微的論述,僅從最終呈現的貿易量推論而得,看似有理,其實大有問題,因為這樣的推論已將「商品貿易」與「材料貿易」混為一談。18世紀亞當斯密的時代,兩國貿易的內容多是威士忌、毛衣、小麥等最終消費商品,但今天在全球化生產下,除了有商品貿易外,還有材料貿易,貿易的內容除了咖啡豆、威士忌、毛衣、電腦外,還包括半導體、苯乙烯、人纖和鋼材等。
很明顯,材料貿易是由商品貿易所誘導出來的,因為有汽車、電腦、毛衣的進口需求,才會衍生出半導體、人纖及鋼材的貿易往來。試想,如果全球對汽車、電腦、毛衣的需求下滑,那麼鋼材、半導體、人纖的貿易豈有熱絡的道理?
因此,儘管中國去年進口規模已達1.1兆美元,居全球第二,但進口的內容多屬半成品、零組件等原材物料而非最終消費商品,這些材料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加工後成為電腦、手機、家電、巧克力、汽車、毛衣後再輸往美、歐。顯然亞洲區內貿易型態多屬材料貿易,而非商品貿易,而全球最大商品需求仍在富裕的美、歐,是以美、歐的買氣下滑,亞洲即無以獨強,縱有區內50%的貿易比重,但當亞洲對美歐的商品貿易動能消失,這50%的區內貿易自然也就無以為繼了。
我們查閱兩岸貿易統計可以證實材料貿易盛行於亞洲,以4位碼的HS code(國際通用的商品分類)排序,台灣去年對大陸出口的前20名全是半成品、原材料及零組件,其中有9項是苯乙烯、合成纖絲等石化原料、而前二名是積體電路及液晶顯示器的半成品,前20大項占台灣對大陸出口總額的66%。
莫看美國人口僅3億,占全球4.4%,但進口規模卻占全球14%、GDP占全球25%,甫公布的美國貿易統計顯示,去年美國商品進口高達2.1兆美元,很顯然這2.1兆美元的進口內容和中國1.1兆美元進口的內容,差異頗大,其中極大的比例是最終商品,試想,當金融海嘯迫使這個全世界的消費引擎熄火,在商品貿易萎縮下,材料貿易還有什麼戲可唱?
長久以來,多數人沒有明辨「商品貿易」與「材料貿易」間的差別,僅看亞洲區內貿易急速擴大,即認為亞洲區內經濟足以自給自足,殊不知沒有了區外美、歐的需求,區內的貿易也難以維繫。去年12月大陸出口衰退2.8%,此一衰退即導致台、韓、日對大陸出口以兩位數下滑,這說明在亞洲人尚未富起來之前,在彼此貿易還都是以材料、零組件為主時,美國打噴嚏,台灣、南韓及中國等亞洲國家還是會得重感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