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6 工商時報
日本是全球LCD產業商品化技術的發源地,現在南韓與台灣的面板技術,可以說都是根源於此,不過當後兩者的市場版圖越來越大,日本LCD產業的參與者卻越來越少,截至目前為止,能擺得上檯面的也只剩下一個夏普,讓人不禁要問,日本的LCD業怎麼了?
與台灣開放競爭的科技業特性不同,日本的製造業一向是比較封閉型的領域,外人非常不容易切入日本的LCD供應鏈,當然,這也跟日本的LCD發展時間較早有關,當他們的LCD已經蓬勃發展時,其他國家的LCD技術根本還沒個影,所以他們必須自己從頭做到尾,包括化學材料、零組件、面板一直到整機出貨、品牌都是自己來。
在市場景氣還OK的狀況下,日本自己的內需市場就已經足以撐持規模不小的LCD產業投資,但是當外在變數,包括競爭對手增加、經濟不景氣、供應鏈降低成本的速度太慢等東西都出來的時候,就會發現日本的LCD、甚至TV產業其實也已經出現不小的危機。
從最近日本不斷傳出LCD生產線要關廠或是外賣的訊息來說,就可以看出他們所面對的嚴苛競爭,已經讓日本廠商逐漸撐不住了。
日本廠商所引以為傲的技術本位、品牌等,當遇上像中國群雄並起的山寨風潮或是類似概念時,恐怕也只能傻眼。台灣與南韓卻仍能不斷去碰觸這些新的市場機會,也許某種程度來說,也解釋了台韓面板產業生存彈性是其來有自。
但反過來看看我們自己,其實也不是沒有問題。日本LCD產業裡頭有一大堆小型的生產線與廠商,這麼多年來受到台灣與南韓的強力競爭,卻仍能一直撐到現在,也算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互換位置,這些小線、小廠商都是台灣的,那面對外部的競爭,我們能像日本撐這麼久嗎?我們的供應鏈可以忍受這樣的壓力不崩潰嗎?面板廠有能力管理或是扶持供應鏈繼續活下去嗎?這都是值得大家討論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