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台資銀 5至10年將被淘汰

2010-02-25 工商時報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利明獻昨天指出,如果台資銀行不加緊腳步,發展具有整合及經濟規模的平臺,未來5至10年內一定會被淘汰在大中華市場上!尤其,這已不關乎簽訂MOU或ECFA能否為台資銀行帶來什麼樣的優勢。
「去中國大陸發展,是一條非常崎崛、非常困難的路」,利明獻說,好的銀行和普通的銀行很快會出現很大的差異,其中最重要會反映在4點上:1.籌資能力;2.資產淨值能力;3.控管風險能力;4.大中華市場拓展能力。
身為在台外銀的最佳獲利典範,利明獻說,花旗(台灣)銀行沒有參與中國競爭的問題,在大中華區域內,花旗中國據點都有「Taiwan Desk」,可以跟著台灣及全球客戶到處走,花旗的全球資源和網絡就是讓花旗(台灣)這個能力,去年獲利131億餘元部份就是來自於跨境交易及資金流動的挹注,這是以台灣市場為主的台資銀行,擺明瞭就是難以競爭之處。花旗(台灣)銀行與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所共同開辦的「財務金融實務研討」課程,昨天開學第1堂課,利明獻和金管會委員葉銀華、台大財金系主任陳明賢同台討「兩岸金融接軌:人才培育與交流」,即使是台大財金學子對於台灣在此局勢下的弱勢,感到憂心。
利明獻指出,大陸銀行業的在地業務DBU、獲利表現、流動性等都比台灣好,而台資銀行的大中華策略若沒辦法擴充,例如只想做台商客戶,也沒有RMB業務,加上香港分行可以支援OBU支援,去中國只是硬碰硬,不會做好表現的,「why China? 」
但是,「這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他強調,台灣銀行業整體ROE僅25bp,此項歷史新低數據反映出臺灣遊資太多、客戶的資金需求太少,因此一定要廣大的中國市場找尋更大的空間,「中國是充滿希望的路,走起來非常、非常辛苦」,他希望在消金、財管等業務仍有競爭力的台灣人才,先要心態調整,大膽西進。
葉銀華則指出,各家外銀在中國共有240個辦事處、300多個子行和分行,佔中國銀行業總資產不及2%,仍大有可為,台灣銀行業在台灣都可以生存了,到大陸亦有生存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