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全球股市底部仍未探明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邁克爾•麥肯茲(Michael Mackenzie)紐約、瑞吉兒•莫拉爾吉(Rachel Morarjee)華盛頓報導 2008-10-10
一年前的10月9日,華爾街股市觸及創紀錄高點。當時沒人能想到,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場屠戮。
在倫敦和歐洲股市見頂之後,美國股市於去年10月觸及上述峰值水準,此後,這些市場已暴跌逾三分之一。在亞洲,市場氛圍更為嚴酷,日本和香港市場的市值已跌去一半左右。
現在看來很明顯:當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和道鐘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12個月前見頂時,投資者忽略了貨幣市場及和企業債券市場壓力的不斷加劇。
隨著去槓桿化浪潮席捲金融體系,伴之以過去一年銀行的倒閉和紓困行動,股市一直試圖確立價格底部。隨著有關銀行和全球經濟的壞消息日漸頻繁,市場底部難以探明。
當全球各國央行10月8日宣佈協同降息後,有跡象表明,投資者已放棄了逢低買進股票的念頭。
短暫上揚之後,歐洲和倫敦股市收盤跌逾5%。美國股市尾盤階段跌幅為0.5%左右,將延續6個交易日的跌勢。
BNY ConvergEx交易主管安東尼•康羅伊(Anthony Conroy)表示:“在短期內,恐懼和貪婪推動著股市,但市場的長期走勢取決於業績和派息情況。眼下,恐懼取代了貪婪,所有人都試圖離場,卻忽視了一些買進好公司股票的良機。”
就估值而言,當前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的股息率為2.96%,遠低於10年期美國國債3.74%的收益率。其他價值衡量標準非常吸引人,然而,投資者目前被恐懼所主宰。
自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9月中旬破產以來,歐洲、英國、冰島和美國為數眾多的銀行已得到拯救或紓困,這證明上述恐懼非為無因。
起初,股票市場忽視了雷曼兄弟倒閉及隨之而來的混亂可能造成的後果——當持有這家投行債務的投資者發現自己的虧損程度後,將會出現混亂。
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投資組合經理馬克•基澤爾(Mark Kiesel)表示:“雷曼破產開了一個先河:即沒有哪家公司規模會大到無法倒閉。”
這還粉碎了資本主義最重要的一個要素:(金融)機構之間的信任。
其後果相當嚴重,最近數周,貨幣基金實際上已經停止向銀行和企業放貸。這種短期貸款的凍結如今威脅著廣泛的經濟活動——值此之際,銀行正在政府的幫助下、或通過稀釋股權融資的方式來重建資本基礎。
在最初無視短期借貸市場的混亂之後,股市在過去3周內大幅下挫,屢創自1987年股市崩盤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僅從9月18日算起,標準普爾500指數已跌逾20%——這已符合熊市的定義。倫敦和歐洲股市跌幅近20%,而日本市值則跌去四分之一。

近期下跌的幅度已擊穿了關鍵支撐位。這種損壞難以修復,並為進一步下跌打開了空間,因為投資者重點關注一些更低的點位——在以往的上漲中,這是一些關鍵點位。
不妙的是,研究一下長線走勢圖,會發現股市可能回歸2002年世界通訊公司(WorldCom)醜聞最糟糕時的低位。這意味著,標準普爾指數還可能再下跌30%左右。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近期的股市下跌相對很有條理。這令交易員感到擔心,因為它表明價格的底部仍未探明。通常情況下,當市場中出現大規模投降式的拋售後,底部就會出現。
康羅伊表示:“每個人都問著同樣的問題:我們何時能看到市場見底?”
儘管是金融類股領跌,但由於出現全球大衰退的前景突現在投資者面前,其他類股亦隨之下跌。由於共同資金和對沖基金試圖籌集現金以應對贖回,今年早些時候表現不錯的股票已開始遭到拋售。
基澤爾表示:“礦業和能源公司股價跌幅已超過基礎大宗商品價格,這表明投資者已大規模解除杠杆操作。”
儘管此類拋售提升了一些股票的吸引力,投資者仍不願逢低買進。康羅伊表示:“這是一場信心危機,人們只想保存資金,而不進行長線投資。”
第三季度業績報告給市場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分析師預計,公司對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業績預期將較為糟糕。甚至在貨幣市場近期的凍結之前,美國9月份的失業率有所上升,而8月份的消費信貸出現自1998年以來的首次年度同比下降,這種背景將影響企業利潤。
近來,歐洲經濟資料變得遠遠比預期糟糕,而日本經濟第二季度出現萎縮,其出口行業已受到日漸疲軟的美國經濟影響。這使得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市盈率降至近40年來的最低水準。
歐洲市場的遠期市盈率目前在8倍左右徘徊,這個水準看起來很低,但分析師警告稱,這一數字並沒有反映出歐洲明年將面臨的經濟低迷的嚴重程度。
瑞銀(UBS)歐洲股票策略師尼克•納爾遜(Nick Nelson)表示:“乍一看,市盈率低得令人難以置信,但這具有誤導性,因為企業還會調降收益預期。”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股票策略師艾德蒙德•肖因(Edmund Shing)表示:“調降預期還未結束,因為人們還沒有將全球衰退的因素考慮進來。”然而,在一些經驗豐富、經歷過1987年股災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交易員看來,貪婪的回歸最終將戰勝恐懼。
康羅利表示:“每一場危機中都會產生機會,儘管市場底部尚未確立,但我們正在探底過程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