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商品價格創半世紀最大跌幅 資金市場萎縮 通貨緊縮山雨欲來

2008 / 10 / 07
正當美國聯準會(Fed)主席Bernanke(柏南克)和全球各國中央銀行主席,正努力對抗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另一個棘手問題也正日漸逼近—通貨緊縮。
全球資金市場萎縮,商品價格創下50年來最大跌幅,各銀行緊縮信用條件,種種因素相加造成物價可能長期下跌。
就在油價和食物價格登上高峰的數個月後,通貨膨脹問題依舊盤倨各國許多政策官員心頭,但當他們提出的各種援助和紓困方案可能遭遇失敗後,物價大跌風險將遍及整體經濟。
Commerzbank倫敦分行首席經濟學家Joerg Kraemer便警告:「未來幾個月,通貨緊縮的鬼魂,可能會從櫃子裡給拖出來。」
眼前全球經濟衰退似乎已成定局,信貸凍結情況讓人想起1990年代日本長達10年和通貨緊縮問題纏鬥的局面。
有鑑於此,歐洲中央銀行(ECB)總裁Trichet和英國中央銀行(BoE)總裁King,可能被迫跟隨美國聯準會(Fed)主席Bernanke(柏南克)步伐,採取降息動作。Fed曾將利率由去年8月的3.25%高點降至2%,幅度為20年來最積極。
《彭博社》指出,未來通貨緊縮出現的情況可能如下:全球銀行被有毒資產—尤其是次貸證券—引起高達5880億美元的資產減記拖累,將進一步下砍信用流通,這將嚴重遏止經濟成長,促使房價下跌,再回頭加重銀行虧損,讓貸款更行不易。若信貸危機惡化,產業也將面臨幾乎不可能提高價格的困境。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副主席陳慶炎指出,屆時可能引發「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
物價下跌的情況,已在全球部分經濟體中浮現。過去1年來英國和美國的房價已經下跌逾10%。上週五原油、銅及玉米的價格大跌,造成上周商品交易價格創下1956年以來最大單周降幅。包含19項原物料的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數也下挫10.4%。衡量商品出貨支出的波羅的海乾貨指數,自今年5月以來也已暴跌75%。
Dresdner Kleinwort Group倫敦分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David Owen表示:「現在我們對於通貨緊縮的憂慮,確實大於對通貨膨脹。」他認為各國中央銀行必需「降低利率,並將低利率維持一段相當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