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基本面因素推動農產品漲價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宗商品研究主管侯賽因·阿裡迪納(Hussein Allidina)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自2006年末以來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只不過是潛在的基本面因素在起作用。具體來說,導致庫存緊張、推升玉米和大豆價格升至創紀錄高位的因素,是強勁的需求增幅以及供應無法在短期內做出充足反應。直到最近,天氣才成為一個問題,美國中西部的洪水對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的影響,給農產品價格帶來了進一步上行風險。
在需求方面,最為重要的特征是發展中國家收入的不斷增長,尤其是在中國,這導致蛋白質需求相應上升,而蛋白質來源就是以糧食(玉米和大豆)為生的動物。曾經是龐大大豆出口商的中國,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商,2008年至2009年的營銷年度,預計中國將進口13億蒲式耳大豆。過去5年,中國的大豆進口增加了逾200%。
隨著發展中國家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根本結構性變革將繼續推動農產品需求。美國越來越多的使用玉米生產乙醇,這也造成過去幾年玉米需求以高於趨勢增幅的速度增長,美國的乙醇生產今年可能會消耗掉美國約30%的玉米產量。
盡管人們對於生物燃料的負面情緒日益高漲,但生物燃料抑制了油價上漲,占今年非歐佩克供應增幅的四分之三。
如果沒有生物燃料的生產,油價將突破目前的創紀錄高位,並將推高農產品價格: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數據顯示,能源和能源副產品(即化肥和化學品)占美國玉米種植成本的近70%。在目前的汽油和乙醇價位上,即使沒有指令和補貼,煉油商可能也會拌合乙醇。尤其是,如果沒有補貼,每加侖乙醇的價格仍比汽油低0.70美元,差價相當可觀;如果有補貼,兩者的差價將高於每加侖1.20美元。
以上就是事實。我不是在提倡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實際上,以甘蔗為原料生產乙醇更為高效率。
在供應方面,農民已通過調整不同作物的種植面積,對價格上漲做出反應。然而,這種調整不足以解決需求繼續增加的問題。
之所以需要較高價格,不僅是要在短期內限制需求上漲,也是為了使更高的生產成本有利可圖,以便在以前不耕作的農田開展種植。簡言之,隨著玉米和大豆價格的上漲,生產這些農作物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我們看到能源市場出現了類似的狀況:油價上漲讓加拿大油砂等成本較高的地區生產石油有利可圖。盡管美國土地利用率幾乎百分之百(除了「資源保護保留計劃」保留的約3500萬英畝土地),但價格上漲將鼓勵南美、前蘇聯以及其它地區擴大產量。如果玉米價格為每蒲式耳2.50美元,這些地區的玉米生產將不會產生經濟效益;但價格上漲提高了經濟效益。
然而,盡管價格上漲,但挑戰仍相當嚴峻。過去20年,巴西和阿根廷用於生產玉米和大豆的農田增加了不到6000萬英畝,約每年300萬英畝。我們估計,未來兩年,僅僅要滿足相當於未來5年和10年平均水平一半的全球需求增幅,巴西和阿根廷就需要增加1400萬英畝農田。即便經濟效益不錯,但這看上去仍是一個巨大挑戰。
中長期而言,價格上漲將促進亟需的農業投資。不管這種投資體現在教育、設備還是資金方面,最終的結果應是增產。然而,正如數據所顯示的,增產不會一蹴而就,如果沒有激勵舉措,增產是不會實現的。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是由基本面因素推動的。價格上漲的作用是限制需求增幅和找到新的供應。這是純粹的經濟學。
本文作者是摩根士丹利大宗商品研究主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