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新興市場金融不進則退

作者:埃裡克•貝裡勒夫(Erik Berglof)和拉古拉姆•瑞占(Raghuram Rajan)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八國集團(G8)的財政部長們已經委托有關機構,對金融市場的投機行為在最近油價上漲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行研究。在印度,監管者最近暫停了期貨市場上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指責投機者造成了價格上漲。全球信貸危機已經致使金融部門成為民粹主義者攻擊的對象。最大的受害者或許是金融的發展。
在發達國家,人們正在進行冷靜思考,從監管層面為此次危機的教訓尋找合適的回應。但在一些較為貧困的國家,政治家卻不會願意把監管方面的事務留給監管機構處理。美國金融部門的問題不僅僅讓新興市場的民粹主義者翻新了他們對金融市場的批評,而且還讓他們聯合起來指責自由企業和自由貿易。
這些批評說到了點子上,但方向有誤。這個世界目前仍然沒有明白如何去監管復雜成熟的金融體系,但在如何管理相對不那麼復雜成熟的金融體系方面,它已經學會了很多。因此,新興市場的金融體系在過去10年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自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金融危機以來,金融監管、公司治理以及透明度都有所提高。政府在管理自己的財政上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同時各央行也制定了更多的獨立政策。這些進步幫助解釋了,為何我們在新興市場上迄今為止尚未看見更多的連帶損害。
事實上,新興市場對這場全球危機的正確反應,應該是加速改革,加強金融和監管的基礎設施,同時盡量注意避免引致此次危機的一些偏離方向的激勵措施。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一些重要的改革正在發生逆轉。在印度,出於政治目的的貸款豁免曾經毀壞了這裡的信貸文化,而這一現象目前正在卷土重來。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出,人們對許多市場機構(包括銀行)深度不信任,而在許多前蘇聯國家,人們對中央計劃體制這一日漸式微的工具普遍抱有懷舊之情。
許多反金融的行動是借窮人之名,即使真正的受益人是政治家自己。可笑的是,隨著技術的提高以及法律基礎設施的發展,給一些古老問題帶來了新的解決措施,金融部門在世界很多地區終於開始給窮人提供服務。在非洲,銀行和手機公司正在吸引前所未有的大量人口進入到支付系統。農作物保險和微觀金融等金融創新正在促進新種子和肥料的傳播使用,而期貨市場為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提高了便利。印度出台了一項新法律,承諾資助穀物倉庫以及電子倉庫收據的發展,使得農民可以儲存自己的收成,並且得到用以儲存糧食的資金,直到他准備出售。這可能會比多年的國家干涉對農業信貸更加有益。
中東歐的工業化經濟體是在毫無金融體系的情況下開始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它們脆弱的銀行真正將信貸擴展至政府、大公司以及富人之外,幾乎用了10年的時間。但現在,一些資本金充足、通常有外資背景的機構積極資助私企的重組,將信貸擴展至風險較大的小企業,並且為想要購房的人提供抵押貸款。由於更加便利的資金獲取渠道,波羅的海國家的人民信任他們的銀行,甚至超過對政治、法律機構的信任。
所有這些進步可能會面臨風險,尤其是如果全球性金融危機比預計的更加長期、更加深刻的話。融資渠道將會收縮,人們對金融機構及市場的支持也會如此。新興市場將再次為它們的經濟靈魂而戰——而我們曾經以為,它們的經濟靈魂已經確定。很重要的是,工業化國家的政府不要選擇目前這個時機,重新考慮自己在貿易以及資本流上的位置,否則可能助長反市場的情緒。因為過去的危機經驗表明,市場機構的表面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加薄弱。
埃裡克•貝裡勒夫(Erik Berglof)是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拉古拉姆•瑞占(Raghuram Rajan)是芝加哥大學商學研究所(University of Chicago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金融學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