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4 工商時報
日本日經指數周四因美股重挫、油價走高與經濟疑慮等利空再度以下跌做收,日線已11連黑,創下54年來日期最長的連黑紀錄;儘管如此,相較於亞洲主要股市紛紛慘遭熊吻,日股今年來跌幅還算輕微。
東京日經指數周四下跌20.97點或0.16%,收在13,265.40點,不但創4月16日以來收盤新低,同時寫下日線11連黑,是繼1954年5月以來最長的連黑紀錄,當時日經指數連續15個交易日下跌。
相較於其他亞股,日經指數這波連黑期間的跌幅也不大,才8.2%,今年迄今總共也僅下跌13%,而亞股其他主要股市老早就陷入空頭市場,像香港恆生指數今年來已跌掉近24%,印度股市重挫逾35%,中國股市則幾近腰斬。
日股相對抗跌的主因在於擁有消費者可能擴大支出的題材支撐,日本儲蓄帳戶的資金水位達7兆美元,跡象顯示日本民眾可能趁通膨仍處於低檔而擴大消費。
香港投資機構麥嘉華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暨管理總監麥嘉華(Marc Faber)表示:「通膨在日本具正面影響,因為它會驅使機構與個人將資金轉入股市與房地產。」
日本5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1.5%,已是連續8個月擴增,同時創下10年新高,據彭博社彙整資料顯示,過去10年期間日本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物價會呈現下跌。日本也是全球通膨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還不到中國與印度物價水準的5分之1。
印度最新一周(截至6月14日止)躉售物價激增11.42%,創13年來新高,此一情況可能迫使印度央行進一步升息。中國2月份通膨率也竄升至8.7%的12年新高,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央行本周可能宣布今年來第一度的升息措施。
麥嘉華還表示,日股或可因消費者擴大支出而上漲。日本洛傑斯投顧公司執行長洛傑斯(Ed Rogers)也指出:「日股尤其是一個非常好的資金避風港,股市震盪幅度也不像中國與印度那樣劇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