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俄市場瘋狂 遍地黃金與陷阱

中國時報 2008.04.09 
「這是一個瘋狂的市場。遍地是黃金,遍地是陷阱。」一名來自青島的中國貿易公司老闆指出,這裡獲利最少五、六倍,最多二、三十倍,這種錢能不賺嗎?「俄羅斯就像個賭場,賺錢時,數錢數到沒法數;進賭場,結果輸了精光,什麼都不剩。」許多中國人賺了錢,最後卻光著屁股回家。
近年在俄羅斯經商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由於中國人精明又勤奮,也引發當地排外的心理。俄羅斯商工總會估計,在當地的中國人有二百萬以上,官方統計有合法居留權的只有廿一萬人。相形之下,台商不到三十人,其中有一半是高科技公司派駐當地的代表。

中國人經商積極 利潤可觀
「豬肉在中國大陸大約一公斤一美元,出口到俄羅斯來是二二○盧布,將近十美元,你看利潤有多大?」來自東北的中國商人說,俄羅斯的民生工業很弱,從農產品到各種民生必需品都從國外進口,這是很大的商機,就看你會不會做。
居家醫療用品在俄羅斯不普遍,一種高血壓病人居家用的器材,在大陸售價不到十五美元,到了俄羅斯售價是三百美元,其間差價二十倍以上。「我只要有二十%的利潤就好了,其他的給別人賺!」這名中國企業家客氣地說,清關的問題就由當地人打點。
中國與俄羅斯之間雙邊貿易發展很早,蘇聯解體後,整個經濟體系崩潰,原來國營企業分配管道完全癱瘓,物資嚴重匱乏,因此中國大陸興起一批「倒爺」跑單幫到俄羅斯來做生意。一九九○年代這批「倒爺」把各種民生用品如大衣、鞋子和食品貨帶上火車,由北京一路坐到莫斯科,在火車上就把貨賣光了,獲利至少在十倍以上。

處處要打點 賺的錢全賠光
「俄羅斯當時缺乏外匯,主要是以貨易貨,有農民企業家運來整列火車的農產品,換回俄羅斯的民航機。」長期經營中俄貿易的中國商人指出,中俄邊境長達四千多公里,以貨易貨越做越大,俄國人甚至把直升機都賣出來了。
俄羅斯的官僚貪汙、稅務繁雜,是發展商業最大障礙。據世界銀行最新發表的「全球經商環境調查」,在一七八個國家中,俄羅斯排名一○六,其中,評比最差的包括申請執照、僱用人員、繳稅和進出口貿易等。
許多中國人賺了大錢,衣錦還鄉,不過也有賠得很慘的。幾年前,溫州來的鞋廠,二十個貨櫃被查封,結果先前幾年賺的錢全部賠光。「從海關到警察,都要付錢,結果大家打擦邊球。」這名進出口商指出,不幸被查到,賺的錢都賠給警察了。
目前台商最大一筆投資案是鴻海旗下富士康去年十月在聖彼得堡南部投資電腦組裝廠,金額逾五千萬美元(逾新台幣十五億元),今年三月中旬又通過一筆三千二百萬歐元(約新台幣十五億元)投資案,加碼興建電腦組裝廠,顯示鴻海相當看好俄羅斯的潛力。

門路先摸熟 三障礙待克服
旅居聖彼得堡十六年的僑務委員何燿旭指出,台商來投資前,要先克服三大問題,首先是房地產飛漲問題,以聖彼得堡為例,租金十六年來漲了十二倍,莫斯科則更高;其次是居留權的問題,新頒布的移民法非常嚴格,申請工作簽證很不容易;第三是語言問題,在俄羅斯,英語並不普遍,這對台商也是一大障礙。
對俄羅斯人而言,在還沒成為朋友之前,你都是他的敵人。長榮海運聖彼得堡合資子公司總經理林聖嘉是該公司唯一的台灣人,他說,你只能真誠相待,當他們覺得你是真正與他們在同一條船上,他們就會接受你,也會盡全力幫你。
「俄羅斯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想要在這裡賺錢,就要照她的遊戲規則。」旅俄台商協會會長彭莫喬指出,這裡商機無窮,風險也很高,想要來做生意,要先知道門路,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保護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