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不健康的經濟成長(許啟智)

2010年02月01日蘋果日報
新年伊始,一連串的出口數字成長,加上景氣燈號回神,電子產業紛紛發布定單增溫訊息,連政府團隊都認為產業如同股市般,出現神奇的V型反轉,但和台灣廣告業發布連續4年創下廣告量新低相較,這種內冷外溫的經濟環境,恐將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常態,讓人憂心。
台灣長期來重出口、輕內需的產業政策,加上近年來低利率、低薪資成長的環境,成長的能量,幾乎都依賴僱用人力少的高科技產業支援,在這一波景氣回溫中,除了參與股市、房市交易的投資人,高科技業者的中高級主管外,難能有人獲利,消費及就業市場成長低迷,這樣偏食式的經濟成長,一點都不值得高興。
促成這種偏食性的成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向財團傾斜的財稅政策,尤其是長期偏向財團的稅務優惠,以長達50年的企業投資優惠而言,新的「產業創新條例」又要闖關了,不需討論這個條例的內容,單單看看早期中國自台灣學到稅率優惠的好處,各省推動「二免三減半」(二年免稅、三年減半),到期後幾乎都不繼續展延,甚至如今要「騰籠換鳥」,引進更優勢產業,提升競爭力,只有台灣養了50年企業老鵝,如今還是不能拔毛,這應是全球的稅務奇譚吧!
受薪族日子仍難過
除了產業政策外,貨幣政策也始終以支持只有一成就業人口的出口產業為考量,有2000億美元外匯存底的台灣,理論上臺幣匯率應該堅實,進口物價可以十分便宜,但島上居民一點享受不到這些好處,因為長期來我們被教育台灣依賴出口,出口不好台灣就完蛋,因此匯率必須維持競爭力,台灣沒有因為匯率優勢,可以享受便宜的石油、麵粉、巧克力,保有超額外匯存底的唯一好處,可能是證明我們有充足能力購買美國已過期淘汰,貴得嚇人的軍購武器。
低利率水準也造就了不動產奇觀,連台塑總裁王文淵都認為房價高到他也買不起,國產局每次土地標售,都創造新的驚奇,也讓上班族的安居夢顯得愈來愈遠,這樣的低利率,讓退休族無息可花,購買力欠缺,近年來廣告主第一名不再是消費品,而是一家知名建商,低利、低薪時代,九成不在高科技公司的上班族,再也不敢亂花錢,更不敢有置產夢,連生小孩的欲望都沒了。
台灣的經濟成長落入惡性循環,成長的大餅落入財團及投機者的手中,政府如果不能在財稅、貨幣政策上改弦易轍,就算出現了百分之八的經濟成長率也不值得欣喜。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求得人民財富更平均,有更好的社會福利、便宜合理物價及適當的工資水準;中國今年第一號檔是以三農為重點,也就是如何讓高達6億的農工勞動力過得更好,改善他們生活,最近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國情諮文,也以獎勵中小企業僱用更多人力,給予就業補貼,目的都是要更貼近更弱勢的族群,扶助中小型公司成長,只有台灣50年來經濟思維不變,政策始終向財團傾斜,也怪不得人民、上班族享受不到經濟成長的任何好處。
一個八、九成上班族不覺得日子好的經濟成長,絕對是不健康的,冰冷的內需、低迷的就業無法解決,亮麗的出口也不值得驕傲,麻木的政府,也許須等選舉輸怕了才會發現重視內需消費、提升受薪族薪資、讓進口物資更便宜、放棄對出口業者及財團過度保護,才是贏回九成島民民心的最好方法!
作者為資深財經評論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