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金融時報 破解金磚四國的迷思

2010-01-13 工商時報 【陳怡均、顏嘉南】
Arcus Research駐日本東京分析師彼得.塔斯克(Peter Tasker)投書金融時報指出,投資人深信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數據將帶動股市增長的迷思,讓新興市場漸成為主流投資標的,但歷史證明即使這些國家愈來愈富裕,股價只怕不一定跟進。
新興市場如今儼然已是投資主流,投資顧問都強力推薦人們提高對新興市場投資配置,搭上當前全球最火熱的成長列車。共同基金經理人亦把資金從已開發國家移出,投入新興市場中。這波熱潮一如10年前,人們急於結算手中的傳產股,換取資本、追逐網路股的情況。
企業和投資銀行在迎合這些新的投資需求上從不落人後,新興市場企業IPO價格居高不下,飆升至已開發市場IPO的兩倍高,儘管前者規模較後者小得多。
問題出在哪裡?學術研究早已顯示,GDP成長率和股市報酬率並不呈正相關(positive correlation)。其中一項由佛羅裏達大學教授裏特(Jay Ritter)作出的調查,在研究6個不同國家橫跨逾百年的資料後,所得的結論相當清楚:「具備高成長潛力的國家並不一定具備投資良機,除非市場價值在低點。」
這項與一般理解背道而馳的論點在於,你所買的股票並非建構在GDP等統計數據上,你買的是真實的企業股票。在未臻成熟又迅速成長的經濟體中,這些能夠勝出的企業不一定能存活。1950年代的日本,有超過100家的摩托車業者,當時的市場龍頭Tohatsu最後被一家名叫本田(Honda)的後起之秀,以猛烈的價格攻勢擊倒。
即便這些企業存活下來且蓬勃發展,但為了支撐成長力道,亦須一再地增資以籌措資本,這對股東來說沒有好處,因為無助於提升資本報酬率。
所以新興市場的估價是否夠低,以致能提供一個好的投資機會?在較不熱門的市場,或許有可能,但金磚四國中的最大國中國,正處於泡沬化階段,在2007年中國股市的高峰,上海A股指數為帳面價值的7倍,遠高於日經指數在20年前高點的5倍。
若之後中國股價縮水一半,價格就不再那麼高不可攀,然而如果依照投資大師多德(David Dodd)和葛拉翰(Benjamin Graham)調整後的本益比來看,價值依然是令人頭暈目眩的50倍,相較於美國的15倍左右,中國的股票價格絕對不便宜。
此外,住宅房地產的價格更是受到高估,在日本的泡沬化年代,公寓價格攀升至高峰,約為平均家庭收入的12倍至15倍,在中國主要城市,房價約為收入的15至20倍。中國經濟最大的失真是固定資產投資極度膨脹,到了讓人吃驚的比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0%。相較之下,在日本經濟奇蹟的10年,經濟成長速度類似於今日的中國,投資固定資產佔GDP的比率是在30%至35%。
泡沬總是會有破滅的一天,所以投資熱潮到頭來會伴隨著衰退,如果中國投資占GDP的比重降至日本在1960年代的水準,這股影響力將成為大災難,中國恐將面臨經濟衰退,並引爆金融危機狂潮,產生的骨牌效應將衝擊商品出口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屆時因為中國生產能力過剩而引發通貨緊縮,影響力將遍及各地,可能讓全球的貿易制度蒙受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