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Lex專欄:爭鋒鐵礦石

英國《金融時報》Lex專欄(Lex) 2009-07-02
向中鋼協(Cisa)致敬。在今年與鐵礦石供應商的談判中,這家代表中國鋼鐵行業的官方機構是有備而來,志在必得。
去年,中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寶鋼(Baosteel)未能在有關運費的爭論上取勝,最後以高出巴西礦商14%的均價與澳大利亞礦商達成協定,讓中鋼協惱火。在上個月談判進入關鍵階段之前,中國已囤積了1億多噸鐵礦石,相當於三至四個月的進口量。這不是打算迅速達成協定的國家會採取的舉動。與此同時,亞洲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Rio Tinto)似乎正把本將成為金屬冠軍企業的中鋁(Chinalco)耍弄了一番。
一半出於賭氣,一半出於傲慢,中鋼協拒絕接受日本、臺灣、韓國以及歐洲早已答應的平均37%的降價幅度。但是,未能在6月30日最終期限之前達成協議,意味著中國鋼鐵業如今處於陌生境地。理論上,力拓可以首次動用“倒斃”條款:如果7月仍不能就新價格達成協定,便可以終止供應。煉鋼廠或許會繞過中鋼協,與澳大利亞礦商議定臨時價格,獲得與日本類似的降價幅度。
無論出現哪種情況,有著數十年傳統的基準價格體系看上去相當脆弱。近幾年,沒有哪家礦商比力拓更積極地致力於同客戶敲定長期價格。在全球鐵礦石消費增量中占90%以上的中國,希望獲得確定的價格和供給,以便為自己的資本支出提供依據。雙方都反對必和必拓(BHP Billiton)首席執行官馬利尤斯•科勞珀斯(Marius Kloppers)所提倡的更倚重指數的定價體系。他們推遲簽約的時間越長,現貨市場上的經紀商就越有理由歡呼。
Lex專欄是由FT評論家聯合撰寫的短評,對全球經濟與商業進行精闢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