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美英投行再推證券化產品

英國《金融時報》派翠克•詹金斯(Patrick Jenkins)倫敦報導 2009-07-06
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和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在內的投資銀行,正在設計有關計畫,以減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風險資產的資本成本,這一最新跡象表明,金融市場的創新遠未消亡。
高盛內部人士稱這些計畫為“保險”,巴克萊資本則稱之為“智能證券化”。這些計畫採用不同的機制來實現同一目標:在監管部門威脅要強制銀行提高資本金要求之際,削減銀行的資本成本(某些情況下能減少一半)。
巴克萊資本“智慧證券化”的結構,涉及到將多家客戶的資產彙集在一起,形成一種有擔保的金融產品,可用來轉售給其他投資者,並獲得信用評級機構的評級,這樣有可能減少10%到50%分配至該項資產的資本。
這些新機制在某些方面類似於已喪失名譽的結構性產品,後者被廣泛指責為加劇了金融危機。但這些計畫的支持者辯稱,它們與結構產品有兩大差異。首先,它們涉及的是銀行現有資產(而非新貸款)的證券化;第二,銀行家們說,這些新產品並不掩飾風險的轉移。
“如今是智慧證券化的世界,”巴克萊資本全球信貸解決方案董事總經理傑夫•斯邁萊斯(Geoff Smailes)說。“這不再是為了杠杆融資和套利而進行的證券化了。這一切都是關於以透明和不太複雜的方式來重組資產投資組合,以實現風險、資本和資金效率。”
然而,一些監管機構可能會對這種新的集合資產衍生品的發明保持警惕。如果它們被視為一種規避資本金要求的方式,那就更是如此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