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123萬港人 生活在貧窮線下

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後,一般居民的生活反而每況愈下,貧富差距逐漸擴大,貧窮人口也大幅增加;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公布的最新研究,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香港民眾,人數創紀錄最高。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有超過一二三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較去年同期增加兩萬人,目前貧窮率約十七.九%,創歷來最高,以老年及青年貧窮人口增加較多。
這項研究對貧窮的定義為,收入低於平均月收入的一半以下。香港個人的平均月收入為三三○○港幣(四二五美元,約一萬三千八百台幣),兩人家庭為六七五○港幣,四口之家以上家庭為一萬二六五○港幣。
這項研究是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數據推算而來,結果發現有三十二%年滿六十五歲的老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目前香港有二十七萬老人是窮人。
青年貧窮人口由十年前的十四萬人,增至目前的十八萬人,增幅達二成。中年貧窮人口,由十年前的二十三萬人,增至現在的三十四萬人,增幅逾五成。
這項研究也發現,香港的貧富差距逐漸擴大,過去二十年來,高收入者的收入增加三十四.七%,低收入者的收入反而減少三.三%。
香港用以反映貧富懸殊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從一九九一年的○.四七六,升至二○○一年的○.五二五,二○○六年續升至歷史新高的○.五三三,為全亞洲最高的城市,顯示香港家庭的收入愈來愈不平均,貧富更加懸殊。通常把基尼係數○.四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超過這條「警戒線」便很容易引起社會動盪。
Moss註:前天還跟朋友在討論為甚麼台灣的女生會比香港漂亮?因為一般而言香港人均收入比台灣高的多,而富豪所娶的太太一定有一定的姿色,而所生的子女一般而言有較大的機率是俊男美女,後來的結論是這些人平常可能都是開著名牌轎車、然後進出某某會所,所以我門一般都見不到;不過我想香港跟台灣有一個共通的問題,就是中產階級的的迅速消失。一個國家的消費理應由中產階級支撐起來,我發現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四太太在香港所開的茶餐廳「澳門茶餐廳」竟然打通連接他的按摩店,果然是了解男人心理的女強人,不禁讓我想到他二姨太所開的阿二欠湯,在香港還在嗎?像彼得林區建議的由生活中去發現投資標的,除了由生活端著眼,宏觀的觀察也是超重要的。像香港開了許多「賻儀眼鏡」如你要怎樣從生活端去觀察?
這次發現香港地鐵站裡會顯示空氣污染指數是中或高或低,我想這樣的設計並不難,但可以提醒民眾空氣不良時可以少出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