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中國5000億商機的試煉

《數位時代》第182期 2009/7/13
對台灣來說,「中國商機」絕對是今年重要的關鍵字,從6月開始,中國的各種企業採購團陸續來台,帶來5000億新台幣商機,今年年底前還會有14個中國採購團「錢」進台灣。兩岸交流的熱潮的確帶動了具中國概念的經濟效益,然而商機的背後,卻也是台灣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試煉。
自從一九九八年第二次辜汪會談之後,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從來沒有像最近半年這麼密切。 在交通方面,大三通正式啟動,大幅縮短兩岸往來的距離和時間。在觀光方面,開放陸客來台後,讓更多的中國人民有機會到台灣旅遊、消費。而在經濟方面,台灣的金融市場和企業更吹起了一股中國旋風。
兩個月前,中國最大行動通訊公司中國移動,宣布認購遠傳電信一二%的股份,隔天台灣股市立即狂漲三百七十八.五一點,創下台股十八年來,單日漲幅最高紀錄,漲停的個股高達六百八十二家。從六月開始,中國的企業採購團也在官方代表帶領下,陸續前來台灣,鎖定家電零組件、面板等產品下單,短短一周內讓台灣廠商進帳六十六億美元。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更透露,今年年底前還會有十四個中國採購團「錢」進台灣。
另一方面,兩岸在產業技術上也由政府單位「搭橋」,開始進行交流。像是之前的兩岸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兩岸LED照明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等,包括中華電信、中國電信、晶元光電等台灣和中國的重量級大廠都積極參與,針對目前最熱門的3G通信、LED等領域交換發展經驗,並建立合作機制。
在兩岸政治融冰後,雙方政府互相釋出善意,台灣和中國的經貿發展和交流開始公開化、正常化,兩岸企業更逐漸邁入「蜜月期」。未來隨著陸資來台投資項目的公布、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簽訂等,台灣的中國熱可望燒得更旺。「『China Factor』絕對是未來影響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Display Search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謝勤益指出。
躍升中的大市場
從台灣科技產業的角度來看,這股中國熱從去年逐漸加溫的原因,一方面來自於中國經濟實力的躍升,為台灣企業提供了生存的養分。中國已經是全球最主要的經濟體之一,並擁有巨大的內需市場。以手機為例,中國的手機用戶高達六億戶,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中國也是液晶電視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今年銷售量預計將可輕易超過兩千萬台,最快後年即可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液晶電視市場。而在這一波金融海嘯中,歐美、日本元氣大傷,中國並未受到太大衝擊,更使得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另一方面,兩岸官方的釋出善意、積極作多,也為經貿交流議題產生添柴加薪的效果。日前中國採購團來台時,中國海貿會會長李水林就表示:「採購金額無上限,『絕不封頂』,……能在台灣買的,就不在別的地方買。」而台灣的外貿協會等政府單位也積極舉辦各種產業搭橋會議與商展,增加兩岸業者交流合作的機會。「這絕對是全球獨有的兩岸和平紅利,」大眾證券投資事業處副總經理黃家斌指出。
更重要的是,兩岸的科技產業發展至今,彼此各有所長,在許多層面形成了一個相當互補的組合,也產生合則雙贏的效果。經濟部長尹啟銘在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就指出,兩岸產業發展的階段性不同且互補性高,「台灣有研發與技術上的優勢,中國大陸則有廣大的市場與資源,如果兩岸產業能充分分工,對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會有可觀的助益,」尹啟銘表示。
以液晶電視產業為例,台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指出,台灣和中國一邊沒有夠品質的面板模組供應,一邊沒有夠大的下游出海口,所以有很好的互補效應。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也表示,台灣在上游技術、專利及供應鏈群聚有領先的地位,中國則在整機組裝、品牌、市場上具備優勢,「兩岸的合作,將對全球液晶面板競爭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採購啟動制度化交流
對台灣的科技業者來說,兩岸交流的熱潮,的確帶動了具中國概念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創造出新的利基。但至少上看新台幣五千億元的採購金額,到底有多少會發酵?台灣與中國本來就存在著採購關係,這回與以往又有何不同?
作為兩岸互動主要單位之一的外貿協會,王志剛指出,兩岸過去因為種種因素隔絕太久,彼此的認識都不夠,透過正常化、公開化的交流機制與平台,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困擾,特別是對資源不夠的中小企業,交流平台的存在格外重要。「總是要交流,才知道彼此合作的意願在哪裡,」王志剛表示,採購不是大家喊一喊數字,每個企業內部都會有作業流程,甚至還要經過董事會,一般說來訂單效果要出來,半年的時間是跑不掉。
「採購是短期性,重點是台灣企業怎麼樣去思考長遠的經營策略,」王志剛指出,台灣企業眼前有兩條路,一是加深研發產品化的能量,另一個就是好好利用中國大陸的市場腹地經營品牌。他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還是有文化相近性的優勢,因此台灣產業可以從省會級的二級城市出發,以鄉村包圍中央的概念,建立品牌的能量。
「我們的確是看到中國崛起,才覺得做品牌有機會,」負責裕隆集團旗下新品牌「Luxgen」的納智捷公司總經理胡開昌說。本來就與中國主要電器大廠有往來的奇美電子副董事長吳炳昇則說,採購關係並不是這波重點,而是在兩岸氣氛和緩的情況下,雙方比較能夠真的從經營角度,把合作範圍加深加大。
善用企業升級的跳板
「兩岸企業的交流一開始會先從零組件的採購開始,然後一步步去擴大商機,」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指出,例如進行聯合研發、共同訂定標準與規格,甚至進一步相互投資、結盟。「以3G、LED、電動汽車等產業為例,台灣廠商除了會有更多採購的訂單外,之後和中國在專利或技術上的合作等商機,都有很大的想像空間,」陳清文說。
目前兩岸在IT供應鏈上的合作,已比以往更加廣泛、深化。例如六月底友達宣布和中國彩電廠長虹共同投資人民幣一億元,於四川合作成立的液晶電視面板後段模組廠(LCM),就是台灣面板業者首次與中國彩電業者合資成立LCM廠,建立核心零組件研發和生產的平台。未來在IT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和交互投資上,兩岸應會有更多類似的合作出現。
此外,麥格里大中國區總裁林群則指出,台灣可以利用中國廣大的市場,作為企業升級的跳板。「中國可以說是台灣的後院,」林群指出,現在台灣在政經環境都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可以好好運用中國這個廣大的後院。他舉例,像台灣科技業全球運籌的能力很強,就可以把這個能力發揮在中國市場,獲取流通、後勤方面的商機,如果能做到極致,那全世界沒人比得上。例如聯強,就把這樣的優勢在中國發揮到極致,也讓聯強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手機通路商。
找出新的競爭策略
「在我看來,兩岸科技業目前的交流合作還只是在試水溫,未來逐漸加溫後,彼此的終極目標可以朝向共拓中國市場,進而邁向國際去努力,」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強調。 在這一波的密集交流中,台灣科技業看待中國的方式和經營的思維也需要有所轉變。隨著中國市場規模和技術人才的急速成長,中國科技業已經從以往的B咖變成了A咖。中國科技業實力正迅速崛起,在通訊、能源、網路等領域,像華為、比亞迪、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業者,無論是規模和技術都已具有世界頂尖的水準,可以和台灣平起平坐,甚至領先台灣。
「挾著廣大市場和技術實力,中國科技業現在開始重視自訂產業規格這件事,」陳清文表示。面對中國科技業積極追求倍速成長和自主創新的態勢,台灣科技業者必須走出以往利用中國資源的經營模式,轉而讓自己成為中國科技業的推手和盟友,跟隨中國科技業的成長和腳步,成為其營運不可或缺的一環,共同創造商機、獲取利益。
此外,對於台灣企業的中國熱,以及開放陸資、陸企來台投資等政策,難免也會有人擔心是否會為台灣企業帶來一些經營上的問題。例如台灣技術加中國資本的新經營模式是否能順利運作,或是產業關鍵技術外流等,甚至也有不少人將此交流解讀為中國對台灣的統戰策略。
勇敢面對必要的超越
然而,全球經濟越來越走向統合局面,在美洲有美洲自由貿易區、歐洲有歐盟,而亞洲的東協加三架構也將上路,台灣如果不透過某些作為,融入全球化架構,同樣有著被邊緣化的危機。不論政治面或經濟面的情勢,讓台灣沒有太多的選擇,與中國的合作交流,是台灣產業及社會要勇敢面對的必要之超越。
清大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史欽泰認為,台灣可以和中國保持「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台灣在技術創新、運籌管理、跨國合作、顧客服務等領域的軟實力,都還是領先中國的,」史欽泰強調,「台灣科技業本來就是在全球打仗,只要能持續創新,就不需要害怕利用中國的資源。」
「台灣企業對自己的競爭力,會做最有效的盤算和管控,」台灣工業銀行綜合研究所經理林明輝認為,如果是確定已過時的技術,過去中國設廠其實沒什麼差別。工研院產經中心總監鍾俊元也表示,台灣科技業現在要保持產業優勢就要靠中國市場,甚至要帶著技術到中國設廠,直搗市場,否則就會被其他國家捷足先登。「只要最前端的研發團隊還留在台灣,持續發展下一代的新技術,其實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就不會消失,」鍾俊元說。
對中國逐步開放、加強交流,這是大勢所趨,已經是無法回頭的路。未來在這樣的趨勢下,兩岸的合作勢必會從量變產生質變,出現各種可能性。台灣的科技業必須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開始思考如何整合中國和自身的優勢,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奮力一搏,才能進一步創造未來成長的契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