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台股基金中的資產基金

2009-07-20
智富月刊總編朱紀中在跟我討論本期基金教戰手冊的主題時,提了「資產基金」這個新名詞,今年資產話題的確很夯,有很多股票都被冠上資產股的封號,台股基金中有沒有資產概念基金呢?
什麼是資產股,先來搞清楚,就是股價上漲的理由主要不靠業績,而是以公司擁有大量土地資產,因所處的地價本身在精華地段,市值較高,或地價上漲,導致公司總資產價值上升等題材,被封為資產概念股。
例如土地開發購物中心、土地蓋豪宅、或蓋商業大樓專門出租、土地位於通車之捷運站、高鐵及三鐵共構附近等等,在今年台股絕地大反攻之時,又被重新炒作起來,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陸資要來了。
我不再重述分析師和專家喊很多遍的遺贈稅調降、台商資金回流、鮭魚返鄉、新台幣升值、兩岸和平紅利、兩岸直航、開放陸客來台觀光、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入股、置產買樓、金融登陸的MOU簽訂等等今年一則接一則的政策利多題材。
我也不要引述當年陸資進入香港的港股模式,不管阿狗阿貓全都漲,而且雞蛋水餃股漲最兇,若比照香港經驗,台灣的資產價值將全面提升,勢必引爆資金行情,什麼股票都會漲,特別是資產營建和金融股。
我想我先來研究現在的台股基金買些什麼,根據Cmoney資料庫統計,台股基金(只算股票型基金)至六月十二日止,持股平均水位為86.94%,其中電子股佔56.26%最高,中間含上櫃電子的9.21%,其次是金融股的7.02%(含上市櫃)。
如果以台股市值比重來對照,目前上市櫃電子股合計約54%,金融股約13.6%,台股基金金融股持股比重只有佔到一半。事實上,今年過年後,投信全體基金持有金融股才只有5.57%,電子股仍有56%,金融股持股水位明顯提升中,水泥股持股大幅下降,轉移出來的資金倒是跑到了橡膠和營建股之上。
為什麼我要從這個角度下手,主要我個人採訪基金新聞多年來,觀察投信法人的選股,可以說對科技產業的著墨很深,最強調基本面由下而上bottom-up的選股模式主導著法人思維,但現在的投信和外資法人會約好一大群人去拜訪過去很冷門的傳產公司。
「就只有幾塊地,這種股票會漲嗎?」很多疑問仍從法人的口裡聽到,但非常資深的經理人告訴我,至少很多只會玩電子的年輕經理人都跟著看傳產股,而從基金持股比重的調整看出,過去乏人問津的如營建、觀光、紡織、造紙、百貨、化工、生技、甚至於玻陶股,現在都有基金下手,顯示兩岸關係改善與開放陸資的長線題材與想像空間,開始扭轉了基金經理人的腦袋。
不過,要找一檔科技概念基金不難,多數台股基金按權重配置,電子股持股肯定是最多,要找一檔資產概念基金難度很高,我必須這樣回答朱總編,畢竟擁有大遍土地資產的股票全部是非電子族群,散佈在各類股。
如果以目前投信基金扣除金融股不算,持有其他傳產股的比重來看,主要分佈於橡膠、鋼鐵、塑膠、航運等四大類,但被冠上資產股封號的像台肥、士林三寶、南港、厚生、中石化、農林、遠紡、黑松等公司,反而都是紡織、食品、造紙、化工等老字號的公司,他們並不是基金喜愛的對象。
但朱總編既然交給我項不可能的任務,我仍要努力找找看到底是那些台股基金不愛電子愛資產。我摒除靠績效選基金的方式,完全從基金持股內容下手,找到的基金不見得績效好,但持股非常分散,甚至重押金融資產,成為市場上少數另類基金,挑出來給投資人仔細瞧瞧。
若以類型來區分,價值型與中概型的台股基金持股較偏向非電子,我發現了元大巴菲特基金的傳產股持股竟有76%之高,其中營建股持股逾15%。元大投信自從非常熟悉原物料產業、擅長價值選股的知名經理人林冠和鳳還巢之後,選股方向出現大幅修正。
此外,由傑出基金經理人詹祖光掌管至今的JF價值成長基金的傳產股持股也高達64%。中概型基金中,台灣工銀中國通基金是最基金名如其名的一檔,持有傳產股高達66%,由同一位經理人蔣尚勳操作的台灣工銀新台灣基金,傳產比重一樣很高。
台灣工銀新台灣基金六月初將原本逾13%的營建出清,轉向鋼鐵及塑膠等原物料,但股票換來換去,多數經理人愛養電子,蔣尚勳顛覆形象,執著於傳產業始終不改其志。
一般型基金多達九十多檔,但也可以尋著操盤經驗一路以來就很愛傳產的基金經理人來找找資產概念基金,像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俊穎,過去操作景順潛力時,走的就是台灣概念路線,至今走過仍留下痕跡,到日盛後照樣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愛著台灣內需股,但因六月中台股重挫近千點,持有傳產股比重跌至五成之下。
上月份專文提到的永豐永豐及永豐中小基金,也一直以鋼鐵及航運等股為核心,說是資產基金,倒不如說永豐兩基金最具原物料特色的基金;選股很個性化的投信還有金鼎,旗下金鼎大利及金鼎行動基金除了重押生技醫療類股外,營建、資產。觀光都是重點持股。
第一金投信旗下部分台股基金選股方向也有很大的轉變,萬得福精選基金傳產股比重達58%,總經理俞大鈞重回建弘掌舵之後,似有重新畫份各檔台股基金的定位,未入榜的建弘福元基金營建股持股就高達12%以上。(本文轉載自Smart智富月刊七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