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中國在鐵礦石談判中仍處弱勢

2008 年 12 月 12 日
中國鋼鐵企業面對的有利形勢促使它們認為﹐鐵礦石價格理應降至1994年的水平﹐才適應鋼鐵市場下滑的形勢。
畢竟﹐人們都應該幫助弱者。
中國鋼鐵企業與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公司(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力拓(Rio Tinto Plc)關於2009年鐵礦石合約的非正式談判剛剛開始。中國鋼鐵企業整體算來已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方。
這一談判制度對亞洲經濟增長具有重大影響﹐並且為韓國和日本企業的鐵礦石進口價格提供了參照標準。談判通常是一個集合了私下交易和公開姿態的不透明過程。
看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hinese Iron and Steel Association)在本週談判開始發起的攻勢吧﹕如果鋼鐵價格回落至1994年的水平﹐關鍵的原材料價格為什麼不應降至相應水平呢﹖
那就是說﹐鐵礦石價格要比目前水平下降80%﹐這麼大的降幅是三大鐵礦石巨頭很難承受的。
而且﹐中國鐵礦石市場的形勢決定了上述情況不大可能出現﹕中國1,000多家鋼鐵生產商所需鐵礦石的60%要從這三家公司進口。
行業巨頭寶鋼集團(Baosteel Group Corp.)牽頭進行鐵礦石談判﹐但中方企業內部很不團結。
這也是中國政府推進鋼鐵行業整合和促進國內鐵礦石生產的原因之一。
但是賣方的優勢很明顯﹕一年前﹐必和必拓和力拓的鐵礦石賣了個好價錢﹐合約價格較一年前提高了85%﹔這兩家公司聲稱﹐它們的鐵礦石海運成本低於巴西的淡水河谷﹐因此有理由享受溢價。
淡水河谷因為對71%的價格增幅不滿意﹐9月份又向中國提出合同中途提價﹔但是之後因信貸危機惡化﹐它們才撤回漲價要求。
正是由於不同供應商相互牽制﹐中國鋼企在必和必拓和力拓可能的併購交易落空後長舒了一口氣。
新一輪談判又開始了﹐中國鋼鐵生產商未必真指望價格能下降80%。開始的出價必須偏低﹐這是慣例﹔而中方在談判中所處的地位比去年有利。
但在是誰真正掌控局勢的問題上千萬別搞錯了。
Chuin-Wei Ya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