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今天不是1929年

陶冬
“幸福家庭的故事基本雷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對人生百態的觀察,同樣適用於經濟危機。
目前我們所經歷的金融海嘯/經濟危機,與過去所經歷的調整有共同之處,但是其個性將決定危機的發展及結局不同於前例。房地產業調整、信貸收縮,幾乎在任何一場經濟危機中均會發生。但是人類歷史上最激進的金融創新,帶來了歷史上罕見的信貸擴張和全球性的房地產泡沫,這個組合是前所未有的。這次次貸危機的始作俑者是投資銀行的衍生產品,危機的主要傳導是金融企業的跡近崩潰和隨後的「去槓桿化」,由此帶來跨國境的金融市場震盪,波及所有資產種類,令資產財富霎間蒸發,這種市場調整形式是前所未有的,損失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金融海嘯下,人們對金融機制信心大失,資金市場停擺,銀行遭到擠提,這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所沒有的。面對經濟蕭條,全球央行同步大幅減息,邁向「零利率」時代,同時各國紛紛採取激進的行政擴張手段,務求制止經濟滑入大蕭條,這種全球同步的超積極的貨幣、財政政策也是現代歷史上極其罕見的。
筆者認為,各國央行和政府已經採取了足夠多的緊急措施,全球金融體系崩潰的風險已基本消失,金融業的最壞時間已經過去,接踵而來的是經濟的衰退。以目前的信貸收縮和就業惡化情形來看,衰退的深度、廣度可能超出人們的想像。不過筆者不認為這是大蕭條的翻版。
發生於1929年至1933年的大蕭條,其實是一系列經濟危機、銀行危機的合成,政策上的連番失誤,使得當時美國經濟損失四分之一的GDP,失業率高達25%,成為資本主義時代損失最慘重的一次經濟調整。
政府政策上的第一個失誤,是無視經濟迅速下滑的現實,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聽由經濟在通縮的漩渦中下沉。第二個失誤是,坐視銀行倒閉,導致民眾失去對金融體制的信心,而此又觸發了銀行大規模的信貸收縮。第三個失誤是,築起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以維護本國就業,但是這帶來它國經濟的下降,反過來傷害本國的出口。當然,當年銀行儲蓄缺乏保障機制,也是銀行擠提呈燎原之勢的重要原因。
從政策角度看,如今政府做了當年政府不願做的所有事情。各國央行比賽著向零利率衝刺,利率彈藥用盡便實施“數量擴張”;幾乎所有政府紛紛釋出歷史上罕見的財政刺激方案,務求刺激需求。同時政府採取了迅速果斷措施為困境中的銀行注資,力挽金融海嘯之狂瀾。G20國領袖誓言維護自由貿易,儘管多國經濟先後陷入衰退,國際貿易的管道大體暢通。至於現時的存款保障、失業保障和社會保障體系,與大蕭條時期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長遠來看,格林斯班任內所製造出的信貸泡沫,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隨之而來的「去槓桿化」過程自然是既痛苦又漫長。美國消費者的過度消費模式已經破產,接下來的調整不僅影響美國經濟,亦影響全球貿易,甚至影響世界的增長模式。
目前的金融海嘯/經濟衰退何時可以完結?筆者認為就像病人康復一樣分三個階段:(一)何時活著被推出急救室?(二)何時走著出院?(三)何時能如正常人一樣跑步。
筆者相信,隨著金融體系得到穩定,市場上強制性「去槓桿化」告一段落,金融體系的最壞時間已經過去。不排除金融業出現新的震盪,但是市場的焦點已經移向經濟,移向衰退可能帶來的盈利下降、破產風險。在過去的幾個下行週期中,美國就業市場平均收縮2﹒1%。此次危機中儘管在金融市場上血流成河,勞工市場僅收縮了1﹒1%,相信就業的最壞時間也就尚未到來,經濟的最壞時間亦沒有到來。全球就業概況呈明顯的加速惡化,勢必對消費和經濟構成衝擊,誘發新的銀行壞賬。不過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調整在順利進行中,出現日本式停滯的機會不大。筆者認為經濟的調整還需要1至2年,增長的最壞時間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出現。
筆者認為,在極為進取的財政政策和超寬鬆的貨幣環境下,2009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會有一個意外的反彈,而且增長的反彈力度未必小。病人出院的日子大概不至拖得太久,但是這是在政府刺激政策下取得的,民間活動仍然低迷。
目前可以看到的所有增長動力,幾乎完全來自政府,來自央行的零利率政策,來自政府超常規的財政政策。民間的「去槓桿」和政府的「加槓桿」成為一道對比鮮明的風景線。政府的擴張政策對於穩定經濟、重塑信心是必要的,但不可能從根本上和長遠地取代民間投資和個人消費。康復民間需求是,經濟最終走出危機的指標,惟有如此,經濟才能恢復正常的運作,發展才能重上可持續的軌道。但是美國消費者的過度消費後的減債,銀行信貸泡沫後的推低槓桿,都需要5~10年的調整方能完成。美國消費轉弱的趨勢,又迫使中國及其它亞洲國家減輕對出口的依賴。這些都是經濟轉型。世界經濟像正常人那樣跑步,起碼是五年後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