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高盛涉詐欺 英德也要告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4.19
高盛公司遭美國證券主管單位控告詐欺,由於事涉德英等國的金融機構,已經引起歐洲國家高度關注,德國政府可能考慮對高盛採取法律行動,英國首相布朗也下令主管機關調查高盛倫敦辦公室的業務。
美國證管會(SEC)指控高盛出售房貸證券產品,卻沒有向投資人充分說明風險,導致買家慘賠,其中包括德國工業銀行(IKB),當初投資的1.5億美元幾乎全數賠光。
IKB在金融風暴中率先瀕臨倒閉,迫使國營復興信貸銀行(KfW)等機構出手援救,最後於2008年由美國私募基金業者龍星基金(Lone Star)收購。
德國周日世界報引用德國總理梅克爾發言人說法報導,德國聯邦金融管理局(BaFin)將向美國證管會索取相關資料,「仔細評估這些資料後,將檢討可能的法律步驟」。
據SEC的調查,除了IKB外,荷蘭銀行(ABN Amro)也是高盛案中的輸家,甚至是最大輸家,損失估計逾8億美元。
荷銀後來賣給英國的蘇格蘭皇家銀行(RBS)。IKB和RBS也都接受政府紓困。
泰晤士報報導,RBS可能正在考慮對高盛採取法律行動。衛報報導則指,RBS已協助美國官員調查高盛案,但內部人士表示,是否有充分立場對高盛採取法律行動,目前言之過早。
英國金融管理局(FSA)已和SEC聯手,對高盛倫敦營運部門展開調查。泰晤士報報導,FSA正在檢視類似高盛遭起訴的交易類型。
在倫敦金融城工作的大多數人,都受英國金管局監督。根據其註冊資料,高盛案的主角托爾(Fabrice Tourre),從2008年11月起就在倫敦的高盛國際公司工作。高盛被SEC指控犯案的那段時間,他在紐約辦公室工作,公司遭指控後仍照常上班。
目前托爾仍能合法為高盛的倫敦客戶服務,個人編號為FPT01004。美國證管會幾個月來不斷訪調建構高盛房貸交易的人,但這類產品其實充斥在華爾街上,分析師推測,德、英的法律行動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盛案禍首托爾 天之驕子搞詐欺
他自稱「不可思議的費伯」、二○○七年收入兩百萬美元,年僅卅一歲就出任高盛副總裁,如今法國籍的費布瑞斯‧托爾(Fabrice Tourre)因為被美國證管會控告涉嫌詐欺而一夕「暴紅」,登上Google熱門搜尋第二名。
Google形容托爾暴紅如冰島火山爆發,顯見許多人對他充滿好奇,這位出身法國名校的數學高材生,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商學研究所,二○○一年七月進入高盛,據說他法語流利、家世一流、風度翩翩、英俊瀟灑、幽默風趣、品味高檔、喜歡熱鬧派對,可想而知人緣絕佳。
不過,他卻是故意誤導投資人、隱瞞重要資料的關鍵人物,高盛公司被控以詐欺手法出售次級房貸產品「珠算」(Abacus 2007-AC1),主持這項業務的正是托爾。
「珠算」是一種抵押債務債券(CDO),這種交易讓投資者可以利用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對房貸證券下注。
證管會列出托爾在二○○七年一月廿三日發出的電子郵件顯示,他告訴朋友,次級房貸證券市場即將崩潰,「CDO業務已經死定了」,這封英、法文交雜電郵中說:「槓桿愈來愈高,整個大樓隨時都會倒塌,不可思議的費伯站在他一手創造的新奇複雜交易中間,也不見得瞭解這些怪物可能造成的影響!!」
但一個月後,他卻發出長達六十五頁的投資說明,大力推銷「珠算」,紐約時報報導,托爾與高盛副總裁艾葛爾一開始就極力誇大這項交易的資產價值。一年之後,「珠算」涵蓋的投資組合百分之九十九都被降級,投資人損失達十億美元。放空這些投資組合的高盛大客戶鮑森避險基金卻賺進廿億美元。
托爾二○○八年調到高盛倫敦辦事處,住月租三千美元的豪華公寓,對英國媒體的電話、電郵不回應,據說美國證管會已要求他回國面對指控。
托爾明知山有虎 還讓客戶爬
次級房貸市場2007年開始瓦解時,高盛集團惡棍交易員托爾(Fabrice Tourre)沾沾自喜地形容自己「是唯一可能的倖存者」。諷刺的是,他卻成為美國證管會(SEC)控告高盛詐欺一案中,唯一被點名起訴的人。
SEC在起訴書中,指控這名現年31歲的法國籍交易員,儘管已預見房貸市場即將爆發危機,仍誤導投資人購買抵押擔保證券(MBS)。這些交易可追溯到2007年,當時托爾是高盛紐約總部結構商品交易部門的副總裁。他在給同事的信中寫道:「整個體系的槓桿愈來愈高,建築物隨時都會倒塌。」
然而,高盛內部沒有人把托爾視為惡棍交易員。根據SEC,高盛的房貸資本委員會批准了交易申請。
該委員成員包含資深管理階層,顯示職位比托爾高的人士也涉入其中。
在同事眼中,擅長從事放空交易的托爾有種傻氣的幽默感。2007年房市蓬勃發展之際,他一躍成為紐約辦公室行情炙手可熱的交易員。當時高盛房貸部門擁有400名員工,每年靠作空高風險房貸證券賺進大把鈔票。
托爾的學歷背景或許能解釋日後在金融交易部門大放異彩的原因。他從小就念名校,2000年畢業於巴黎中央理工學院數學系,隔年又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取得作業研究(operation research)碩士。
2001年7月托爾加入高盛,在房貸市場交投熱絡期間,憑著所學把高風險房貸證券包裝成名為「珠算」(Abacus)的金融商品,並成功兜售給法人投資機構,之後仕途扶搖直上。
由於表現傑出,他2007年賺進超過200萬美元的年薪,後來轉調倫敦分公司擔任執行董事。
SEC在起訴書中指稱,托爾要為這類金融產品的結構和行銷負起大部分責任,他明知房市瀕臨瓦解,仍協助進行交易。
托爾日前受訪時,拒絕對SEC的控訴發表評論。高盛則在聲明中表示,投資「珠算」導致公司虧損9,000萬美元,遠超過經手相關交易所賺的1,500萬美元手續費。高盛並強調,事前都有向客戶「廣泛揭露」房貸證券蘊藏的風險。
高盛上季紅利超高 恐再挨轟
受惠於固定收益部門業績出色,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上季獲利可望激增50%至40億美元。該公司也預計發放55億美元的紅利犒賞員工,預料將再度引來外界強烈批評聲浪。
高盛訂20日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分析師普遍預估,高盛的固定收益、外匯和商品交易等部門表現強勁,上季稅前盈餘可能達38億美元,營收則為111億美元。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分析師戴維斯預估,上述三部門上季營收可望較去年同期勁揚41%至59億美元;股票交易部門營收成長15%至22億美元。
據了解,高盛為了犒賞員工上季的表現,計劃發放高達55億美元的薪酬。該公司3.25萬名員工平均每人可獲得17萬美元,超級交易員甚至可能拿到數百萬美元的紅利。
不過,在高盛為財報感到歡欣鼓舞之際,也正面臨官司窘境。該公司上周五遭美國證管會(SEC)控告詐欺但高盛自認擁有充分的申辯理由,將和SEC對抗到底。
台灣金融業 不致受波及
美國證管會上周五控告高盛詐欺,引起台灣金管會、金融業者高度關注。金管會官員昨(18)日指出,依據外電報導,高盛應該是未向客戶說清楚產品風險及本身利益衝突的問題,而不是高盛本身有信用風險,此案應不至於波及台灣金融業。
金管會官員指出,雷曼兄弟聲請破產是雷曼兄弟本身的信用狀況出問題,而導致購買雷曼兄弟相關產品的人統統受傷。
但美國證管會指控高盛的,只有一特定的合成債權擔保憑證(CDO),而且也不是信用風險的問題。
國泰金總經理陳祖培則說,此案是在周末才發生,他相信所有金融同業今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調查自家銀行有無買到高盛這檔CDO。
陳祖培說,從媒體報導來判斷,高盛這檔CDO應該是賣給機構投資人,而不是賣給散戶,因此,國內財富管理客戶應該不必擔心。
壽險業者表示,美國證管會控告高盛詐欺,是因為高盛設計CDO商品賣給客戶,卻未告知相關的投資風險。台灣壽險公司當然也有買CDO,但不一定是高盛這一檔。且前年金融海嘯爆發時,CDO價格一落千丈,該認損的早就全部認損。
壽險業者說,高盛案唯一會影響台灣金融業者的,就是因為高盛因被調查,而使股價暴跌,拖累美國道瓊工業指數,預料也將影響今天台股的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