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穆迪與標普依然我行我素

www.fortunechina.com 2009年10月12日 作者:Colin Barr
此次危機的發生,信用評級機構難辭其咎——然而要對這些評級機構實行真正的改革卻遙遙無期。
華爾街那些貪婪的“看門狗”讓人如何是好?
人人皆知,華爾街幾大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以及他們的小對手惠譽評級(Fitch)—對信貸泡沫的產生“功不可沒”。這些公司借助基於不良按揭貸款的債券撈取巨額費用,隨後華爾街又將這些獲得良好評級的債券賣給全世界的笨蛋。
一旦購房者無力償付按揭,這些債券隨即化為有毒資產—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則使世界各地的投資者身心俱焚。
華盛頓承諾進行改革。然而討論當中的先期計畫恐怕難以解決兩大結構性頑症。
其一,評級公司絕大部分收入來源於向債券發行商收取費用,其間利益衝突相當棘手。
其次,投資者和監管者過度依賴于信用評級。無論投資決策,還是估算流動資金需求量,都離不開信用評級;然而評級的準確性甚至還沒有得到任何正式監督,更遠遠達不到認真有效的審查。
因此,儘管加強監管的改革呼聲高昂,短期內不可能看到實質性的轉變。
上個月,穆迪前董事總經理傑羅米•方斯(Jerome Fons)對美國國家保險專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提到:“評級機構的作用在於做出公正、不偏不倚的價值評估,提高信用市場的效能。”
“但是由於強大的利益方驅使,效能不足的市場更受青睞,這樣才可能從資訊不足的一方賺取收益。”方斯表示,他如今經營一家風險諮詢公司。“要抵消這些利益方的驅策需要大膽果斷的監管,在我看來,以盈利為目的的評級公司難當此任。”
誠然,評級公司認為自身並非固守成規。標普公司雇用了新的高管,針對與房屋有關的證券評級實行了新規則,並且避免利益衝突。穆迪則強調自身在提高透明度和保障評價前後一致方面的努力。
優良評級,優厚利潤
評級機構在過去也多次表現欠佳。將近十年前的安然(Enron)和世通公司(WorldCom)事件中,評級公司就在檢討自身問題方面行動遲緩。顯而易見,去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美國國際集團(AIG)問題爆發時這些評級公司依然故我。
儘管評級機構往昔記錄良莠不齊,利潤業績卻一直保持迅猛增長,直到房貸市場爆發危機才跌入穀底。
穆迪從1997年到2006年盈利增長了七倍,此期間正值美國房價一路攀升。金融服務收益所占比例達到標普母公司麥格勞•希爾公司(McGraw-Hill)2006年收益的四分之三。
但是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動盪,主要評級公司利潤暴漲的好景不再。生意興隆時疏忽大意產生的隱患開始顯現。讓我們來看看7月份實力雄厚的養老金基金加州公共雇員養老基金(Calpers)的案例。
該公司對三家大型評級機構提起訴訟,控告這三家機構造成十億美元債務損失,這些債務都以所謂的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發行,這種方式是華爾街在景氣時期最為青睞的工具之一。而評級機構則稱此訴訟毫無意義。
加州公共雇員養老基金宣稱評級機構疏忽不慎,給予某些已經表現不良的債券過高評級。訴訟亦指稱評級公司“積極參與”促成了上述值得質疑的投資,指責評級公司“幫助周密謀劃債券籌備來盡可能提高評級”。
評級公司並未針對加州公共雇員養老基金的指責作出具體回應,但否認自身會越線違規參與籌備或售賣債券。
一位標普發言人說,“我們不參與債券籌備——這是公司的政策明令禁止的。”而穆迪則聲明“我們不參與籌備、設計或者行銷任何形式的債券。”
仍有一些觀察家們認為,評級機構參與結構性融資的行為會使原本有利的辯護大打折扣。評級機構稱自身只是發佈資訊,評級代表的是《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表意自由。
但是,評級機構可從債券得到評級的公司獲得最大份額的收益。投資銀行威斯特伍德資本(Westwood Capital)的董事總經理丹尼爾•阿爾波特(Daniel Alpert)說,“實際上評級機構更像是為作者出資印書的出版商,以《憲法第一修正案》作辯護也無法完全勝訴。”
監管不足?
如果說現狀不盡如人意,那麼國會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盡力而為的補救也就不值一提了。
今年夏天,奧巴馬政府呼籲採取新規則,加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評級機構的監管,並要求評級機構改善對自身利益衝突的處理。此外還強調,之所以要改寫規則,是為了減少投資者和監管者對評級的依賴。
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去年秋天,美國國際集團一蹶不振,卻又受益于納稅人資金、最終獲得超過1800億美元救助,美國人自此也便略解其味了。
美國國際集團為幫助歐洲銀行減少資本需求量,簽下了數十億美元的信用違約互換契約,這最後成為美國國際集團的軟肋。從根本上來說,歐洲銀行從美國國際集團購買AAA評級,這可使歐洲銀行貸出空置備用資金,避免持有資金造成損失。
雖然不是評級機構導致了美國國際集團自身內部的失敗,但保險公司的遭遇恰恰表明,在金融系統內三大評級機構已經渾然一體、不可或缺。
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馬修•理查森(Matthew Richardson)說,“金融系統的建立高度依賴於評級,評級正如魔瓶裏的精靈,一旦出來了就難回去了。”
但如果華盛頓還沒有拿出一套可行性的改革修正計畫,那就還沒有理由絕望。還有很多方案可以改變所謂的發行人付費模式,並且改善對國家級註冊的評級公司的批准和監督程式。
理查森補充說,也許決策者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理順所有現狀。畢竟,大型銀行倒閉和資金供應危機是目前要應對的主要問題。
理查森還說,“這只是危機的冰山一角,卻遠遠未到核心。要解決此謎題尚待時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