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07月 15日 華爾街日報
在辭去克萊斯勒(Chrysler)高級工程師的職位加入中國新興的國內汽車業之後﹐趙福全(Frank Zhao)就有了一種強烈的預感。
45歲的趙福全說﹐我看到了底特律的結束。目前他負責著1,200名工程師﹐為中國暢銷汽車品牌之一的吉利控股集團(Geely Holding Group Co.)開發新一代車型。
在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紛紛關廠裁員之際﹐吉利的擴張計劃卻在高速運轉﹐顯示出美國的危機正在加快全球汽車業向中國等新興市場轉移的速度。
趙福全5年前回到中國﹐2006年加入吉利﹐目前任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他說﹐我們正在進步。通用汽車很大但在衰落。我們很小但卻在前進。
在多家金融機構的支持下﹐吉利目前被認為在爭奪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旗下沃爾沃(Volvo)子公司的大戰中處於領先地位。據知情人士透露﹐決定可能在今後幾週內做出。隨著另一家中國企業北京汽車工業控股公司(Beijing Automotive Holding Co.)提出收購通用汽車旗下歐寶(Opel)子公司51%的股份﹐這項交易也在逐漸成型。德國有關人員對這項交易可能讓歐寶過於依賴中國政府表示了擔憂。
吉利是中國十大乘用車品牌之一。據美國咨詢公司CSM Worldwide的數據顯示﹐2008年該公司共銷售汽車221,900輛﹐比2007年增長了3.2%。同上海汽車工業公司(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等中國汽車製造商相比﹐這個數字並不高。然而﹐這個數字卻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吉利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家在沒有外國合作夥伴的幫助下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獨立公司之一。上海汽車通過與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等巨頭成立的合資企業銷售汽車。
汽車業高管及分析師們說﹐中國和其他新興汽車製造國的崛起可能意味著汽車製造業就業機會將從美國、歐洲和日本更快地流出。他們說﹐這也可能導致更高層次的設計和技術職位流向成本較低的國家﹐後者正成為新的研發活動中心。
在過去幾年裏﹐隨著全球汽車業的滑坡﹐吉利小心地制定了把自己轉化為國際性競爭對手的戰略。從2006年前後﹐它聘請了高級管理人才﹐尋找融資夥伴﹐將資金投入到研發中﹐加強了技術和製造能力。
到目前為止﹐吉利主要生產經濟型小型轎車﹐如熊貓微型車和稍大些的金剛小型車。最近﹐它一直試圖打入運動型多用途車和高級轎車等更大、更豪華的車型﹐而這塊市場目前主要由通用汽車、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和其他跨國公司佔有。
與此同時﹐吉利近三年來一直在制定收購沃爾沃的計劃。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描述了這一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吉利是由母公司出面﹐而非通過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提出收購沃爾沃的。它已聘請了顧問提供咨詢﹐其中就包括一名前沃爾沃的高層管理人員。它也任命了一位中國資深財務管理人員負責這項計劃。
雖然競購可能會向部分業界分析師預測的那樣以失敗告終﹐但交易的成功則可能會改變全球汽車製造業的格局。據知情人士透露﹐吉利將起用中國工程師──包括該公司在中國城市中設立的4所工程學院畢業的學生──從事製作數字零部件設計圖等基礎技術工作。而在瑞典﹐這都是由經驗更豐富的工程師完成的。一個主要目標將是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更多的沃爾沃汽車。中國是世界上仍在增長的唯一大型汽車市場﹐去年沃爾沃在中國僅售出了1.26萬輛。
知情人士說﹐福特的管理層最初對吉利的競標表示懷疑﹐現在它認為這家中國公司可以成功運營沃爾沃。福特的發言人不予置評。
吉利的董事長李書福迄今為止一直拒絕公開談論他針對沃爾沃的計劃。在接受採訪時﹐他總是羞於表示自己對這家瑞典汽車生產商的興趣。他今年4月對《華爾街日報》說﹐沃爾沃像一位美麗的神秘女郎﹐我們只能從遠處睜大眼睛看她﹐卻不敢走近她﹐我們不過是一幫農家子弟。
中國的汽車生產商面臨著巨大的發展障礙。由於缺乏全球管理技能並存在其他不足﹐吉利和中國其他汽車公司可能難以買到和消化外國品牌﹐也難以將自身品牌打入海外市場。
它們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美國和歐洲的政府及工會為了保護本地的就業機會﹐有可能不願讓中國公司將就業崗位轉移至中國。而曾與中國汽車生產商合作過的工程專家們說﹐在中國的企業文化裏﹐為了加快產品開發常常可以容忍在質量上走捷徑﹐這也有可能損害被收購品牌的聲譽。
不過﹐有跡象顯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動力正在增強。通用汽車與其中國合作夥伴在上海共同運營的一個技術中心﹐最近就為該公司供應美國市場的別克(Buick)轎車進行了車內設計。該中心還與通用汽車在全球各地的其他研發中心合作﹐開發了一系列面向中國市場的汽車。本田汽車公司(Honda Motor Co.)最近也與其中國合作夥伴在廣州開設了研發中心。
中國的頂級大學和職業學校每年能培養出數以萬計的工程師﹐這使中國成了誕生科技人才的沃土。奧地利發動機技術公司AVL List GmbH的中國業務負責人拉斯克(Michael Laske)說﹐這一因素再加上政府為汽車研發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補貼﹐使中國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全球汽車行業最重要的低成本工程中心。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工程學高級講師斯皮爾(Steven Spear)說﹐儘管豐田汽車公司(Toyota)用了30到40年時間才在汽車工程學方面達到頂級水準﹐但吉利走完這段路可能要快得多。
在吉利汽車位於沿海城市台州的技術中心﹐設計師們正用特殊的數字筆在觸敏式繪圖板上勾畫著汽車草圖﹐而工程師們則在測試臺上檢測著一台新式發動機的排放和性能指標。在他們樓上﹐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化學工程師正在試管裏調配各種化學原料﹐以開發一種用於車內的新型芬芳劑。吉利的技術人員還會定期檢查車門折頁和門鎖的耐久性﹐檢測方式是把車門放到一台機器上﹐對其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開關試驗。
趙福全說﹐我們以前並不做這種測試﹐但要想讓車有好的質量就得這麼做。在1997年到克萊斯勒(Chrysler)工作前﹐趙福全在底特律的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教了9年的工程學。
是他說服李書福﹐至少要把吉利汽車收入的8%用於產品開發。豐田汽車及其子公司把收入的5%用於研發。自從三年前到吉利的技術中心任職以來﹐趙福全已使吉利的工程師人數增加了兩倍﹐達到1,200人。
推動吉利汽車轉變的是該公司董事長李書福﹐他稱自己是工作狂﹐大多數時候他都在公司的杭州總部過夜。李書福1963年出生在台州的一個貧窮農家﹐他成年時正趕上中國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經濟改革開始席捲全國。
高中畢業時﹐李書福用100元的畢業賀金(現在約合14美元)買了一架二手照相機﹐為村民開辦了一家照相館。然後﹐他又用賺來的錢幹起了從廢舊家電和機器中回收黃金和其他稀有金屬的買賣。此後﹐他又開辦了生產電冰箱和冷櫃的工廠﹐以及生產建築材料的企業。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李書福就開始考慮造汽車。但當時中國政府禁止私營企業從事汽車行業。因此李書福轉而開始生產摩托車﹐同時購買並拆裝汽車﹐瞭解汽車的製造原理。九十年代末的時候﹐隨著政府開始放鬆限制﹐李書福組建了吉利集團。他廣泛借鑒競爭對手的車型﹐造出了吉利集團的第一個汽車原型﹐並在2001年開始銷售。2002年﹐豐田汽車(Toyota)在北京起訴吉利集團侵犯其專利﹐稱吉利使用了一個酷似豐田汽車的商標﹐並在其中一個引擎上打上標簽﹐顯得這一引擎看上去好像是由豐田汽車在日本生產的一樣。
豐田汽車最終在兩起訴訟中都敗訴﹐而且沒有提起上訴。到2006年﹐吉利集團每年生產和銷售超過20萬輛汽車﹐李書福自信地表示到2008年吉利汽車要打入歐美市場。不過﹐當吉利集團開始按照歐美安全和排放標準重新設計汽車時﹐該公司發現要實現這個任務並不容易。吉利需要從頭開始設計汽車。
李書福在2006年一個行業會議上表示﹐我們意識到不能僅靠購買所需部件來造汽車。我們還只是個剛剛會爬的嬰兒﹐更別說自己站著走路了。
但李書福開始考慮﹐吉利可以收購一個知名全球品牌來加快增長步伐。他開始認真考慮收購知名品牌沃爾沃(Volvo)的可能性﹐近年來這個瑞典品牌在福特汽車旗下一直在虧本運營。在2007年﹐李書福挖來了英國石油公司(BP)的財務審計師Peter Zhang來負責收購沃爾沃的事宜。後來李書福又請到了沃爾沃前總裁奧爾松(Hans-Olaf Olson)出任顧問。
通過一家美國咨詢公司﹐李書福在2007年1月的底特律汽車展期間會見了當時的福特汽車首席財務長勒克萊爾(Don Leclair)。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討論了包括沃爾沃在內的諸多問題﹐但沒有達成什麼結果。
雙方在2008年1月再次會面﹐這次李書福直接表達了吉利有意收購沃爾沃。李書福向福特汽車正式發送了提議函件。
但當時福特汽車還在努力重組沃爾沃﹐還沒有決定出售這一品牌。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對吉利知之甚少﹐福特汽車沒有認真對待這一提議。不過﹐隨著美國汽車業在2008年逐漸陷入絕望﹐儘管福特汽車的狀況要好於美國其他汽車公司﹐但也開始重新評估其選擇方案。
此後不久﹐吉利的提議就開始獲得福特汽車內部的關注。前高盛集團總裁、出任福特汽車董事職位多年的約翰•桑頓(John Thornton)得知了這一情況﹐他與中國有著廣泛的聯繫。在福特汽車管理層的鼓勵下﹐桑頓開始接觸吉利集團。去年12月﹐桑頓在北京君悅酒店會見了李書福和Peter Zhang﹐瞭解了吉利提出的計劃。
桑頓向福特汽車報告了情況﹐並建議認真考慮吉利的提議。大約這個時候﹐福特汽車宣佈準備將經營虧損的沃爾沃掛牌出售。
知情人士透露﹐李書福對沃爾沃的設想是借助中國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大幅度削減沃爾沃一些重要環節的成本﹐例如產品研發和製造。據他們透露﹐李書福並不打算將吉利和沃爾沃合併﹐沃爾沃將繼續作為獨立品牌存在﹐而李書福會保留沃爾沃當前的管理層。
在今年1月的底特律汽車展上﹐福特汽車首席執行長穆拉利同意再次會見吉利管理人士。據知情人士透露﹐福特汽車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沒有參加此次會議﹐但李書福在此次底特律之行中也短暫會見了福特。
據瞭解吉利的知情人士稱﹐今年3月﹐吉利再次燃起對沃爾沃的興趣﹐預計會在7月中旬前提出最終收購要約﹐報價可能在20億美元左右。
Nirohiko Shirouz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