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吉密歐(Jamil Anderlini)新疆庫爾勒報導 2008-09-01
在中國不那麼穩定的西部邊疆地區,新疆庫爾勒市一座加油站外面,一塊巨大的看板上寫著“奉獻能源 創造和諧”。
作為推動中國東部城市蓬勃發展所需的能源及礦產的來源,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而中央政府與鼓動新疆獨立的分裂分子之間的鬥爭也越發事關重大。
庫爾勒一名穆斯林居民表示:“漢人以前不想讓新疆獨立,而在他們建設了所有油田以後,獨立就成了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該居民要求匿名,以免政府安全部門找他的麻煩。
在庫爾勒周邊的沙漠地區,每隔一兩公里就有一座石油天然氣井架,每座井架頂端都懸掛著紅色的中國國旗,宣示著對這塊能源豐富地區每一寸土地的主權。
庫爾勒本身是西氣東輸管道上的一個重要樞紐,該管道全長4200公里,把天然氣從新疆輸送到上海。
嶄新的機場、高聳的寫字樓以及許多新建的公寓社區,證明這座城市正在享受著能源業繁榮發展的成果。在2000年至2007年期間,塔里木盆地一帶的天然氣年產量增長了19倍。不過,該行業所產生的利潤,絕大部分與石油和天然氣一道,被輸送到了東部地區。
2005年,新疆地區石化行業所產生的稅收收入總計148億元人民幣,而當地政府僅得到其中的2.4億元人民幣。
在庫爾勒,國有能源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的一家子公司控制著當地的石油業,該子公司直接向北京的總部報告。
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當地政府官員表示:“我們無權要求他們做任何事情,他們只聽北京老闆的話。”
許多庫爾勒維吾爾族原住民覺得,該地區從能源資源快速開採中獲得的利益少得可憐,而他們根本沒份。
塔里木盆地的礦業勘探活動始自上世紀初,但直到1958年,即中國共產黨革命成功並重新征服新疆近十年後,第一座油田才開始投產。
當時,維吾爾族人是當地唯一的居民,他們是一支穆斯林突厥民族,與中亞的淵源超過了與中國其餘地區的關係。如今,來自中、東部省份的漢族人在庫爾勒人口中占70%。
“許多維吾爾族人說,這整個地區過去都是他們的,而現在他們成了自己故鄉的陌生人。”一位謝姓(音譯)店主說道,他的雙親上世紀50年代從湖南老家分配到庫爾勒,在一家炸彈製造廠工作,該廠產品供應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其中有些人非常憤怒,如今他們正在製造越來越多的麻煩。”
在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安全行動,更加劇了維吾爾族人的怨氣。為了確保“和平奧運”,政府架起了路障,設置了安全檢查站,並派出武裝人員在街頭巡邏。所有這一切,未能阻止疑為分裂分子在近幾周實施的多起襲擊,這些襲擊造成30多人死亡。在近日與一夥持械維吾爾族人的衝突中,兩名員警遇害。
庫爾勒市外一個檢查站貼著11名維吾爾族人的通緝令,有照片及個人詳細資料,其中有些年僅17歲,罪名是出售違禁出版物,包括宣揚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的DVD和書籍。
大赦國際(Amnesty International)表示,新疆是中國唯一常有人因政治犯罪而被處以死刑的地區。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分裂主義者的活動時,庫爾勒一名維吾爾族人表示:“有許多人希望新疆從中國獨立出去,但我們就個人而言,連想都不敢想這些念頭。”
當地人表示,維吾爾族人有時會得到油田的底層工作,但在庫爾勒沒有一個維吾爾族人從事管理工作。雖然政府實行為少數民族保留一定比例職位的平權行動計畫,但所有擁有實權的政府及軍隊職位,全都掌握在漢人手裏。
中石油及其庫爾勒子公司拒絕接受採訪,但一位前職員表示,在公司內部,歧視現象十分普遍。
“過去有兩個維吾爾族人為這家石油公司開車,”這位姓馬(音譯,他要求只能透露他的姓)的前職員說道,“但他們被調到了其他工作崗位,因為領導認為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和分裂分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