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我見我思:7000億美元的豪賭

2008-09-27 中國時報 【呂紹煒】
由於美國內部爭議是否為搶救金融業而通過七千億美元的預算,全球金融市場也為之上下擺盪。這筆預算,大概是除了軍事預算外,歷史上最大的單一政策預算,也堪稱一場豪賭。
但,說實話,它的正當性有問題、效果讓人懷疑。
這筆搶救金融業的預算要如何使用,仍未完全清楚,概括的說是要「承接不良資產」─主要是承接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與擔保債務債券(CDO);但,對持有不良資本的金融機構,又該如何處理?價格呢?雖然提出了「反向拍賣」的機制,但是否能反應出其價格呢?
這個機制的設計,主要似乎是考量各大金融機構手上滿手的MBS與CDO,在其根源的房貸市場出問題後,加上金融機構連鎖反應,如果任憑持有者砍出這些資產,價格會跌到讓整個金融體系的資產都大幅減損、進而引發信用嚴重緊縮,最後是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出問題。因此,政府要拿納稅人的錢去承接這些資產。
不過,這種做法卻引發許多問題。一來,政府的買盤,頂多避免掉市場「殺盤」造成的價格崩跌風險,但其實不能遏止資產減損。如果房貸違約持續增加,總有客觀評估這些資產減損程度的機制,這種計算,不因政府買下這些資產而能停損。二來,政府該用什麼價格買下這些資產。價格太高,明顯坑納稅人,圖利金融業者;價格太低,業者恐怕都不賣了哩。更何況,當由政府介入時,就很難有一個真正的「市場價格」。
回頭看過去的例子,當政府要出面收爛攤子時,絕對沒有只收下企業的不良資產,但讓企業持續生存的例子。美國八○年代末期的儲貸危機,雖然是拿納稅人的錢去挽救危機,但,那些捅出漏子的儲貸公司,沒有例外的被清算─代表公司結束,原投資人拿不回一毛錢。當時美國政府清算了七四四家儲貸公司,花了納稅人八七○億美元。台灣的金融重建基金,基本上也是接管、清算,政府雖然咬牙吃下銀行爛資產,但銀行股東權益也歸零,經營者還要面對司法檢驗。
因此,這個龐大的搶救金融業計劃,其正當性實在大有問題。更何況,其必要性也讓人懷疑。近日陸續有巴菲特拿五十億美元入股高盛、中國與日本銀行有意投資大摩,已破產的雷曼,其實已有人願意購買,只因雷曼價格太硬而破局,導致雷曼宣布破產;但破產後,還是陸續有各大金融機構買下雷曼在全球各地的分支。
這代表什麼?代表只有賣不出的價格,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那些犯了錯、瀕臨倒閉邊緣的金融機構,只要價格殺得夠低,還是會有買家。如果價格再怎麼低都乏人問津,代表這企業已毫無價值,就關了吧!何必拿納稅人的錢去買這些企業的爛資產、讓這些爛企業再苟延殘喘呢?美國處理儲貸危機,最後把所有資產分包裹出售,價格低到如半買半送,參與此案的葛林斯潘就說「刺激買氣沒有比低價更有用」,想拾便宜貨者蜂擁而上,把價格拉高,幾個月全部資產都賣光。
所以,這次全球性的金融風暴,雖然非常恐怖,但,當你享受過雞尾酒晚宴的狂歡,就要忍受酒醒宿醉的痛苦。從過去那麼多例子來看,市場一定有調整自瘉的能力,想用各種手段硬撐住不當的價格─如當年日本去撐股價、房價,反而拉長調整期。如果國會不通過這筆預算,短期當然對全球金融市場打擊甚大,但,中長期而言,可能才是好事哩,反而可加速金融與經濟體系的復原。等著瞧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