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華爾街日報:大宗商品價格飆漲 泡沫是否成形?

2008 / 05 / 26
在網路、房地產、和信用市場、和中國股市泡沫破滅後,華爾街和其他市場人士總是習於將「泡沫」用在各種事情上。但當提到原油和玉米等大宗商品時,此一字眼可能並不適用。
根據New Palgrave經濟學字典的定義,泡沫「意味著超過基本面價值的資產價格,因為投資人認為他們可用更高價賣出。」
但要瞭解大宗商品是否超出其基本面價值很難判斷:由於缺乏收入來源,並無法使用評估股價本益比的類似標準。
上周五,紐約能源價格已上漲到132.19美元,較1年前的64.97美元高出約103%。過去30年,也曾出現多次類似的飆漲走勢,漲幅最大的是1980年的春季,油價1年大漲150%。
漲價的主因是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減產,加上替代性能源很少。但一段時間後,高油價將降低消費,並鼓勵非OPEC國家的探勘及開採,油價恐會回跌。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Greg Mankiw表示,這是價格大幅波動的教科書範例,通常發生在短期內供給和需求缺乏彈性時,而非長期現象。
和其他人一樣,Mankiw認為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需求日增,是油價上漲的主因。
他在部落格中寫道,高油價已造成一些人撙節支出,有些人已改搭大眾運輸系統、購買腳踏車、甚至有農夫將曳引機換成騾子。他說:「但人們要花好幾年時間才會適應。」
同時,產油國對油價上漲的反應似乎比過去緩慢,引起產量可能到頂的疑慮。
其他大宗商品在高油價的情況下,供給和需求的變化更為快速。可再生及有替代品的小麥和玉米,近期價格重挫。相較之下,原油和天然氣則無法再生,也很難找到替代品。
因此,目前很難釐清,泡沫的前半部定義-價格超過其基本面價值是否存在。但後半部-人們預期可賣更高,當然已出現。
商品期貨市場的傳統角色是讓農民和煉油廠能對意料之外的價格波動進行避險。現在,許多機構投資人進入商品是為了投資,而非避險。
今年2月,美國最大退休基金Calpers(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 授權將2400億美元資金的3%投入商品市場。
市場研究公司 Bianco Research分析師Howard Simons 表示,由於大宗商品的最終買家是消費者,而非投資人,因此投機扮演的角色有限。
在商品市場,交易標的並非實體商品,而且預期價格將波動的合約。除非它們能引起商品本身的投機預期,否則交易的最終效應很有限。
哈佛大學另一教授Jeffrey Frankel表示,這就是現在正在進行的事。他說,美國聯準會(Fed)大幅降息引起投機行為。他指出,低利率鼓勵屯積商品,因為賣出的誘因降低。
不同意Frankel理論的人則說,商品庫存並未如預期攀升。Frankel承認,但指出可能是產油國將庫存留在地底。這也許是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反駁美國布希總統要求增產的理由之一。
這是危險的賽局,未來可能出現導致1980年代能源價格大跌的那種變化,對OPEC國家造成嚴重損害。誠然,消費者行為改變和經濟降溫,顯示過去油價大跌的情況可能重演。但如果發生,這並不是油價處於泡沫,而是因為這就是商品市場運作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