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9月09日華爾街日報
台灣8月份出口增速快於預期﹐受益於來自中國大陸需求強勁以及歐美市場需求意外上升﹐不過較高的油價仍導致台灣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儘管上述數據強於預期﹐但經濟學家依然預計第四季度出口增長可能放緩﹐並預計台灣下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或進一步走軟。
台灣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週一公佈﹐台灣8月份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8.4%﹐至創紀錄的252.5億美元。
此前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11位經濟學家對台灣8月份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幅的預期中值為6.50%。台灣7月份出口額增長8.0%﹐至228.7億美元。台灣8月份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幅為6月份增長21.2%以來的最高水準。
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Enoch Fung表示﹐上述貿易數字波動主要源於面向中國大陸的出口狀況。奧運會期間面向中國大陸的出口可能受到產量和發貨時間的臨時變動影響。
Enoch Fung稱﹐將7、8月份的數據結合來看﹐台灣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3.2%﹐低於今年第二季度18.6%的增幅。
台灣8月份進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39.9%﹐至創紀錄的252.8億美元﹐增幅高於預期的19.80%。台灣7月份進口額增長12.30%﹐為232.8億美元。台灣8月份進口額較上年同期增幅為2006年2月份增長47.0%以來的最高水準。
台灣財政部稱﹐台灣8月份貿易逆差為2,990萬美元﹐預期為貿易順差10.1億美元﹔台灣7月份貿易逆差為4.12億美元。
這是1981年以來台灣首次連續兩個月出現貿易逆差﹐甚至可能連續超過兩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台灣財政部統計處統計長林麗貞表示﹐鑒於油價下挫﹐她預計9月份不會出現貿易逆差。
台灣8月份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出口總額增長13.9%﹐至100.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88.1億美元。
對歐洲出口額增長12.3%﹐由23.8億美元增至26.8億美元。
台灣8月份對美國出口額增長11.6%﹐由26.5億美元增至29.6億美元﹐受市場對資訊和通訊產品的需求提振﹔此前台灣對美國出口額連續三個月較上年同期下降。台灣8月份對日本出口額增長32.9%﹐由12.5億美元增至16.6億美元。
林麗貞稱﹐台灣8月份出口受到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etrochemical Corp.)和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CPC Corporation, Taiwan, 簡稱﹕中油)的航空燃油和汽油等石化產品發貨量提振。
台灣財政部稱﹐8月份電子產品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9.3%﹐至63.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58.2億美元。當月電子產品出口在總出口中佔25.2%。
台灣8月份原油進口額為48.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9.1億美元。
台灣8月份進口原油3,753萬桶﹐平均每桶129.2美元。該價格較上年同期的69.7美元上漲85.4%﹐進口量則創2006年5月以來最高水準﹐當時進口量為3,972萬桶。
台灣經濟部能源局(Bureau of Energy)數據顯示﹐台灣2007年8月份進口原油3,540萬桶。
台灣8月份工農業原材料進口額增長52.5%﹐至211.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38.7億美元。消費品進口額增長16.7%﹐由12.6億美元增至14.7億美元。
不過8月份資本設備進口額下降9.6%﹐由29.4億美元降至26.6億美元﹐延續了6、7月份的跌勢。
Daniel Ong Kian Hong / Alex Pevzn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