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4
在油井工作一年,最高薪可以到達22萬美金,也就是說即使一年只要工作五個月,最高可有七百萬台幣的收入—約合每個月一百四十萬台幣。
不只這樣,工作一個月就強迫休假兩個月(有些公司是每上班十四天強迫休假二十一天),也就是說一年有五分之三都在度假,來回機票當然是公司負擔,免費的宿舍可以說是五星級的享受,免費的伙食也媲美大飯店,洗衣當然也是免費(相信我,每天一定有很多衣服要送洗)。
除了美國阿拉斯加跟南方的墨西哥灣之外,沙烏地阿拉伯,英國,加拿大,俄國,奈及利亞,挪威,科威特,委內瑞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甚至中國大陸,都找到這樣的工作。
心動了嗎? 想去這些地方當外勞並不難,在台灣應徵一個代課老師的缺,就會有上千人報名擠破了頭去甄選,但是網路上卻有許多像是Oilcareer這樣的專門網站(http://www.oilcareer.com/)保證九十天內安排上工的仲介,因為全世界有一千兩百多家石油或天然氣公司,競相雇用沒有經驗的新手。
當一個油田的『硬脖子』
油田的最初級工作,就是行業術語裡所謂的Roughnecks(硬脖子)或是Roustabouts(機動人員),說穿了就是不需要任何專業技能的臨時工、打雜小弟,有些地方說的比較好聽,頭銜叫做Leasehand(幫手)或是Floorhand(內場人員),但是基本上就是油田現場讓鑽油工呼來喚去的小囉囉。
雖說是小囉囉,油田卻少不了這些人,通常一個油井有三、四個這個職務,薪水也不少,根據http://www.oil-rig-jobs.com/網站,這種最初級的工作包吃包住每天有355美金(超過一萬台幣)的薪水,雖然不需要技能,大學文憑在這份工作也完全派不上用場,但是工作的地點可能在極地的凍原之上,也可能在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之中,日復一日的工作時間長(每天兩班制,每班十二個鐘頭),工作內容粗重,環境惡劣(不是五十度以上的酷熱,就是零下三十度的嚴寒),無論刮風下雨下雪,都責無旁貸。
這些『硬脖子』來自世界各地,語言也互不相通,每班兩個人,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整個油井的清潔、保養維護、粉刷油漆、除繡,還有各各式樣的雜事兒,做好鑽油前的準備工作,做好之後鑽油工才上場工作,有時候還要幫忙組裝、修理油田的器械跟工具,使用各種器具鑽孔,標示,舖水泥,搬運,操作怪手,有時候還要連接兩根輸油管,基本上就是隨傳隨到,哪裡髒就往哪裡去,只能說YES不能說NO的小角色。
但是如果積極表現,不怕吃苦,一切工作流程照規定來,『硬脖子』也可以晉升成為正式的鑽油工(oil driller),到時候日薪就會翻一倍,超過600美金,也就是將近兩萬台幣。
行前Q&A
在你寄出履歷表之前,我想你應該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 這麼高薪又不用經驗的工作,為什麼隨時會缺人手?
2 同樣是經過抽成很高的人力仲介,為什麼那麼多的外勞選擇到台灣來賺那麼低的工資,而不是阿拉斯加的油井?
3 什麼樣的工作每十四天,要強迫休假二十一天?
4 上次你在攝氏五十度的沙漠裡連作十二小時的苦工是什麼時候?
5 上次你在零下三十度北極海的暴風雪裡刷十二小時油漆是什麼時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