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5 工商時報
油市投資人倚重的美國原油庫存報告可能失真。華爾街日報週四的報導指出,根據消息來源透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正在調查能源市場炒家是否藉由提供不實的石油庫存資料,來操縱行情,並從中牟取不當利益。
根據知情人士指出,CFTC懷疑有些公司所提供的石油庫存水位可能失真,此舉的用意,是想讓公司所屬的交易部位,能因行情漲跌從中獲利。
美國能源資訊署每週三都會發布最近新一周的石油庫存報告,庫存只要意外下滑,往往就會造成紐約商交所的原油期貨呈現飆漲;理論上來說,一家公司確實可以低報其油槽中的石油水位,以營造庫存比實際還低的假像,然後在油價因此一消息跳升後,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石油。
報導指出,目前並不清楚CFTC是否已掌握特定能源公司的名單,但熟悉該委員會運作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CFTC啟動調查係因接獲石油交易市場人士密告油市意外劇烈波動,背後的原因不單純。
法界人士表示,CFTC目前正就某些可能有問題的特定期間進行傳喚蒐證的動作,其中一個時期為去年7月,當時油市結構快速改變。
CFTC一名發言人指出:「CFTC已宣佈在今年7月展開一項油市的查緝行動,全國原油大調查的行動也在持續進行當中。基於能源價格的波動其影響遍及所有消費者,因此確保期貨市場的健全,特別是能源期貨市場,至為重要。」
提供不實資料給美國能源資訊署屬於非法的行為,但當中一個關鍵在於美國能源資訊署又對所收取到的資料,有多少查核的動作。CFTC有意針對可疑的庫存資料,展開深入核對的調查。
在國會方面則呼籲CFTC,應該採取新的措施抑制市場違法行為,同時並研究投機對油市造成的影響後,針對監管油市採取更積極的態度,CFTC承受的壓力近來大為增加,有些國會議員同時還抨擊CFTC的法令過於寬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