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不實告知保險公司解約慢判賠
高雄市一名蕭姓男子去(99)年2月在租屋處浴室跌倒致死,家屬98年為他投保傷害險時,未告知蕭男酒精濫用成癮,因此遭保險公司拒賠並主張解約,但保險公司解約動作太慢,高雄地院法官認定解約無效,判決保險公司仍須支付200萬元的傷害保險金。
判決書指出,蕭姓男子從民國92年起因酒精濫用成癮,持續接受戒斷治療,但家屬98年為他投保產險公司傷害險時,在要保書上有關酒精或藥物濫用成癮,並接受醫生治療的問項中勾選否,顯然已違反其告知義務。
然而,法官認為,保險公司在去年7月30日前,已透過理賠人員的訪查發現蕭男濫用酒精的事實,卻遲至去年9月30日才寄發存證信函主張解除契約,超過保險法第64條規定須於一個月內解約的時效,因此判定保險公司主張解約無效,必須給付家屬200萬元保險金,全案仍可上訴。
2011-11-02,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Max註:此例乃該保險公司行政作業延宕之疏失,並非保險理賠常態,消費者於投保時請謹守風險告知義務,才能享有免受爭議之保障。
符合條件配偶未繳國保費免罰
為避免弱勢家庭夫妻無力替配偶繳交國保費遭罰,內政部修法,只要符合13項正當理由其中一項,國民年金被保險人配偶就不適用連帶繳納保險費罰鍰規定。
內政部指出,100年6月29日國民年金法修正後,應負國保保費連帶繳納義務的被保險人配偶,除非有正當理由未依規定繳納保險費及其利息,否則將處以罰鍰。
至於正當理由的範圍,內政部近日做出規範,包括還未設有戶籍的本國籍配偶或大陸地區配偶;符合社會救助法所定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未實際從事工作或未參加相關社會保險;最近一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總額未超過50萬元;失蹤;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拘禁;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家庭暴力被害人;罹患嚴重傷、病必須三個月以上的治療或療養;無力清償債務;遭逢變故致經濟生活陷於困境;應徵集、召集入營服兵役及其他經保險人認定的情形等。
【2011-10-31,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性別失衡 壽險費率恐大增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峻,但世界人口總量卻突飛猛進。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世界總人口數為70億,至2100年將增長到100億,除了糧食及資源問題,男多女少的性別失衡狀態,更恐引發光棍潮。
人口學家指出,印度、中國等國家經過「性別選擇」造成「人口男性化」,未來50年成年女性短缺的衝擊,就像氣候變遷的問題一樣,深遠而普及。
學者指出,自然狀態下的出生性別比,男女應為102比100,但印度和越南卻約為108比100,中國更達到115個男嬰比100個女嬰,有些地區甚至高達125:100。
當人口結構出現改變,壽險精算的數值也會受到影響,由於男性的壽險保費較女性為高,未來男性人口大增,死亡風險隨之提高,男性的壽險價格恐怕會跟著上漲。目前正值低利時期,一般認為未來利率只會高不會低,至於利率回升是否能抵銷人口結構變化的衝擊而減緩保費上漲的壓力,有待觀察。
2011-10-27,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美助學貸款 下一個經濟危機?
若問美國什麼漲得最凶,大概每個人都會答說「大學學費」,因為卅年漲了十倍。現在助學貸款總額已經接近一兆美元,而且受經濟不振影響,還款能力愈來愈差。長此以往,助學貸款可能步房市後塵,成為另一個引爆的經濟泡沫。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各大學下年度學費平均上漲八.三%。很多人痛罵,但大學學費上漲已行之有年。從一九七八至二○○八的卅年間,美國的生活費用上漲三.二五倍,醫療費用漲六倍,大學學費卻漲了十倍。
為什麼沒完沒了的漲?其一,校園大量僱用非教職人員。過去廿年,各大學的學生增加了四成,可是非教職人員卻增加了一倍。其二,學校愈來愈豪華。翻修、新建動輒投下千萬美元,因為設備不好就難以吸引學生了。行政人員的待遇也漲很大。十年前,沒有一位百萬年薪的校長;三年前,百萬以上的已達廿三位,五十萬以上的有一百多位。
今天公立大學一年學費平均約七千美元,但非本州居民要三倍之譜。私立大學很少低於三萬五千美元,一年五萬七千美元(約台幣一百七十萬元)也不算稀奇。大家只好求助於各種獎學金或貸款。如今舉債唸大學的已達六六%。
政府提供的助學貸款在過去十年,每年申貸人數都呈兩位數成長。如今放款總額已接近一兆美元,超過美國的信用卡總額度。這正是隱憂所在,因為經濟不振,畢業往往即失業;即使就業,待遇也欠佳;因此償還貸款變得遙遙無期。而大學調漲學費看來絕不手軟,大學生申貸的人數、金額,只會愈來愈多。這種隱性呆帳會愈滾愈大,所以「新美國基金會」發表報告,認為助學貸款很可能是下一個泡沫。
歐巴馬總統提出二個還款原則,一是還款額度降為可支配所得的一○%(現行辦法是一五%);二是廿年(現行是廿五年)後,不管還了多少,欠帳一筆勾銷。但這對於減少呆帳有多少助益,頗有疑問。
2011-11-02 中國時報【劉屏/華盛頓一日電】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非老年人專利
年輕人也有可能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國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平均年齡65、66歲,一名23歲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患者,其父親也曾在年輕時因心肌梗塞就醫,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蔡建松指出,父母若在年輕時因心血管疾病就醫,子女更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
傳統從胸骨切開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加上住院差額的部份負擔約需5至7萬元,患者從住院到出院平均6至10天,骨頭完全復元約需3個月;至於達文西機械手臂這種新式手術,各醫院費用不同,自費約需10萬元,但傷口小,患者半個月就能康復。
蔡建松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不是每位患者都可以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尤其是在打拚期的經濟支柱,可能會面臨轉業的衝擊。
【2011-08-29,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國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平均年齡65、66歲,一名23歲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患者,其父親也曾在年輕時因心肌梗塞就醫,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蔡建松指出,父母若在年輕時因心血管疾病就醫,子女更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
傳統從胸骨切開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加上住院差額的部份負擔約需5至7萬元,患者從住院到出院平均6至10天,骨頭完全復元約需3個月;至於達文西機械手臂這種新式手術,各醫院費用不同,自費約需10萬元,但傷口小,患者半個月就能康復。
蔡建松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不是每位患者都可以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尤其是在打拚期的經濟支柱,可能會面臨轉業的衝擊。
【2011-08-29,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富邦人壽美麗佳人婦女終身保險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年輕人要賺多少才夠用?
一、多少錢才算是安全性存款?
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人說五百萬,有人說一千萬。
但是我要的不多,我只要:月薪×24個月就好了。
如果以一般上班族的薪水(35,000元)而言,安全性存款是840,000元。
你覺得合理嗎?
二、什麼是夠用的錢?
講到夠用的錢,就必須算一下,我們到底要多少錢才算是夠用?
讓我們把這輩子要花多少錢算一下。
如果從現在開始工作30年的話,我們需要什麼呢?
1.房子:在台北市買一棟房子,包括裝潢需要多少錢?
2,000萬會不會太多?應該差不多啦!!
如果用買的太貴,那用租的呢?
1.5萬/月×12個月×(30+退休15年)=810萬元
2.車子:買一輛還算安全的車子,60萬一輛應該不會太過份吧。
這輛車讓你開六年,應該要換了吧,三十年你需要換五部車。
所以是
60萬×5=300萬元
3.孩子:你想生幾個孩子呢?二個可以吧。中國時報曾經報導,培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大約需要1,500萬元,不包括留學,像到哈佛唸書一年要400萬元。所以你需要準備的教育費是
1,500×2=3,000萬元
4.孝順父母:一個月給爸爸媽媽每人5,000元,會不會太多,如果結婚後,夫妻雙方四個人,你要孝順父母的錢大約是:
5,000×4人×12個月×30年=720萬元
5.家庭開支:一家四口,每個月家用花費算三萬,差不多吧,買菜、水電、電話費等等。
30,000×12個月×30年=1,080萬元
6.休閒生活:一年的休閒費用約多少?看電影、放假的旅行、郊遊等,一年花五萬元,應該不會太土匪吧。(不會,因為一年有時出國二次)
50,000×30年=150萬元
7.退休金:如果你六十歲退休,可以再活十五年,每個月和你的老伴用三萬元過日子,可以接受吧?
30,000×12個月×15年=540萬元
現在我們來算一算需要多少錢?
租房子 810萬元
車子 300萬元
孩子 3,000萬元
父母 720萬元
家用 1,080萬元
休閒 150萬元
+晚年 540萬元
----------------------------------
總計 6,600萬元
仔細看看有沒有錯?
換句話說,你每個月只要有18萬3千多元的收入,就夠一輩子花用了。
有沒有搞錯啊,每個月18萬3千多元?
是啊,是這樣算的:
6,600萬元÷30年÷12個月=183,333元
怎麼可能一個月有18萬的收入,不要說18萬,就算8萬也很難?
沒錯,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台灣地區的上班族平均一個月的月薪是3.5萬元,換句話說,一年的收入是40萬元,三十年的收入是:
3.5萬/月×12個月×30年=1,260萬元
如果是夫妻一起賺
1,260×2=2,520萬元
那麼你還差
6,600-2,520=4,080萬元
還差這麼多,怎麼補救呢?
1.4,080萬元÷30年÷12個月≒11萬3,000元〔只要每個月再增加這麼多就好〕
2.4,080-3,000=1,080萬元÷30年÷12個月≒3萬元〔決定絕子絕孫後,每個月還差3萬元〕
3.4,080-(3,000+750萬元)=330萬元÷30年÷12個月≒9,200元〔絕子絕孫不要爸爸媽媽後,每個月還差9,200元〕
剛剛算的金額,可以仔細看一看,並不是非常好的生活哦!
只是還過的去而己,並不算是很舒適的,可以說是安安份份、平平凡凡的日子罷了,就需要這麼多錢耶!
如果你平生無大志,只求六十分,這剛好是六十分,它是人生起碼的生活標準,如果你沒有特別的夢想那你從現在開始努力去賺足6,600萬元吧!
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人說五百萬,有人說一千萬。
但是我要的不多,我只要:月薪×24個月就好了。
如果以一般上班族的薪水(35,000元)而言,安全性存款是840,000元。
你覺得合理嗎?
二、什麼是夠用的錢?
講到夠用的錢,就必須算一下,我們到底要多少錢才算是夠用?
讓我們把這輩子要花多少錢算一下。
如果從現在開始工作30年的話,我們需要什麼呢?
1.房子:在台北市買一棟房子,包括裝潢需要多少錢?
2,000萬會不會太多?應該差不多啦!!
如果用買的太貴,那用租的呢?
1.5萬/月×12個月×(30+退休15年)=810萬元
2.車子:買一輛還算安全的車子,60萬一輛應該不會太過份吧。
這輛車讓你開六年,應該要換了吧,三十年你需要換五部車。
所以是
60萬×5=300萬元
3.孩子:你想生幾個孩子呢?二個可以吧。中國時報曾經報導,培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大約需要1,500萬元,不包括留學,像到哈佛唸書一年要400萬元。所以你需要準備的教育費是
1,500×2=3,000萬元
4.孝順父母:一個月給爸爸媽媽每人5,000元,會不會太多,如果結婚後,夫妻雙方四個人,你要孝順父母的錢大約是:
5,000×4人×12個月×30年=720萬元
5.家庭開支:一家四口,每個月家用花費算三萬,差不多吧,買菜、水電、電話費等等。
30,000×12個月×30年=1,080萬元
6.休閒生活:一年的休閒費用約多少?看電影、放假的旅行、郊遊等,一年花五萬元,應該不會太土匪吧。(不會,因為一年有時出國二次)
50,000×30年=150萬元
7.退休金:如果你六十歲退休,可以再活十五年,每個月和你的老伴用三萬元過日子,可以接受吧?
30,000×12個月×15年=540萬元
現在我們來算一算需要多少錢?
租房子 810萬元
車子 300萬元
孩子 3,000萬元
父母 720萬元
家用 1,080萬元
休閒 150萬元
+晚年 540萬元
----------------------------------
總計 6,600萬元
仔細看看有沒有錯?
換句話說,你每個月只要有18萬3千多元的收入,就夠一輩子花用了。
有沒有搞錯啊,每個月18萬3千多元?
是啊,是這樣算的:
6,600萬元÷30年÷12個月=183,333元
怎麼可能一個月有18萬的收入,不要說18萬,就算8萬也很難?
沒錯,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台灣地區的上班族平均一個月的月薪是3.5萬元,換句話說,一年的收入是40萬元,三十年的收入是:
3.5萬/月×12個月×30年=1,260萬元
如果是夫妻一起賺
1,260×2=2,520萬元
那麼你還差
6,600-2,520=4,080萬元
還差這麼多,怎麼補救呢?
1.4,080萬元÷30年÷12個月≒11萬3,000元〔只要每個月再增加這麼多就好〕
2.4,080-3,000=1,080萬元÷30年÷12個月≒3萬元〔決定絕子絕孫後,每個月還差3萬元〕
3.4,080-(3,000+750萬元)=330萬元÷30年÷12個月≒9,200元〔絕子絕孫不要爸爸媽媽後,每個月還差9,200元〕
剛剛算的金額,可以仔細看一看,並不是非常好的生活哦!
只是還過的去而己,並不算是很舒適的,可以說是安安份份、平平凡凡的日子罷了,就需要這麼多錢耶!
如果你平生無大志,只求六十分,這剛好是六十分,它是人生起碼的生活標準,如果你沒有特別的夢想那你從現在開始努力去賺足6,600萬元吧!
五種不會賺錢的性格
第一種失敗人格:經常抱怨者
這類客戶不會看見事情的一體兩面,也不會衡量好處與壞處,而都是注意壞的一面。
例如抱怨台灣沒有投資環境,抱怨就業市場不公平,抱怨定存利率太低,連動債時間太長,投資有風險…等。這種人沒有能力掌握全局,而試圖藉著否定一件事來告訴自己這件事情已經被掌握。例如:不懂投資股市,則抱怨台股都被不法人士操作,藉著否定台股來催眠自己可以掌握這件事。(不是我不會,而是環境不好)。
因此, 遇到陌生的新事物,則是什麼都不好,什麼都不用瞭解。最後,這種人也沒有什麼機會。
第二種失敗人格:猶豫不決者
猶豫不決的原因很多,部分是因為知識不足,大部分則是因為心理面因素。股票市場常有人為了買到較優一檔的價格,而錯失了整個波段。基金市場也有人為了等待匯率差個兩、三分,而只能用眼睛目送市場大漲。
市場上漲不敢買,市場下跌不敢賣。行情如風,漲勢如火,而不動如山。這種人一動的時候,通常就是準備要開始賠錢了。正所謂:牛賺,熊賺,豬被砍。
第三種失敗人格:神仙轉世者
這些人經常幻想自己是巴菲特、索羅斯、或新興市場教父。任何投資商品在其眼中都是「報酬太低」。這種人懂得很多市場和專業術語,股匯期貨黃金房地產、財經時事均可琅琅上口。可謂復詢歷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貫珠。
不過,正如柯斯托蘭尼所言:「一個懂得很多的笨蛋,比無知者加倍愚蠢」, 缺乏最基本的風險─ 報酬架構及資產配置的觀念下,不是聽消息追高殺低,就是把所有資金都放在利率只有 0.4%的活儲存款或 0.1%的證券帳戶等待,等著一次出手賺大錢。經過一段時間觀察,這筆錢往往只有減少,從來沒有增加過。
第四種失敗人格:被害妄想症
和「經常抱怨者」不同,被害妄想症總是真的以為大小災難即將發生 。
聽說美金即將大貶、聽說股市即將大跌。聽說油價還會大漲一波,聽說蓋達組織正在策劃一波更驚人的恐怖攻擊。我不敢投資,萬一我急需用錢怎麼辦?急需用錢的原因為何?不知道。我不敢投資,聽說很多人投資都賠錢。那麼他們是什麼時候投資什麼而賠錢呢?不知道。通常,這種人沒有機率的觀念,最適合買樂透,因為 …真的說不定「奇蹟」會發生,頭獎就是你。
第五種失敗人格:貪小便宜者
貪小便宜的人通常格局不大,這是失敗的主因。
簡單舉例,例如市場上有兩支類似的基金,A基金績效好,操盤技術高明,但費用高。B基金績效較差,但什麼費用都便宜。通常貪小便宜者絕對會覺得「兩支基金反正差不多,買便宜的比較划算」。這些人平常購物也是如此,常會為了便宜而花很多時間尋找,或轉而購買品質較差的次貨。擁有這種性格者,通常也無法致富,注定了未來要在菜市場和攤販為了幾十塊而大聲殺價的命運。
這類客戶不會看見事情的一體兩面,也不會衡量好處與壞處,而都是注意壞的一面。
例如抱怨台灣沒有投資環境,抱怨就業市場不公平,抱怨定存利率太低,連動債時間太長,投資有風險…等。這種人沒有能力掌握全局,而試圖藉著否定一件事來告訴自己這件事情已經被掌握。例如:不懂投資股市,則抱怨台股都被不法人士操作,藉著否定台股來催眠自己可以掌握這件事。(不是我不會,而是環境不好)。
因此, 遇到陌生的新事物,則是什麼都不好,什麼都不用瞭解。最後,這種人也沒有什麼機會。
第二種失敗人格:猶豫不決者
猶豫不決的原因很多,部分是因為知識不足,大部分則是因為心理面因素。股票市場常有人為了買到較優一檔的價格,而錯失了整個波段。基金市場也有人為了等待匯率差個兩、三分,而只能用眼睛目送市場大漲。
市場上漲不敢買,市場下跌不敢賣。行情如風,漲勢如火,而不動如山。這種人一動的時候,通常就是準備要開始賠錢了。正所謂:牛賺,熊賺,豬被砍。
第三種失敗人格:神仙轉世者
這些人經常幻想自己是巴菲特、索羅斯、或新興市場教父。任何投資商品在其眼中都是「報酬太低」。這種人懂得很多市場和專業術語,股匯期貨黃金房地產、財經時事均可琅琅上口。可謂復詢歷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貫珠。
不過,正如柯斯托蘭尼所言:「一個懂得很多的笨蛋,比無知者加倍愚蠢」, 缺乏最基本的風險─ 報酬架構及資產配置的觀念下,不是聽消息追高殺低,就是把所有資金都放在利率只有 0.4%的活儲存款或 0.1%的證券帳戶等待,等著一次出手賺大錢。經過一段時間觀察,這筆錢往往只有減少,從來沒有增加過。
第四種失敗人格:被害妄想症
和「經常抱怨者」不同,被害妄想症總是真的以為大小災難即將發生 。
聽說美金即將大貶、聽說股市即將大跌。聽說油價還會大漲一波,聽說蓋達組織正在策劃一波更驚人的恐怖攻擊。我不敢投資,萬一我急需用錢怎麼辦?急需用錢的原因為何?不知道。我不敢投資,聽說很多人投資都賠錢。那麼他們是什麼時候投資什麼而賠錢呢?不知道。通常,這種人沒有機率的觀念,最適合買樂透,因為 …真的說不定「奇蹟」會發生,頭獎就是你。
第五種失敗人格:貪小便宜者
貪小便宜的人通常格局不大,這是失敗的主因。
簡單舉例,例如市場上有兩支類似的基金,A基金績效好,操盤技術高明,但費用高。B基金績效較差,但什麼費用都便宜。通常貪小便宜者絕對會覺得「兩支基金反正差不多,買便宜的比較划算」。這些人平常購物也是如此,常會為了便宜而花很多時間尋找,或轉而購買品質較差的次貨。擁有這種性格者,通常也無法致富,注定了未來要在菜市場和攤販為了幾十塊而大聲殺價的命運。
四大信評公司評等等級
A.M. Best對財務實力給的等級從A++到 F,各等級分別代表:
A++到B+:安全(Secure)
B到F:財務有問題(Vulnerable),等級則從普通到清算中。
Fitch Ratings惠譽的財務實力評等從AAA到C,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非常強 AAA以下到A:強
BBB:好
BB以下到CC:弱
C:財務有困難
惠譽除了提供受評公司的財務能力相對於全球同業的評等之外,另外也提供相對於台灣同業的本國評等(以評等後面加twn表示)。
Standard & Poor's標準普爾的財務實力評等由AAA 到R,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非常強
AA:很強
A:強
BBB:良好
BB:稍嫌薄弱
B:弱
CCC:很弱
CC:非常弱
Moody's穆迪的財務實力評等從Aaa到 C,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財務很安全
Baa:財務能力正常
C:財務安全展望很弱
A++到B+:安全(Secure)
B到F:財務有問題(Vulnerable),等級則從普通到清算中。
Fitch Ratings惠譽的財務實力評等從AAA到C,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非常強 AAA以下到A:強
BBB:好
BB以下到CC:弱
C:財務有困難
惠譽除了提供受評公司的財務能力相對於全球同業的評等之外,另外也提供相對於台灣同業的本國評等(以評等後面加twn表示)。
Standard & Poor's標準普爾的財務實力評等由AAA 到R,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非常強
AA:很強
A:強
BBB:良好
BB:稍嫌薄弱
B:弱
CCC:很弱
CC:非常弱
Moody's穆迪的財務實力評等從Aaa到 C,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財務很安全
Baa:財務能力正常
C:財務安全展望很弱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17個財富檔案:
△財富檔案1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
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財富檔案2
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
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財富檔案3
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
窮人一直想著要變有錢
△財富檔案4
有錢人想得很大
窮人想得很小
△財富檔案5
有錢人專注於機會
窮人專注於障礙
△財富檔案6
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財富檔案7
有錢人與積極的成功人士交往
窮人與消極的人或不成功的人交往
△財富檔案8
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
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
△財富檔案9
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
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
△財富檔案10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
窮人是差勁的接受者
△財富檔案11
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
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財富檔案12
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
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財富檔案13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
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財富檔案14
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
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
△財富檔案15
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
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財富檔案16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
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行動
△財富檔案17
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
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財富檔案1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
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財富檔案2
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
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財富檔案3
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
窮人一直想著要變有錢
△財富檔案4
有錢人想得很大
窮人想得很小
△財富檔案5
有錢人專注於機會
窮人專注於障礙
△財富檔案6
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財富檔案7
有錢人與積極的成功人士交往
窮人與消極的人或不成功的人交往
△財富檔案8
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
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
△財富檔案9
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
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
△財富檔案10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
窮人是差勁的接受者
△財富檔案11
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
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財富檔案12
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
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財富檔案13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
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財富檔案14
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
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
△財富檔案15
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
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財富檔案16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
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行動
△財富檔案17
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
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財富自由。六個帳戶
富人、窮人與中產階級間最大的關鍵點就在於他們有無能力管理自己的錢。富人是優秀的金錢管理者,而窮人或中產階層則對於管理他們的錢不夠精明,當然,富人、窮人與中產階級還有許多其他的區別。接下來我將討論如何善用罐子金錢管理系統。金錢管理最重要的部分是將收入分開於不同賬戶,且每一個帳戶都有特定目的。我將概述罐子金錢管理系統中的各個帳戶及他們的百分比。各個帳戶及百分比建議如下:
*財務自由帳戶Financial Freedom Account (FFA) = 10%
*長期儲蓄帳戶Long Term Savings For Spending (LTSS) = 10%
*教育訓練帳戶Education (EDUC) = 10%
*休閒娛樂帳戶Play = 10%
*貢獻付出帳戶Give = 5%
*生活支出帳戶Necessities (NEC) =55%
備註:上面五個是屬於支付給自己的帳戶,最後一個生活支出帳戶是屬於支付給別人的。一個富有的人會將收到的任何一筆錢先支付給自己!
任何人都可以開始使用這個金錢管理系統來管理他們的錢,即使您認為沒有很多的錢管理。最重要的關鍵是要建立一個習慣來管理你的錢,不在於你目前手邊有多少錢可以給你管理。我們必須養成習慣管理自己的錢,你可以從100元開始來使用這系統。
以下是金錢管理系統的運作法則:
*財務自由帳戶(10%):不管你收到多少錢就先把10%存到您的財務自由帳戶,例如你的薪水。你必須永遠都不會從你的財務自由帳戶裡拿錢出來花。任何進到財務自由帳戶內的錢都只能用於購買可獲得被動收入或增加你的錢的投資。您可以選擇從財務自由帳戶中所獲得的利息來支出你的開銷,但建議您不要,這樣更能讓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增加資本和利息更快。想想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就是你的金雞母,會幫你下金雞蛋,如果你花財務自由帳戶裡的錢,就類似於你把一隻會下金雞蛋的金雞母給殺掉。相反的,若你能保留金雞母所下的金雞蛋(財務自由帳戶所產生的利息),你將可以更快的再產生更多的金雞蛋(您的財富)。若你已經抓到這當中的精髓,就能不斷的創造更多的金雞母。你可能會願意將財務自由帳戶當成你的遺產,可以留給你的子孫後代。如果你是一個相信吸引力法則的人,這個財務自由帳戶就像是你的金錢磁鐵,不斷地吸引更多的錢到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及吸引更多的$$$進入你的生命!如果可以的話,每天持續將你的$$$放入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即使只是一分錢。
總之,此時絕對不要去花你財務自由帳戶裡的錢!當你停止工作時,也只花你的金雞蛋,而絕不花你的金雞母。
△使用你財務自由帳戶資金的時機為:絕對不能動。目前在創造金雞母。一旦你停止工作,就可以拿金雞蛋消費(但不可以動金雞母)。
△若你想提早10~20年退休,請好好善用財務自由帳戶。
*長期儲蓄帳戶(10%):把您收入的10%放入你的長期儲蓄帳戶。長期儲蓄帳戶可用於子女教育,為自己買房等大筆資金,也可當成保持預留應急資金。
△做好退休規劃是能讓你確保可以在65歲退休。
△想一個有創意的帳戶名稱,讓每一次存入這個帳戶時,離夢想就更進一步。
*教育訓練帳戶(10%):把您收入的10%放入你的教育訓練帳戶,比如你的薪水。您可以使用此帳戶的資金替自己教育,例如書籍、研討會、活動、課程等,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特別是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透過學習和工作拓展你的舒適區。富蘭克林(Ben Franklin)說:「如果你認為教育是昂貴的,嘗試無知!」
△要問自己「如何可以買得起」,而不是「太貴了,我買不起」。
*休閒娛樂帳戶(10%):把您收入的10%放入你的休閒娛樂帳戶,比如你的薪水。你應該花這筆錢每月犒賞自己。此帳戶的關鍵是每一個月讓錢從這個帳戶中消失,用意是每一個月擁有金錢並消費讓你感覺良好!當你每一個月在花費這筆錢時,你無需內疚。也許你之前每月按摩一次,現在你可以使用這筆錢真正疼惜自己,每月去按摩兩次、三次或達到你想要的次數,或者你可以嘗試在餐廳吃飯時訂購香檳,如果你平常不這麼做的話;又或者自己買一個新的小玩意兒送給自己等等。不管如何就是讓你好好犒賞自己,讓你感覺非常好。建議你可以每月花掉這筆錢,但是,如果您需要儲蓄某項用途,如短途出遊,需要多一點錢,就可以累積他們長達數月,比如一季,然後你再使用它們。
△有創意的去玩,讓創意進入生命,才能創意的賺錢,進入其他帳戶。
△購買創意或者購買更多的快樂給更多的人。
△避免花錢有罪惡感。
*貢獻付出帳戶(5%):把您收入的5%放入你的貢獻付出帳戶,比如你的薪水。你可以將這筆錢用於慈善捐款,用它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給予是重要的!如果您選擇給予10%,可以將你的生活支出帳戶從55%降為50%,提撥額外的5%到貢獻付出帳戶。不是因為對方可憐所以捐獻。而是因為我夠豐盛,所以可以給出更多的愛。
△以實際行動代替網路轉帳,讓腦袋有畫面存在!
*生活支出帳戶(55%):把您收入的55%放入你的生活支出帳戶,比如你的薪水。您應該使用生活支出帳戶內的錢來支付你必要的帳單,例如電話費、電費、服裝、飲食、駕駛、美髮、信用卡等,如果您不能以55%的比例生存,就簡化你的生活方式。或許你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開車,或是駕駛本田而不是寶馬。購買牛仔褲,而不是阿瑪尼。那些不能以55%的比例生存的人,當他開始使用罐子金錢管理系統後,隨著時間的過去,也能夠簡化他們的生活且以50%或更低的比例生活!
當您想要一時的滿足時,想想這句話:「有錢人想的很長遠,貧窮人則較短視。」
△如果你無法靠55%的費用過活,簡單化。
在我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偉大的資金管理系統且涵蓋許多方面。如果不是用這套系統,人們通常如何花他們的錢都不曉得。它是如此驚人的簡單,卻深刻,不管你已經擁有多少錢,它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管理你的錢!這系統可以適用在那些從沒儲蓄過的人,或那些需要從貢獻給其他人或社會時所獲得某種有意義的感覺的人,也可以適用於那些需要學習和透過學習而成長的人,甚至是任何只需要多一點幫助去管理他們的錢的人。
*帳戶歸類
1、保險--意外跟醫療屬於生活支出。儲蓄險才是長期儲蓄。
2、樂透--生活支出。
3、父母孝養金--生活支出,別說他是付出貢獻。
4、房貸--如果是投資用可以生現金流就是財富自由帳戶,自住的是生活支出。
*財務自由帳戶Financial Freedom Account (FFA) = 10%
*長期儲蓄帳戶Long Term Savings For Spending (LTSS) = 10%
*教育訓練帳戶Education (EDUC) = 10%
*休閒娛樂帳戶Play = 10%
*貢獻付出帳戶Give = 5%
*生活支出帳戶Necessities (NEC) =55%
備註:上面五個是屬於支付給自己的帳戶,最後一個生活支出帳戶是屬於支付給別人的。一個富有的人會將收到的任何一筆錢先支付給自己!
任何人都可以開始使用這個金錢管理系統來管理他們的錢,即使您認為沒有很多的錢管理。最重要的關鍵是要建立一個習慣來管理你的錢,不在於你目前手邊有多少錢可以給你管理。我們必須養成習慣管理自己的錢,你可以從100元開始來使用這系統。
以下是金錢管理系統的運作法則:
*財務自由帳戶(10%):不管你收到多少錢就先把10%存到您的財務自由帳戶,例如你的薪水。你必須永遠都不會從你的財務自由帳戶裡拿錢出來花。任何進到財務自由帳戶內的錢都只能用於購買可獲得被動收入或增加你的錢的投資。您可以選擇從財務自由帳戶中所獲得的利息來支出你的開銷,但建議您不要,這樣更能讓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增加資本和利息更快。想想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就是你的金雞母,會幫你下金雞蛋,如果你花財務自由帳戶裡的錢,就類似於你把一隻會下金雞蛋的金雞母給殺掉。相反的,若你能保留金雞母所下的金雞蛋(財務自由帳戶所產生的利息),你將可以更快的再產生更多的金雞蛋(您的財富)。若你已經抓到這當中的精髓,就能不斷的創造更多的金雞母。你可能會願意將財務自由帳戶當成你的遺產,可以留給你的子孫後代。如果你是一個相信吸引力法則的人,這個財務自由帳戶就像是你的金錢磁鐵,不斷地吸引更多的錢到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及吸引更多的$$$進入你的生命!如果可以的話,每天持續將你的$$$放入你的財務自由帳戶,即使只是一分錢。
總之,此時絕對不要去花你財務自由帳戶裡的錢!當你停止工作時,也只花你的金雞蛋,而絕不花你的金雞母。
△使用你財務自由帳戶資金的時機為:絕對不能動。目前在創造金雞母。一旦你停止工作,就可以拿金雞蛋消費(但不可以動金雞母)。
△若你想提早10~20年退休,請好好善用財務自由帳戶。
*長期儲蓄帳戶(10%):把您收入的10%放入你的長期儲蓄帳戶。長期儲蓄帳戶可用於子女教育,為自己買房等大筆資金,也可當成保持預留應急資金。
△做好退休規劃是能讓你確保可以在65歲退休。
△想一個有創意的帳戶名稱,讓每一次存入這個帳戶時,離夢想就更進一步。
*教育訓練帳戶(10%):把您收入的10%放入你的教育訓練帳戶,比如你的薪水。您可以使用此帳戶的資金替自己教育,例如書籍、研討會、活動、課程等,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特別是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透過學習和工作拓展你的舒適區。富蘭克林(Ben Franklin)說:「如果你認為教育是昂貴的,嘗試無知!」
△要問自己「如何可以買得起」,而不是「太貴了,我買不起」。
*休閒娛樂帳戶(10%):把您收入的10%放入你的休閒娛樂帳戶,比如你的薪水。你應該花這筆錢每月犒賞自己。此帳戶的關鍵是每一個月讓錢從這個帳戶中消失,用意是每一個月擁有金錢並消費讓你感覺良好!當你每一個月在花費這筆錢時,你無需內疚。也許你之前每月按摩一次,現在你可以使用這筆錢真正疼惜自己,每月去按摩兩次、三次或達到你想要的次數,或者你可以嘗試在餐廳吃飯時訂購香檳,如果你平常不這麼做的話;又或者自己買一個新的小玩意兒送給自己等等。不管如何就是讓你好好犒賞自己,讓你感覺非常好。建議你可以每月花掉這筆錢,但是,如果您需要儲蓄某項用途,如短途出遊,需要多一點錢,就可以累積他們長達數月,比如一季,然後你再使用它們。
△有創意的去玩,讓創意進入生命,才能創意的賺錢,進入其他帳戶。
△購買創意或者購買更多的快樂給更多的人。
△避免花錢有罪惡感。
*貢獻付出帳戶(5%):把您收入的5%放入你的貢獻付出帳戶,比如你的薪水。你可以將這筆錢用於慈善捐款,用它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給予是重要的!如果您選擇給予10%,可以將你的生活支出帳戶從55%降為50%,提撥額外的5%到貢獻付出帳戶。不是因為對方可憐所以捐獻。而是因為我夠豐盛,所以可以給出更多的愛。
△以實際行動代替網路轉帳,讓腦袋有畫面存在!
*生活支出帳戶(55%):把您收入的55%放入你的生活支出帳戶,比如你的薪水。您應該使用生活支出帳戶內的錢來支付你必要的帳單,例如電話費、電費、服裝、飲食、駕駛、美髮、信用卡等,如果您不能以55%的比例生存,就簡化你的生活方式。或許你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開車,或是駕駛本田而不是寶馬。購買牛仔褲,而不是阿瑪尼。那些不能以55%的比例生存的人,當他開始使用罐子金錢管理系統後,隨著時間的過去,也能夠簡化他們的生活且以50%或更低的比例生活!
當您想要一時的滿足時,想想這句話:「有錢人想的很長遠,貧窮人則較短視。」
△如果你無法靠55%的費用過活,簡單化。
在我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偉大的資金管理系統且涵蓋許多方面。如果不是用這套系統,人們通常如何花他們的錢都不曉得。它是如此驚人的簡單,卻深刻,不管你已經擁有多少錢,它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管理你的錢!這系統可以適用在那些從沒儲蓄過的人,或那些需要從貢獻給其他人或社會時所獲得某種有意義的感覺的人,也可以適用於那些需要學習和透過學習而成長的人,甚至是任何只需要多一點幫助去管理他們的錢的人。
*帳戶歸類
1、保險--意外跟醫療屬於生活支出。儲蓄險才是長期儲蓄。
2、樂透--生活支出。
3、父母孝養金--生活支出,別說他是付出貢獻。
4、房貸--如果是投資用可以生現金流就是財富自由帳戶,自住的是生活支出。
違反保險法 老人互助會遭起訴
〔自由時報記者楊政郡/台中報導〕
昨依違反保險法起訴台灣祥和慈善會發起人彰化縣田尾鄉鄉民代表黃**等73人。
檢方指出,金管會在今年6月,重新解釋「類似保險」定義,明確訂出構成要件,能否改變法官見解,起訴後值得後續觀察。
以往互助會若涉及非法吸金,均屬詐欺範疇,第一次有因違反保險法而起訴的案例。
位於彰化的老人互助會發起人及幹部等73人日前被地檢署依違反保險法起訴。
設立一家保險公司的資本額要20億,但活絡在農村的「老人互助會」光靠會員每月的會費,及會員往生時其他會員額外繳交的慰助金,就能提供類似壽險的死亡保障,並從中收取行政費用。
該會每招募一名新會員,其入會費及年費1500元歸招募人當車馬費,只需把會員名單、資料報回慈善會即可,招募人負責協助每月向會員收取慰助金(有會員往生,其他會員繳交100元慰助金),而招募50人以下,招募人可領取慰助金全額6%佣金,50人以上升任「組長」,佣金提高為8%,百人以上佣金10%,而受益人不一定要親人,有民眾重複入會,或以鄰居當「人頭」入會,會員往生後,可領取18萬至36萬元不等慰助金。
起訴書指出,該會6組互助會6種不同繳費標準,96年底成立以來吸收會員已超過1萬2千人次,根據帳冊先後收費數億元。
此外,會員若連續2期未繳費即喪失權利,迫使會員不得不繼續繳費。
地檢署認為,此經營模式已屬保險性質,與民間傳統互助會不同,因此依違反保險法將其起訴。
昨依違反保險法起訴台灣祥和慈善會發起人彰化縣田尾鄉鄉民代表黃**等73人。
檢方指出,金管會在今年6月,重新解釋「類似保險」定義,明確訂出構成要件,能否改變法官見解,起訴後值得後續觀察。
以往互助會若涉及非法吸金,均屬詐欺範疇,第一次有因違反保險法而起訴的案例。
位於彰化的老人互助會發起人及幹部等73人日前被地檢署依違反保險法起訴。
設立一家保險公司的資本額要20億,但活絡在農村的「老人互助會」光靠會員每月的會費,及會員往生時其他會員額外繳交的慰助金,就能提供類似壽險的死亡保障,並從中收取行政費用。
該會每招募一名新會員,其入會費及年費1500元歸招募人當車馬費,只需把會員名單、資料報回慈善會即可,招募人負責協助每月向會員收取慰助金(有會員往生,其他會員繳交100元慰助金),而招募50人以下,招募人可領取慰助金全額6%佣金,50人以上升任「組長」,佣金提高為8%,百人以上佣金10%,而受益人不一定要親人,有民眾重複入會,或以鄰居當「人頭」入會,會員往生後,可領取18萬至36萬元不等慰助金。
起訴書指出,該會6組互助會6種不同繳費標準,96年底成立以來吸收會員已超過1萬2千人次,根據帳冊先後收費數億元。
此外,會員若連續2期未繳費即喪失權利,迫使會員不得不繼續繳費。
地檢署認為,此經營模式已屬保險性質,與民間傳統互助會不同,因此依違反保險法將其起訴。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富邦人壽守護一生終身健康保險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一家之主拚事業 防癌險趁早買
許多男性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在打拚事業之餘,也要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以免癌症找上門。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去(99)年壽險業的男性被保險人,有超過3.1萬人死於惡性腫瘤,理賠金額達163.7億元,不論死亡人數或理賠金額,幾乎都是女性被保險人的1.6倍。
雖然癌症治癒率已大幅提升,但長期療養過程中的龐大醫療開銷及工作收入的損失,才是癌症最可怕的部分。壽險業者建議爸爸們,不妨利用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為自己投保癌症險,讓家人擁有更完善的保障。
根據268期(4月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調查,國內有17家壽險公司推出可單獨投保的主約型防癌險。其中,倍數型及帳戶型防癌險都是在總限額內分項給付癌症保險金,至於定期還本型及一年期防癌險則是在確定罹癌後,將癌症保險金整筆一次給付給被保險人。
產險公司方面,包括臺灣、富邦、新安東京海上、華南及安達等5家公司也都有銷售不保證續保的一年期防癌險,且大多採保險金整筆一次給付的方式理賠。值得注意的是,產險防癌險採每5年調漲一次的階梯式費率計費,愈年輕保費愈低,當投保年齡到達四、五十歲之後,保費將以十幾、二十倍的幅度遽增。
【2011-08-03,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雖然癌症治癒率已大幅提升,但長期療養過程中的龐大醫療開銷及工作收入的損失,才是癌症最可怕的部分。壽險業者建議爸爸們,不妨利用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為自己投保癌症險,讓家人擁有更完善的保障。
根據268期(4月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調查,國內有17家壽險公司推出可單獨投保的主約型防癌險。其中,倍數型及帳戶型防癌險都是在總限額內分項給付癌症保險金,至於定期還本型及一年期防癌險則是在確定罹癌後,將癌症保險金整筆一次給付給被保險人。
產險公司方面,包括臺灣、富邦、新安東京海上、華南及安達等5家公司也都有銷售不保證續保的一年期防癌險,且大多採保險金整筆一次給付的方式理賠。值得注意的是,產險防癌險採每5年調漲一次的階梯式費率計費,愈年輕保費愈低,當投保年齡到達四、五十歲之後,保費將以十幾、二十倍的幅度遽增。
【2011-08-03,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個人責任險 保障包山包海
2011/06/22【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日前有機車騎士遭到爆炸的遙控飛機灼傷,產險業者指出,如果遙控飛機的主人有投保「個人責任險」,遙控飛機出狀況造成第三人體傷或財損,將可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上周六新北市一處合法經營的遙控飛機場,二位玩家的遙控飛機在空中相撞,瞬間油箱起火爆炸,火球及飛機殘骸越過大漢溪,造成無辜行經對岸的機車騎士被這天上飛來的火球燒成臉部及左半身嚴重二度灼傷。
泰安產險協理陳樑銓建議,最好投保個人傷害險,只要是非因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殘廢或傷害醫療,都可以獲得保障。
另外,一般民眾常忽略市面上有一種「個人責任險」的商品,保障範圍非常大,不僅上述遙控飛機出「撞」況可理賠,甚至因為未成年子女在外闖禍而衍生的法定代理人責任,溜狗不慎發生寵物咬傷人畜而衍生的責任,甚至騎自行車、玩遙控車、逛街打破商家物品等個人責任,均可獲得保障。
之前就曾經發生過彰化某民眾溜狗時愛犬掙脫狗鍊闖入民宅咬死德國進口純種高級犬,保險公司理賠18萬元的實際案例。
一般市面上個人責任險附加傷害險的組合式商品,通常都只組合個人責任險保額約5~10萬元左右,而且理賠時還要負擔2,000~5,000元不等的自負額,只有少數一、二家產險公司組合的個人責任險保險金額可高達30~100萬元,而且理賠時不用負擔任何自負額。
除個人責任險外,少數產險公司甚至還推出家庭式責任險商品,將保障對象擴大到除被保險人外,還包括到被保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居家屬、家務受僱人等。
陳樑銓建議,要留意個人責任險的保險金額是否足夠、承保範圍是否包括家庭成員及理賠方式須否負擔自負責,花同樣的錢應該獲得最完整的保障,做個真正聰明的消費者。
日前有機車騎士遭到爆炸的遙控飛機灼傷,產險業者指出,如果遙控飛機的主人有投保「個人責任險」,遙控飛機出狀況造成第三人體傷或財損,將可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上周六新北市一處合法經營的遙控飛機場,二位玩家的遙控飛機在空中相撞,瞬間油箱起火爆炸,火球及飛機殘骸越過大漢溪,造成無辜行經對岸的機車騎士被這天上飛來的火球燒成臉部及左半身嚴重二度灼傷。
泰安產險協理陳樑銓建議,最好投保個人傷害險,只要是非因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殘廢或傷害醫療,都可以獲得保障。
另外,一般民眾常忽略市面上有一種「個人責任險」的商品,保障範圍非常大,不僅上述遙控飛機出「撞」況可理賠,甚至因為未成年子女在外闖禍而衍生的法定代理人責任,溜狗不慎發生寵物咬傷人畜而衍生的責任,甚至騎自行車、玩遙控車、逛街打破商家物品等個人責任,均可獲得保障。
之前就曾經發生過彰化某民眾溜狗時愛犬掙脫狗鍊闖入民宅咬死德國進口純種高級犬,保險公司理賠18萬元的實際案例。
一般市面上個人責任險附加傷害險的組合式商品,通常都只組合個人責任險保額約5~10萬元左右,而且理賠時還要負擔2,000~5,000元不等的自負額,只有少數一、二家產險公司組合的個人責任險保險金額可高達30~100萬元,而且理賠時不用負擔任何自負額。
除個人責任險外,少數產險公司甚至還推出家庭式責任險商品,將保障對象擴大到除被保險人外,還包括到被保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居家屬、家務受僱人等。
陳樑銓建議,要留意個人責任險的保險金額是否足夠、承保範圍是否包括家庭成員及理賠方式須否負擔自負責,花同樣的錢應該獲得最完整的保障,做個真正聰明的消費者。
保險通報 範圍擴大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2011/6/17】
為防範可能的道德危險,保險通報制度從7月1日起將擴大通報對象,從過去的被保險人擴增至要保人,也要一併通報。
保險業者表示,為建立通報系統的資料,人身保險要保書示範內容及注意事項第11點原本規定,「本人(被保險人)同意保險公司將本要保書上所載本人資料,轉送產、壽險公會建立電腦連線,以作為其會員公司受理本人投保時的核保參考,但各保險公司仍應依其本身的核保標準決定是否承保,不得僅以這項資料作為承保與否的依據。」
金管會已修改這項規定,將本人(被保險人),擴增為本人(被保險人、要保人),也就是包括被保險人及要保人,都必須適用上述通報制度規定。這項新規定並自今年7月1日起生效。
保險業者表示,這主要落實保險通報制度的預警效能,配合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規劃增列要保人基本資料欄位,及保險業招攬及核保作業控管自律規範的實施。
為防範可能的道德危險,保險通報制度從7月1日起將擴大通報對象,從過去的被保險人擴增至要保人,也要一併通報。
保險業者表示,為建立通報系統的資料,人身保險要保書示範內容及注意事項第11點原本規定,「本人(被保險人)同意保險公司將本要保書上所載本人資料,轉送產、壽險公會建立電腦連線,以作為其會員公司受理本人投保時的核保參考,但各保險公司仍應依其本身的核保標準決定是否承保,不得僅以這項資料作為承保與否的依據。」
金管會已修改這項規定,將本人(被保險人),擴增為本人(被保險人、要保人),也就是包括被保險人及要保人,都必須適用上述通報制度規定。這項新規定並自今年7月1日起生效。
保險業者表示,這主要落實保險通報制度的預警效能,配合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規劃增列要保人基本資料欄位,及保險業招攬及核保作業控管自律規範的實施。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中國汽車小品牌面臨的大障礙
2010年10月12日
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上﹐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品牌較為落後。在政府計劃淘汰汽車業較小企業之際﹐該公司目前努力重塑形象。
在曾受訓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領導的帶領下﹐北汽控股將斥資人民幣180億元 (合27億美元)以使其品牌重新煥發活力。轉型計劃是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打造21款新車﹐以從通用汽車此前擁有的瑞典薩博(Saab)收購的某項技術為推動力。
成立於30年前的北汽控股成為中國第一家接收外國技術的汽車企業﹐目前它是在中國為外國品牌生產汽車的大型製造企業﹐儘管中國汽車市場繁榮興旺﹐但該公司自有的北京品牌日漸衰落。
北京品牌在市場上無足輕重﹐只有少量樣式陳舊的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產品。根據咨詢企業J.D. Power & Associates數據﹐它在中國輕型汽車市場只佔有0.3%的份額。
但北汽控股總經理汪大總說﹐這一品牌較小的規模不會阻礙他為這一國有企業設計的復興計劃。中國出生的汪大總原是通用汽車高管﹐後於2008年3月成為北汽控股的總經理。
汪大總在北京辦公室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希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企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
該計劃的一個關鍵是﹐北汽控股去年以2億美元從通用汽車購得的薩博技術﹐汪大總牽頭推動了這一交易。北汽控股目前擁有三項薩博汽車平臺﹐它們是汽車生產線的基礎﹐另外還有兩種引擎模型和兩種傳動裝置(薩博的其他技術被出售給荷蘭的Spyker Cars NV﹐後者仍在生產薩博汽車。)
今年56歲的汪大總是在美國學習過的工程師﹐他此前曾為通用汽車工作過21年﹐2006年加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後進入北汽控股。
由於需求暴增﹐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已趨白熱化﹐目前有超過80家汽車製造企業。但政府經濟規劃機構計劃將這些企業優化為八大集團﹐在汪大總努力提升北汽控股之際﹐他已沒有太多時間了。
該公司在中國的競爭對手已在穩步推進更強大的品牌。例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意欲通過逐步淘汰吉利品牌﹐以三個旗下子品牌向市場營銷一系列新車﹐目標是在2015年前將年銷量增加約五倍﹐至200萬輛。
中國其他汽車製造商正與合資夥伴合作研發全新品牌。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上月表示﹐其與東風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將推出一款只限中國銷售的品牌──“啟辰”(Venus)。
北汽一直希望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卻總難實現。該公司自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就受益於外國的汽車生產技術﹐最開始與美國汽車公司(American Motors)(後被克萊斯勒(Chrysler LLC)收購)建立合資企業﹐現在分別與韓國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 Motor Co.)和德國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合資﹐但是北汽的自有品牌卻一直難與吉利、奇瑞和比亞迪等民營汽車企業並肩。從數量上看﹐這些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的頂級汽車品牌﹐它們沒有得到過外資的幫助。
香港投資咨詢公司Dunne & Co.總裁鄧恩(Michael Dunne)說﹐北汽的技術與其收購的薩博的技術沒有內在聯繫﹐這說明北汽的競爭力不可能一夜速成。他說﹐中國消費者有太多其他好品牌和車型可選。
北汽總經理汪大總說﹐薩博的技術為北汽品牌帶來了點睛之筆。他認為﹐將薩博相對成熟的品牌形象與中國汽車製造商較低的成本基礎結合在一起﹐會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汽車消費者帶來一個“無法抗拒”的新選擇。
他說﹐基於薩博車型技術製造的汽車其質量將可媲美進口車﹐但價格仍像國產車一樣可為人們所接受﹐這就是我們與眾不同之處。
北汽品牌在中國一向以SUV出名﹐包括其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所需車輛﹐而汪大總及其管理團隊則希望北汽品牌可以在包括高端轎車和微型麵包車的所有車型市場上一爭高下。
汪大總說﹐SUV、掀背車(hatchback)及微型麵包車未來六個月內可能均有新車展示。
總體來說﹐薩博的技術平臺將可作為九種車型的基礎研發技術﹐其中基於薩博9-3和9-5車型的兩款轎車預計可於明年面世。
為生產這些全新車型﹐北汽正在加強產能建設。
北汽正在將其北京SUV生產廠家的年均產能擴大至20萬輛﹐比現有產能擴大一倍。此外﹐北汽還在新建一個發動機製造廠和車輛總裝廠﹐預計年產薩博技術的發動機和車輛分別為30萬個。另外﹐北汽還在湖南株洲建設新廠﹐屆時將年產小型汽車20萬輛。
Norihiko Shirouzu
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上﹐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品牌較為落後。在政府計劃淘汰汽車業較小企業之際﹐該公司目前努力重塑形象。
在曾受訓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領導的帶領下﹐北汽控股將斥資人民幣180億元 (合27億美元)以使其品牌重新煥發活力。轉型計劃是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打造21款新車﹐以從通用汽車此前擁有的瑞典薩博(Saab)收購的某項技術為推動力。
成立於30年前的北汽控股成為中國第一家接收外國技術的汽車企業﹐目前它是在中國為外國品牌生產汽車的大型製造企業﹐儘管中國汽車市場繁榮興旺﹐但該公司自有的北京品牌日漸衰落。
北京品牌在市場上無足輕重﹐只有少量樣式陳舊的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產品。根據咨詢企業J.D. Power & Associates數據﹐它在中國輕型汽車市場只佔有0.3%的份額。
但北汽控股總經理汪大總說﹐這一品牌較小的規模不會阻礙他為這一國有企業設計的復興計劃。中國出生的汪大總原是通用汽車高管﹐後於2008年3月成為北汽控股的總經理。
汪大總在北京辦公室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希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企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
該計劃的一個關鍵是﹐北汽控股去年以2億美元從通用汽車購得的薩博技術﹐汪大總牽頭推動了這一交易。北汽控股目前擁有三項薩博汽車平臺﹐它們是汽車生產線的基礎﹐另外還有兩種引擎模型和兩種傳動裝置(薩博的其他技術被出售給荷蘭的Spyker Cars NV﹐後者仍在生產薩博汽車。)
今年56歲的汪大總是在美國學習過的工程師﹐他此前曾為通用汽車工作過21年﹐2006年加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後進入北汽控股。
由於需求暴增﹐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已趨白熱化﹐目前有超過80家汽車製造企業。但政府經濟規劃機構計劃將這些企業優化為八大集團﹐在汪大總努力提升北汽控股之際﹐他已沒有太多時間了。
該公司在中國的競爭對手已在穩步推進更強大的品牌。例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意欲通過逐步淘汰吉利品牌﹐以三個旗下子品牌向市場營銷一系列新車﹐目標是在2015年前將年銷量增加約五倍﹐至200萬輛。
中國其他汽車製造商正與合資夥伴合作研發全新品牌。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上月表示﹐其與東風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將推出一款只限中國銷售的品牌──“啟辰”(Venus)。
北汽一直希望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卻總難實現。該公司自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就受益於外國的汽車生產技術﹐最開始與美國汽車公司(American Motors)(後被克萊斯勒(Chrysler LLC)收購)建立合資企業﹐現在分別與韓國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 Motor Co.)和德國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合資﹐但是北汽的自有品牌卻一直難與吉利、奇瑞和比亞迪等民營汽車企業並肩。從數量上看﹐這些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的頂級汽車品牌﹐它們沒有得到過外資的幫助。
香港投資咨詢公司Dunne & Co.總裁鄧恩(Michael Dunne)說﹐北汽的技術與其收購的薩博的技術沒有內在聯繫﹐這說明北汽的競爭力不可能一夜速成。他說﹐中國消費者有太多其他好品牌和車型可選。
北汽總經理汪大總說﹐薩博的技術為北汽品牌帶來了點睛之筆。他認為﹐將薩博相對成熟的品牌形象與中國汽車製造商較低的成本基礎結合在一起﹐會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汽車消費者帶來一個“無法抗拒”的新選擇。
他說﹐基於薩博車型技術製造的汽車其質量將可媲美進口車﹐但價格仍像國產車一樣可為人們所接受﹐這就是我們與眾不同之處。
北汽品牌在中國一向以SUV出名﹐包括其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所需車輛﹐而汪大總及其管理團隊則希望北汽品牌可以在包括高端轎車和微型麵包車的所有車型市場上一爭高下。
汪大總說﹐SUV、掀背車(hatchback)及微型麵包車未來六個月內可能均有新車展示。
總體來說﹐薩博的技術平臺將可作為九種車型的基礎研發技術﹐其中基於薩博9-3和9-5車型的兩款轎車預計可於明年面世。
為生產這些全新車型﹐北汽正在加強產能建設。
北汽正在將其北京SUV生產廠家的年均產能擴大至20萬輛﹐比現有產能擴大一倍。此外﹐北汽還在新建一個發動機製造廠和車輛總裝廠﹐預計年產薩博技術的發動機和車輛分別為30萬個。另外﹐北汽還在湖南株洲建設新廠﹐屆時將年產小型汽車20萬輛。
Norihiko Shirouzu
國華人壽全心醫療養老保險
國華人壽全心醫療養老保險
商品特色如下:
一、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日額1000元(最高365天),精神疾病(最高100天)
二、加護病房保險金(含燒燙傷病房):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三、骨髓移植隔離病房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四、傷害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骨折未住院):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1000元/天(最高90天)
五、骨折未住院給付如下:
500元*骨折別日數(完全骨折)
250元*骨折別日數(不完全骨折)
125元*骨折別日數(龜裂)
六、1-6級殘廢豁免保險費
次期繳費日起豁免未到期之保險費,本契約繼續有效。
七、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
八、滿期保險金:(年繳化保險費總和*1.08)
滿期保險金不扣除已領取之日額理賠金。
滿期保險金給付後,本契約效力即行終止。
商品特色如下:
一、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日額1000元(最高365天),精神疾病(最高100天)
二、加護病房保險金(含燒燙傷病房):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三、骨髓移植隔離病房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四、傷害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骨折未住院):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1000元/天(最高90天)
五、骨折未住院給付如下:
500元*骨折別日數(完全骨折)
250元*骨折別日數(不完全骨折)
125元*骨折別日數(龜裂)
六、1-6級殘廢豁免保險費
次期繳費日起豁免未到期之保險費,本契約繼續有效。
七、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
八、滿期保險金:(年繳化保險費總和*1.08)
滿期保險金不扣除已領取之日額理賠金。
滿期保險金給付後,本契約效力即行終止。
中國環保板塊是個大金礦
2010年10月12日
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及能源消費的頭號大國﹐中國對於再生能源的胃口越來越大﹐實現環保承諾的決心也越來越強。分析師表示﹐為滿足環保方面的需求﹐中國對相關企業的投入也在不斷擴大。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分析師伊文•李(Evan Li)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10年至今﹐亞洲市場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的表現落後於本地區市場指數20%﹐原因在於政策不夠清晰以及人們對於產能過剩問題的擔心。
李表示﹐現有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遠遠滿足不了能有效解決碳排放和污染等迫切問題所需要達到的程度。”
因此﹐他認為﹐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也被稱為清潔概念股)應該吸引監管者和投資者的更多關注﹐應該變得更熱才對。
在該板塊﹐李特別指出了風能發電、污水處理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的重要程度。
太陽能科技公司Natcore Technology Inc.的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朗丁(Brien Lundin)說﹐無論從經濟還是生態角度﹐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對中國來說都極為重要。
在清潔概念股中﹐李在亞太市場最看好的是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China Everbright International Ltd.)﹐因為這家企業主要從事廢物再生能源的相關業務。
李表示﹐廢物再生能源板塊正在蓄勢待發﹐到2015年前的產能(年復合增長率估計)為17%﹐(內部回報率)在13%-15%之間﹐因此頗具吸引力。
李還表示﹐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High-Speed Transmission Equipment Group Co.)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這家企業是風力發電機上某個重要部件的生產商。此外﹐北控水務集團(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Group Ltd.)、中國水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ater Affairs Group Ltd.)﹐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桑德國際(Sound Global Ltd.)和凱發公司(Hyflux Ltd.)﹐隨著中國水務市場的發展其股價都有上行的充分可能。
分析師表示﹐中國正力爭到202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風能和太陽能在其中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根據李的數據﹐2009年中國消費22億噸石油當量﹐佔全世界能源消耗的19.5%。與此同時﹐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產業上的投資為346億美元﹐比2005年提高148%﹐此類投資規模位居全球首位。
李認為﹐中國可開發的水電資源有限﹐核能發電社會關注度高、項目週期長、產能增長幅度難以超出預期﹐而太陽能光伏電板成本高昂。因此﹐風能成為唯一一個可以用來拉近中國可再生能源目標與現實之間差距的選擇。
他說﹐在香港上市的風能發電運營商主要有中國風電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indPower Group Ltd.)、中國龍源電力集團(China Longyuan Power Group Corp.)和中電新源集團(China Power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請參考中國發展風能的相關報導。)
他表示﹐風能板塊是全世界共同努力控制全球變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為其成本較低﹐並且規模可大可小﹐很靈活。在中國尤其如此﹐獨立電力生產商們發現﹐政府要想在2020年實現再生能源佔比目標﹐擴大風能發電能力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
朗丁表示﹐目前中國在發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太陽能方面是最積極的一個國家。
在太陽能領域﹐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 Solar Ltd.)、阿特斯太陽能公司(Canadian Solar Inc.)和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Ltd.)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系統的三大供貨商﹐該系統能將太陽能輻射轉化為電能。(請參考日本太陽能產業的相關報導。)
朗丁說﹐分析師和投資者往往低估了中國對於污染問題和環境影響的關注程度。
不過他說﹐投資者投資於在中國運營的替代能源巨頭不會得到很大好處﹐應該重點關注的是那些與當地形成合作關係、旨在擴大新技術應用、而且項目即將投入運營的企業。朗丁又表示﹐他所在的Natcore公司正是這樣一個企業。
朗丁說﹐Natcore的戰略是擁有新技術的企業在替代能源領域與雄心勃勃的中國民營和國有板塊進行合作的一個範例﹐這也是非常能吸引投資者的地方。
廢物處理
事實上﹐過去幾年來﹐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但李認為﹐環保板塊﹐包括污水處理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資金投入相對不足﹐表現也相形見絀。
他說﹐下一輪投資週期即將展開﹐應該會更關注環保板塊﹐即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土地利用、農業和林業等。
李說﹐由於中國北部(水資源)短缺﹐以及調水工程成本高昂﹐海水淡化產業的前景變得日益光明。他補充說﹐凱發公司和北控水務集團有這方面的業務。
他表示﹐與此同時﹐考慮到垃圾增長速度迅猛﹐固體廢棄物處理需求十分迫切﹐政府正在向民間投資開放固定垃圾處理行業。
李說﹐中國所有城市每年產生的垃圾佔全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還在以10%的速度增長。廢棄物處理行業﹐尤其是廢物再生能源業務﹐在不適合風能和水力發電的地方顯然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表示﹐從更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在綠色環保領域日趨主動﹐我們將看到相關行業更猛烈的增長勢頭。
李說﹐中國即將實施的十二五規劃(12th Five-Year Plan)是落實細化中國綠色能源發展目標的催化劑之一。
Myra P. Saefong本文譯自Market Watch
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及能源消費的頭號大國﹐中國對於再生能源的胃口越來越大﹐實現環保承諾的決心也越來越強。分析師表示﹐為滿足環保方面的需求﹐中國對相關企業的投入也在不斷擴大。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分析師伊文•李(Evan Li)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10年至今﹐亞洲市場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的表現落後於本地區市場指數20%﹐原因在於政策不夠清晰以及人們對於產能過剩問題的擔心。
李表示﹐現有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遠遠滿足不了能有效解決碳排放和污染等迫切問題所需要達到的程度。”
因此﹐他認為﹐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也被稱為清潔概念股)應該吸引監管者和投資者的更多關注﹐應該變得更熱才對。
在該板塊﹐李特別指出了風能發電、污水處理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的重要程度。
太陽能科技公司Natcore Technology Inc.的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朗丁(Brien Lundin)說﹐無論從經濟還是生態角度﹐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對中國來說都極為重要。
在清潔概念股中﹐李在亞太市場最看好的是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China Everbright International Ltd.)﹐因為這家企業主要從事廢物再生能源的相關業務。
李表示﹐廢物再生能源板塊正在蓄勢待發﹐到2015年前的產能(年復合增長率估計)為17%﹐(內部回報率)在13%-15%之間﹐因此頗具吸引力。
李還表示﹐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High-Speed Transmission Equipment Group Co.)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這家企業是風力發電機上某個重要部件的生產商。此外﹐北控水務集團(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Group Ltd.)、中國水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ater Affairs Group Ltd.)﹐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桑德國際(Sound Global Ltd.)和凱發公司(Hyflux Ltd.)﹐隨著中國水務市場的發展其股價都有上行的充分可能。
分析師表示﹐中國正力爭到202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風能和太陽能在其中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根據李的數據﹐2009年中國消費22億噸石油當量﹐佔全世界能源消耗的19.5%。與此同時﹐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產業上的投資為346億美元﹐比2005年提高148%﹐此類投資規模位居全球首位。
李認為﹐中國可開發的水電資源有限﹐核能發電社會關注度高、項目週期長、產能增長幅度難以超出預期﹐而太陽能光伏電板成本高昂。因此﹐風能成為唯一一個可以用來拉近中國可再生能源目標與現實之間差距的選擇。
他說﹐在香港上市的風能發電運營商主要有中國風電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indPower Group Ltd.)、中國龍源電力集團(China Longyuan Power Group Corp.)和中電新源集團(China Power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請參考中國發展風能的相關報導。)
他表示﹐風能板塊是全世界共同努力控制全球變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為其成本較低﹐並且規模可大可小﹐很靈活。在中國尤其如此﹐獨立電力生產商們發現﹐政府要想在2020年實現再生能源佔比目標﹐擴大風能發電能力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
朗丁表示﹐目前中國在發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太陽能方面是最積極的一個國家。
在太陽能領域﹐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 Solar Ltd.)、阿特斯太陽能公司(Canadian Solar Inc.)和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Ltd.)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系統的三大供貨商﹐該系統能將太陽能輻射轉化為電能。(請參考日本太陽能產業的相關報導。)
朗丁說﹐分析師和投資者往往低估了中國對於污染問題和環境影響的關注程度。
不過他說﹐投資者投資於在中國運營的替代能源巨頭不會得到很大好處﹐應該重點關注的是那些與當地形成合作關係、旨在擴大新技術應用、而且項目即將投入運營的企業。朗丁又表示﹐他所在的Natcore公司正是這樣一個企業。
朗丁說﹐Natcore的戰略是擁有新技術的企業在替代能源領域與雄心勃勃的中國民營和國有板塊進行合作的一個範例﹐這也是非常能吸引投資者的地方。
廢物處理
事實上﹐過去幾年來﹐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但李認為﹐環保板塊﹐包括污水處理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資金投入相對不足﹐表現也相形見絀。
他說﹐下一輪投資週期即將展開﹐應該會更關注環保板塊﹐即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土地利用、農業和林業等。
李說﹐由於中國北部(水資源)短缺﹐以及調水工程成本高昂﹐海水淡化產業的前景變得日益光明。他補充說﹐凱發公司和北控水務集團有這方面的業務。
他表示﹐與此同時﹐考慮到垃圾增長速度迅猛﹐固體廢棄物處理需求十分迫切﹐政府正在向民間投資開放固定垃圾處理行業。
李說﹐中國所有城市每年產生的垃圾佔全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還在以10%的速度增長。廢棄物處理行業﹐尤其是廢物再生能源業務﹐在不適合風能和水力發電的地方顯然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表示﹐從更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在綠色環保領域日趨主動﹐我們將看到相關行業更猛烈的增長勢頭。
李說﹐中國即將實施的十二五規劃(12th Five-Year Plan)是落實細化中國綠色能源發展目標的催化劑之一。
Myra P. Saefong本文譯自Market Watch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量化基金風光不再
2010年10月11日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索菲亞•格利
20世紀初,斯科特(Scott)的Porage Oats 宣揚自己完全通過自動化程式生成:“未經人手觸及”。而20世紀末,一種新型資產管理方式堪稱符合上述口號——量化基金(quants),或者說量化基金經理將金融市場的數學模型應用於電腦,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在不帶有人為選股者的偏見和錯誤的情況下選股。
投資者輕易相信了這一概念,或許是因為對這些模型的技術說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難以自拔;或許是因為人們對於傳統資產管理公司能夠跑贏大盤心存疑慮。大量資金湧入量化基金,既包括單向做多的基金,也包括對沖基金。
投資諮詢公司 Towers Watson股票基金研究主管馬丁•努爾斯(Martin Knowles)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施行量化管理的資產激增。”
近來,量化基金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此次信貸危機期間乃至之後,此類基金的表現大體上未能讓投資者感到滿意。基金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最近對美國量化基金行業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截至2010年7月的3年內,平均而言,65家量化基金在美國所有股票基金中的表現處於最差的四分之一行列。其中包括Bridgeway、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和先鋒(Vanguard)。Axa Rosenberg不久即將對4只 Laudus基金進行清算,此前圍繞該公司對一種模型中錯誤的處理,人們產生了爭論。這場爭論導致該公司創始人巴爾•羅森伯格(Barr Rosenberg)和研究主管湯瑪斯•米德(Thomas Mead)離職。
“由於表現問題,人們對量化基金的評價不高。”有著深厚量化管理傳統的美國基金公司PanAgora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埃裏克•索倫森(Eric Sorensen)承認,“當很多人參與進來做同一件事情時,就出現了容量方面的限制。”
人們很難精確把握進出量化基金的確切資料,因為這些產品的定義並不明晰。多數基本面基金經理會利用一些量化技術,過濾股票或提供建議,因此二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有些模糊。
“我的印象是,資產一直在流出,”努爾斯表示,“從某種角度而言,流出是一件好事,因為你用於跟蹤同樣因素的錢變少了。”然而他承認,這一優勢微乎其微,因為與量化基金大行其道時流入的資金規模相比,離開該行業的資金規模並不大。
投資者對於量化基金公司的態度並不相同,即使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競爭後也是如此。“一些客戶對量化策略感興趣,這是系統性的東西,投資策略很容易解釋,”努爾斯表示,“一些人態度則截然相反,他們將其視為暗箱。”
由於許多量化模型鑒別並試圖利用市場中的類似因素,例如動能和價值,因此追蹤這些因素的資金越多,單個基金能夠超越大盤的幅度就越小。努爾斯解釋稱,在最近的市場狀況下,它們也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市場方向明確時,它們往往表現最佳。
他解釋道,與人類相比,模型更難適應方向改變時出現的“拐點。“過去一年左右,市場一直在擔憂和相信一切都將變好之間搖擺。”
他表示:“這實際上是整個一系列拐點,這通常不利於動量策略。”
這並不是說量化基金經理在袖手旁觀,等待情況再次變得對自己有利。相反,許多基金公司正重新考察自己的模型,要麼是因為它們擔心自己從一開始就錯了,要麼是因為它們認為,市場已發生了足夠大的變化,必須推出新的模型,或者至少是經過調整的模型
“問題是,發現獨特因素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在尋找這些因素,”努爾斯表示,“發現虛假關係的風險有所加大。”
儘管數字可能不會撒謊,但它們很容易造成誤導,讓人想起並不真正存在的趨勢或相關性。
有些量化基金在考慮改善其交易技術,從自身模型中擠出額外的業績,而其他量化基金則在考察轉向其他技術以維持回報的時機問題。
重新考慮風險在組合管理中的作用,是具有數學頭腦的人探索的另一個領域。基本面指數曾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但常常因為導致價值投資策略而受到詬病。這些指數根據股息等公司衡量標準,重新分配傳統市值加權指數的權重。如今,市場正在開發指數加權的另類策略,例如法國量化基金Tobam的“反基準”策略,這種策略根據指數成份相互之間的關係對其進行系統性加權,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多元化。
由於該策略與“最小方差”策略一樣,旨在將風險降至最低,因此其成功與否,應主要根據其導致的波動性下降加以衡量,但在Tobam投資的多數大型市場,這種策略已跑贏大盤。
與很多投資創新一樣,量化基金的核心理念已成為主流,如今,它們發現自己需要思考投資者究竟希望從它們的投資組合中得到什麼,以及如何獲取這些回報。
20世紀初,斯科特(Scott)的Porage Oats 宣揚自己完全通過自動化程式生成:“未經人手觸及”。而20世紀末,一種新型資產管理方式堪稱符合上述口號——量化基金(quants),或者說量化基金經理將金融市場的數學模型應用於電腦,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在不帶有人為選股者的偏見和錯誤的情況下選股。
投資者輕易相信了這一概念,或許是因為對這些模型的技術說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難以自拔;或許是因為人們對於傳統資產管理公司能夠跑贏大盤心存疑慮。大量資金湧入量化基金,既包括單向做多的基金,也包括對沖基金。
投資諮詢公司 Towers Watson股票基金研究主管馬丁•努爾斯(Martin Knowles)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施行量化管理的資產激增。”
近來,量化基金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此次信貸危機期間乃至之後,此類基金的表現大體上未能讓投資者感到滿意。基金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最近對美國量化基金行業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截至2010年7月的3年內,平均而言,65家量化基金在美國所有股票基金中的表現處於最差的四分之一行列。其中包括Bridgeway、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和先鋒(Vanguard)。Axa Rosenberg不久即將對4只 Laudus基金進行清算,此前圍繞該公司對一種模型中錯誤的處理,人們產生了爭論。這場爭論導致該公司創始人巴爾•羅森伯格(Barr Rosenberg)和研究主管湯瑪斯•米德(Thomas Mead)離職。
“由於表現問題,人們對量化基金的評價不高。”有著深厚量化管理傳統的美國基金公司PanAgora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埃裏克•索倫森(Eric Sorensen)承認,“當很多人參與進來做同一件事情時,就出現了容量方面的限制。”
人們很難精確把握進出量化基金的確切資料,因為這些產品的定義並不明晰。多數基本面基金經理會利用一些量化技術,過濾股票或提供建議,因此二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有些模糊。
“我的印象是,資產一直在流出,”努爾斯表示,“從某種角度而言,流出是一件好事,因為你用於跟蹤同樣因素的錢變少了。”然而他承認,這一優勢微乎其微,因為與量化基金大行其道時流入的資金規模相比,離開該行業的資金規模並不大。
投資者對於量化基金公司的態度並不相同,即使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競爭後也是如此。“一些客戶對量化策略感興趣,這是系統性的東西,投資策略很容易解釋,”努爾斯表示,“一些人態度則截然相反,他們將其視為暗箱。”
由於許多量化模型鑒別並試圖利用市場中的類似因素,例如動能和價值,因此追蹤這些因素的資金越多,單個基金能夠超越大盤的幅度就越小。努爾斯解釋稱,在最近的市場狀況下,它們也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市場方向明確時,它們往往表現最佳。
他解釋道,與人類相比,模型更難適應方向改變時出現的“拐點。“過去一年左右,市場一直在擔憂和相信一切都將變好之間搖擺。”
他表示:“這實際上是整個一系列拐點,這通常不利於動量策略。”
這並不是說量化基金經理在袖手旁觀,等待情況再次變得對自己有利。相反,許多基金公司正重新考察自己的模型,要麼是因為它們擔心自己從一開始就錯了,要麼是因為它們認為,市場已發生了足夠大的變化,必須推出新的模型,或者至少是經過調整的模型
“問題是,發現獨特因素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在尋找這些因素,”努爾斯表示,“發現虛假關係的風險有所加大。”
儘管數字可能不會撒謊,但它們很容易造成誤導,讓人想起並不真正存在的趨勢或相關性。
有些量化基金在考慮改善其交易技術,從自身模型中擠出額外的業績,而其他量化基金則在考察轉向其他技術以維持回報的時機問題。
重新考慮風險在組合管理中的作用,是具有數學頭腦的人探索的另一個領域。基本面指數曾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但常常因為導致價值投資策略而受到詬病。這些指數根據股息等公司衡量標準,重新分配傳統市值加權指數的權重。如今,市場正在開發指數加權的另類策略,例如法國量化基金Tobam的“反基準”策略,這種策略根據指數成份相互之間的關係對其進行系統性加權,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多元化。
由於該策略與“最小方差”策略一樣,旨在將風險降至最低,因此其成功與否,應主要根據其導致的波動性下降加以衡量,但在Tobam投資的多數大型市場,這種策略已跑贏大盤。
與很多投資創新一樣,量化基金的核心理念已成為主流,如今,它們發現自己需要思考投資者究竟希望從它們的投資組合中得到什麼,以及如何獲取這些回報。
越南製造業 靠特殊取勝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10.11
相對較晚加入全球市場的越南受全球化影響超過大多數國家,因此這波金融海嘯讓越南遭到經濟改革以來最沈重的打擊,迫使它調整在全球市場的角色和繼續強化其利基市場。
為了在全球市場中生存,尤其是與鄰近的大國中國競爭,過去越南就避免完全依賴廉價勞工與低價的模式,開發出包括手工藝品與特殊布料等高品質產品的利基市場。但出口過於倚賴美國,約五分之一的出口銷往美國,使越南在這波衰退嚐到苦頭。
以傢俱製造商為例,隨著美國新屋銷售一蹶不振,越南傢俱出口訂單也銳減。有900名員工的河內傢俱公司經理剛瑟說:「很多小廠都很難捱。」河內傢俱生產五花八門,從臥室梳妝台到弓箭零件應有盡有。
許多小廠相繼倒閉,但河內傢俱公司已熬過難關,現在反而因為競爭減少而訂單接不完。河內傢俱約有20%至25%產品銷往美國,其餘出口至其他國家,主要是歐洲。剛瑟說:「有些客戶要求我們提高產能,但我們已經產能全開。」
儘管這波經濟衰退以來越南出口萎縮幅度比許多國家輕微,但出口下滑對越南造成的傷害卻可能較深,因為越南仍是全球化的初級班學生,不像泰國、馬來西亞等鄰國那麼有經驗。
越戰以後數十年間,越南經濟始終無法站穩腳步,仍依賴農業,直到1994年柯林頓總統時美國取消貿易禁令,越南經濟才曙光乍現,慢慢建立起製造業。
不過,由於與成熟出口國家中國比鄰,越南不能完全靠價格取勝,越南於是發展出利基市場與特殊化產品。
專門生產海防衣的胡志明市Dai Viet Garment公司就成功安度危機,產品輸往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需求相當穩定,使得公司500名員工及轉包的300名員工都保住飯碗。許多工廠老闆說,人力成本約占總製造成本的20%至30%,因此裁員、加班或調薪對需求降低造成的營收下滑助益不大;此外,中國的物流與交通網遠勝越南,也使越南處於不利地位。
隨著越南觀光業成長,尤其是鄰近的東南亞各國來越南度假的高爾夫球客愈來愈多,成為傢俱業者的新生意來源。
相對較晚加入全球市場的越南受全球化影響超過大多數國家,因此這波金融海嘯讓越南遭到經濟改革以來最沈重的打擊,迫使它調整在全球市場的角色和繼續強化其利基市場。
為了在全球市場中生存,尤其是與鄰近的大國中國競爭,過去越南就避免完全依賴廉價勞工與低價的模式,開發出包括手工藝品與特殊布料等高品質產品的利基市場。但出口過於倚賴美國,約五分之一的出口銷往美國,使越南在這波衰退嚐到苦頭。
以傢俱製造商為例,隨著美國新屋銷售一蹶不振,越南傢俱出口訂單也銳減。有900名員工的河內傢俱公司經理剛瑟說:「很多小廠都很難捱。」河內傢俱生產五花八門,從臥室梳妝台到弓箭零件應有盡有。
許多小廠相繼倒閉,但河內傢俱公司已熬過難關,現在反而因為競爭減少而訂單接不完。河內傢俱約有20%至25%產品銷往美國,其餘出口至其他國家,主要是歐洲。剛瑟說:「有些客戶要求我們提高產能,但我們已經產能全開。」
儘管這波經濟衰退以來越南出口萎縮幅度比許多國家輕微,但出口下滑對越南造成的傷害卻可能較深,因為越南仍是全球化的初級班學生,不像泰國、馬來西亞等鄰國那麼有經驗。
越戰以後數十年間,越南經濟始終無法站穩腳步,仍依賴農業,直到1994年柯林頓總統時美國取消貿易禁令,越南經濟才曙光乍現,慢慢建立起製造業。
不過,由於與成熟出口國家中國比鄰,越南不能完全靠價格取勝,越南於是發展出利基市場與特殊化產品。
專門生產海防衣的胡志明市Dai Viet Garment公司就成功安度危機,產品輸往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需求相當穩定,使得公司500名員工及轉包的300名員工都保住飯碗。許多工廠老闆說,人力成本約占總製造成本的20%至30%,因此裁員、加班或調薪對需求降低造成的營收下滑助益不大;此外,中國的物流與交通網遠勝越南,也使越南處於不利地位。
隨著越南觀光業成長,尤其是鄰近的東南亞各國來越南度假的高爾夫球客愈來愈多,成為傢俱業者的新生意來源。
新加坡開放賭場 壓對寶了
2010-10-09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新加坡政府2005年決定開放賭場,現在看來,這個決策是壓對寶了,新加坡經濟也可望因此不再過度依賴出口,而轉為多角化的發展。
新加坡首度核准興建的2座賭場複合式渡假中心,已在今年稍早相繼盛大開幕,營運到目前為止都拉出長紅。
分析師甚至已經預測,新加坡的賭博營收將能夠超越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而且快的話可能在2012年就達陣。
以賭場為主訴求的複合式渡假中心,不僅成功帶動新加坡的到訪觀光人數及觀光收益激增,還牽動周邊的不動產開發增溫,未來可望吸引更多的會展活動及外派人員進駐。
分析師認為,這將有助於新加坡經濟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建立起多元化的發展架構。
這2家賭場其中之一的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渡假村(Marina Bay Sands),係由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所開發,投資額55億美元,在今年4月下旬開始逐階段開幕營運,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吸引到500百萬人次造訪。
濱海灣金沙渡假村預期,今年底前其將完全開放,屆時每天可望招徠7萬到8萬名遊客。
另外一家則是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Resorts World Santosa)中心,投資額44億美元,母公司為馬來西亞雲頂集團(Genting)。
馬來西亞雲頂集團最近表示,受惠於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中心在今年2月開幕營運,其第2季的淨利暴增2倍多。
新加坡主管旅遊事務的官員表示,今年8月,新加坡的入境觀光客已經連續第9個月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使得今年全年的總人數上看1,250萬,遠高於去年的970萬。
分析師對於新加坡能夠在2015年前達成觀光客1,700萬人及觀光收入300億新加坡元的目標,已愈來愈有把握。
就連分析師也愈來愈看好,賭場將帶動新加坡的不動產開發,而且興建更多的飯店,也能吸引更多的會展商機以及外商派遣人員進駐。
喜達屋(Starwood)飯店暨渡假國際集團的併購及開發資深副總裁弗萊(Matthew Fry)表示,這些賭場已經真正地改變了新加坡這個品牌。
新加坡政府2005年決定開放賭場,現在看來,這個決策是壓對寶了,新加坡經濟也可望因此不再過度依賴出口,而轉為多角化的發展。
新加坡首度核准興建的2座賭場複合式渡假中心,已在今年稍早相繼盛大開幕,營運到目前為止都拉出長紅。
分析師甚至已經預測,新加坡的賭博營收將能夠超越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而且快的話可能在2012年就達陣。
以賭場為主訴求的複合式渡假中心,不僅成功帶動新加坡的到訪觀光人數及觀光收益激增,還牽動周邊的不動產開發增溫,未來可望吸引更多的會展活動及外派人員進駐。
分析師認為,這將有助於新加坡經濟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建立起多元化的發展架構。
這2家賭場其中之一的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渡假村(Marina Bay Sands),係由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所開發,投資額55億美元,在今年4月下旬開始逐階段開幕營運,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吸引到500百萬人次造訪。
濱海灣金沙渡假村預期,今年底前其將完全開放,屆時每天可望招徠7萬到8萬名遊客。
另外一家則是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Resorts World Santosa)中心,投資額44億美元,母公司為馬來西亞雲頂集團(Genting)。
馬來西亞雲頂集團最近表示,受惠於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中心在今年2月開幕營運,其第2季的淨利暴增2倍多。
新加坡主管旅遊事務的官員表示,今年8月,新加坡的入境觀光客已經連續第9個月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使得今年全年的總人數上看1,250萬,遠高於去年的970萬。
分析師對於新加坡能夠在2015年前達成觀光客1,700萬人及觀光收入300億新加坡元的目標,已愈來愈有把握。
就連分析師也愈來愈看好,賭場將帶動新加坡的不動產開發,而且興建更多的飯店,也能吸引更多的會展商機以及外商派遣人員進駐。
喜達屋(Starwood)飯店暨渡假國際集團的併購及開發資深副總裁弗萊(Matthew Fry)表示,這些賭場已經真正地改變了新加坡這個品牌。
CDO助長賭徒式交易風氣
2010-10-09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應邀來台訪問的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摩里斯(James A. Mirrlees)昨(8)日指出,設計或投資CDO(抵押債務債券)的人形同賭徒,把風險規避到不明的未來繁榮上,銀行因此對風險降低戒心,市場鼓勵無限制的金融交易,政府應該扮演糾察隊的角色,訂立法規制止非理性的風險偏好追求,讓人們了解真正的「風險的最佳配置」
摩里斯說,美國法令對於投資者購買避險基金,現在都要資格審核,一如香港銀監會對一般投資者投資連動債,需回答7大問題,其中包括一項「你真的了解此產品嗎?」目的是要揭露相關產品的複雜度,並提高人們對於風險的辨識。可是,他也強調,CDO產品有太多問題,不適合政府用統一的管理模式進行監理,也不宜一竿子全打翻市場上的銷售,個人若真有投資的必要,「請各自小心謹慎!」
源自銀行房貸債權的CDO,對摩里斯來說,是一種資訊不對稱的金融契約,和他於1996年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魏克禮(William Vickrey)共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非對稱訊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近似,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是引發道德危機,不幸都在2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複製了,投資人對未來獲利的高期待,超過對於風險偏好的認知,當然最後全被高風險吞食,發生損失連連。
摩里斯今年剛從英國劍橋大學經濟系退休,隨即應香港中文大學晨興書院聘請出任院長,成為香港財經學界挖到駐校的首位諾貝爾級教授。
他昨天在中研院的演講中,強調人們或經濟為了預防難以預期的蕭條,會採取「保險」動作降低風險,並度過不預期的意外,CDO等債務包封的衍生性金融資產,正是以契約方式做到避險的目的,沒想到金融資產層層轉包,導致銀行對風險的戒心大降,終而發生2年前全球金融海嘯。
為避免問題一再發生,終而導致賭徒式的交易風氣,摩里斯建議,政府應發揮市場秩序的監理角色,一方面要求資訊的對等揭露,讓投資風險彰顯出來,並排除金融商品無限制以契約交易。
應邀來台訪問的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摩里斯(James A. Mirrlees)昨(8)日指出,設計或投資CDO(抵押債務債券)的人形同賭徒,把風險規避到不明的未來繁榮上,銀行因此對風險降低戒心,市場鼓勵無限制的金融交易,政府應該扮演糾察隊的角色,訂立法規制止非理性的風險偏好追求,讓人們了解真正的「風險的最佳配置」
摩里斯說,美國法令對於投資者購買避險基金,現在都要資格審核,一如香港銀監會對一般投資者投資連動債,需回答7大問題,其中包括一項「你真的了解此產品嗎?」目的是要揭露相關產品的複雜度,並提高人們對於風險的辨識。可是,他也強調,CDO產品有太多問題,不適合政府用統一的管理模式進行監理,也不宜一竿子全打翻市場上的銷售,個人若真有投資的必要,「請各自小心謹慎!」
源自銀行房貸債權的CDO,對摩里斯來說,是一種資訊不對稱的金融契約,和他於1996年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魏克禮(William Vickrey)共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非對稱訊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近似,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是引發道德危機,不幸都在2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複製了,投資人對未來獲利的高期待,超過對於風險偏好的認知,當然最後全被高風險吞食,發生損失連連。
摩里斯今年剛從英國劍橋大學經濟系退休,隨即應香港中文大學晨興書院聘請出任院長,成為香港財經學界挖到駐校的首位諾貝爾級教授。
他昨天在中研院的演講中,強調人們或經濟為了預防難以預期的蕭條,會採取「保險」動作降低風險,並度過不預期的意外,CDO等債務包封的衍生性金融資產,正是以契約方式做到避險的目的,沒想到金融資產層層轉包,導致銀行對風險的戒心大降,終而發生2年前全球金融海嘯。
為避免問題一再發生,終而導致賭徒式的交易風氣,摩里斯建議,政府應發揮市場秩序的監理角色,一方面要求資訊的對等揭露,讓投資風險彰顯出來,並排除金融商品無限制以契約交易。
百年評比 澳股稱霸全球
哪一個已開發國家股市在過去110 年(1900~2009)表現最好?不是美國、也不是英國,答案是澳洲。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澳洲股市在這段期間扣除通膨因素後的年化報酬率達7.5% ,在19 個已開發國家股市中排名第1,比美國股市年化報酬率6.2% 還棒。
先天、後天共4優勢 長線表現亮眼
澳洲股市長線能有這麼好的表現,瑞士信貸分析,先天原因有:
1.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煤、鐵礦石、鈾、鋅、鎳和黃金儲量都豐富,還出產石油、天然氣,更是小麥等主要穀物出口國。
2.澳洲在20 世紀初期是一個「新世界」(new world country),吸引外來人口大量流入,為澳洲經濟提供快速成長的動能。
另外,澳洲還有後天優勢,包括:
1.強健的金融體系,澳洲的4大銀行:澳洲銀行(NAB)、澳洲聯邦銀行(CBA) 、澳盛銀行(ANZ) 和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全部都是全球表現最佳銀行,金融海嘯後,信用評等都還有AA 級的高水準。
2.穩固的財政體質,澳洲政府預算赤字最高僅略高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2% ,國債占GDP 的比率也不到18% ,反觀美國國債占GDP 的比率則逼近100% 。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澳洲在這110 年中,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蕭條,從來沒有連續2季GDP 出現負成長,今年失業率最高也只有5.7% ,比美國近10% 的失業率好很多。
先天、後天共4優勢 長線表現亮眼
澳洲股市長線能有這麼好的表現,瑞士信貸分析,先天原因有:
1.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煤、鐵礦石、鈾、鋅、鎳和黃金儲量都豐富,還出產石油、天然氣,更是小麥等主要穀物出口國。
2.澳洲在20 世紀初期是一個「新世界」(new world country),吸引外來人口大量流入,為澳洲經濟提供快速成長的動能。
另外,澳洲還有後天優勢,包括:
1.強健的金融體系,澳洲的4大銀行:澳洲銀行(NAB)、澳洲聯邦銀行(CBA) 、澳盛銀行(ANZ) 和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全部都是全球表現最佳銀行,金融海嘯後,信用評等都還有AA 級的高水準。
2.穩固的財政體質,澳洲政府預算赤字最高僅略高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2% ,國債占GDP 的比率也不到18% ,反觀美國國債占GDP 的比率則逼近100% 。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澳洲在這110 年中,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蕭條,從來沒有連續2季GDP 出現負成長,今年失業率最高也只有5.7% ,比美國近10% 的失業率好很多。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投資中國A股管道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0/10/01
受到預期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經濟仍可維持高增長的趨勢之下,投資人購買人民幣資產或投資與中國相關的股票已是目前市場趨勢,而台灣投資人目前多藉由基金投資,或是投資中國A股等相關概念證券或商品,來進行相關的中國佈局。近來,中國市場對於吸引海外資金動作頻頻,不僅中國QDII開始涉水於香港推出海外A股ETF,而小QFII的推動,更使得境外人民幣基金產品起飛如箭在弦,對於想佈局中國A股的投資人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我們觀察近來中資機構在香港所欲積極推出的兩類中國A股基金產品,並將相關訊息整理如下,提供給投資人做參考。
類型一》海外A股ETF
對於看好中國A股市場的投資人來說,這類產品一點也不陌生。在香港,海外A股ETF這類產品其實已行之有年,在2004年11月,巴克萊旗下的ETF品牌-安碩,便在香港交易所推出了ishares安碩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ETF(簡稱A50)。由於這是第一檔為境外投資者設計的A股市場ETF產品,其知名度與規模都最大,總資產超過500億港元。雖然,08年金融危機之後,香港市場的A股ETF發行停滯,但在2009年後,A股ETF市場又熱絡了起來,包括中銀保誠發行了旗下第二檔A股基金標智上證50ETF,安碩和德意志銀行亦發行了一系列的A股ETF產品。而在台灣,寶來投信於09年發行了連結標智滬深300的「寶滬深」,目前更是台股流通量最大的境外ETF。
今年以來,中國內地的中資機構推出海外A股ETF的速度也有加快的趨勢。今年1月29日,中金公司在香港發行了中金深證100指數基金,該產品是第一檔由內地金融機構於境外發行的ETF。今年5月,中國平安旗下的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也加入海外ETF市場,發行了普盛CSIR50。今年7月,大成國際的「大成中證中國內地消費ETF」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交易,使得香港目前的A股ETF增加至24檔之多(表一),也讓投資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不過,投資人要注意的是,中國內地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的費率成本,通常會比母公司擁有QFII額度的基金相對來的高。舉例來說,大成中國內地消費ETF的管理費為0.99%,而德意志銀行旗下的中國A股基金管理費僅為0.5%。然不論是外資或是還是內資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並不直接投資A股,而是盡可能複製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掛牌買賣的相關A股走勢,並通過QFII機構的產品來投資A股。這對於不具QFII額度的中資機構來說流程較為複雜,而這類產品發行時以港元而非人民幣計價,中間又涉及到匯率問題,成本也隨之上升。所以建議投資人在做選擇時,需謹慎比較此類產品的費率結構和產品的投資內容等相關問題。類型二》小QFII與人民幣基金商品
而另一類型的A股基金產品,與市場投資人所引頸而盼的「小QFII」相關。所謂小QFII,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證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即放寬境外人民幣或外匯經由此類機構去內地投資A股等市場。雖然目前小QFII具體操作法規未出台,但市場十分看好,認為小QFII將給境外資金開闢另一條投資通道。同時,它不會分流現有QFII額度,而是擁有單獨的額度。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QFII與QFII最大的不同點在於QFII所募集的是境外美元,而小QFII則是人民幣,所以小QFII的不僅申請門檻較QFII低,更重要的是,申請到小QFII額度的在港中資券商可以推出與中國A股相關的基金產品,優先搶占人民幣零售基金市場。
日前,第一檔海外的人民幣基金-「海通環球人民幣收益基金」已於今年8月7日於香港開賣,該基金是大陸和香港於7月中旬簽署協議,取消在香港使用和流通人民幣限制措施後,第一個在市場上出現的人民幣基金產品。雖然,該檔海外人民幣基金的投資標的為目前總規模不到400億元的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但其銷售成績相當理想,而多家基金公司及其在港的中資金融機構,也在看好中國經濟成長、人民幣匯率上漲的趨勢下,紛紛醞釀推出同類型產品,以滿足投資人對人民幣基金產品的強勁需求。海通證券更估計在一年內,在香港的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將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包含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及華泰金融在內等逾10家香港中資券商向證監會報送「小QFII」方案,而對於中國A股市場報有高度熱情的投資人來說,小QFII獲批後所推出的相關人民幣基金產品必將引發搶購熱潮。
目前,海外資金投資中國A股的途徑有限,投資人可密切注意小QFII機制的最新動態,倘若中資機構擁有小QFII通道,即可直接發行海外人民幣公募基金,屆時可能影響海外A股ETF市場的生態格局,相關產品的費率結構也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受到預期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經濟仍可維持高增長的趨勢之下,投資人購買人民幣資產或投資與中國相關的股票已是目前市場趨勢,而台灣投資人目前多藉由基金投資,或是投資中國A股等相關概念證券或商品,來進行相關的中國佈局。近來,中國市場對於吸引海外資金動作頻頻,不僅中國QDII開始涉水於香港推出海外A股ETF,而小QFII的推動,更使得境外人民幣基金產品起飛如箭在弦,對於想佈局中國A股的投資人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我們觀察近來中資機構在香港所欲積極推出的兩類中國A股基金產品,並將相關訊息整理如下,提供給投資人做參考。
類型一》海外A股ETF
對於看好中國A股市場的投資人來說,這類產品一點也不陌生。在香港,海外A股ETF這類產品其實已行之有年,在2004年11月,巴克萊旗下的ETF品牌-安碩,便在香港交易所推出了ishares安碩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ETF(簡稱A50)。由於這是第一檔為境外投資者設計的A股市場ETF產品,其知名度與規模都最大,總資產超過500億港元。雖然,08年金融危機之後,香港市場的A股ETF發行停滯,但在2009年後,A股ETF市場又熱絡了起來,包括中銀保誠發行了旗下第二檔A股基金標智上證50ETF,安碩和德意志銀行亦發行了一系列的A股ETF產品。而在台灣,寶來投信於09年發行了連結標智滬深300的「寶滬深」,目前更是台股流通量最大的境外ETF。
今年以來,中國內地的中資機構推出海外A股ETF的速度也有加快的趨勢。今年1月29日,中金公司在香港發行了中金深證100指數基金,該產品是第一檔由內地金融機構於境外發行的ETF。今年5月,中國平安旗下的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也加入海外ETF市場,發行了普盛CSIR50。今年7月,大成國際的「大成中證中國內地消費ETF」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交易,使得香港目前的A股ETF增加至24檔之多(表一),也讓投資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不過,投資人要注意的是,中國內地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的費率成本,通常會比母公司擁有QFII額度的基金相對來的高。舉例來說,大成中國內地消費ETF的管理費為0.99%,而德意志銀行旗下的中國A股基金管理費僅為0.5%。然不論是外資或是還是內資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並不直接投資A股,而是盡可能複製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掛牌買賣的相關A股走勢,並通過QFII機構的產品來投資A股。這對於不具QFII額度的中資機構來說流程較為複雜,而這類產品發行時以港元而非人民幣計價,中間又涉及到匯率問題,成本也隨之上升。所以建議投資人在做選擇時,需謹慎比較此類產品的費率結構和產品的投資內容等相關問題。類型二》小QFII與人民幣基金商品
而另一類型的A股基金產品,與市場投資人所引頸而盼的「小QFII」相關。所謂小QFII,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證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即放寬境外人民幣或外匯經由此類機構去內地投資A股等市場。雖然目前小QFII具體操作法規未出台,但市場十分看好,認為小QFII將給境外資金開闢另一條投資通道。同時,它不會分流現有QFII額度,而是擁有單獨的額度。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QFII與QFII最大的不同點在於QFII所募集的是境外美元,而小QFII則是人民幣,所以小QFII的不僅申請門檻較QFII低,更重要的是,申請到小QFII額度的在港中資券商可以推出與中國A股相關的基金產品,優先搶占人民幣零售基金市場。
日前,第一檔海外的人民幣基金-「海通環球人民幣收益基金」已於今年8月7日於香港開賣,該基金是大陸和香港於7月中旬簽署協議,取消在香港使用和流通人民幣限制措施後,第一個在市場上出現的人民幣基金產品。雖然,該檔海外人民幣基金的投資標的為目前總規模不到400億元的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但其銷售成績相當理想,而多家基金公司及其在港的中資金融機構,也在看好中國經濟成長、人民幣匯率上漲的趨勢下,紛紛醞釀推出同類型產品,以滿足投資人對人民幣基金產品的強勁需求。海通證券更估計在一年內,在香港的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將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包含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及華泰金融在內等逾10家香港中資券商向證監會報送「小QFII」方案,而對於中國A股市場報有高度熱情的投資人來說,小QFII獲批後所推出的相關人民幣基金產品必將引發搶購熱潮。
目前,海外資金投資中國A股的途徑有限,投資人可密切注意小QFII機制的最新動態,倘若中資機構擁有小QFII通道,即可直接發行海外人民幣公募基金,屆時可能影響海外A股ETF市場的生態格局,相關產品的費率結構也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越南…下一個中國?
2010-09-25 中國時報 【梁東屏】
全球經濟最近幾年遭美國次級貸款引發風暴襲擊,大多數都受到影響,直到這一年才開始有些起色。東南亞國家也無法倖免,有好幾個國家還一度跌入負成長,但是淒風苦雨中的一個異數就是越南。
越南在過去十年以來,經濟成長一直維持在平均百分之七以上,成就相當傲人。越南總理阮晉勇曾經在被問及如何形容越南經濟時指出,「越南,是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體系,通過外國投資將貧苦大眾從貧窮中解放出來,是我們(越南)經濟計畫裡重要的一環」。
這一個論調,聽起來似曾相似、很熟悉吧?
事實上,越南確實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譬如說勞工低廉、對外資的優惠、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等等。兩國也同屬「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對著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完全靠邊站,越南發展經濟的方向與模式,也幾乎都是翻版於中國。
近幾年來,除了傳統附加價值較低的產業如成衣、家具、製鞋之外,一些較精密的產業如南韓的「三星(Samsung)」、日本的「佳能(Canon)」也都開始在越南就電子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甚至作為其提供服務的基地。阮晉勇也信心滿滿地指稱,越南決心繼中國之後,成為亞洲的生產基地。
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發展經濟的眼光放得滿遠。也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所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也幾乎都達到了。
二○○八年時,越南吸引的外資高達七百億美元,是僅僅五年前的三倍有餘。即使是在全球經濟盪在谷底的二○○九年,也還能有兩百億美元的佳績。
於是乎,所謂「越南將是下一個中國」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只不過,越南經濟發展勢頭很強固是事實,也完全有可能在東南亞國家中異軍突起,但若說是會成為「下一個中國」,恐怕就有點過於樂觀。
蘇格蘭皇家銀行就曾經發表過一份「越南:不是下一個中國」報告,所指出的一個最明顯事實就是,越南缺乏中國所具有的那種規模優勢,它對全球範圍內貿易和通貨膨脹所能產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越南人口太少,僅有八千四百萬人,還不及中國廣東省的九千三百萬人,而廣東省的出口額只佔中國總出口的百分之三十,更別提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廣大內需市場了。
經濟發展的其他硬體部分,如基礎建設等還能靠投資補強,但是人口問題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毛澤東當年說的名言,「人多好辦事」,還真有幾分道理。
全球經濟最近幾年遭美國次級貸款引發風暴襲擊,大多數都受到影響,直到這一年才開始有些起色。東南亞國家也無法倖免,有好幾個國家還一度跌入負成長,但是淒風苦雨中的一個異數就是越南。
越南在過去十年以來,經濟成長一直維持在平均百分之七以上,成就相當傲人。越南總理阮晉勇曾經在被問及如何形容越南經濟時指出,「越南,是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體系,通過外國投資將貧苦大眾從貧窮中解放出來,是我們(越南)經濟計畫裡重要的一環」。
這一個論調,聽起來似曾相似、很熟悉吧?
事實上,越南確實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譬如說勞工低廉、對外資的優惠、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等等。兩國也同屬「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對著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完全靠邊站,越南發展經濟的方向與模式,也幾乎都是翻版於中國。
近幾年來,除了傳統附加價值較低的產業如成衣、家具、製鞋之外,一些較精密的產業如南韓的「三星(Samsung)」、日本的「佳能(Canon)」也都開始在越南就電子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甚至作為其提供服務的基地。阮晉勇也信心滿滿地指稱,越南決心繼中國之後,成為亞洲的生產基地。
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發展經濟的眼光放得滿遠。也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所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也幾乎都達到了。
二○○八年時,越南吸引的外資高達七百億美元,是僅僅五年前的三倍有餘。即使是在全球經濟盪在谷底的二○○九年,也還能有兩百億美元的佳績。
於是乎,所謂「越南將是下一個中國」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只不過,越南經濟發展勢頭很強固是事實,也完全有可能在東南亞國家中異軍突起,但若說是會成為「下一個中國」,恐怕就有點過於樂觀。
蘇格蘭皇家銀行就曾經發表過一份「越南:不是下一個中國」報告,所指出的一個最明顯事實就是,越南缺乏中國所具有的那種規模優勢,它對全球範圍內貿易和通貨膨脹所能產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越南人口太少,僅有八千四百萬人,還不及中國廣東省的九千三百萬人,而廣東省的出口額只佔中國總出口的百分之三十,更別提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廣大內需市場了。
經濟發展的其他硬體部分,如基礎建設等還能靠投資補強,但是人口問題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毛澤東當年說的名言,「人多好辦事」,還真有幾分道理。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西班牙經濟前景籠罩“僵屍”陰雲
2010年09月20日
《華爾街日報》──西班牙最高的住宅建築盧加諾塔(Torre Lugano)用花哨的宣傳冊吸引了國內外買家﹐冊子上呈現的是一棟奢華建築﹐擁有玻璃觀光電梯﹐還能盡覽這個地中海度假勝地澄碧海域的美景。
可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車庫進水﹐窗戶漏風﹐廁所被堵使公寓里充滿了下水道污物。觀光電梯從未兌現。一些住戶最近被迫只能到公共浴室去洗澡﹐因為自家樓層的管道出了問題。住戶們以“建築缺陷”為由對開發商提起了訴訟﹐要求2820萬歐元(約3640萬美元)的賠償。
這幢420英尺高的建築正是西班牙最近的經濟榮耀之夢與新的殘酷現實之間存有差距的寫照。大約150萬套未完工、未售出或是根本無人問津的住宅式房屋散落於西班牙全國﹐它們是還在繼續破滅的樓市泡沫的產物﹐這個泡沫今後數年將對西班牙更大範圍的經濟發展構成威脅。它是一場宏大狂歡的後遺症﹐一個現如今被西班牙人稱為“我們自以為很有錢的時候”。
西班牙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的低利率以及它與富裕鄰國之間逐漸縮小的差距一度被認為是歐洲統一貨幣歐元取得最初成功的標志﹐也為西班牙開創了持續十年的繁榮時期。
如今﹐由於歐洲大陸的復蘇依然充滿不確定性﹐西班牙恢復增長的能力就被看作是對歐元未來穩定性以及對歐洲經濟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檢驗指標。
經濟規模達1.3萬億美元的西班牙是使用歐元的第四大經濟體﹐在歐元區總產出中大約佔據著11%的比例。而其他身陷困境的歐洲經濟體──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總共佔據的比例約為6%。
對西班牙復蘇能力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西班牙股票和債券的壓力。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已將今年的國家預算削減了數十億歐元﹐他說未來幾週將公佈更加緊縮的2011年預算。就連國王和王後也感受到了拮據:西班牙皇室官員本週說﹐皇室明年的費用可能會縮減。在西班牙﹐皇室的費用是依靠政府撥款的。
由於國際市場已對西班牙敬而遠之﹐西班牙的銀行只得依靠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來保持經濟中至關重要的信貸流動。三家主要評級公司中唯有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暫時沒有下調對西班牙國債的評級﹐不過該公司在8月份表示﹐他們仍在考慮對其進行下調。
投資者認為﹐對於壞賬數量以及資產表其他資產的情況﹐銀行需要增加透明度。許多西班牙銀行不僅沒有披露存在問題的信貸﹐還將仍有問題的貸款進行再融資﹐將已止贖或是沒有賣掉的房屋列為資產﹐而往往不會公佈它們的市值已經減少。即便多家銀行今年夏天都通過了政府強制進行的“壓力測試”﹐經濟學家認為這類資產依然是一大威脅。
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經濟學家加里卡諾(Luis Garicano)說﹐一種風險就是西班牙的銀行可能踏上日本那些所謂的“僵屍銀行 ”的後塵﹐為了掩蓋損失而繼續持有問題資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該國銀行在問題資產和其他不良資產失去價值後依然對其緊抓不放﹐寄希望於市場恢復後重振旗鼓。這種做法使得資本陷於一個發展不良的經濟領域﹐從而令銀行無法為更加重要的經濟領域提供融資。據日本政府的數據﹐到2002年時﹐日本所有的貸款中有8.4%為不良貸款。
在西班牙﹐這一比例在6月份時達到了5.4%﹐而三年前還不到1%。該國央行西班牙銀行(Bank of Spain)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多達1650億歐元的貸款﹐相當於在建築和房地產行業擁有風險敞口的所有西班牙貸款的37%左右﹐最終可能被證明存在問題。
最近幾個月中﹐西班牙銀行採取措施要求銀行更快地留出更多撥備﹐以應對其資產表上的壞賬和房產資產。監管機構還對在樓市危機中遭受打擊的區域性信貸機構﹐也就是儲蓄銀行進行了迅速整合。有了旨在幫助這一領域進行再融資的政府基金的支持﹐官員們希望合併後的儲蓄銀行能更好地消化掉損失﹐在危機過後成為更具實力、競爭力更強的放貸者。
任何復蘇都需要時間。經濟學家說﹐在一個健康的市場上﹐賣掉西班牙在房產熱潮期間修建的所有未售出房屋至少需要三年。這要比美國樓市供應過剩最嚴重時期預計消化新供給所需時間的兩倍還長。
而西班牙更大範圍的經濟要獲得重振﹐需要的時間將會更長。面對20%的失業率和最近嚴格控制支出的西班牙政府大幅削減開支的舉措﹐消費者在短期內是不大可能動用他們的錢夾的。
Paulo Prada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華爾街日報》──西班牙最高的住宅建築盧加諾塔(Torre Lugano)用花哨的宣傳冊吸引了國內外買家﹐冊子上呈現的是一棟奢華建築﹐擁有玻璃觀光電梯﹐還能盡覽這個地中海度假勝地澄碧海域的美景。
可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車庫進水﹐窗戶漏風﹐廁所被堵使公寓里充滿了下水道污物。觀光電梯從未兌現。一些住戶最近被迫只能到公共浴室去洗澡﹐因為自家樓層的管道出了問題。住戶們以“建築缺陷”為由對開發商提起了訴訟﹐要求2820萬歐元(約3640萬美元)的賠償。
這幢420英尺高的建築正是西班牙最近的經濟榮耀之夢與新的殘酷現實之間存有差距的寫照。大約150萬套未完工、未售出或是根本無人問津的住宅式房屋散落於西班牙全國﹐它們是還在繼續破滅的樓市泡沫的產物﹐這個泡沫今後數年將對西班牙更大範圍的經濟發展構成威脅。它是一場宏大狂歡的後遺症﹐一個現如今被西班牙人稱為“我們自以為很有錢的時候”。
西班牙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的低利率以及它與富裕鄰國之間逐漸縮小的差距一度被認為是歐洲統一貨幣歐元取得最初成功的標志﹐也為西班牙開創了持續十年的繁榮時期。
如今﹐由於歐洲大陸的復蘇依然充滿不確定性﹐西班牙恢復增長的能力就被看作是對歐元未來穩定性以及對歐洲經濟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檢驗指標。
經濟規模達1.3萬億美元的西班牙是使用歐元的第四大經濟體﹐在歐元區總產出中大約佔據著11%的比例。而其他身陷困境的歐洲經濟體──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總共佔據的比例約為6%。
對西班牙復蘇能力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西班牙股票和債券的壓力。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已將今年的國家預算削減了數十億歐元﹐他說未來幾週將公佈更加緊縮的2011年預算。就連國王和王後也感受到了拮據:西班牙皇室官員本週說﹐皇室明年的費用可能會縮減。在西班牙﹐皇室的費用是依靠政府撥款的。
由於國際市場已對西班牙敬而遠之﹐西班牙的銀行只得依靠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來保持經濟中至關重要的信貸流動。三家主要評級公司中唯有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暫時沒有下調對西班牙國債的評級﹐不過該公司在8月份表示﹐他們仍在考慮對其進行下調。
投資者認為﹐對於壞賬數量以及資產表其他資產的情況﹐銀行需要增加透明度。許多西班牙銀行不僅沒有披露存在問題的信貸﹐還將仍有問題的貸款進行再融資﹐將已止贖或是沒有賣掉的房屋列為資產﹐而往往不會公佈它們的市值已經減少。即便多家銀行今年夏天都通過了政府強制進行的“壓力測試”﹐經濟學家認為這類資產依然是一大威脅。
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經濟學家加里卡諾(Luis Garicano)說﹐一種風險就是西班牙的銀行可能踏上日本那些所謂的“僵屍銀行 ”的後塵﹐為了掩蓋損失而繼續持有問題資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該國銀行在問題資產和其他不良資產失去價值後依然對其緊抓不放﹐寄希望於市場恢復後重振旗鼓。這種做法使得資本陷於一個發展不良的經濟領域﹐從而令銀行無法為更加重要的經濟領域提供融資。據日本政府的數據﹐到2002年時﹐日本所有的貸款中有8.4%為不良貸款。
在西班牙﹐這一比例在6月份時達到了5.4%﹐而三年前還不到1%。該國央行西班牙銀行(Bank of Spain)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多達1650億歐元的貸款﹐相當於在建築和房地產行業擁有風險敞口的所有西班牙貸款的37%左右﹐最終可能被證明存在問題。
最近幾個月中﹐西班牙銀行採取措施要求銀行更快地留出更多撥備﹐以應對其資產表上的壞賬和房產資產。監管機構還對在樓市危機中遭受打擊的區域性信貸機構﹐也就是儲蓄銀行進行了迅速整合。有了旨在幫助這一領域進行再融資的政府基金的支持﹐官員們希望合併後的儲蓄銀行能更好地消化掉損失﹐在危機過後成為更具實力、競爭力更強的放貸者。
任何復蘇都需要時間。經濟學家說﹐在一個健康的市場上﹐賣掉西班牙在房產熱潮期間修建的所有未售出房屋至少需要三年。這要比美國樓市供應過剩最嚴重時期預計消化新供給所需時間的兩倍還長。
而西班牙更大範圍的經濟要獲得重振﹐需要的時間將會更長。面對20%的失業率和最近嚴格控制支出的西班牙政府大幅削減開支的舉措﹐消費者在短期內是不大可能動用他們的錢夾的。
Paulo Prada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陸以正專欄-糧食與人口成長陷危機
2010-09-20 中國時報
許多人都知道何謂「馬爾薩斯人口論」。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是英國經濟學家,他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以二十八年時間,發展出一套理論,可簡化如下;全世界糧食生產量,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總有一天,地球會面臨糧食不足的危機;那時就會因戰爭、瘟疫、或其它原因驟然減少,重新開始一個增長階段。
近世紀來,人類由於營養改善,醫藥進步,長壽人口迅速增加。但馬爾薩斯說得對,糧食生產雖以數學級數增加,人口卻不斷以幾何級數跳躍般成長。目前全球人口已達六十八億人。預計到公元二○五○年,將超過九十一億之眾;令人不禁想起馬爾薩斯的理論,我們的地球真能生產足夠糧食,來養活這麼多人口嗎?
美國著名的《自然(Nature)》月刊,今年七月廿九日出版的第四六六期,以〈怎樣養活飢餓的世界(How to Feed a Hungry World)〉為主題,向世界提出警告。該誌指出:一九六一年時,全球人口還只三十億人。到二○○七年就增加一倍,變成六十億,現在更在三級跳,毫無減緩的跡象。
雖然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不同意該誌的警告,反而樂觀地認為,即使到了二○五○年,全球糧食生產數量仍可應付人口增長的速度,但相信的人不多。尤其經濟學家、國際發展問題專家、與人口學家,都認為長此以往,地球總有鬧飢荒的一天。那時再手忙腳亂地尋求解決之道,恐怕會太晚了。
世人雖瞭解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卻無人想得出應付之道。最可笑的是聯合國,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一日,前南斯拉夫聯邦有一個嬰兒誕生,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上第五十億個人,鄭重其事地向全球宣布說,舉世人口突破了五十億。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EPA)」把那天訂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這件事是成績最差的秘書長Javier Perez de Cuellar任內,派巴基斯坦籍的女社會學家Natis Sadik掌管人口基金會,想出來的餿主意。但是既然有了這個節日,不知情的會員國還照樣紀念,大陸便是其一。
依照UNEPA的統計,一八○四年世界上才只十億人口。一九二七年加了一倍,變成二十億。一九六○年,達到三十億。一九七五年增長到四十億。一九八七年,上升到五十億。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過六十億大關。到我寫此文時,上網查出的最新數字,是地球總人口數已超過七十億四千四百萬。
不僅此也,這個數目仍以每年八千六百萬人的速度在增加。照此推算,二○一五年就到達八十億人;二○五○年膨脹到九十四億;二○八○年將到達一百○六億。如此下去,怎麼得了?幸而專家們同意說,到本世紀之末,因為世人會普遍覺察到人口無限增加的危機,可能在一百○三點五億左右,會穩定下來,維持那個總數,不再增加。
要養活現有的七十億人,沒那麼簡單。除糧食外,還需要教育(schooling)、醫藥(health care)、與各項社會服務,所需經費將是天文數字。因為十五年前就有專家指出:當年總人口數為五十七億。但其中九億六千萬人是文盲,又有三分之二是女性;一億三千萬是兒童。要使這些人成為有用的世界公民,又要多少錢才能辦到?
聯合國能做些甚麼呢?五十幾年來,會倒是開了不少。最近一次是一九九九年六月卅日到七月二日,在紐約總部大廈召開的「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有一百八十二個國家與地區代表參加,共計一萬五千人。會議通過了所謂「行動綱領」,也是一堆廢話,毫無新意。
大陸人口的最新統計,依照「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所設的「中國人口信息網」顯示,去年是十三億三千五百萬人,比前年增加六百七十二萬。北京政府自己也承認,這些統計數字不盡可靠。根據「國家計委」公布的「省級人口個案數據品質評估結果」,二十個省分報上來的出生人口總數,和人口統計表比較,竟然高出百分之十二。
誰都知道,大陸人現在有錢了。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統的影響,為傳宗接代考慮,非要生個兒子不可;只要賄賂送到,管得著的人眼開眼閉就行。何況現在又有規定,如男女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生兩個小孩。中南海想要把中國人口最終限制在十七億,恐怕沒那麼容易。
許多人都知道何謂「馬爾薩斯人口論」。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是英國經濟學家,他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以二十八年時間,發展出一套理論,可簡化如下;全世界糧食生產量,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總有一天,地球會面臨糧食不足的危機;那時就會因戰爭、瘟疫、或其它原因驟然減少,重新開始一個增長階段。
近世紀來,人類由於營養改善,醫藥進步,長壽人口迅速增加。但馬爾薩斯說得對,糧食生產雖以數學級數增加,人口卻不斷以幾何級數跳躍般成長。目前全球人口已達六十八億人。預計到公元二○五○年,將超過九十一億之眾;令人不禁想起馬爾薩斯的理論,我們的地球真能生產足夠糧食,來養活這麼多人口嗎?
美國著名的《自然(Nature)》月刊,今年七月廿九日出版的第四六六期,以〈怎樣養活飢餓的世界(How to Feed a Hungry World)〉為主題,向世界提出警告。該誌指出:一九六一年時,全球人口還只三十億人。到二○○七年就增加一倍,變成六十億,現在更在三級跳,毫無減緩的跡象。
雖然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不同意該誌的警告,反而樂觀地認為,即使到了二○五○年,全球糧食生產數量仍可應付人口增長的速度,但相信的人不多。尤其經濟學家、國際發展問題專家、與人口學家,都認為長此以往,地球總有鬧飢荒的一天。那時再手忙腳亂地尋求解決之道,恐怕會太晚了。
世人雖瞭解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卻無人想得出應付之道。最可笑的是聯合國,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一日,前南斯拉夫聯邦有一個嬰兒誕生,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上第五十億個人,鄭重其事地向全球宣布說,舉世人口突破了五十億。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EPA)」把那天訂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這件事是成績最差的秘書長Javier Perez de Cuellar任內,派巴基斯坦籍的女社會學家Natis Sadik掌管人口基金會,想出來的餿主意。但是既然有了這個節日,不知情的會員國還照樣紀念,大陸便是其一。
依照UNEPA的統計,一八○四年世界上才只十億人口。一九二七年加了一倍,變成二十億。一九六○年,達到三十億。一九七五年增長到四十億。一九八七年,上升到五十億。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過六十億大關。到我寫此文時,上網查出的最新數字,是地球總人口數已超過七十億四千四百萬。
不僅此也,這個數目仍以每年八千六百萬人的速度在增加。照此推算,二○一五年就到達八十億人;二○五○年膨脹到九十四億;二○八○年將到達一百○六億。如此下去,怎麼得了?幸而專家們同意說,到本世紀之末,因為世人會普遍覺察到人口無限增加的危機,可能在一百○三點五億左右,會穩定下來,維持那個總數,不再增加。
要養活現有的七十億人,沒那麼簡單。除糧食外,還需要教育(schooling)、醫藥(health care)、與各項社會服務,所需經費將是天文數字。因為十五年前就有專家指出:當年總人口數為五十七億。但其中九億六千萬人是文盲,又有三分之二是女性;一億三千萬是兒童。要使這些人成為有用的世界公民,又要多少錢才能辦到?
聯合國能做些甚麼呢?五十幾年來,會倒是開了不少。最近一次是一九九九年六月卅日到七月二日,在紐約總部大廈召開的「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有一百八十二個國家與地區代表參加,共計一萬五千人。會議通過了所謂「行動綱領」,也是一堆廢話,毫無新意。
大陸人口的最新統計,依照「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所設的「中國人口信息網」顯示,去年是十三億三千五百萬人,比前年增加六百七十二萬。北京政府自己也承認,這些統計數字不盡可靠。根據「國家計委」公布的「省級人口個案數據品質評估結果」,二十個省分報上來的出生人口總數,和人口統計表比較,竟然高出百分之十二。
誰都知道,大陸人現在有錢了。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統的影響,為傳宗接代考慮,非要生個兒子不可;只要賄賂送到,管得著的人眼開眼閉就行。何況現在又有規定,如男女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生兩個小孩。中南海想要把中國人口最終限制在十七億,恐怕沒那麼容易。
非洲經濟奇蹟? 勿過度憧憬
2010-09-20工商時報
隨著經濟加速成長,外資湧入,貧窮人口減少,非洲的發展已被國際視為最新的經濟奇蹟,然而當地的經濟學家警告,不要對非洲期望過深,因為非洲經濟實際的情況遠較國際間所看到的複雜,而且過度依賴天然資源。
最近10年間,非洲這塊原本是全球最貧窮的大陸發展迅速,預料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5%。非洲的經濟成就受到國際與西方經濟學家的高度肯定。顧問公司麥肯錫最近在一份報告中就指出,非洲經濟成長快速的情況還將持續。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最近也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南非、埃及與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可望在2050年之內加入金磚四國的行列,成為新興經濟強權。
但是儘管國際間樂觀看待非洲經濟前景,當地的經濟學家卻是抱持謹慎的態度。南非貿易與產業策略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莫塔沙表示,天然資源的出口是非洲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而這代表非洲的經濟仍是十分脆弱。
他並且表示,國際間對非洲經濟的高度期待是植基於對當地政局趨於穩定、貪污腐敗惡風改善以及衛生健康情況持續進步的預測上。莫塔沙指出,這些障礙目前依然存在,而且短期內也不可能消除。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非洲貧窮人口持續減少,人民所得增加,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倫敦政經學院的經濟學家楊格就表示,非洲中產階級正在增加之中,當地家庭支出平均1年成長3.3%左右。
然而莫塔沙表示,非洲的經濟成長的持續性並非如國際間所看到的那麼強。他指出,近年的金融風暴、糧食價格飆漲已對中產階級的財富造成嚴重侵蝕 。
設於貝寧共和國的政治經濟研究所瓦契岡則是表示,當地政府缺乏可以推動經濟持續成長的政策,而且基本建設也不足,更是缺乏人才,而這些都是阻礙非洲經濟持續成長的瓶頸。
隨著經濟加速成長,外資湧入,貧窮人口減少,非洲的發展已被國際視為最新的經濟奇蹟,然而當地的經濟學家警告,不要對非洲期望過深,因為非洲經濟實際的情況遠較國際間所看到的複雜,而且過度依賴天然資源。
最近10年間,非洲這塊原本是全球最貧窮的大陸發展迅速,預料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5%。非洲的經濟成就受到國際與西方經濟學家的高度肯定。顧問公司麥肯錫最近在一份報告中就指出,非洲經濟成長快速的情況還將持續。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最近也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南非、埃及與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可望在2050年之內加入金磚四國的行列,成為新興經濟強權。
但是儘管國際間樂觀看待非洲經濟前景,當地的經濟學家卻是抱持謹慎的態度。南非貿易與產業策略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莫塔沙表示,天然資源的出口是非洲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而這代表非洲的經濟仍是十分脆弱。
他並且表示,國際間對非洲經濟的高度期待是植基於對當地政局趨於穩定、貪污腐敗惡風改善以及衛生健康情況持續進步的預測上。莫塔沙指出,這些障礙目前依然存在,而且短期內也不可能消除。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非洲貧窮人口持續減少,人民所得增加,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倫敦政經學院的經濟學家楊格就表示,非洲中產階級正在增加之中,當地家庭支出平均1年成長3.3%左右。
然而莫塔沙表示,非洲的經濟成長的持續性並非如國際間所看到的那麼強。他指出,近年的金融風暴、糧食價格飆漲已對中產階級的財富造成嚴重侵蝕 。
設於貝寧共和國的政治經濟研究所瓦契岡則是表示,當地政府缺乏可以推動經濟持續成長的政策,而且基本建設也不足,更是缺乏人才,而這些都是阻礙非洲經濟持續成長的瓶頸。
投資機會的取捨 避開事後偏見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0/09/20
投資人常常惦記著、夢想著那些已經錯失的投資機會,對於那些當初沒有掌握住的投資念念不忘。投資人應該謹記的是-如何從過去所作的決定中學習到經驗,而不是不斷懊悔當初沒有作應作的投資,而去羨慕今日的大贏家。
由於事後的偏見心態,常常會讓人以過去的報酬表現來預測其未來的表現,於是很容易就下了簡單的結論。然而,總是想著你可能可以得到的結果,而非你是如何得到這個結果的過程,就可能會使自己對本身的投資策略判斷不當,而做出一些不必要的改變。換言之,即使你沒有投資在一檔事後發現報酬表現為全球最佳的基金,那並不代表你當初的投資決策不夠健全,或者是投資流程不夠合理。現在我們來檢視一些分析師多年來所錯失的一些重大的投資良機。
在十多年前,有某位同事強力建議佈局於黃金部位。他認為小部份的黃金或黃金礦業類股的資產配置,可以在變化極大的股票市場中,讓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更加分散,而且黃金價格當時也位於即將反彈的歷史新低點。但是分析師有採信這個論點嗎?答案是沒有。他並沒有持有任何的黃金部位,當然也沒有參與到典型貴金屬基金過去10年來幾近23%的10年期(截至2010年9月3日止)年化報酬率,而這個報酬率比其它基金組別都來得高。
然這位分析師亦有他堅持的理由。他認為:黃金是不可預測的,不僅不會產生收入,也不會有實質的報酬,且幾十年來也沒有甚麼真正的表現。再加上,當時並沒有黃金現貨ETF,僅能夠購買持有貴金屬礦業股票部位的基金,這樣一來就容易會有較大的公司風險。如果他的投資組合中有黃金相關的投資部位,那麼他恐怕無法睡得安穩。
之後,另外一位同事開始介紹一檔新的基金,並指出該基金對「長期價值型投資人」極具吸引力。這檔基金在1999年12月左右成立,但是表現卻非常強勁。基金經理人是一個反傳統並相當規避基準指數的價值型投資者,在市場投資機會少時,會選擇擁抱現金部位,但在機會出現時,也可能會大幅加碼他所青睞的產業和股票。這檔基金引起了分析師的注意,但他仍選擇做一個旁觀者。由於該基金的相關費用有點偏高,且該基金的成立時間都較這位分析師原先已持有的基金都來的短。因此,該分析師對於這檔相對年輕的新基金望之卻步。然而,這檔基金卻持續它的亮眼表現。這檔基金正是Fairholme(FAIRX),基金經理人為 Bruce Berkowits,該基金也是晨星(美國)國內股票型基金的得獎者之一。
數年之後,這位分析師持有另一檔並不熱門的價值型基金,當時所有價值型基金的表現都不佳,但他仍對基金經理人抱持信心。然該基金的投資顧問和董事並不認同,他們將原先的基金經理人換掉,並將該基金交由一位交易操作較為頻繁的基金經理人來管理。由於新任經理人過去的管理績效相當亮眼,分析師的同事因而對這位新任的基金經理人滿懷信心,但這位分析師卻撤回他的投資建議,並將這檔基金賣出,因為新基金經理人將該基金從一檔低投資週轉率、典型的反傳統價值型基金轉變成一個快速交易,且具彈性操作的價值型投資基金。約在 18個月後,該基金 Vanguard Capital Value(VCVLX)在新基金經理人 Peter Higgins的管理下大幅反彈,並成為在金融風暴過後表現最佳的美國國內股票型基金。
從經驗中學習
究竟分析師做錯了什麼呢? 除了不接受他的同事所給予的意見外,其實並不多。但如果你對成功的定義是指「持有報酬表現最佳的基金」,那他的決策行為的確是錯誤的,但這個定義不論是多健全的投資計畫都不一定可以達到。在2000年的時候沒有投資Fairholme的確很可惜,然即使是一個考慮非常周詳的投資計劃也會漏掉一些極佳的投資機會。所以在哀嘆錯失了某個機會之前,請重新思考你當初的投資理由,以及這些投資是否達成原先的既定目標。
當某個投資產品報酬表現名列前茅時,不管是否投資於該產品,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去假想如果事情與實際發生的狀況完全不一樣時會如何。藉由這樣的思考,可以清楚地看到你所承擔或可避免的風險。由於這樣的考量,分析師體認到大部分他所持有的基金,整體報酬表現並不差,且幾乎全部都有低於一般水平的費用比率以及週轉率,並有高於平均水準的基金經理人任期,及長期在同一基金組別中有不錯的績效排名,這些特性都提升他可達到目標的機率。因此,他會試著不再扼腕過去這十年中,他所放棄掉的一些基金投資機會。但同時,他也期望能聽到更多關於那些「漏網之魚」的事情或資訊。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摘譯)
投資人常常惦記著、夢想著那些已經錯失的投資機會,對於那些當初沒有掌握住的投資念念不忘。投資人應該謹記的是-如何從過去所作的決定中學習到經驗,而不是不斷懊悔當初沒有作應作的投資,而去羨慕今日的大贏家。
由於事後的偏見心態,常常會讓人以過去的報酬表現來預測其未來的表現,於是很容易就下了簡單的結論。然而,總是想著你可能可以得到的結果,而非你是如何得到這個結果的過程,就可能會使自己對本身的投資策略判斷不當,而做出一些不必要的改變。換言之,即使你沒有投資在一檔事後發現報酬表現為全球最佳的基金,那並不代表你當初的投資決策不夠健全,或者是投資流程不夠合理。現在我們來檢視一些分析師多年來所錯失的一些重大的投資良機。
在十多年前,有某位同事強力建議佈局於黃金部位。他認為小部份的黃金或黃金礦業類股的資產配置,可以在變化極大的股票市場中,讓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更加分散,而且黃金價格當時也位於即將反彈的歷史新低點。但是分析師有採信這個論點嗎?答案是沒有。他並沒有持有任何的黃金部位,當然也沒有參與到典型貴金屬基金過去10年來幾近23%的10年期(截至2010年9月3日止)年化報酬率,而這個報酬率比其它基金組別都來得高。
然這位分析師亦有他堅持的理由。他認為:黃金是不可預測的,不僅不會產生收入,也不會有實質的報酬,且幾十年來也沒有甚麼真正的表現。再加上,當時並沒有黃金現貨ETF,僅能夠購買持有貴金屬礦業股票部位的基金,這樣一來就容易會有較大的公司風險。如果他的投資組合中有黃金相關的投資部位,那麼他恐怕無法睡得安穩。
之後,另外一位同事開始介紹一檔新的基金,並指出該基金對「長期價值型投資人」極具吸引力。這檔基金在1999年12月左右成立,但是表現卻非常強勁。基金經理人是一個反傳統並相當規避基準指數的價值型投資者,在市場投資機會少時,會選擇擁抱現金部位,但在機會出現時,也可能會大幅加碼他所青睞的產業和股票。這檔基金引起了分析師的注意,但他仍選擇做一個旁觀者。由於該基金的相關費用有點偏高,且該基金的成立時間都較這位分析師原先已持有的基金都來的短。因此,該分析師對於這檔相對年輕的新基金望之卻步。然而,這檔基金卻持續它的亮眼表現。這檔基金正是Fairholme(FAIRX),基金經理人為 Bruce Berkowits,該基金也是晨星(美國)國內股票型基金的得獎者之一。
數年之後,這位分析師持有另一檔並不熱門的價值型基金,當時所有價值型基金的表現都不佳,但他仍對基金經理人抱持信心。然該基金的投資顧問和董事並不認同,他們將原先的基金經理人換掉,並將該基金交由一位交易操作較為頻繁的基金經理人來管理。由於新任經理人過去的管理績效相當亮眼,分析師的同事因而對這位新任的基金經理人滿懷信心,但這位分析師卻撤回他的投資建議,並將這檔基金賣出,因為新基金經理人將該基金從一檔低投資週轉率、典型的反傳統價值型基金轉變成一個快速交易,且具彈性操作的價值型投資基金。約在 18個月後,該基金 Vanguard Capital Value(VCVLX)在新基金經理人 Peter Higgins的管理下大幅反彈,並成為在金融風暴過後表現最佳的美國國內股票型基金。
從經驗中學習
究竟分析師做錯了什麼呢? 除了不接受他的同事所給予的意見外,其實並不多。但如果你對成功的定義是指「持有報酬表現最佳的基金」,那他的決策行為的確是錯誤的,但這個定義不論是多健全的投資計畫都不一定可以達到。在2000年的時候沒有投資Fairholme的確很可惜,然即使是一個考慮非常周詳的投資計劃也會漏掉一些極佳的投資機會。所以在哀嘆錯失了某個機會之前,請重新思考你當初的投資理由,以及這些投資是否達成原先的既定目標。
當某個投資產品報酬表現名列前茅時,不管是否投資於該產品,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去假想如果事情與實際發生的狀況完全不一樣時會如何。藉由這樣的思考,可以清楚地看到你所承擔或可避免的風險。由於這樣的考量,分析師體認到大部分他所持有的基金,整體報酬表現並不差,且幾乎全部都有低於一般水平的費用比率以及週轉率,並有高於平均水準的基金經理人任期,及長期在同一基金組別中有不錯的績效排名,這些特性都提升他可達到目標的機率。因此,他會試著不再扼腕過去這十年中,他所放棄掉的一些基金投資機會。但同時,他也期望能聽到更多關於那些「漏網之魚」的事情或資訊。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摘譯)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生前兩年贈與配偶 降稅沒了
2010/08/30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臺北報導】
生前二年財產贈與配偶,小心贈與財產失去申請差額分配請求權降稅的機會。財政部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贈與配偶的財產,不僅須列入被繼承人財產課徵遺產稅,且不能列入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扣除額。
由於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具有有效降低遺產稅負效果,不僅高所得者經常用來做為節省遺產稅利器,稅捐機關統計,受理的遺產稅課稅案件中,每三件就有一件會申請行使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生前二年贈與財產不得列入請求權的扣除額,將會使被繼承人遺產稅負上升。
財政部指出,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配偶的財產,依遺產贈稅法規定屬擬制遺產,應併計被繼承人的遺產課徵遺產稅,但在計算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時,因贈與財產在被繼承人死亡時,已非屬被繼承人現存的財產,不能列入被繼承人的剩餘財產,計算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
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規定,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的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的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不包括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及慰撫金。
財政部舉例,被繼承人甲在98年死亡時,遺有不含受贈或繼承取得的財產100萬元,生存配偶乙在甲死亡時,持有不含受贈或繼承取得的財產總額2,900萬元。
甲在死亡前二年內贈與乙財產9,500萬元,依遺贈稅法規定,9,500萬元屬甲的擬制遺產,應併計甲的遺產總額繳納遺產稅。
由於財政部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的贈與財產,不能列為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扣除額,甲贈與給乙的9,500萬元不能列為甲的剩餘財產,且因乙屬無償取得,也不能算是乙的剩餘財產,核算甲的剩餘財產只有100萬元,乙則有2,900萬元。
也因為生存配偶乙的剩餘財產2,900萬元大於被繼承人甲的剩餘財產100萬元,其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為零元。
新聞辭典》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夫妻雙方財產懸殊,因為配偶一方死亡,或者協議、判決離婚情形下,另一方可向法院要求行使民法「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達到保障權利與降低稅負的目的。
但可行使的範圍,不包括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慰撫金與夫或妻的婚前財產。
當財產較多的一方死亡或要求離婚時,財產較少的一方,即可運用「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達到節稅效果。
舉例來說,夫過世時有9,000萬元財產,其中包括債務一筆1,000萬元、受贈一筆1,000萬元;妻名下有2,000萬元財產,包括債務一筆500萬元。
妻可申請的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演算法為:夫財產7,000 萬元(9,000萬-1,000萬-1,000萬);妻財產1,500萬元(2,000萬-500萬),行使差額分配請求權金額後,妻可請求保有夫財產的2,750萬元【(7,000萬-1,500萬元)/2】不必列入夫的遺產課稅。
生前二年財產贈與配偶,小心贈與財產失去申請差額分配請求權降稅的機會。財政部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贈與配偶的財產,不僅須列入被繼承人財產課徵遺產稅,且不能列入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扣除額。
由於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具有有效降低遺產稅負效果,不僅高所得者經常用來做為節省遺產稅利器,稅捐機關統計,受理的遺產稅課稅案件中,每三件就有一件會申請行使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生前二年贈與財產不得列入請求權的扣除額,將會使被繼承人遺產稅負上升。
財政部指出,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配偶的財產,依遺產贈稅法規定屬擬制遺產,應併計被繼承人的遺產課徵遺產稅,但在計算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時,因贈與財產在被繼承人死亡時,已非屬被繼承人現存的財產,不能列入被繼承人的剩餘財產,計算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
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規定,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的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的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不包括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及慰撫金。
財政部舉例,被繼承人甲在98年死亡時,遺有不含受贈或繼承取得的財產100萬元,生存配偶乙在甲死亡時,持有不含受贈或繼承取得的財產總額2,900萬元。
甲在死亡前二年內贈與乙財產9,500萬元,依遺贈稅法規定,9,500萬元屬甲的擬制遺產,應併計甲的遺產總額繳納遺產稅。
由於財政部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的贈與財產,不能列為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扣除額,甲贈與給乙的9,500萬元不能列為甲的剩餘財產,且因乙屬無償取得,也不能算是乙的剩餘財產,核算甲的剩餘財產只有100萬元,乙則有2,900萬元。
也因為生存配偶乙的剩餘財產2,900萬元大於被繼承人甲的剩餘財產100萬元,其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為零元。
新聞辭典》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夫妻雙方財產懸殊,因為配偶一方死亡,或者協議、判決離婚情形下,另一方可向法院要求行使民法「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達到保障權利與降低稅負的目的。
但可行使的範圍,不包括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的財產、慰撫金與夫或妻的婚前財產。
當財產較多的一方死亡或要求離婚時,財產較少的一方,即可運用「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達到節稅效果。
舉例來說,夫過世時有9,000萬元財產,其中包括債務一筆1,000萬元、受贈一筆1,000萬元;妻名下有2,000萬元財產,包括債務一筆500萬元。
妻可申請的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演算法為:夫財產7,000 萬元(9,000萬-1,000萬-1,000萬);妻財產1,500萬元(2,000萬-500萬),行使差額分配請求權金額後,妻可請求保有夫財產的2,750萬元【(7,000萬-1,500萬元)/2】不必列入夫的遺產課稅。
基金沒在賺錢 哪來的高配息?
2010/09/13【聯合報】
一般債券型基金的配息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不管基金賺不賺錢,一律不配息,利潤滾入本金內繼續加碼投資;第二種是有賺錢才配息;最後一種則是不管賺不賺錢,固定每個月配息。
投信業者說,多數債券型基金都屬於第一種,這也是國外市場的主流商品;國內投信募集的債券型基金因受到投信公會約束,都屬於第二種,也就是有賺錢才配息。只有境外基金因為非經國內主管機關審核發行,代理業者可以選擇第三種形式募集,就是每個月固定配息。
投信業者指出,因為國內投資人一向喜歡保本、固定配息的產品,在國外每月配息債券型基金意外在台熱銷,所以愈來愈多的境外債券型基金迎合國人口味,設計月配息機制。
業者低調表示,大環境不好,如果每個月還能有配息進帳,對投資人的吸引力自然大幅增加,所以部分境外債券基金只好「先把投資人當初投入的本金,每個月配給投資人」,以達到每月配息的目標。
但知名理財部落客媽基幫主說,對投資人來說,如果用投資人的本金來配息,「錢不過是從左手流到右手」,都是自己的錢,沒啥好高興的。
另一名知名財經部落客綠角也在其部落格上指出,債券不等於定存,如果「拿到配息,本金虧掉,賺在哪裡?」綠角提醒,追求高配息、卻沒看到高報酬背後的高風險,往往得不償失。
閱報秘書》高收益債 公司債的一種
高收益債是公司債的一種,指信用評等較低(例如BB+、Ba1或以下)公司發行的債券。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就是投資這種殖利率高、但風險相對也高的基金。
與高評等債券相較,高收益債發行公司隱含有較高的信用違約風險,因此高收益債券的票面利息較高評等公司債高,以吸引投資人買進。
一般債券型基金的配息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不管基金賺不賺錢,一律不配息,利潤滾入本金內繼續加碼投資;第二種是有賺錢才配息;最後一種則是不管賺不賺錢,固定每個月配息。
投信業者說,多數債券型基金都屬於第一種,這也是國外市場的主流商品;國內投信募集的債券型基金因受到投信公會約束,都屬於第二種,也就是有賺錢才配息。只有境外基金因為非經國內主管機關審核發行,代理業者可以選擇第三種形式募集,就是每個月固定配息。
投信業者指出,因為國內投資人一向喜歡保本、固定配息的產品,在國外每月配息債券型基金意外在台熱銷,所以愈來愈多的境外債券型基金迎合國人口味,設計月配息機制。
業者低調表示,大環境不好,如果每個月還能有配息進帳,對投資人的吸引力自然大幅增加,所以部分境外債券基金只好「先把投資人當初投入的本金,每個月配給投資人」,以達到每月配息的目標。
但知名理財部落客媽基幫主說,對投資人來說,如果用投資人的本金來配息,「錢不過是從左手流到右手」,都是自己的錢,沒啥好高興的。
另一名知名財經部落客綠角也在其部落格上指出,債券不等於定存,如果「拿到配息,本金虧掉,賺在哪裡?」綠角提醒,追求高配息、卻沒看到高報酬背後的高風險,往往得不償失。
閱報秘書》高收益債 公司債的一種
高收益債是公司債的一種,指信用評等較低(例如BB+、Ba1或以下)公司發行的債券。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就是投資這種殖利率高、但風險相對也高的基金。
與高評等債券相較,高收益債發行公司隱含有較高的信用違約風險,因此高收益債券的票面利息較高評等公司債高,以吸引投資人買進。
樂於回饋社會 投資專業最好
2010-09-13 工商時報 王信人
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是個「多金」的會計師,在理財上很理性,寧願把時間投資在專業上,很少做金融、房地產的投資。
會計師專業的報酬很豐富,身為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所長,老薛的身價不斐,但他很低調,與其花時間理財,不如專心於工作、教書,回饋社會。
挑高殖利率股 做價值性投資
會計師是上市上櫃公司財務報表的簽證者,知道公司的財務機密,因此投資股票受到嚴格的限制。全球PWC對於獨立性的規範很嚴格,資誠的合夥人,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對於全球PWC客戶的股票,都不能投資;如有買賣股票,必須在14天內向國外PWC總部申報。資誠的員工對於所有經辦業務的股票,亦不能投資。其實,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基於獨立性的要求,在這方面的規範都相同。
老薛說,在股票投資上已被限制,平常也沒有時間做投資,如果把時間花在股票上,「即使賺了股票,也會輸掉專業與生活品質」。所以他的理財比較保守。
在孩子小時候,在稅法允許的捐贈範圍內,以前每年固定捐贈110萬元給小孩,現在是每年220萬元,選擇「殖利率高」的股票,做價值性投資,長期抱著,每年獲配的現金股利,拿去繳學費,當成教育基金。所謂「殖利率高」的股票,是每年穩定配息、報酬率高於銀行利息。雖然台塑每年會固定配息,但因為是資誠的客戶,所以他並不能買。
不熱中房產 考慮需求再買
薛明玲引用已退休的前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主席張五益的觀點:「要有花小錢的樂趣,不要有傷大錢的煩惱」,對於不動產投資,他認為若投資不好,會傷害大錢,所以保持距離,他說,他從來不投資土地,買房子是因為需要,買了新房,舊房子沒有賣掉才保留下來。
老薛謙虛地說,當初剛工作時,身上沒有錢,買小房子是為了生活上的需要,後來因為有其他需要而換房子;上一棟房子是樓中樓,目前住在文山區的大廈中,1坪才40、50萬元,和豪宅完全不能比,說出來會被笑。他的2個小孩小時候都讀再興,房子就在再興附近,小孩上學很方便,女兒目前已讀到台大研究所,兒子在讀再興中學。
老薛很重視社區的品質,「古人說『「千金買房,萬金買鄰』,挑房子也要看鄰居」,他的鄰居多為律師、會計師等專門執業,及公教人員。
至於買房子的時間點,他說,要在房地產的底部時買;等到60歲時,需要比較安全、方便的房子,所以在這幾年內就要觀察。
老薛的工作非常忙,但仍利用週末、或平常的晚上,到學校兼課,為檢調人員、法官、為上市櫃公司董監事上課。他說,資本市場最重要就是公司要健全,董監事非常重要;而目前的經濟犯罪,多牽涉到公司的財務報表,他因為熟悉財報,所以就教這方面的課,也是對社會有貢獻。
熱心贊助本土藝術作家
如果有閒錢,他說,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種,他會買本土藝術的作品,不是為了投資,而是覺得他們很辛苦,需要社會的支持。老薛也贊助流浪狗,在八八水災中有人出力救流浪狗,他不能出力,就贊助一點財力。
薛明玲去年55歲才開始養狗,他算一算,等狗15歲時,相當於人的70歲,到時候他也70歲,人狗年紀差不多。因為養狗是一家人的事,考慮到家人的喜好,他養了2隻邊境牧羊犬,來自紐西蘭,就是那種在電視廣告中會跳起來咬飛盤,非常矯健的狗。周末他會帶狗出去一起爬山,帶給他夫婦很多樂趣。
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是個「多金」的會計師,在理財上很理性,寧願把時間投資在專業上,很少做金融、房地產的投資。
會計師專業的報酬很豐富,身為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所長,老薛的身價不斐,但他很低調,與其花時間理財,不如專心於工作、教書,回饋社會。
挑高殖利率股 做價值性投資
會計師是上市上櫃公司財務報表的簽證者,知道公司的財務機密,因此投資股票受到嚴格的限制。全球PWC對於獨立性的規範很嚴格,資誠的合夥人,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對於全球PWC客戶的股票,都不能投資;如有買賣股票,必須在14天內向國外PWC總部申報。資誠的員工對於所有經辦業務的股票,亦不能投資。其實,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基於獨立性的要求,在這方面的規範都相同。
老薛說,在股票投資上已被限制,平常也沒有時間做投資,如果把時間花在股票上,「即使賺了股票,也會輸掉專業與生活品質」。所以他的理財比較保守。
在孩子小時候,在稅法允許的捐贈範圍內,以前每年固定捐贈110萬元給小孩,現在是每年220萬元,選擇「殖利率高」的股票,做價值性投資,長期抱著,每年獲配的現金股利,拿去繳學費,當成教育基金。所謂「殖利率高」的股票,是每年穩定配息、報酬率高於銀行利息。雖然台塑每年會固定配息,但因為是資誠的客戶,所以他並不能買。
不熱中房產 考慮需求再買
薛明玲引用已退休的前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主席張五益的觀點:「要有花小錢的樂趣,不要有傷大錢的煩惱」,對於不動產投資,他認為若投資不好,會傷害大錢,所以保持距離,他說,他從來不投資土地,買房子是因為需要,買了新房,舊房子沒有賣掉才保留下來。
老薛謙虛地說,當初剛工作時,身上沒有錢,買小房子是為了生活上的需要,後來因為有其他需要而換房子;上一棟房子是樓中樓,目前住在文山區的大廈中,1坪才40、50萬元,和豪宅完全不能比,說出來會被笑。他的2個小孩小時候都讀再興,房子就在再興附近,小孩上學很方便,女兒目前已讀到台大研究所,兒子在讀再興中學。
老薛很重視社區的品質,「古人說『「千金買房,萬金買鄰』,挑房子也要看鄰居」,他的鄰居多為律師、會計師等專門執業,及公教人員。
至於買房子的時間點,他說,要在房地產的底部時買;等到60歲時,需要比較安全、方便的房子,所以在這幾年內就要觀察。
老薛的工作非常忙,但仍利用週末、或平常的晚上,到學校兼課,為檢調人員、法官、為上市櫃公司董監事上課。他說,資本市場最重要就是公司要健全,董監事非常重要;而目前的經濟犯罪,多牽涉到公司的財務報表,他因為熟悉財報,所以就教這方面的課,也是對社會有貢獻。
熱心贊助本土藝術作家
如果有閒錢,他說,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種,他會買本土藝術的作品,不是為了投資,而是覺得他們很辛苦,需要社會的支持。老薛也贊助流浪狗,在八八水災中有人出力救流浪狗,他不能出力,就贊助一點財力。
薛明玲去年55歲才開始養狗,他算一算,等狗15歲時,相當於人的70歲,到時候他也70歲,人狗年紀差不多。因為養狗是一家人的事,考慮到家人的喜好,他養了2隻邊境牧羊犬,來自紐西蘭,就是那種在電視廣告中會跳起來咬飛盤,非常矯健的狗。周末他會帶狗出去一起爬山,帶給他夫婦很多樂趣。
人口十年增近百萬 靠中國移民拚經濟
2010-09-09 中國時報 【林上祚、張慧英/新加坡報導】
正當台灣人口成長逐年下滑之際,新加坡過去十年,人口卻從四百萬劇增到四百八十萬人,除了印度等地移民外,尤其來自中國的外勞、留學生與白領移民大舉湧入,普通話在「不中不西」的新加坡迅速崛起。新移民的湧入,為經濟注入活血,但也讓新加坡變得擁擠,民眾對擠不上地鐵、房價飆高三成嘖有煩言。
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宋鎮照,最近在南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就很驚訝地發現,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吃飯時,周圍的人常常都在講普通話,簡直會懷疑是在中國還是新加坡。
這些年來由於移民增加,新加坡人已經開始在議論,是不是再過十年就會出現新移民的國會議員或部長了。
在新加坡友人的帶領下,記者前往中國新移民最大聚集地芽籠區,這裡有各省市的同鄉會館,也有近百家合法娼館,就像臺北萬華,芽籠週末湧入中下階級男性,坐滿了熱炒店騎樓邊的餐桌,席間也有不少亮麗女郎。一位笑容爽朗的姑娘說,她是遼寧來的。
來自中國的移民,有些填補了中下階層的人力不足,也有些帶著技術與資本移入。新移民大量移入的結果,逐漸改變新加坡人口結構,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已經達八十到一百萬人之譜。
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資訊學院教授郭振羽分析,新加坡每年新生兒人數,距離人口均衡的水準,還短少二萬人,新加坡政府接下來要發展的幾項產業,例如醫藥、金融、教育,都必須要引進國外的人才。
現在年輕人不是講星式英文的本地人,就是正宗普通話的中國移民,方言式微,有些人感覺新加坡愈來愈中國化了,但更多人認為,新加坡多種族的多元文化,足以讓外來移民逐漸融入並產生認同。
印度裔的聖坦尼顧問新加坡分公司執行長巴斯卡蘭(Maun Bhaskaran)就表示,他生長在這裡,完全認同自己是新加坡人,從不覺得自己是少數族裔而受到歧視,因為新加坡很努力維持公平的族群關係,「我寧願在新加坡、而不是在回教世界當少數族群」。
正當台灣人口成長逐年下滑之際,新加坡過去十年,人口卻從四百萬劇增到四百八十萬人,除了印度等地移民外,尤其來自中國的外勞、留學生與白領移民大舉湧入,普通話在「不中不西」的新加坡迅速崛起。新移民的湧入,為經濟注入活血,但也讓新加坡變得擁擠,民眾對擠不上地鐵、房價飆高三成嘖有煩言。
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宋鎮照,最近在南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就很驚訝地發現,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吃飯時,周圍的人常常都在講普通話,簡直會懷疑是在中國還是新加坡。
這些年來由於移民增加,新加坡人已經開始在議論,是不是再過十年就會出現新移民的國會議員或部長了。
在新加坡友人的帶領下,記者前往中國新移民最大聚集地芽籠區,這裡有各省市的同鄉會館,也有近百家合法娼館,就像臺北萬華,芽籠週末湧入中下階級男性,坐滿了熱炒店騎樓邊的餐桌,席間也有不少亮麗女郎。一位笑容爽朗的姑娘說,她是遼寧來的。
來自中國的移民,有些填補了中下階層的人力不足,也有些帶著技術與資本移入。新移民大量移入的結果,逐漸改變新加坡人口結構,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已經達八十到一百萬人之譜。
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資訊學院教授郭振羽分析,新加坡每年新生兒人數,距離人口均衡的水準,還短少二萬人,新加坡政府接下來要發展的幾項產業,例如醫藥、金融、教育,都必須要引進國外的人才。
現在年輕人不是講星式英文的本地人,就是正宗普通話的中國移民,方言式微,有些人感覺新加坡愈來愈中國化了,但更多人認為,新加坡多種族的多元文化,足以讓外來移民逐漸融入並產生認同。
印度裔的聖坦尼顧問新加坡分公司執行長巴斯卡蘭(Maun Bhaskaran)就表示,他生長在這裡,完全認同自己是新加坡人,從不覺得自己是少數族裔而受到歧視,因為新加坡很努力維持公平的族群關係,「我寧願在新加坡、而不是在回教世界當少數族群」。
人口老化接受移民是星國唯一選項
2010-09-09 中國時報
新加坡近來移民湧入引發不少批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新加坡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率是一.二二,華族只有一.一,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接受移民是現階段唯一的選項,「日本就是選擇另一條路,導致經濟萎糜不振」。
李顯龍日前在國慶群眾大會喊出「新加坡人都是移民的後代」,呼籲民眾以包容心態接納移民,他承諾增建地鐵路線及確保本地學生受教育機會不受排擠,但也指出,大家未來會面臨國際競爭,所以最好從學校開始學習面對,提醒國人「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下,要勇於接受全球競爭」。
李顯龍表示,移民政策是新加坡必須走的路,移民政策要取得平衡,第一是不能走得太快,「因為有這些外勞進來,新加坡經濟在風暴之前有七、八%成長,今年可以有一五%成長」,很多公司可以聘雇勞工擴大經濟規模,可以發展基礎建設等。
「我們需要基礎建設,如果沒有外勞,我看我們經濟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社會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李顯龍表示,過去幾年,許多人願意移居到新加坡,新加坡也願意選擇性地吸收符合條件的移民。「我們擔心如果情況好的時候,你不接受他們,你無法確定五年、十年之後,他們會不會願意進來。」「我們可以用五年、十年慢慢同化他們,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不收他們,五年、十年後中國崛起了、印度開放了,他們會願意來嗎?」
李顯龍舉例說,日本選擇不讓外國人進來,「結果就是萎靡不振的經濟,沒有朝氣,暮氣沉沉,這不只是購買力的問題,這還涉及到國人對前途的見解。如果大家都說我們人口年年收縮,以後沒有更好的日子,這將影響整個國家的士氣。」
成功之道-李顯龍:國際化 認真 效率 有秩序
台灣到新加坡「取經」的人絡繹於途,但台、中、星同樣屬於華人社會,新加坡的守法、效率與清廉,卻始終無法被其他地方複製,新加坡究竟怎麼做到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了他自己的分析。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日出生、因此生肖屬龍的李顯龍,和新加坡大多數人口的華族一樣,與中華文化有很深的淵源,但他認為新加坡的狀況與發展有其獨特之處。雖然星、台、中都是華族,國家的情況卻各不相同:
「新加坡比較國際化,我們工作語言是英語,我們也是多元種族,雖然華族為多數,社會上還有二五%的非華族人口,我們不是華人社會,我們是多元種族社會,這會影響到人民的思想。」
李顯龍總理接著指出,第二個因素是新加坡的處境。「我們建國時期走過相當難走的路,經過這段坎坷的過程,第一代都很清楚,如果我們不認真工作拚下去的話,我看沒有前途,所以造成一個國家的風氣。我們(第二代)盡量維持下去。」
展望未來,李顯龍總理表示:「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觀念不見得完全相同,因為成長環境都不同,但如果我們能夠維持紀律環境、有效政府,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我們可以維持高效率、有秩序、可靠的社會環境。」
新加坡近來移民湧入引發不少批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新加坡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率是一.二二,華族只有一.一,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接受移民是現階段唯一的選項,「日本就是選擇另一條路,導致經濟萎糜不振」。
李顯龍日前在國慶群眾大會喊出「新加坡人都是移民的後代」,呼籲民眾以包容心態接納移民,他承諾增建地鐵路線及確保本地學生受教育機會不受排擠,但也指出,大家未來會面臨國際競爭,所以最好從學校開始學習面對,提醒國人「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下,要勇於接受全球競爭」。
李顯龍表示,移民政策是新加坡必須走的路,移民政策要取得平衡,第一是不能走得太快,「因為有這些外勞進來,新加坡經濟在風暴之前有七、八%成長,今年可以有一五%成長」,很多公司可以聘雇勞工擴大經濟規模,可以發展基礎建設等。
「我們需要基礎建設,如果沒有外勞,我看我們經濟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社會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李顯龍表示,過去幾年,許多人願意移居到新加坡,新加坡也願意選擇性地吸收符合條件的移民。「我們擔心如果情況好的時候,你不接受他們,你無法確定五年、十年之後,他們會不會願意進來。」「我們可以用五年、十年慢慢同化他們,但是如果我們現在不收他們,五年、十年後中國崛起了、印度開放了,他們會願意來嗎?」
李顯龍舉例說,日本選擇不讓外國人進來,「結果就是萎靡不振的經濟,沒有朝氣,暮氣沉沉,這不只是購買力的問題,這還涉及到國人對前途的見解。如果大家都說我們人口年年收縮,以後沒有更好的日子,這將影響整個國家的士氣。」
成功之道-李顯龍:國際化 認真 效率 有秩序
台灣到新加坡「取經」的人絡繹於途,但台、中、星同樣屬於華人社會,新加坡的守法、效率與清廉,卻始終無法被其他地方複製,新加坡究竟怎麼做到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了他自己的分析。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日出生、因此生肖屬龍的李顯龍,和新加坡大多數人口的華族一樣,與中華文化有很深的淵源,但他認為新加坡的狀況與發展有其獨特之處。雖然星、台、中都是華族,國家的情況卻各不相同:
「新加坡比較國際化,我們工作語言是英語,我們也是多元種族,雖然華族為多數,社會上還有二五%的非華族人口,我們不是華人社會,我們是多元種族社會,這會影響到人民的思想。」
李顯龍總理接著指出,第二個因素是新加坡的處境。「我們建國時期走過相當難走的路,經過這段坎坷的過程,第一代都很清楚,如果我們不認真工作拚下去的話,我看沒有前途,所以造成一個國家的風氣。我們(第二代)盡量維持下去。」
展望未來,李顯龍總理表示:「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觀念不見得完全相同,因為成長環境都不同,但如果我們能夠維持紀律環境、有效政府,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我們可以維持高效率、有秩序、可靠的社會環境。」
晨星:八理由 必須投資中國
2010/09/03【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臺北報導】
雖然投資中國股市似乎難以在短期內獲利,但晨星(Morningstar)仍列出不能不投資中國企業的八大理由:
1.中國經濟正以9%的速度增長(即使略低於之前的11%),美國經濟的成長速度大概只有3.5%。許多人擔心中國央行正在給經濟「踩煞車」,但只不過意味中國經濟不再過熱,成長依然是成長。
2.中國的中產階級正以每年新增5,000萬人的速度增長,中產階級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從5%增加到25%。這一人口變遷趨勢將影響中美兩國的幾乎所有產業。
3.中國目前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能源消費國。中國在可替代能源的投資也多於美國,兩國在這方面的投資分別為340億美元、280億美元。
4.中國爆發信貸危機的風險很小。雖然有人擔心中國房地產泡沫化,但中國的房貸頭期款比重達30%,不像美國在2004年到2007年信貸泡沫期間,許多人購房可以享受零首付,他們的收入根本不足以償還房貸。
5.中國今年的鋼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5%,這是反映中國未來數年經濟成長的領先指標。
6.中國理工科學位的比重達四成,不像美國只有2%。英特爾前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最近撰文說,美國正在把全部技術衍生工作拱手讓給中國,他更擔心美國會失去全部的創新工作。全球第二強的超級電腦剛剛在中國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最高領導層中九個人就有八人擁有工科學位,包括國家主席。
7.很多人質疑政府資料的真實性,比如有關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數字,但中國外匯存底的規模超過2兆美元,這卻是確定的資料,中國不會像美國大舉負債。
8.最近有很多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全都是高成長行業,如汽車、醫療、珠寶、能源(包括替代能源),甚至瑜珈。
百度、網易和搜狐等公司知名度都很高,但好日子已過去,高成長的寶座會讓位給下一批中國公司。
雖然投資中國股市似乎難以在短期內獲利,但晨星(Morningstar)仍列出不能不投資中國企業的八大理由:
1.中國經濟正以9%的速度增長(即使略低於之前的11%),美國經濟的成長速度大概只有3.5%。許多人擔心中國央行正在給經濟「踩煞車」,但只不過意味中國經濟不再過熱,成長依然是成長。
2.中國的中產階級正以每年新增5,000萬人的速度增長,中產階級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從5%增加到25%。這一人口變遷趨勢將影響中美兩國的幾乎所有產業。
3.中國目前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能源消費國。中國在可替代能源的投資也多於美國,兩國在這方面的投資分別為340億美元、280億美元。
4.中國爆發信貸危機的風險很小。雖然有人擔心中國房地產泡沫化,但中國的房貸頭期款比重達30%,不像美國在2004年到2007年信貸泡沫期間,許多人購房可以享受零首付,他們的收入根本不足以償還房貸。
5.中國今年的鋼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5%,這是反映中國未來數年經濟成長的領先指標。
6.中國理工科學位的比重達四成,不像美國只有2%。英特爾前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最近撰文說,美國正在把全部技術衍生工作拱手讓給中國,他更擔心美國會失去全部的創新工作。全球第二強的超級電腦剛剛在中國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最高領導層中九個人就有八人擁有工科學位,包括國家主席。
7.很多人質疑政府資料的真實性,比如有關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數字,但中國外匯存底的規模超過2兆美元,這卻是確定的資料,中國不會像美國大舉負債。
8.最近有很多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全都是高成長行業,如汽車、醫療、珠寶、能源(包括替代能源),甚至瑜珈。
百度、網易和搜狐等公司知名度都很高,但好日子已過去,高成長的寶座會讓位給下一批中國公司。
李開複:谷歌在華技術優勢減弱
2010年09月06日 英國《金融時報》 席佳琳 北京報導
穀歌(Google)前中國業務主管李開複表示,谷歌相對於百度(Baidu)的技術優勢已經減弱,這突顯出西方互聯網公司在全球線民最多的互聯網市場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李開複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除非西方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建立更敏捷、更靈活的當地業務,並保持強大的技術優勢,否則它們在中國市場沒有機會。
“跨國公司(必須)聘用合適的高層人才,並賦予他們權力,使其具有(在中國)勝出所需的靈活性,”李開複表示。他在一年前辭去谷歌大中華區總裁職務。
“另一條途徑是擁有遙遙領先於其他所有人的技術。穀歌曾經擁有一些這樣的優勢,(但是)百度的技術現在已經足夠好了。”
李開複表示,百度、騰訊(Tencent)和阿裏巴巴(Alibaba)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很可能保持各自在中國市場的壓倒地位,而它們的美國競爭對手則被有關中國的種種疑慮所牽制。
李開複發表此言之際,過去8個月明顯改變了中國戰略的穀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人們必須評價其總方程,他們對這個國家的不自在程度,他們對於自己能夠成功的信念,市場在多大程度上有利可圖,他們的政策有多大靈活性,他們有多少資金,”李開複表示。“他們必須權衡所有這些因素。顯然目前這些方面未能統一。”
李開複不願評論穀歌與中國政府的對峙,以及穀歌在中國的前景。在李開複領導下,谷歌在中國建立了本地搜索服務,接受自己不得不按照北京方面的要求,對搜索結果進行自我審查。但在過去兩年,隨著中國政府提出越來越廣泛的審查要求,該公司開始質疑這種模式。
李開複於一年前辭職,轉而建立自己的互聯網初創企業孵化器。谷歌用兩名高管接替他,分別負責研發以及銷售和行銷,這二人直接向公司的美國總部彙報。
今年,穀歌表示將不再遵從北京方面的審查要求,即使這意味著退出中國。自今年3年以來,穀歌將中國內地用戶重新定向至其香港站點,那裏不受中國網路審查制度的管轄。
李開複以美國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Amazon)和團寶網(Groupon)為例,說明西方互聯網公司能夠在中國擁有優勢。他將在週一宣佈首批得到“創新工廠”(Innovation Works)扶持的中國初創科技企業。創新工廠是他現在領導的高科技孵化企業。
具體專案包括一種基於穀歌Android、面向中國市場的手機作業系統,以及一款讓用戶可以在手機上編輯照片、然後將其上傳至社交網站的應用軟體。
穀歌(Google)前中國業務主管李開複表示,谷歌相對於百度(Baidu)的技術優勢已經減弱,這突顯出西方互聯網公司在全球線民最多的互聯網市場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李開複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除非西方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建立更敏捷、更靈活的當地業務,並保持強大的技術優勢,否則它們在中國市場沒有機會。
“跨國公司(必須)聘用合適的高層人才,並賦予他們權力,使其具有(在中國)勝出所需的靈活性,”李開複表示。他在一年前辭去谷歌大中華區總裁職務。
“另一條途徑是擁有遙遙領先於其他所有人的技術。穀歌曾經擁有一些這樣的優勢,(但是)百度的技術現在已經足夠好了。”
李開複表示,百度、騰訊(Tencent)和阿裏巴巴(Alibaba)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很可能保持各自在中國市場的壓倒地位,而它們的美國競爭對手則被有關中國的種種疑慮所牽制。
李開複發表此言之際,過去8個月明顯改變了中國戰略的穀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人們必須評價其總方程,他們對這個國家的不自在程度,他們對於自己能夠成功的信念,市場在多大程度上有利可圖,他們的政策有多大靈活性,他們有多少資金,”李開複表示。“他們必須權衡所有這些因素。顯然目前這些方面未能統一。”
李開複不願評論穀歌與中國政府的對峙,以及穀歌在中國的前景。在李開複領導下,谷歌在中國建立了本地搜索服務,接受自己不得不按照北京方面的要求,對搜索結果進行自我審查。但在過去兩年,隨著中國政府提出越來越廣泛的審查要求,該公司開始質疑這種模式。
李開複於一年前辭職,轉而建立自己的互聯網初創企業孵化器。谷歌用兩名高管接替他,分別負責研發以及銷售和行銷,這二人直接向公司的美國總部彙報。
今年,穀歌表示將不再遵從北京方面的審查要求,即使這意味著退出中國。自今年3年以來,穀歌將中國內地用戶重新定向至其香港站點,那裏不受中國網路審查制度的管轄。
李開複以美國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Amazon)和團寶網(Groupon)為例,說明西方互聯網公司能夠在中國擁有優勢。他將在週一宣佈首批得到“創新工廠”(Innovation Works)扶持的中國初創科技企業。創新工廠是他現在領導的高科技孵化企業。
具體專案包括一種基於穀歌Android、面向中國市場的手機作業系統,以及一款讓用戶可以在手機上編輯照片、然後將其上傳至社交網站的應用軟體。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經濟學人:後危機時代 對沖基金不再耽溺〝絕對報酬〞
2010-09-01
為回應投資人與監管機關的要求,以往追逐高獲利的對沖基金 (hedge-fund),規模變得更大、更安全,卻也更無趣…。
過去兩年努力挽回客戶信心的對沖基金經理人,其中一部分,如今似乎已自我放棄。身為索羅斯徒弟的知名基金經理人Stanley Druckenmiller,日前即以表現「差強人意」為由,關閉了他操盤的Duquesne Capital Management基金。
不久後,另一位明星級基金經理人Paolo Pellegrini 也表明,有意在9月前返還投資人 (虧損後) 的剩餘資金。績效平平的操盤手,也還大有人在。
所謂對沖基金,原本就是不管市場漲跌都能獲取「絕對報酬」(absolute returns) 的投資工具。但歷經2008年金融海嘯,這種神話被打破了-基金平均績效-19%。
2009 年雖「撿回」部分虧損,卻遲遲無法重振聲譽;2010上半年績效雖優於股市大盤,卻仍只有 -0.2% 的慘澹表現。
失望的投資人紛紛撤手,使得對沖基金的總資產規模,由2007年高峰的近1.9兆美元,下滑至1.6兆美元左右。
若干經理人為爭取投資人支持,不得再保持低調神秘,還需定期面晤或提供績效報告。
操作手法也得跟著調整,包括透過多家一級券商進行交易、並接受擔保貸款,甚至是加入風險管理的後台。這些改變有助攏絡門檻較高的機構投資人,諸如退休或捐款基金。
為儘一步加強吸引力,對沖基金還因應歐美的零售投資規定,擴大其投資產品的範圍。連先前靠放空美房市大賺的對沖基金天王John Paulson,都計畫推出符合歐盟委員會「可轉讓證券集體投資計劃 III」(UCITS III) 規範的產品。
監管規定趨嚴,是對沖基金越來越酷似傳統投資的原因之一。美國7月通過的金改法案載明,資產額超過1.5億美元的對沖基金,須向美國SEC (證券交易委員會) 登記,以便進行追蹤管理。
在此情況下,對沖基金為降低成本,亦逐漸發展為大型企業形式,反而不利於較小型的基金。事實上,經過前兩年的慘痛教訓,投資人亦更重視績效的穩定,而非一昧求高。
為回應投資人與監管機關的要求,以往追逐高獲利的對沖基金 (hedge-fund),規模變得更大、更安全,卻也更無趣…。
過去兩年努力挽回客戶信心的對沖基金經理人,其中一部分,如今似乎已自我放棄。身為索羅斯徒弟的知名基金經理人Stanley Druckenmiller,日前即以表現「差強人意」為由,關閉了他操盤的Duquesne Capital Management基金。
不久後,另一位明星級基金經理人Paolo Pellegrini 也表明,有意在9月前返還投資人 (虧損後) 的剩餘資金。績效平平的操盤手,也還大有人在。
所謂對沖基金,原本就是不管市場漲跌都能獲取「絕對報酬」(absolute returns) 的投資工具。但歷經2008年金融海嘯,這種神話被打破了-基金平均績效-19%。
2009 年雖「撿回」部分虧損,卻遲遲無法重振聲譽;2010上半年績效雖優於股市大盤,卻仍只有 -0.2% 的慘澹表現。
失望的投資人紛紛撤手,使得對沖基金的總資產規模,由2007年高峰的近1.9兆美元,下滑至1.6兆美元左右。
若干經理人為爭取投資人支持,不得再保持低調神秘,還需定期面晤或提供績效報告。
操作手法也得跟著調整,包括透過多家一級券商進行交易、並接受擔保貸款,甚至是加入風險管理的後台。這些改變有助攏絡門檻較高的機構投資人,諸如退休或捐款基金。
為儘一步加強吸引力,對沖基金還因應歐美的零售投資規定,擴大其投資產品的範圍。連先前靠放空美房市大賺的對沖基金天王John Paulson,都計畫推出符合歐盟委員會「可轉讓證券集體投資計劃 III」(UCITS III) 規範的產品。
監管規定趨嚴,是對沖基金越來越酷似傳統投資的原因之一。美國7月通過的金改法案載明,資產額超過1.5億美元的對沖基金,須向美國SEC (證券交易委員會) 登記,以便進行追蹤管理。
在此情況下,對沖基金為降低成本,亦逐漸發展為大型企業形式,反而不利於較小型的基金。事實上,經過前兩年的慘痛教訓,投資人亦更重視績效的穩定,而非一昧求高。
興櫃易上也易下 投資風險大
投資興櫃最大的風險,簡單一句話,就是「不能確定這公司一定會上市櫃」!
櫃買中心官員指出,興櫃股票的最大特色,就是「易上也易下」,也就是說,可能上興櫃不到三個月,公司也可以選擇退出,屆時投資人手中的興櫃持股,只剩下未上市盤商可以交易,但風險大增,保障大減。
日前出現過一家在興櫃掛牌的外國企業,該公司上興櫃不到四個月,就以將轉往中國掛牌的理由無預警終止興櫃掛牌,讓投資人權益受損,因為該公司興櫃股價最高就在掛牌當天,投資人如果沒認賠賣掉,就只能情商公司低價買回,損失慘重。
事實上,通常只要興櫃掛滿六個月以上,而符合上市(櫃)的掛牌條件,通常就可以上市櫃,但目前在興櫃掛牌的公司,還有台灣高鐵已經在興櫃六年多、台灣工銀則是五年多,到現在都還沒上市櫃,讓投資人鬍子都等白了。
櫃買中心官員表示,由於掛牌興櫃公司無營業利益、稅前純益等獲利能力的要求,也沒有資本額、設立年限、股東人數的規定,只要有兩家以上輔導推薦證券商書面推薦就可以掛牌,若只剩一家輔導推薦證券商,就會被暫停交易,沒有輔導推薦證券商則會終止交易。
從興櫃到上市櫃,對投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有主管機關的加強管理,公司一有風吹草動,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就可以實地查核,要求說明,然而興櫃公司重視的僅有資訊揭露,是低度管理的公司。
此外,興櫃交易是與推薦證券商議價交易的方式,與一般上市櫃股票的電腦自動撮合交易不同,而且交易完全無漲跌幅限制,不像上市櫃股票還有上下7%的漲跌幅限制,所以這也是買賣興櫃的另一風險,投資人若要賣股,記得要選定價位,否則容易砍在相當低的價位;同樣地,買興櫃股票不能盲目喊進,否則變成創造興櫃股票歷史天價的投資人,也不是什麼太光彩的事。
櫃買中心官員指出,興櫃股票的最大特色,就是「易上也易下」,也就是說,可能上興櫃不到三個月,公司也可以選擇退出,屆時投資人手中的興櫃持股,只剩下未上市盤商可以交易,但風險大增,保障大減。
日前出現過一家在興櫃掛牌的外國企業,該公司上興櫃不到四個月,就以將轉往中國掛牌的理由無預警終止興櫃掛牌,讓投資人權益受損,因為該公司興櫃股價最高就在掛牌當天,投資人如果沒認賠賣掉,就只能情商公司低價買回,損失慘重。
事實上,通常只要興櫃掛滿六個月以上,而符合上市(櫃)的掛牌條件,通常就可以上市櫃,但目前在興櫃掛牌的公司,還有台灣高鐵已經在興櫃六年多、台灣工銀則是五年多,到現在都還沒上市櫃,讓投資人鬍子都等白了。
櫃買中心官員表示,由於掛牌興櫃公司無營業利益、稅前純益等獲利能力的要求,也沒有資本額、設立年限、股東人數的規定,只要有兩家以上輔導推薦證券商書面推薦就可以掛牌,若只剩一家輔導推薦證券商,就會被暫停交易,沒有輔導推薦證券商則會終止交易。
從興櫃到上市櫃,對投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有主管機關的加強管理,公司一有風吹草動,證交所或櫃買中心就可以實地查核,要求說明,然而興櫃公司重視的僅有資訊揭露,是低度管理的公司。
此外,興櫃交易是與推薦證券商議價交易的方式,與一般上市櫃股票的電腦自動撮合交易不同,而且交易完全無漲跌幅限制,不像上市櫃股票還有上下7%的漲跌幅限制,所以這也是買賣興櫃的另一風險,投資人若要賣股,記得要選定價位,否則容易砍在相當低的價位;同樣地,買興櫃股票不能盲目喊進,否則變成創造興櫃股票歷史天價的投資人,也不是什麼太光彩的事。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股海自在行/抓準趨勢價值 別冒險摸底
【經濟日報╱柯建維】2010.08.29
我們的讀者很可愛,我最近去電視台錄影,大樓管理員一看到我,就大聲說:「柯老師,營建股又大漲了,我有買喔!你上個月在報紙上說要布局被嚴重低估的營建資產族群,別等大漲一段了,才再來問『還可不可以買?』我有聽喔!」
類似的「打招呼」,在過去二周我已碰到不下十次,他們大多提出同一個問題,「7月中政府還在用力打房,媒體也都說下半年房價看跌一成,每一兩天都有營建資產的利空,為什麼你會知道營建資產要漲呢?我回答:我並不知道營建資產股要漲啊!只是我認為營建資產股股價被嚴重低估了。就像在7月18日的專欄中所說的:「它們何時會漲?我不知道!但會不會漲?一定會漲!」
其中有一位搭飛機時坐在我鄰座的讀者,先客氣地感謝我讓他賺到錢,之後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柯總,你不是一直強調趨勢為王,一定要順勢操作嗎?那麼你在7月初到7月中一直看好營建股,不就是逆勢而為?企圖摸底?有矛盾喔!」這真是一個重要的好問題,當時我們在飛機上討論了一個多小時,以下就是我的說明。
股市的贏家策略分兩大類─趨勢操作與價值投資。二種方法各有信奉追隨者。趨勢操作者強調「順勢而為」,信奉「強者恆強」,經常「追漲殺跌」,操作以靈活為要,手中握有的都是強勢股;但區間整理時就容易挨雙巴。以上是一般對趨勢操作的認知。
然而這只是「市場趨勢」,或說是「股價趨勢」;另外還有「經濟趨勢」、「產業趨勢」,甚至「政策走向」也是一種趨勢。像我從去年1月至今一直強調的「中國消費市場之投資方向」就是結合上述三者的趨勢操作,這種趨勢夠大夠長,每一個人可以輕鬆地上車,不怕後知後覺,只怕不知不覺。
價值投資者則強調「逢低布局」,信奉「股價終會反應價值」,經常「危機入市」,在利空大跌時勇敢進場;但在金融風暴時往往會先受到「股價嚴重超跌」的傷害。因此一般認為,價值投資者口袋要夠深才行,股神巴菲特就是最著名的代表。
其實這兩者並非壁壘分明,巴菲特會進行價值投資的標的,也必須是「產業趨勢」長期向上的公司,更不用說他對「政策走向」一直清楚掌握。就像我們7月初開始建議布局營建股,除了因本益比或股淨比偏低,具備投資價值外,我也看好後ECFA時代台灣營建業的「產業趨勢」向上,同時在技術面上,營建股也整理了13個月,因此不是「探底」而是「築底將成」。
像近期不少人問到友達、聯電、宏碁、矽品、日月光等股票一直跌,是不是可以「逢低布局」,我都先反問:你確不確定產業趨勢向上?如果不清楚,那至少等技術面打出底部型態之後再說。雖然有的股價已跌破淨值,又是好公司,但在均線全部空頭排列之下去「逢低布局」,那就叫「摸底」,就如同接天上掉下來的刀子,很容易受傷的。要記住,好公司也可能是讓你賠大錢的壞股票。
不求買最低點,寧可買打出底部的安全點與突破向上的起漲點,才是贏家之道。價值投資者絕不會逆所有趨勢操作,通常是在長期趨勢向上的標的,因中期修正或一時利空而股價超跌時進場布局,且同樣要做好風險控管。
就像我在過去二周一直提醒投資朋友,在8,000點附近不可以增加持股比率,若有很看好的標的,也只能用換股的。這就是用資金比率來控管整體風險。果然台股自8,000點快速摔落,下探季線。
台股本周易有反彈,但7,900點以上已成壓力,持股比率太高者仍應逢高減碼,控制風險。不過由於台股仍屬長多趨勢,個股也不同步,只要掌握好「趨勢」與「價值」,仍有相當不錯的獲利機會可期。
(作者是理財周刊投研部總經理,證券投資分析經驗逾20年)
我們的讀者很可愛,我最近去電視台錄影,大樓管理員一看到我,就大聲說:「柯老師,營建股又大漲了,我有買喔!你上個月在報紙上說要布局被嚴重低估的營建資產族群,別等大漲一段了,才再來問『還可不可以買?』我有聽喔!」
類似的「打招呼」,在過去二周我已碰到不下十次,他們大多提出同一個問題,「7月中政府還在用力打房,媒體也都說下半年房價看跌一成,每一兩天都有營建資產的利空,為什麼你會知道營建資產要漲呢?我回答:我並不知道營建資產股要漲啊!只是我認為營建資產股股價被嚴重低估了。就像在7月18日的專欄中所說的:「它們何時會漲?我不知道!但會不會漲?一定會漲!」
其中有一位搭飛機時坐在我鄰座的讀者,先客氣地感謝我讓他賺到錢,之後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柯總,你不是一直強調趨勢為王,一定要順勢操作嗎?那麼你在7月初到7月中一直看好營建股,不就是逆勢而為?企圖摸底?有矛盾喔!」這真是一個重要的好問題,當時我們在飛機上討論了一個多小時,以下就是我的說明。
股市的贏家策略分兩大類─趨勢操作與價值投資。二種方法各有信奉追隨者。趨勢操作者強調「順勢而為」,信奉「強者恆強」,經常「追漲殺跌」,操作以靈活為要,手中握有的都是強勢股;但區間整理時就容易挨雙巴。以上是一般對趨勢操作的認知。
然而這只是「市場趨勢」,或說是「股價趨勢」;另外還有「經濟趨勢」、「產業趨勢」,甚至「政策走向」也是一種趨勢。像我從去年1月至今一直強調的「中國消費市場之投資方向」就是結合上述三者的趨勢操作,這種趨勢夠大夠長,每一個人可以輕鬆地上車,不怕後知後覺,只怕不知不覺。
價值投資者則強調「逢低布局」,信奉「股價終會反應價值」,經常「危機入市」,在利空大跌時勇敢進場;但在金融風暴時往往會先受到「股價嚴重超跌」的傷害。因此一般認為,價值投資者口袋要夠深才行,股神巴菲特就是最著名的代表。
其實這兩者並非壁壘分明,巴菲特會進行價值投資的標的,也必須是「產業趨勢」長期向上的公司,更不用說他對「政策走向」一直清楚掌握。就像我們7月初開始建議布局營建股,除了因本益比或股淨比偏低,具備投資價值外,我也看好後ECFA時代台灣營建業的「產業趨勢」向上,同時在技術面上,營建股也整理了13個月,因此不是「探底」而是「築底將成」。
像近期不少人問到友達、聯電、宏碁、矽品、日月光等股票一直跌,是不是可以「逢低布局」,我都先反問:你確不確定產業趨勢向上?如果不清楚,那至少等技術面打出底部型態之後再說。雖然有的股價已跌破淨值,又是好公司,但在均線全部空頭排列之下去「逢低布局」,那就叫「摸底」,就如同接天上掉下來的刀子,很容易受傷的。要記住,好公司也可能是讓你賠大錢的壞股票。
不求買最低點,寧可買打出底部的安全點與突破向上的起漲點,才是贏家之道。價值投資者絕不會逆所有趨勢操作,通常是在長期趨勢向上的標的,因中期修正或一時利空而股價超跌時進場布局,且同樣要做好風險控管。
就像我在過去二周一直提醒投資朋友,在8,000點附近不可以增加持股比率,若有很看好的標的,也只能用換股的。這就是用資金比率來控管整體風險。果然台股自8,000點快速摔落,下探季線。
台股本周易有反彈,但7,900點以上已成壓力,持股比率太高者仍應逢高減碼,控制風險。不過由於台股仍屬長多趨勢,個股也不同步,只要掌握好「趨勢」與「價值」,仍有相當不錯的獲利機會可期。
(作者是理財周刊投研部總經理,證券投資分析經驗逾20年)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國華人壽關懷一生防癌終身健康保險
國華人壽關懷一生防癌終身健康保險
特色簡介如下:
1、主約出單,不需另外購買壽險。
2、確定罹癌,先給付單筆10萬元。(初期原位癌給付1萬元)
3、住院日額1,000元。(住院第7日起為1,500元/日)
4、出院後療養金500元/日。(以住院日數計)
5、癌症手術2萬元/次。
6、出院後九十日內門診500元/日。
7、放射線或化療500元/日。
8、豁免保費。
9、35歲男性費率5,111元/年;35歲女性費率4,243元/年。(繳費20年保障終身)
特色簡介如下:
1、主約出單,不需另外購買壽險。
2、確定罹癌,先給付單筆10萬元。(初期原位癌給付1萬元)
3、住院日額1,000元。(住院第7日起為1,500元/日)
4、出院後療養金500元/日。(以住院日數計)
5、癌症手術2萬元/次。
6、出院後九十日內門診500元/日。
7、放射線或化療500元/日。
8、豁免保費。
9、35歲男性費率5,111元/年;35歲女性費率4,243元/年。(繳費20年保障終身)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投資者“垂涎”中藥市場
英國《金融時報》 安德魯•傑克 帊提•沃德米爾 報導 2010年08月25日
在上海中藥制藥一廠(Shanghai No. 1 TCM factory),引人注目的不是壓力控制室裏在身著白大褂的技師監督下、從鋥亮的機器裏生產出的棕色小藥丸,而是藥品的成份。
和所有西方制藥企業一樣,聯合投資方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SHPL)生產包裝精美的高品質盒裝藥品,上面附有全息圖以防假冒。而藥品的成份包括麝香、橘皮和牛黃。
SHPL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旗下的業務,和黃是香港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SHPL正在利用市場對傳統中藥需求猛增的機會,傳統中藥正吸引著國內外的企業和投資者。
和黃藥業總經理周俊傑表示,與中國迅速壯大的西藥市場一樣,傳統中藥市場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今年上半年,和黃藥業的銷售額增長了三分之一,至1800萬美元。
本地制藥業分析師稱,估算市場規模不太容易,因為這既包括沒有處方而開出的“自製”藥品,也包括相同藥品的現代丸劑。
醫療諮詢機構IMS稱,過去10年,傳統中藥在中國醫藥市場的份額已從1%上升到11%,如今年銷售額逾25億美元。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The Chines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表示,傳統中藥占總體藥品市場的36%。
就其本質而言,傳統中藥難以投入大規模生產。患者需要與醫生進行單獨會診,醫生會開出針對病情的草藥方子。醫生自己採摘並配製這些藥物。
中國科學院(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上海藥物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研究所副所長葉陽向記者比劃醫生近期給他開的這樣一方藥:滿滿的一頁紙上,寫著幾十種草藥。這些藥裝在一個袋子裏,他需要把它們熬製成深色的苦味湯劑飲用。
他講一口流利的英文,並熟諳西方科學方法,但他辯稱,傳統中藥在疾病防治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是在中國。他表示:“如果一種藥物是中國人的,它也可以是全世界人民的”。他指出,雖然西藥可能對急性病有較好的療效,但傳統中藥更適宜於慢性病的治療,幾千年的使用證明了它的安全性。
然而,通常要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分別檢測每一個新分子的西方監管要求,阻礙了含有數百種成份的天然藥品的審批。
這有助於解釋同濟堂藥業(Tongjitang Chinese Medicines)等企業在國際擴張方面為何行動緩慢。同濟堂於2007年在紐約證交所(NYSE)上市,但目前計畫回購其表現不佳的股票,該公司擬向美國監管機構提出的基於傳統中藥的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申請已被拖延。
而在中國,傳統中藥正大行其道。從業者能夠克服對於批量生產的疑慮,並且認識到,不是為病人量身定制的標準化藥劑量可能會有療效。
為了提高中藥品質和成份的一致性、防止對瀕危草藥的“亂挖亂采”,中國政府也出臺了更加嚴格的監管標準。以SHPL與國有的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Shanghai Pharmaceuticals)合資擁有的藥廠為例,銷量最好的心絞痛藥物麝香保心丸,已將其成分中的天然麝香換成了人造麝香。
傳統中藥的增長背後,有著強有力的經濟原因。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對各類藥品的需求也更大。儘管並非所有草藥都價格低廉,但是普通中藥產品還是比西藥更便宜。而中藥需要長期服用,這(給制藥廠商)帶來了可持續的銷售前景。
周俊傑表示,中國政府支持使用傳統中藥,以此作為一種降低醫療成本的方式。在中國近期發佈的基本藥物目錄中,傳統藥物占到了三分之一,確保大量報銷符合每年的限額。
但Monitor Group的醫療專家喬治•巴德(George Baeder)警告稱,對待中藥和西藥,中國不是採取一種“兩者皆可”的態度。
“政府認為傳統中藥在某些情況下更有效”,他指出。
葉陽表示,有關部門已經與歐洲和亞洲監管機構進行了一些探討,探求在其本地市場批准更多傳統中藥的可能性。
和黃的另一家子公司正在香港、法國、英國通過高端市場品牌Sen和門店銷售傳統中藥。
傳統中藥似乎遵循著古老的醫療準則:不損害病人健康。對於其投資人來說,這也在創造著越來越多的財富。
在上海中藥制藥一廠(Shanghai No. 1 TCM factory),引人注目的不是壓力控制室裏在身著白大褂的技師監督下、從鋥亮的機器裏生產出的棕色小藥丸,而是藥品的成份。
和所有西方制藥企業一樣,聯合投資方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SHPL)生產包裝精美的高品質盒裝藥品,上面附有全息圖以防假冒。而藥品的成份包括麝香、橘皮和牛黃。
SHPL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旗下的業務,和黃是香港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SHPL正在利用市場對傳統中藥需求猛增的機會,傳統中藥正吸引著國內外的企業和投資者。
和黃藥業總經理周俊傑表示,與中國迅速壯大的西藥市場一樣,傳統中藥市場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今年上半年,和黃藥業的銷售額增長了三分之一,至1800萬美元。
本地制藥業分析師稱,估算市場規模不太容易,因為這既包括沒有處方而開出的“自製”藥品,也包括相同藥品的現代丸劑。
醫療諮詢機構IMS稱,過去10年,傳統中藥在中國醫藥市場的份額已從1%上升到11%,如今年銷售額逾25億美元。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The Chines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表示,傳統中藥占總體藥品市場的36%。
就其本質而言,傳統中藥難以投入大規模生產。患者需要與醫生進行單獨會診,醫生會開出針對病情的草藥方子。醫生自己採摘並配製這些藥物。
中國科學院(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上海藥物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研究所副所長葉陽向記者比劃醫生近期給他開的這樣一方藥:滿滿的一頁紙上,寫著幾十種草藥。這些藥裝在一個袋子裏,他需要把它們熬製成深色的苦味湯劑飲用。
他講一口流利的英文,並熟諳西方科學方法,但他辯稱,傳統中藥在疾病防治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是在中國。他表示:“如果一種藥物是中國人的,它也可以是全世界人民的”。他指出,雖然西藥可能對急性病有較好的療效,但傳統中藥更適宜於慢性病的治療,幾千年的使用證明了它的安全性。
然而,通常要進行嚴格的臨床試驗、分別檢測每一個新分子的西方監管要求,阻礙了含有數百種成份的天然藥品的審批。
這有助於解釋同濟堂藥業(Tongjitang Chinese Medicines)等企業在國際擴張方面為何行動緩慢。同濟堂於2007年在紐約證交所(NYSE)上市,但目前計畫回購其表現不佳的股票,該公司擬向美國監管機構提出的基於傳統中藥的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申請已被拖延。
而在中國,傳統中藥正大行其道。從業者能夠克服對於批量生產的疑慮,並且認識到,不是為病人量身定制的標準化藥劑量可能會有療效。
為了提高中藥品質和成份的一致性、防止對瀕危草藥的“亂挖亂采”,中國政府也出臺了更加嚴格的監管標準。以SHPL與國有的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Shanghai Pharmaceuticals)合資擁有的藥廠為例,銷量最好的心絞痛藥物麝香保心丸,已將其成分中的天然麝香換成了人造麝香。
傳統中藥的增長背後,有著強有力的經濟原因。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對各類藥品的需求也更大。儘管並非所有草藥都價格低廉,但是普通中藥產品還是比西藥更便宜。而中藥需要長期服用,這(給制藥廠商)帶來了可持續的銷售前景。
周俊傑表示,中國政府支持使用傳統中藥,以此作為一種降低醫療成本的方式。在中國近期發佈的基本藥物目錄中,傳統藥物占到了三分之一,確保大量報銷符合每年的限額。
但Monitor Group的醫療專家喬治•巴德(George Baeder)警告稱,對待中藥和西藥,中國不是採取一種“兩者皆可”的態度。
“政府認為傳統中藥在某些情況下更有效”,他指出。
葉陽表示,有關部門已經與歐洲和亞洲監管機構進行了一些探討,探求在其本地市場批准更多傳統中藥的可能性。
和黃的另一家子公司正在香港、法國、英國通過高端市場品牌Sen和門店銷售傳統中藥。
傳統中藥似乎遵循著古老的醫療準則:不損害病人健康。對於其投資人來說,這也在創造著越來越多的財富。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善用強制險!
有個人騎機車被小貨車撞倒,左小腿骨折,但肇事者逃逸,後來他住院共花了6萬多元,他只能很無奈的抱怨又受傷,又無法得到理賠。
Remind:可利用自己車的強制險去理賠,但要去警察局補申請交通事故證明(載明肇事者逃逸),再向自己車的產險公司申請就OK了。而正式收據只有一份!沒關係,強制險的理賠免正式收據,只要在影印本收據上有蓋上醫院章這樣就可以了。
整理一下:
政府強制險包括160萬死殘理賠和20萬意外門診或住院理賠。
而要申請肇事逃逸20萬意外住院門診理賠需準備下列文件:
1. 警察局交通事故證明(需提到肇事者逃逸)
2. 醫院的收據可用影印本,但要醫院蓋章
3. 向自己的強制險產險公司申請出險
政府強制險的用意就是為了保障萬一肇事者逃逸,受傷者不會求償無門,所以自己的權益,自己要爭取。
您知道所繳的強制險費用擁有哪些權益嗎?
除了「死殘給付160 萬」和「傷害醫療給付20萬」保障外,尚有下列權益喔~
1、發生重大車禍時,通常是由救護車將傷者送至醫院,而救護車的費用或是救助搜索費都可以申請理賠。
2、車禍發生後,所有的看診、診療所產生的費用都可以申請理賠(採實支實付),除此之外還包括轉院、出院、住院、往返門診的交通費用,合理範圍內也都是可以申請理賠的。
3、因車禍住院療養,無論是否雇用特別護士或家屬自行照顧病患,皆可申請看護金(每日1000元)。(醫師確認病情需要,MAX 30天)
4、若因車禍發生造成頭部、顏面部或頸部受損傷,導致遺存明顯醜形(瘢痕、線狀痕、凹痕......),女性可理賠至42萬元,男性可理賠至26萬元。
5、因車禍而造成被當事人牙齒斷裂、掉落或其他損傷,每一顆牙齒最高可申請1萬元理賠金。
6、車禍若不幸發生對方肇事逃逸或對方並無投保強制險的情況,被保險人亦可向財團法人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會申請補償金,事故發生二年內皆可申請理賠。
7、強制險理賠不分道路責任或事故當事人造成的過失,皆可申請理賠,但事故發生時請務必記得要向警察備案。
Remind:可利用自己車的強制險去理賠,但要去警察局補申請交通事故證明(載明肇事者逃逸),再向自己車的產險公司申請就OK了。而正式收據只有一份!沒關係,強制險的理賠免正式收據,只要在影印本收據上有蓋上醫院章這樣就可以了。
整理一下:
政府強制險包括160萬死殘理賠和20萬意外門診或住院理賠。
而要申請肇事逃逸20萬意外住院門診理賠需準備下列文件:
1. 警察局交通事故證明(需提到肇事者逃逸)
2. 醫院的收據可用影印本,但要醫院蓋章
3. 向自己的強制險產險公司申請出險
政府強制險的用意就是為了保障萬一肇事者逃逸,受傷者不會求償無門,所以自己的權益,自己要爭取。
您知道所繳的強制險費用擁有哪些權益嗎?
除了「死殘給付160 萬」和「傷害醫療給付20萬」保障外,尚有下列權益喔~
1、發生重大車禍時,通常是由救護車將傷者送至醫院,而救護車的費用或是救助搜索費都可以申請理賠。
2、車禍發生後,所有的看診、診療所產生的費用都可以申請理賠(採實支實付),除此之外還包括轉院、出院、住院、往返門診的交通費用,合理範圍內也都是可以申請理賠的。
3、因車禍住院療養,無論是否雇用特別護士或家屬自行照顧病患,皆可申請看護金(每日1000元)。(醫師確認病情需要,MAX 30天)
4、若因車禍發生造成頭部、顏面部或頸部受損傷,導致遺存明顯醜形(瘢痕、線狀痕、凹痕......),女性可理賠至42萬元,男性可理賠至26萬元。
5、因車禍而造成被當事人牙齒斷裂、掉落或其他損傷,每一顆牙齒最高可申請1萬元理賠金。
6、車禍若不幸發生對方肇事逃逸或對方並無投保強制險的情況,被保險人亦可向財團法人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會申請補償金,事故發生二年內皆可申請理賠。
7、強制險理賠不分道路責任或事故當事人造成的過失,皆可申請理賠,但事故發生時請務必記得要向警察備案。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中國央企的電動車聯盟
2010年08月20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付輝
這是一次分食1000億資金的遊戲。僅此而已。
2010年8月18日,在中國發改委等政府部門的組織下,16家央企組成了“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按照新華社的說法,此聯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央企業的整體優勢,加快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在新一輪國際經濟競爭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和產業”而成立。
這一聯盟成立後“將整合中央企業資源,建立推動電動車產業整體發展的開放技術平臺,統一產業技術標準,共同研發電動車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模式,共用技術成果。”在應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上,中國央企組成了國家隊。加入聯盟的整車企業有一汽、東風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其實目前中國所有的整車製造商都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方面做出了計畫,而這一聯盟卻沒有邀請他們入門。這些未能成為“座上賓”的包括: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奇瑞等……。
自然,會有部分企業對這一操作持質疑態度,會有部分企業在懷有強烈的不滿。
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奇瑞等不屬於央企,按照規則制定者的思路,他們不具備分食這些投資的資質,當然也就不會被吸納進這個聯盟。從863計畫與973計畫的結果衡量,國家資源的投資是不是有回報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為投資本身找到合理的理由。
簡單說,政策制定者完全可以把863計畫與973計畫中與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與電動車的關係進行對接,為新的投資找到更多的理由。就這個產業聯盟而言,它們能否在電動車方面有所作為是退居其次的問題。更何況,電動車的投資結果需要在10年之後才能檢驗得出。
這個聯盟將在整車、電池、充電與服務等領域進行建設。這樣的動作類似於該聯盟的三大整車製造商企業在拿到投資後,與其他汽車企業才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不可否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確需要由政府進行全方位的投資,但在方式上,中國與美國、日本、歐洲市場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中國不僅規定了具體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具體選擇,同時優先扶持一直被扶持的央企。就電動汽車而言,東風電動車公司與2001年首先推出了基於富康ZX的電動車,但在商業化路徑上,它遭遇了巨大的困難。至今,有關該車與其技術鮮有全面的資訊。
對於這樣的操作,中國央企的大總管李榮融說:“中央企業在聯盟中扮演的是先行探險者的角色。電動車的發展,不是某個企業能做起來,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共同發展。但這條路起步艱難,我們先走。前面路都沒看見,大家跟著瞎跑,這樣不成。我們開闢出道路後,歡迎大家踴躍加入。所以,不會產生國進民退的局面。”
這樣的說法是否能完全回答國進民退的疑問尚不得知,但央企希望能扮演中國電動車汽車拯救者的角色卻分外明顯。不過,央企無論是在合資領域還是在自主品牌發展上卻都不是中國汽車最優質的資源。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非聯盟成員則有不錯的開端:上汽在動力電池等方面的技術有不錯的表現;比亞迪汽車的E6電動汽車已經在深圳出租領域開始營運。
這樣的投資行為只能說明,中國在投資選擇上並非是投向回報率較高的領域或者企業,而是首先要看領域或者是企業的“性質”,這種投資的不同在汽車領域已經持續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
在對外說明中,央企聯盟也為這1000億列出了中國式市場化的回報率,中國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最大的市場。而按照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產量將在2000萬輛左右。若此,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在主要跨國汽車公司基本進入中國,並且都對合資公司做好了新能源規劃,加之中國本土的整車製造商,中國毫無疑問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
雖然包括一汽、東風等在內16家央企獲得了1000億的投資,但相比於電動汽車而言,這樣的投資遠遠不夠。豐田、通用、大眾等任何一家跨國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都超過這一投資數字。美國政府的投資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方面。
中國汽車一直在尋求創新,但卻一直處於創而不新的困頓中。為擺脫困境,中國汽車也一直在尋求改變,但結果卻是改而未變。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作者著作有《汽車的底牌》、《贏法》(上中下三冊)等。)
這是一次分食1000億資金的遊戲。僅此而已。
2010年8月18日,在中國發改委等政府部門的組織下,16家央企組成了“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按照新華社的說法,此聯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央企業的整體優勢,加快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在新一輪國際經濟競爭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和產業”而成立。
這一聯盟成立後“將整合中央企業資源,建立推動電動車產業整體發展的開放技術平臺,統一產業技術標準,共同研發電動車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模式,共用技術成果。”在應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上,中國央企組成了國家隊。加入聯盟的整車企業有一汽、東風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其實目前中國所有的整車製造商都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方面做出了計畫,而這一聯盟卻沒有邀請他們入門。這些未能成為“座上賓”的包括: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奇瑞等……。
自然,會有部分企業對這一操作持質疑態度,會有部分企業在懷有強烈的不滿。
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奇瑞等不屬於央企,按照規則制定者的思路,他們不具備分食這些投資的資質,當然也就不會被吸納進這個聯盟。從863計畫與973計畫的結果衡量,國家資源的投資是不是有回報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為投資本身找到合理的理由。
簡單說,政策制定者完全可以把863計畫與973計畫中與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與電動車的關係進行對接,為新的投資找到更多的理由。就這個產業聯盟而言,它們能否在電動車方面有所作為是退居其次的問題。更何況,電動車的投資結果需要在10年之後才能檢驗得出。
這個聯盟將在整車、電池、充電與服務等領域進行建設。這樣的動作類似於該聯盟的三大整車製造商企業在拿到投資後,與其他汽車企業才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不可否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確需要由政府進行全方位的投資,但在方式上,中國與美國、日本、歐洲市場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中國不僅規定了具體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具體選擇,同時優先扶持一直被扶持的央企。就電動汽車而言,東風電動車公司與2001年首先推出了基於富康ZX的電動車,但在商業化路徑上,它遭遇了巨大的困難。至今,有關該車與其技術鮮有全面的資訊。
對於這樣的操作,中國央企的大總管李榮融說:“中央企業在聯盟中扮演的是先行探險者的角色。電動車的發展,不是某個企業能做起來,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共同發展。但這條路起步艱難,我們先走。前面路都沒看見,大家跟著瞎跑,這樣不成。我們開闢出道路後,歡迎大家踴躍加入。所以,不會產生國進民退的局面。”
這樣的說法是否能完全回答國進民退的疑問尚不得知,但央企希望能扮演中國電動車汽車拯救者的角色卻分外明顯。不過,央企無論是在合資領域還是在自主品牌發展上卻都不是中國汽車最優質的資源。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非聯盟成員則有不錯的開端:上汽在動力電池等方面的技術有不錯的表現;比亞迪汽車的E6電動汽車已經在深圳出租領域開始營運。
這樣的投資行為只能說明,中國在投資選擇上並非是投向回報率較高的領域或者企業,而是首先要看領域或者是企業的“性質”,這種投資的不同在汽車領域已經持續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
在對外說明中,央企聯盟也為這1000億列出了中國式市場化的回報率,中國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最大的市場。而按照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產量將在2000萬輛左右。若此,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在主要跨國汽車公司基本進入中國,並且都對合資公司做好了新能源規劃,加之中國本土的整車製造商,中國毫無疑問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
雖然包括一汽、東風等在內16家央企獲得了1000億的投資,但相比於電動汽車而言,這樣的投資遠遠不夠。豐田、通用、大眾等任何一家跨國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都超過這一投資數字。美國政府的投資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方面。
中國汽車一直在尋求創新,但卻一直處於創而不新的困頓中。為擺脫困境,中國汽車也一直在尋求改變,但結果卻是改而未變。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作者著作有《汽車的底牌》、《贏法》(上中下三冊)等。)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揭秘華爾街神話基金的賺錢之道
2010年08月09日
魯斯•伯考維茨(Bruce Berkowitz)如何令你的共同基金經理們看起來很差勁?很簡單。他做了共同基金經理們告誡你不要做的所有的事。大部分基金公司會說﹐你無法準確地把握市場時機。他做到了。他們會說﹐你不應該把大量現金放在一隻股票基金中。他放了。他們會說﹐你絕對不要把太多的錢投到少數幾只股票裏。他也投了。
毫無疑問﹐總有一天伯考維茨也會像別人一樣失敗。不過目前為止﹐在他的Fairholme Fund成立的頭10年中﹐這只基金令大部分華爾街公司都羞愧得無地自容了。據理柏(Lipper)說﹐Fairholme的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3%。也就是說﹐如果最初投資1萬美元的話﹐現在能獲得約3.5萬美元。這只基金是過去10年中表現最佳的基金。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挫。今年以來﹐Fairholme股價又漲了1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則僅漲了約2%。
世界過時了。晨星公司(Morningstar)說﹐Fairholme是今年賣出最快的國內股票基金。據跟蹤金融行業的Financial Research Corp.估計﹐今年以來﹐投資者已經向該基金投入了約30億美元﹐總資產達到了近150億美元。華爾街其他公司的表現又如何呢?同期﹐美國投資者實際上從其他股票基金中撤出了數十億美元資金。
他們和以往一樣放棄了華爾街。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伯考維茨恰恰是在1999年﹐也就是90年代的大泡沫接近頂峰的時候推出了Fairholme。當時正是兩種傳說的全勝時期:一個是股市總是表現出眾﹐一個是你無法戰勝市場﹐所以你應該停止努力﹐乾脆向指數基金屈服。此後的10年將這兩個傳說都埋葬掉了。伯考維茨和他的投資者則一直在它們的墳墓上跳舞。
他是如何做到的?晨星公司分析師布林(Mike Breen)解釋道﹐和另外一位知名的逆向投資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樣﹐伯考維茨也喜歡在自己看好的少數幾只股票上押大注。他會在買進之前﹐對這些股票進行嚴格的壓力測試──正如布林形容的﹐他試圖斃掉公司。(記者無法聯繫到伯考維茨進行置評。)與巴菲特不同的是﹐他樂於不斷地變換持股。在準確判斷時機的情況下﹐他在兩年前能源股接近高點時賣出﹐在大部分低迷時間堅守抗跌股﹐去年買進了金融股。布林說﹐他對投資組合進行了三、四次重大調整。
有人可能想說伯考維茨非常幸運﹐他的一些調整時機肯定暗示了他有如神助。但別忘了﹐許多投資者都希望表現更好﹐不可避免一些人肯定會獲得成功。華爾街經典書藉《客戶的遊艇在哪裡》(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作者施韋德(Fred Schwed)在這本書裏說﹐如果舉行一個擲硬幣大賽﹐有人會成為贏家﹐在這點上他們無疑將被追捧為擲硬幣的天才。
但這不僅是運氣的問題。近期哈佛商學院的科恩(Randolph Cohen)、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波爾克(Christopher Polk)以及高盛的希利(Bernhard Silli)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最好的想法”)﹐發現了支持伯考維茨向較少股票大量押注策略的證據﹐這與基金公司(及他們的行銷部門)推行的傳統智慧截然相反。簡言之﹐好的基金經理確實會選擇正確的股票。他們最信賴的“最好想法”股票也就是他們主要持有的股票﹐這些股票表現優異的幾率很高。
問題是基金行業決定了基金經理的投資組合中其餘部分是垃圾股﹐所以他們的基金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一樣﹐這樣更容易銷售。
目前Fairholme的投資組合看起來都錯了﹐至少根據傳統智慧判斷是這樣。伯考維茨把近三分之二的資金都投在僅10只股票上﹐其中多數對於主流投資者來說還是聽起來相當“高風險”的股票。許多是嚴重受創的金融股﹐主要包括美國國際集團(AIG)、花旗集團(Citigroup)、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債券發行機構MBIA、破產購物中心擁有者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以及佛羅裏達地產股The St. Joe Co。他基金中的15%為現金。
他的這些押注是對的還是錯的﹐顯然還需要觀察。儘管這些股票看起來風險很高﹐但伯考維茨是逆勢買入的。很明顯他認為這些股票買得很便宜﹐任何可能出現的漲幅都將超過跌幅。有幾次他真的獲得了額外收入。像花旗集團等一些股票﹐被認為股價將進一步下跌的投機客大舉賣空﹐當伯考維茨及其基金開始買入的時候﹐推高了股價﹐這無疑會使一些投機客面臨挾倉的局面﹐如果這些投機客被迫買回股票以回補他們的頭寸﹐這將進一步推升股價﹐這才是雙贏。
結果很難量化。即使這近來幫助了Fairholme﹐也不能持久。這把投資者置於什麼境地?伯考維茨是得到允諾的救世主嗎?還是他拿著你的錢去冒險?答案是:可能兩者都不是。伯考維茨是傑出的投資者﹐但他還沒有找到聖杯﹐這根本就不存在。他可能在某一點上犯錯誤﹐而人類總有這樣的傾向。集中的投資組合將有更大的效應﹐雖然人們認為希布納(Ken Heebner)(CGM精選基金)、尼格倫(Bill Nygren)(奧克馬克基金)和米勒(Bill Miller)(Legg Mason價值基金)等最後一批“超級投資者”都神乎其神﹐但投資者卻化了很大的代價發現其實不然。這些人每人都有表現優異的輝煌時刻﹐但最後卻慘敗而歸。投資者在大好時期湧入基金﹐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需要的唯一一支基金﹐最後卻以賣出告終。
那關鍵是什麼?任何投資Fairholme的人都想知道他們持有什麼。但為大漲大跌作好準備吧。Fairholme確實是值得擁有的好基金﹐但它只能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沒人是無所不知的。
Brett Arends
魯斯•伯考維茨(Bruce Berkowitz)如何令你的共同基金經理們看起來很差勁?很簡單。他做了共同基金經理們告誡你不要做的所有的事。大部分基金公司會說﹐你無法準確地把握市場時機。他做到了。他們會說﹐你不應該把大量現金放在一隻股票基金中。他放了。他們會說﹐你絕對不要把太多的錢投到少數幾只股票裏。他也投了。
毫無疑問﹐總有一天伯考維茨也會像別人一樣失敗。不過目前為止﹐在他的Fairholme Fund成立的頭10年中﹐這只基金令大部分華爾街公司都羞愧得無地自容了。據理柏(Lipper)說﹐Fairholme的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3%。也就是說﹐如果最初投資1萬美元的話﹐現在能獲得約3.5萬美元。這只基金是過去10年中表現最佳的基金。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挫。今年以來﹐Fairholme股價又漲了1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則僅漲了約2%。
世界過時了。晨星公司(Morningstar)說﹐Fairholme是今年賣出最快的國內股票基金。據跟蹤金融行業的Financial Research Corp.估計﹐今年以來﹐投資者已經向該基金投入了約30億美元﹐總資產達到了近150億美元。華爾街其他公司的表現又如何呢?同期﹐美國投資者實際上從其他股票基金中撤出了數十億美元資金。
他們和以往一樣放棄了華爾街。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伯考維茨恰恰是在1999年﹐也就是90年代的大泡沫接近頂峰的時候推出了Fairholme。當時正是兩種傳說的全勝時期:一個是股市總是表現出眾﹐一個是你無法戰勝市場﹐所以你應該停止努力﹐乾脆向指數基金屈服。此後的10年將這兩個傳說都埋葬掉了。伯考維茨和他的投資者則一直在它們的墳墓上跳舞。
他是如何做到的?晨星公司分析師布林(Mike Breen)解釋道﹐和另外一位知名的逆向投資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樣﹐伯考維茨也喜歡在自己看好的少數幾只股票上押大注。他會在買進之前﹐對這些股票進行嚴格的壓力測試──正如布林形容的﹐他試圖斃掉公司。(記者無法聯繫到伯考維茨進行置評。)與巴菲特不同的是﹐他樂於不斷地變換持股。在準確判斷時機的情況下﹐他在兩年前能源股接近高點時賣出﹐在大部分低迷時間堅守抗跌股﹐去年買進了金融股。布林說﹐他對投資組合進行了三、四次重大調整。
有人可能想說伯考維茨非常幸運﹐他的一些調整時機肯定暗示了他有如神助。但別忘了﹐許多投資者都希望表現更好﹐不可避免一些人肯定會獲得成功。華爾街經典書藉《客戶的遊艇在哪裡》(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作者施韋德(Fred Schwed)在這本書裏說﹐如果舉行一個擲硬幣大賽﹐有人會成為贏家﹐在這點上他們無疑將被追捧為擲硬幣的天才。
但這不僅是運氣的問題。近期哈佛商學院的科恩(Randolph Cohen)、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波爾克(Christopher Polk)以及高盛的希利(Bernhard Silli)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最好的想法”)﹐發現了支持伯考維茨向較少股票大量押注策略的證據﹐這與基金公司(及他們的行銷部門)推行的傳統智慧截然相反。簡言之﹐好的基金經理確實會選擇正確的股票。他們最信賴的“最好想法”股票也就是他們主要持有的股票﹐這些股票表現優異的幾率很高。
問題是基金行業決定了基金經理的投資組合中其餘部分是垃圾股﹐所以他們的基金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一樣﹐這樣更容易銷售。
目前Fairholme的投資組合看起來都錯了﹐至少根據傳統智慧判斷是這樣。伯考維茨把近三分之二的資金都投在僅10只股票上﹐其中多數對於主流投資者來說還是聽起來相當“高風險”的股票。許多是嚴重受創的金融股﹐主要包括美國國際集團(AIG)、花旗集團(Citigroup)、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債券發行機構MBIA、破產購物中心擁有者General Growth Properties﹐以及佛羅裏達地產股The St. Joe Co。他基金中的15%為現金。
他的這些押注是對的還是錯的﹐顯然還需要觀察。儘管這些股票看起來風險很高﹐但伯考維茨是逆勢買入的。很明顯他認為這些股票買得很便宜﹐任何可能出現的漲幅都將超過跌幅。有幾次他真的獲得了額外收入。像花旗集團等一些股票﹐被認為股價將進一步下跌的投機客大舉賣空﹐當伯考維茨及其基金開始買入的時候﹐推高了股價﹐這無疑會使一些投機客面臨挾倉的局面﹐如果這些投機客被迫買回股票以回補他們的頭寸﹐這將進一步推升股價﹐這才是雙贏。
結果很難量化。即使這近來幫助了Fairholme﹐也不能持久。這把投資者置於什麼境地?伯考維茨是得到允諾的救世主嗎?還是他拿著你的錢去冒險?答案是:可能兩者都不是。伯考維茨是傑出的投資者﹐但他還沒有找到聖杯﹐這根本就不存在。他可能在某一點上犯錯誤﹐而人類總有這樣的傾向。集中的投資組合將有更大的效應﹐雖然人們認為希布納(Ken Heebner)(CGM精選基金)、尼格倫(Bill Nygren)(奧克馬克基金)和米勒(Bill Miller)(Legg Mason價值基金)等最後一批“超級投資者”都神乎其神﹐但投資者卻化了很大的代價發現其實不然。這些人每人都有表現優異的輝煌時刻﹐但最後卻慘敗而歸。投資者在大好時期湧入基金﹐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需要的唯一一支基金﹐最後卻以賣出告終。
那關鍵是什麼?任何投資Fairholme的人都想知道他們持有什麼。但為大漲大跌作好準備吧。Fairholme確實是值得擁有的好基金﹐但它只能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沒人是無所不知的。
Brett Arends
新聞辭典-肥尾效應
2010-08-06 工商時報 【魏喬怡】
尾端/極端風險(Tail Risk)是指統計學上兩個極端值可能出現的風險,按照常態的鐘型分佈(Bell Shape),兩端的分佈機率是相當低的(Thin Tails);但是兩個極端值的分佈亦有可能出現厚尾/肥尾(Fat Tails風險),那就是距離中值(Mean),出現的機率提高。運用在金融市場上,那就是極端行情出現的可能性增加,而且頻繁,那可能會造成市場行情的大幅震盪,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市場上出現不尋常的事件,如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今年的南歐主權債信危機,皆產生肥尾效應。
尾端/極端風險(Tail Risk)是指統計學上兩個極端值可能出現的風險,按照常態的鐘型分佈(Bell Shape),兩端的分佈機率是相當低的(Thin Tails);但是兩個極端值的分佈亦有可能出現厚尾/肥尾(Fat Tails風險),那就是距離中值(Mean),出現的機率提高。運用在金融市場上,那就是極端行情出現的可能性增加,而且頻繁,那可能會造成市場行情的大幅震盪,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市場上出現不尋常的事件,如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今年的南歐主權債信危機,皆產生肥尾效應。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贈與過頭 當心稅稅難安
聯合理財網 2010/08/02 【經濟日報/文/林嘉焜(萬泰聯合會計事務所副總)】
【個案實例】
王伯伯很少注意遺贈稅法規定,他曾在民國89年匯款200萬元給他的長孫,作為考上大學的獎學金。大女兒在97年購屋時,他也匯了1,000萬元到房屋賣方的帳戶。99年1月則匯款220萬給大兒子,給他周轉生意;當年4月還送了5克拉的鑽戒給王媽媽當生日禮物,價值300萬元;另外,也買了一支200 萬元鑽表給二房太太。隨後,王伯伯在6月花費4,000萬元買了一戶上海高級別墅,豋記在二房兒子名下。這些陳年往事,未來在王伯伯過世後,會有贈與稅的問題嗎?【個案解析】 核課期為五年
民國89年度的贈與免稅額為100萬元,因此當年王伯伯送200萬元給長孫,應該要主動申報贈與稅。但如未申報贈與稅,而且已經超過七年,則國稅局不能主動補稅,民眾也可不繳。若是民眾有申報贈與稅,而且並非惡意逃稅申報不實,則核課期間為五年。
王伯伯在97年幫大女兒付屋款1,000萬元時,雖然王伯伯不是直接付款給女兒,仍等於是王伯伯替大女兒買單,這屬於遺贈稅法第5條的贈與行為,稱為視同贈與,也須主動申報贈與稅,但是以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加總為贈與金額。
由於尚未超過七年核課期限,建議王伯伯主動補報繳贈與稅。假設土地公告現值900萬元與房屋評定現值100萬元,加總為1,000萬元。以當年贈與稅規定計算稅額:(贈與總額1,000萬元─免稅額111萬元)×27%─109.7萬元=130.33萬元。
周轉金須證明雖然王伯伯主張匯款給大兒子220萬元屬於資金周轉,並非贈與。實際上,稽徵機關對於父母與子女間的無償資金移轉,都以贈與論定,除非王伯伯提出公證過的借據及付息證明。由於99年個人贈與稅免稅額為220萬元,王伯伯匯款金額尚未超過,因此免申報贈與稅。
王伯伯於99年4月贈與王媽媽300萬元的鑽戒,此行為屬於夫妻間的贈與,不課贈與稅。但二房太太並非法定配偶,因此王伯伯贈與二房的200萬元鑽表,必須課徵王伯伯的贈與稅。贈與稅計算:(當年度累積贈與220萬元+200萬元)─免稅額220萬元=贈與淨額200萬元,200萬元×稅率10%=贈與稅20萬元。
99年6月王伯伯出資4,000萬元購買上海房子,登記在二兒子名下,這視同贈與,須申報贈與稅。
若王伯伯贈與台灣的不動產,不需以市價計算,只要以土地公告現值加上房屋評定現值來計算贈與總額以核課贈與稅;但贈與大陸不動產,並非購買土地,也無公告現值可供申報,必須以市價4,000萬元計入贈與金額。贈與稅計算:4000萬元×10%=400萬元。30日內主動申報
1.贈與稅很便宜,誠實申報,不需再逃稅。
2.贈與30日內,必須主動申報;但是贈與金額220萬元以內則免申報。
3.若有漏報贈與稅情形,趁國稅局未調查前,受贈人將贈與現金匯回贈與人帳戶,都屬有效「贈與之撤回」,不會以二次贈與課稅。但是,贈與之資產為過戶主義資產(如汽車與股票),則不適用贈與之撤回。
4.夫妻間贈與免課贈與稅,但妻只限元配,不包括二奶或同居人、未婚妻。
【個案實例】
王伯伯很少注意遺贈稅法規定,他曾在民國89年匯款200萬元給他的長孫,作為考上大學的獎學金。大女兒在97年購屋時,他也匯了1,000萬元到房屋賣方的帳戶。99年1月則匯款220萬給大兒子,給他周轉生意;當年4月還送了5克拉的鑽戒給王媽媽當生日禮物,價值300萬元;另外,也買了一支200 萬元鑽表給二房太太。隨後,王伯伯在6月花費4,000萬元買了一戶上海高級別墅,豋記在二房兒子名下。這些陳年往事,未來在王伯伯過世後,會有贈與稅的問題嗎?【個案解析】 核課期為五年
民國89年度的贈與免稅額為100萬元,因此當年王伯伯送200萬元給長孫,應該要主動申報贈與稅。但如未申報贈與稅,而且已經超過七年,則國稅局不能主動補稅,民眾也可不繳。若是民眾有申報贈與稅,而且並非惡意逃稅申報不實,則核課期間為五年。
王伯伯在97年幫大女兒付屋款1,000萬元時,雖然王伯伯不是直接付款給女兒,仍等於是王伯伯替大女兒買單,這屬於遺贈稅法第5條的贈與行為,稱為視同贈與,也須主動申報贈與稅,但是以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加總為贈與金額。
由於尚未超過七年核課期限,建議王伯伯主動補報繳贈與稅。假設土地公告現值900萬元與房屋評定現值100萬元,加總為1,000萬元。以當年贈與稅規定計算稅額:(贈與總額1,000萬元─免稅額111萬元)×27%─109.7萬元=130.33萬元。
周轉金須證明雖然王伯伯主張匯款給大兒子220萬元屬於資金周轉,並非贈與。實際上,稽徵機關對於父母與子女間的無償資金移轉,都以贈與論定,除非王伯伯提出公證過的借據及付息證明。由於99年個人贈與稅免稅額為220萬元,王伯伯匯款金額尚未超過,因此免申報贈與稅。
王伯伯於99年4月贈與王媽媽300萬元的鑽戒,此行為屬於夫妻間的贈與,不課贈與稅。但二房太太並非法定配偶,因此王伯伯贈與二房的200萬元鑽表,必須課徵王伯伯的贈與稅。贈與稅計算:(當年度累積贈與220萬元+200萬元)─免稅額220萬元=贈與淨額200萬元,200萬元×稅率10%=贈與稅20萬元。
99年6月王伯伯出資4,000萬元購買上海房子,登記在二兒子名下,這視同贈與,須申報贈與稅。
若王伯伯贈與台灣的不動產,不需以市價計算,只要以土地公告現值加上房屋評定現值來計算贈與總額以核課贈與稅;但贈與大陸不動產,並非購買土地,也無公告現值可供申報,必須以市價4,000萬元計入贈與金額。贈與稅計算:4000萬元×10%=400萬元。30日內主動申報
1.贈與稅很便宜,誠實申報,不需再逃稅。
2.贈與30日內,必須主動申報;但是贈與金額220萬元以內則免申報。
3.若有漏報贈與稅情形,趁國稅局未調查前,受贈人將贈與現金匯回贈與人帳戶,都屬有效「贈與之撤回」,不會以二次贈與課稅。但是,贈與之資產為過戶主義資產(如汽車與股票),則不適用贈與之撤回。
4.夫妻間贈與免課贈與稅,但妻只限元配,不包括二奶或同居人、未婚妻。
要保人改子女 要稅
【經濟日報╱文/林嘉焜 (萬泰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
個案實例
黃媽媽購買三張保單,自己為要保人與受益人,繳費年期15年。當繳完最後一期保費後,黃媽媽便把三張保單的要保人與滿期金受益人分別改為三個兒子。不久,滿期金便分別匯入三個兒子帳戶。
國稅局認定為逃漏贈與稅,與以補稅加罰,但黃媽媽主張與三個兒子約定好,兒子拿到錢要奉養父母,這並非贈與行為,不該課徵贈與稅。到底更改要保人是否要繳贈與稅呢?
個案解析
黃媽媽主張保費是她平常儉省所繳納,雖變更要保人,然其保險給付金額仍由黃媽媽保管,倘其子孝順並照顧父母,方能給予。
至於變更受益人,黃媽媽說明是為了讓三個兒子方便申報綜所稅時,符合要保人與被保人同一申報戶的人壽保險費扣除額之列舉限制。但是,國稅局認為變更要保人的無償行為就是贈與行為,分析邏輯如下:1、黃媽媽本來是保單的要保人及滿期受益人,得依照保險契約請求保險公司於繳費滿期時依約給付滿期金,這個給付請求權為有財產價值之權利,屬遺贈稅法第4條所指之財產。所以,保單是具有保險利益之財產。
主張非贈與…要舉證
2、黃媽媽將保單的要保人及滿期受益人變更為兒子,就是將自己之有財產價值的權利無償讓與他人,已符合遺贈稅法第4條所定贈與之要件,應依法繳納贈與稅。3、雖然黃媽媽主張更改保單的要保人並未實際送與財產,但是參照最高法院判例「民法第406條所謂自己之財產,不以現在屬於自己之財產為限,將來可屬自己財產,亦包含在內。」本案的三張保單於契約期滿時有受領保險金的權利,將來可屬於黃媽媽的財產,參照上述判例意旨,就是黃媽媽自己之財產,無償移轉與三個兒子。
4、黃媽媽主張滿期金實際還是由她保管,但是,國稅局認為保單變更時,已經由三位兒子親自簽章更正,顯見三人已同意變更為要保人及滿期受益人,有允受之意思,依遺贈稅法規定,應課徵贈與稅。
5.黃媽媽主張變更要保人與受益人為三個兒子,並非贈與行為,國稅局沒問清楚就課徵贈與稅。參照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稅捐稽徵機關如已提出相當事證,客觀上已足能證明當事人之經濟活動,應認稅捐機關業已證明稅捐債權之存在;如當事人予以否認,即應就其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補稅又加罰…划不來
6、國稅局要求黃媽媽舉證,證明她並未無償贈與給三個兒子,但黃媽媽未在期限內舉證。
其實,黃媽媽算好運氣,國稅局只以滿期金總計180萬元為贈與金額,當本案於複查程序中,國稅局向國泰人壽查詢保單變更當日保單價值(解約金)合計應為200萬元,較原核定贈與總額180萬元為高,基於行政救濟不得為更不利於原告之決定,原處分予以維持。黃媽媽又主張只要補稅不要罰鍰,因為處罰贈與稅漏報者使其不再犯之單純目的,竟不問其原因情形而須課以最高兩倍之罰鍰,明顯違反比例原則及憲法保障人民財權。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判黃媽媽「未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4條規定期限申報,顯有違章故意;縱非故意,亦有應注意依法申報卻漏未注意申報之疏失,而難解其過失之責。」
但黃媽媽也有更倒楣的事,因為此案調查中,國稅局又另發現黃媽媽把另一張保單在其他日期也是變更要保人為三子,又涉及另一起贈與稅案。
貼心叮嚀/小額逃稅 照逮不誤
‧保單屬於要保人的資產,變更要保人就是移轉資產,要注意遺贈稅規定。
‧本案的贈與發生日為保單變更日,並非滿期金給付日。而且本案變更日的保單價值還高於滿期金價值,贈與稅應該更高。
‧本案三張保單個別滿期金都是60萬元,金額很小,還是遭查獲補稅加罰,民眾切勿以為逃稅金額小就不會被抓到。
‧國稅局調查本案時,又抓到黃媽媽其他的保單變更贈與稅,愈抓愈多,稅金像滾雪球,愈滾愈不可收拾。
‧目前社會上,仍有許多財稅顧問建議更改保單要保人以利逃稅,本案則是最好的當頭棒喝。
個案實例
黃媽媽購買三張保單,自己為要保人與受益人,繳費年期15年。當繳完最後一期保費後,黃媽媽便把三張保單的要保人與滿期金受益人分別改為三個兒子。不久,滿期金便分別匯入三個兒子帳戶。
國稅局認定為逃漏贈與稅,與以補稅加罰,但黃媽媽主張與三個兒子約定好,兒子拿到錢要奉養父母,這並非贈與行為,不該課徵贈與稅。到底更改要保人是否要繳贈與稅呢?
個案解析
黃媽媽主張保費是她平常儉省所繳納,雖變更要保人,然其保險給付金額仍由黃媽媽保管,倘其子孝順並照顧父母,方能給予。
至於變更受益人,黃媽媽說明是為了讓三個兒子方便申報綜所稅時,符合要保人與被保人同一申報戶的人壽保險費扣除額之列舉限制。但是,國稅局認為變更要保人的無償行為就是贈與行為,分析邏輯如下:1、黃媽媽本來是保單的要保人及滿期受益人,得依照保險契約請求保險公司於繳費滿期時依約給付滿期金,這個給付請求權為有財產價值之權利,屬遺贈稅法第4條所指之財產。所以,保單是具有保險利益之財產。
主張非贈與…要舉證
2、黃媽媽將保單的要保人及滿期受益人變更為兒子,就是將自己之有財產價值的權利無償讓與他人,已符合遺贈稅法第4條所定贈與之要件,應依法繳納贈與稅。3、雖然黃媽媽主張更改保單的要保人並未實際送與財產,但是參照最高法院判例「民法第406條所謂自己之財產,不以現在屬於自己之財產為限,將來可屬自己財產,亦包含在內。」本案的三張保單於契約期滿時有受領保險金的權利,將來可屬於黃媽媽的財產,參照上述判例意旨,就是黃媽媽自己之財產,無償移轉與三個兒子。
4、黃媽媽主張滿期金實際還是由她保管,但是,國稅局認為保單變更時,已經由三位兒子親自簽章更正,顯見三人已同意變更為要保人及滿期受益人,有允受之意思,依遺贈稅法規定,應課徵贈與稅。
5.黃媽媽主張變更要保人與受益人為三個兒子,並非贈與行為,國稅局沒問清楚就課徵贈與稅。參照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稅捐稽徵機關如已提出相當事證,客觀上已足能證明當事人之經濟活動,應認稅捐機關業已證明稅捐債權之存在;如當事人予以否認,即應就其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補稅又加罰…划不來
6、國稅局要求黃媽媽舉證,證明她並未無償贈與給三個兒子,但黃媽媽未在期限內舉證。
其實,黃媽媽算好運氣,國稅局只以滿期金總計180萬元為贈與金額,當本案於複查程序中,國稅局向國泰人壽查詢保單變更當日保單價值(解約金)合計應為200萬元,較原核定贈與總額180萬元為高,基於行政救濟不得為更不利於原告之決定,原處分予以維持。黃媽媽又主張只要補稅不要罰鍰,因為處罰贈與稅漏報者使其不再犯之單純目的,竟不問其原因情形而須課以最高兩倍之罰鍰,明顯違反比例原則及憲法保障人民財權。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判黃媽媽「未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4條規定期限申報,顯有違章故意;縱非故意,亦有應注意依法申報卻漏未注意申報之疏失,而難解其過失之責。」
但黃媽媽也有更倒楣的事,因為此案調查中,國稅局又另發現黃媽媽把另一張保單在其他日期也是變更要保人為三子,又涉及另一起贈與稅案。
貼心叮嚀/小額逃稅 照逮不誤
‧保單屬於要保人的資產,變更要保人就是移轉資產,要注意遺贈稅規定。
‧本案的贈與發生日為保單變更日,並非滿期金給付日。而且本案變更日的保單價值還高於滿期金價值,贈與稅應該更高。
‧本案三張保單個別滿期金都是60萬元,金額很小,還是遭查獲補稅加罰,民眾切勿以為逃稅金額小就不會被抓到。
‧國稅局調查本案時,又抓到黃媽媽其他的保單變更贈與稅,愈抓愈多,稅金像滾雪球,愈滾愈不可收拾。
‧目前社會上,仍有許多財稅顧問建議更改保單要保人以利逃稅,本案則是最好的當頭棒喝。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李志延:投資美酒致富 難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 2010.08.02
葡萄酒在亞洲拍賣會上掀起競標潮,但全球唯一亞裔女性葡萄酒高級品酒師(Master of Wine)李志延(Jeannie Cho Lee)認為,美酒投資致富的難度太高,除高知名度酒款外,不妨以個人味蕾為標準,挑選愈陳愈香的酒。
品酒逾上萬種的李志延注意到,在蘇富比(Sotheby’s)等拍賣公司的亞洲專拍會,葡萄酒不僅全數售罄,且成交價屢創新高。
她說,這波「瘋狂競標」由新買家帶動,起因可能是不瞭解酒的價值,或者覺得與動輒數百萬美元的藝術品相比,酒價相對便宜。
李志延指出,只有出身彼德綠堡(Petrus)、拉圖(Latour)和拉斐(Lafite)等知名酒莊的酒,能夠保值或高價轉售,其他酒類的身價恐難以為繼。
例如,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批12瓶原木箱裝1982年的拉圖酒莊紅酒(Chateau Latour)拍出33.88萬港幣(4.36萬美元),但總部在紐約的Tribeca酒商公司兩周後刊登同款酒的報紙促銷廣告,每瓶僅售2,250美元。
李志延說:「我還不認識靠葡萄酒致富的人,別期望自己是第一個。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恐怕要轉行。」
她建議堅持投資葡萄酒的人士買自己喜歡、愈陳愈香的美酒。例如來自德國或法國羅亞爾河谷(Loire Valley)的白酒是被低估的平價酒款,可貯藏50或60年成為佳釀。
李志延說,逾十年的優質紅酒,口感會出現美妙變化,「從如天鵝絨般醇厚變成絲綢般順滑。品嚐這種美酒最令人愉悅」,如1985及1986年的波爾多(Bordeaux),或1988年的勃根地(Burgundy)。她也很喜歡美國奧勒岡州的黑皮諾葡萄(Pinot Noirs)釀的酒,以及澳洲和美國加州產的高級紅酒。
全球279位品酒師中,僅75位是女性,李志延更是唯一的亞洲臉孔。她比喻自己像一名前來評鑑港式點心的金髮瑞典男子,難免被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質疑。
她曾疑惑,若她是灰髮戴眼鏡的歐洲男子,是否更符合葡萄酒品酒師形象,酒莊莊主不會投以挑剔的眼光,她的職涯也能更順遂。
她感嘆身為少數族裔「必須接受同等挑戰,但表現得更出色。這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
不過李志延擅長克服挑戰。她八歲自首爾移民紐約長島,聽不懂老師說什麼,還須忍受同學嘲弄,但五年級起學業成績名列前茅,並在23歲取得哈佛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她原本計劃遵循雙親期望,找一份穩定的學者工作,但25歲時嫁給韓裔投資銀行家喬瑟夫‧李(音譯)後,就開始追逐自己對食物與寫作的熱情。
1994年,她與先生遷至香港定居,先擔任遠東經濟評論的美食記者,2001年開始追求葡萄酒品酒師頭銜,苦讀七年、通過七關艱深測試,2008年終於得以圓夢。
李志延認為,香港取代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集散地,勢將提供更多葡萄酒的相關服務。香港2008年2月取消酒類關稅,去年舉辦14場葡萄酒拍賣,總值近5億港幣(6,400萬美元)。
(取材自彭博資訊)
葡萄酒在亞洲拍賣會上掀起競標潮,但全球唯一亞裔女性葡萄酒高級品酒師(Master of Wine)李志延(Jeannie Cho Lee)認為,美酒投資致富的難度太高,除高知名度酒款外,不妨以個人味蕾為標準,挑選愈陳愈香的酒。
品酒逾上萬種的李志延注意到,在蘇富比(Sotheby’s)等拍賣公司的亞洲專拍會,葡萄酒不僅全數售罄,且成交價屢創新高。
她說,這波「瘋狂競標」由新買家帶動,起因可能是不瞭解酒的價值,或者覺得與動輒數百萬美元的藝術品相比,酒價相對便宜。
李志延指出,只有出身彼德綠堡(Petrus)、拉圖(Latour)和拉斐(Lafite)等知名酒莊的酒,能夠保值或高價轉售,其他酒類的身價恐難以為繼。
例如,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批12瓶原木箱裝1982年的拉圖酒莊紅酒(Chateau Latour)拍出33.88萬港幣(4.36萬美元),但總部在紐約的Tribeca酒商公司兩周後刊登同款酒的報紙促銷廣告,每瓶僅售2,250美元。
李志延說:「我還不認識靠葡萄酒致富的人,別期望自己是第一個。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恐怕要轉行。」
她建議堅持投資葡萄酒的人士買自己喜歡、愈陳愈香的美酒。例如來自德國或法國羅亞爾河谷(Loire Valley)的白酒是被低估的平價酒款,可貯藏50或60年成為佳釀。
李志延說,逾十年的優質紅酒,口感會出現美妙變化,「從如天鵝絨般醇厚變成絲綢般順滑。品嚐這種美酒最令人愉悅」,如1985及1986年的波爾多(Bordeaux),或1988年的勃根地(Burgundy)。她也很喜歡美國奧勒岡州的黑皮諾葡萄(Pinot Noirs)釀的酒,以及澳洲和美國加州產的高級紅酒。
全球279位品酒師中,僅75位是女性,李志延更是唯一的亞洲臉孔。她比喻自己像一名前來評鑑港式點心的金髮瑞典男子,難免被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質疑。
她曾疑惑,若她是灰髮戴眼鏡的歐洲男子,是否更符合葡萄酒品酒師形象,酒莊莊主不會投以挑剔的眼光,她的職涯也能更順遂。
她感嘆身為少數族裔「必須接受同等挑戰,但表現得更出色。這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
不過李志延擅長克服挑戰。她八歲自首爾移民紐約長島,聽不懂老師說什麼,還須忍受同學嘲弄,但五年級起學業成績名列前茅,並在23歲取得哈佛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她原本計劃遵循雙親期望,找一份穩定的學者工作,但25歲時嫁給韓裔投資銀行家喬瑟夫‧李(音譯)後,就開始追逐自己對食物與寫作的熱情。
1994年,她與先生遷至香港定居,先擔任遠東經濟評論的美食記者,2001年開始追求葡萄酒品酒師頭銜,苦讀七年、通過七關艱深測試,2008年終於得以圓夢。
李志延認為,香港取代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集散地,勢將提供更多葡萄酒的相關服務。香港2008年2月取消酒類關稅,去年舉辦14場葡萄酒拍賣,總值近5億港幣(6,400萬美元)。
(取材自彭博資訊)
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由基金經理人的異動來看中國基金市場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0/07/19
在沉寂兩年後,中國市場再度獲批可以成立新的基金公司,最新成立的「紐銀基金」是由中國西部證券和美國紐約梅隆(BNY Mellon)共同投資2億元人民幣合資設立。紐約梅隆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家銀行,也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檔股票。截至2010年4月底,其資產管理規模逾1.1萬億美元,位於全球前幾名之列;其託管資產規模達22.4萬億美元,居全球第一。根據消息指出,目前另有七、八家新基金公司的成立申請仍在證監會審核中,由於預期市場即將有相關工作職缺的釋出,連帶也造成了近期中國基金市場蠢蠢欲動的換職潮,而基金經理人的跳槽大戲也將再度於中國基金市場展開。
今年以來,中國已共有118檔基金申報基金經理人變更,當然不全是基金經理離職,也有增加基金經理人、內部輪調,或是獲得升遷等因素,但市場最關注的還是經理人投身私募行業或是加入其他基金公司。根據晨星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自2007年開始,有不少經理人轉戰私募基金,導致中國共同基金市場經理人的流失。再者,許多基金公司逐步發展一些機構組織,也是造成部分經理人離職的原因。
一直以來,由於中國基金市場不斷的擴大、新基金亦不斷發行,使得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人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部分投資經驗不足的經理人也紛紛披掛上陣,人員的頻繁流動也導致中國的基金經理平均任職時間都很短。統計顯示,中國的基金經理人從業年限不足1年的比例占到基金經理人總數的近30%,而年紀不到30歲的基金經理人所占比重更是逐步在擴大,投資經驗超過10年以上的經理人甚至不到1%。
根據晨星對單一基金公司的統計資料來看,近5年內中國基金公司平均留值率最高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別為海富通、興業全球和易方達,留職率分別為92%、90%和85%;最低的三家公司則是金鶯、摩根史丹利華鑫和萬家,留職率分別為30%、53%及55%。
不論是進行挖角或是自行培訓基金經理人,在基金經理人異動的同時,投資人都被迫承擔相關的風險。中國基金市場經理人高度的不穩定性,實際上是中國基金市場投資人潛在的一個大隱憂,一個經驗不足的基金經理人如何去管理操作動輒幾十億人民幣規模的基金,這問題不僅關係中國基金市場未來的發展,同時也攸關投資人切身的投資報酬。
在沉寂兩年後,中國市場再度獲批可以成立新的基金公司,最新成立的「紐銀基金」是由中國西部證券和美國紐約梅隆(BNY Mellon)共同投資2億元人民幣合資設立。紐約梅隆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家銀行,也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檔股票。截至2010年4月底,其資產管理規模逾1.1萬億美元,位於全球前幾名之列;其託管資產規模達22.4萬億美元,居全球第一。根據消息指出,目前另有七、八家新基金公司的成立申請仍在證監會審核中,由於預期市場即將有相關工作職缺的釋出,連帶也造成了近期中國基金市場蠢蠢欲動的換職潮,而基金經理人的跳槽大戲也將再度於中國基金市場展開。
今年以來,中國已共有118檔基金申報基金經理人變更,當然不全是基金經理離職,也有增加基金經理人、內部輪調,或是獲得升遷等因素,但市場最關注的還是經理人投身私募行業或是加入其他基金公司。根據晨星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自2007年開始,有不少經理人轉戰私募基金,導致中國共同基金市場經理人的流失。再者,許多基金公司逐步發展一些機構組織,也是造成部分經理人離職的原因。
一直以來,由於中國基金市場不斷的擴大、新基金亦不斷發行,使得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人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部分投資經驗不足的經理人也紛紛披掛上陣,人員的頻繁流動也導致中國的基金經理平均任職時間都很短。統計顯示,中國的基金經理人從業年限不足1年的比例占到基金經理人總數的近30%,而年紀不到30歲的基金經理人所占比重更是逐步在擴大,投資經驗超過10年以上的經理人甚至不到1%。
根據晨星對單一基金公司的統計資料來看,近5年內中國基金公司平均留值率最高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別為海富通、興業全球和易方達,留職率分別為92%、90%和85%;最低的三家公司則是金鶯、摩根史丹利華鑫和萬家,留職率分別為30%、53%及55%。
不論是進行挖角或是自行培訓基金經理人,在基金經理人異動的同時,投資人都被迫承擔相關的風險。中國基金市場經理人高度的不穩定性,實際上是中國基金市場投資人潛在的一個大隱憂,一個經驗不足的基金經理人如何去管理操作動輒幾十億人民幣規模的基金,這問題不僅關係中國基金市場未來的發展,同時也攸關投資人切身的投資報酬。
代墊遺產稅 未求償視同贈與 須繳稅
2010-07-27工商時報 記者陳懷瑜/台北報導
台北市國稅局26日表示,繼承人如果幫其他繼承人代墊遺產稅,結果造成該名繼承人總財產出現減少的情況者,這樣的代墊行為將會被視同贈與,必須繳交贈與稅。
根據遺贈稅法規定,只要無償為他人免除承擔債務,或者無償為他人承擔負擔者,都屬於贈與行為,因此,如果繼承人替其他繼承人代付遺產稅的話,也屬於贈與行為。
北市國稅局日前出現一個贈與案件,就是夫死亡之後,妻子以及子女皆為繼承人,母親代子女墊付遺產稅,支付所有遺產稅額共計2,000萬元,可是母親只分得300萬元遺產,其餘遺產因為早分配給子女,造成母親並無太多現金可支付稅款,因此以向銀行借款方式,墊付該筆遺產稅,造成母親負債1,700萬元。
不久之後,年邁母親也往生,國稅局進行遺產查核工作時發現,原來其配偶死亡當時,2,000萬元的遺產稅都是母親所支付,於是要求其他繼承人必須代替已經往生的母親,繳交170萬元的贈與稅。
台北市國稅局26日表示,繼承人如果幫其他繼承人代墊遺產稅,結果造成該名繼承人總財產出現減少的情況者,這樣的代墊行為將會被視同贈與,必須繳交贈與稅。
根據遺贈稅法規定,只要無償為他人免除承擔債務,或者無償為他人承擔負擔者,都屬於贈與行為,因此,如果繼承人替其他繼承人代付遺產稅的話,也屬於贈與行為。
北市國稅局日前出現一個贈與案件,就是夫死亡之後,妻子以及子女皆為繼承人,母親代子女墊付遺產稅,支付所有遺產稅額共計2,000萬元,可是母親只分得300萬元遺產,其餘遺產因為早分配給子女,造成母親並無太多現金可支付稅款,因此以向銀行借款方式,墊付該筆遺產稅,造成母親負債1,700萬元。
不久之後,年邁母親也往生,國稅局進行遺產查核工作時發現,原來其配偶死亡當時,2,000萬元的遺產稅都是母親所支付,於是要求其他繼承人必須代替已經往生的母親,繳交170萬元的贈與稅。
拆穿股市投資的十大謊言
2010年07月29日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上週收盤時﹐跟一個星期多一點之前十分接近。上週三振奮人心地上漲200點﹐主要也就是填補前一個週五讓人發愁的200點跌幅。
幾個星期以前﹐道指重挫近800點﹐然後又以同樣劇烈的程度回升。相比4月份﹐這個廣受關注的市場指標目前下跌了7%﹐相比2009年低點則上漲了59%。
這種讓人頭暈眼花的起伏﹐又一次考驗著投資者的神經。2008年到2009年的各種事情已經讓人崩潰﹐而自今春爆發希臘債務危機以來﹐動盪行情又一次回到了市場。
在這種時候﹐經紀商或理財師可能會為你提供一些箴言或建議。有一些標準的安慰話﹐你會一遍又一遍地聽到。但這些話說得有多對呢?下面的10句話﹐就需要進一步推敲。
1.“現在是投資股市的良機。”
真的嗎?問一問經紀商﹐看他在什麼時候警告過客戶﹐說當時不適合投資股市。2007年10月?2000年2月?壞掉的手錶﹐一天總有兩個時刻顯示的時間是對的﹐但並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去撿只壞表來戴。或者像某人曾經說過的一樣﹐找經紀商問現在是否適合投資股市﹐就像找理發師問你是不是該剪頭。“當然該剪﹐先生。請跟我來!”
2. “股市平均讓你每年盈利約10%。”
那又怎樣?這是根據一部分過去的歷史總結出來的﹐一直要回到19世紀初﹐而且有很多地方經不起檢驗。
這10%當中﹐約三個百分點只不過是來自通貨膨脹。其他7%也不一定可靠。19世紀的數據是值得懷疑的﹐而20世紀的全球圖景錯綜複雜。專家認為﹐5%可能更為典型。另外﹐股市只有在你以平均估值買進的時候才會產生平均回報率。如果你在估值較高的時候買進﹐回報就遠遠不如了。
3. “我們的經濟學家預測……”
打住吧。問問經紀商﹐他們公司的經濟學家有沒有預測到最近的這場衰退﹐如果預測到了﹐是在什麼時候。
人們過去的經濟預測成績並不怎麼好。即使是到了2008年﹐很多經濟學家還在否認衰退已經進行。常見的表演是預測經濟將會出現“放緩”﹐但不會進入“衰退”。這樣﹐不管實際情況怎樣﹐他們都能夠為自己開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在預測家面前﹐算命先生的表現還算不錯。
4. “投資股市讓你參與經濟增長。”
把這話說給日本人聽吧。自1989年以來﹐日本經濟已增長逾四分之一﹐但股市下跌了逾四分之三。或者把這句話說給任何在10年前投資美股的人聽。而且﹐這類例子還不僅限於這兩個。196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萬億美元﹐道指約在1000點。13年過後﹐美國經濟已增長至3.3萬億美元﹐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呢?還是1000點上下。
5. “要有高回報﹐就得承擔高風險。”
巴菲特聽了這話肯定覺得意外﹐他寧願投資那些沒意思的公司和沒意思的行業。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FactSet Research公用事業指數的表現超出了激動人心的“高風險”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賺取高回報的唯一途徑﹐是購買相對未來現金流比較便宜的股票。至於“風險”﹐經紀商可能認為它就是“波動性”﹐而波動性的意思往往就是股價的上下起伏。但大家都知道﹐風險其實是損失本金的可能性。
6. “市場估值真的很便宜了﹐現在的本益比大約只有13倍。”
被普遍引用的本益比(股價除以年度稅後利潤)可能會起誤導作用﹐因為利潤的波動性實在太大﹐繁榮期高得不得了﹐衰退時又低得不得了。
讓經紀商談談其他估值指標﹐比如股息率﹐也就是每一塊錢的投資得多少分紅﹔或者談談經過週期性調整的市盈率﹐也就是股價除以過去10年的利潤﹔又或者談談托賓Q值(Tobin's Q)﹐即股價除以公司資產實際重置成本之比。沒有哪個指標是完美的﹐但這三個指標在過去的預測表現不錯。目前﹐三個指標全都說股市相當昂貴﹐而不是相當便宜。
7. “市場變動的時間不能預測。”
這種老話使得客戶一分錢都不敢從市場裏撤出來。努力趕上市場的每一個起落﹐當然是傻子才做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得一直不對整體估值給出判斷。
如果你在股價相比現金流和資產顯得便宜的時候投資股市(這往往是在所有其他人都看跌的時候)﹐你一般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如果在股價非常昂貴的時候(比如其他每個人都離奇地看多時)投資﹐你可能就會敗得一塌糊塗。
8. “我們推薦您組建分散化的基金組合。”
如果經紀商的意思是你應該在現金、債券、股票、另類投資、大宗商品、貴金屬當中進行分散化﹐那麼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但在太多的經紀商那裡﹐所謂分散化就是投資不同名稱、不同“風格”的基金﹐像大市值價值型、小市值成長型、中市值混合型、國際小市值價值型之類。這些東西不過是營銷噱頭。比如﹐“中市值混合型”基金這樣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基金往往一直是100%入市﹐並且全部投資於股市。在全球化的經濟中﹐甚至帶“國際”字眼的基金所具備的分散性也不及以往﹐因為各種東西之間都在產生關聯。
9. “這是一個選股人的市場。”
什麼?每一個市場好像都可以定義為“選股人的市場”﹐但對多數人來說﹐投資回報(不管是正還是負)中的多數都來自他們所選的資產類別(見第8條)﹐而不是單筆投資。面且﹐即使市場確實是一個選股人的市場﹐你要怎樣才能相信你的經紀商就是合適的選股人呢?
10. “從長期來看﹐股市表現超過其他市場。”
何為長期?如果你能堅持10年或更久﹐那又有什麼用呢?就像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經說過的那樣﹐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Brett Arends
(編者按:本文作者Brett Arends是《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專欄作家﹐他的專欄《投資回報》幫助投資者分析最新時事並做出相應投資決定。)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上週收盤時﹐跟一個星期多一點之前十分接近。上週三振奮人心地上漲200點﹐主要也就是填補前一個週五讓人發愁的200點跌幅。
幾個星期以前﹐道指重挫近800點﹐然後又以同樣劇烈的程度回升。相比4月份﹐這個廣受關注的市場指標目前下跌了7%﹐相比2009年低點則上漲了59%。
這種讓人頭暈眼花的起伏﹐又一次考驗著投資者的神經。2008年到2009年的各種事情已經讓人崩潰﹐而自今春爆發希臘債務危機以來﹐動盪行情又一次回到了市場。
在這種時候﹐經紀商或理財師可能會為你提供一些箴言或建議。有一些標準的安慰話﹐你會一遍又一遍地聽到。但這些話說得有多對呢?下面的10句話﹐就需要進一步推敲。
1.“現在是投資股市的良機。”
真的嗎?問一問經紀商﹐看他在什麼時候警告過客戶﹐說當時不適合投資股市。2007年10月?2000年2月?壞掉的手錶﹐一天總有兩個時刻顯示的時間是對的﹐但並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去撿只壞表來戴。或者像某人曾經說過的一樣﹐找經紀商問現在是否適合投資股市﹐就像找理發師問你是不是該剪頭。“當然該剪﹐先生。請跟我來!”
2. “股市平均讓你每年盈利約10%。”
那又怎樣?這是根據一部分過去的歷史總結出來的﹐一直要回到19世紀初﹐而且有很多地方經不起檢驗。
這10%當中﹐約三個百分點只不過是來自通貨膨脹。其他7%也不一定可靠。19世紀的數據是值得懷疑的﹐而20世紀的全球圖景錯綜複雜。專家認為﹐5%可能更為典型。另外﹐股市只有在你以平均估值買進的時候才會產生平均回報率。如果你在估值較高的時候買進﹐回報就遠遠不如了。
3. “我們的經濟學家預測……”
打住吧。問問經紀商﹐他們公司的經濟學家有沒有預測到最近的這場衰退﹐如果預測到了﹐是在什麼時候。
人們過去的經濟預測成績並不怎麼好。即使是到了2008年﹐很多經濟學家還在否認衰退已經進行。常見的表演是預測經濟將會出現“放緩”﹐但不會進入“衰退”。這樣﹐不管實際情況怎樣﹐他們都能夠為自己開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在預測家面前﹐算命先生的表現還算不錯。
4. “投資股市讓你參與經濟增長。”
把這話說給日本人聽吧。自1989年以來﹐日本經濟已增長逾四分之一﹐但股市下跌了逾四分之三。或者把這句話說給任何在10年前投資美股的人聽。而且﹐這類例子還不僅限於這兩個。196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萬億美元﹐道指約在1000點。13年過後﹐美國經濟已增長至3.3萬億美元﹐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呢?還是1000點上下。
5. “要有高回報﹐就得承擔高風險。”
巴菲特聽了這話肯定覺得意外﹐他寧願投資那些沒意思的公司和沒意思的行業。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FactSet Research公用事業指數的表現超出了激動人心的“高風險”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賺取高回報的唯一途徑﹐是購買相對未來現金流比較便宜的股票。至於“風險”﹐經紀商可能認為它就是“波動性”﹐而波動性的意思往往就是股價的上下起伏。但大家都知道﹐風險其實是損失本金的可能性。
6. “市場估值真的很便宜了﹐現在的本益比大約只有13倍。”
被普遍引用的本益比(股價除以年度稅後利潤)可能會起誤導作用﹐因為利潤的波動性實在太大﹐繁榮期高得不得了﹐衰退時又低得不得了。
讓經紀商談談其他估值指標﹐比如股息率﹐也就是每一塊錢的投資得多少分紅﹔或者談談經過週期性調整的市盈率﹐也就是股價除以過去10年的利潤﹔又或者談談托賓Q值(Tobin's Q)﹐即股價除以公司資產實際重置成本之比。沒有哪個指標是完美的﹐但這三個指標在過去的預測表現不錯。目前﹐三個指標全都說股市相當昂貴﹐而不是相當便宜。
7. “市場變動的時間不能預測。”
這種老話使得客戶一分錢都不敢從市場裏撤出來。努力趕上市場的每一個起落﹐當然是傻子才做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得一直不對整體估值給出判斷。
如果你在股價相比現金流和資產顯得便宜的時候投資股市(這往往是在所有其他人都看跌的時候)﹐你一般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如果在股價非常昂貴的時候(比如其他每個人都離奇地看多時)投資﹐你可能就會敗得一塌糊塗。
8. “我們推薦您組建分散化的基金組合。”
如果經紀商的意思是你應該在現金、債券、股票、另類投資、大宗商品、貴金屬當中進行分散化﹐那麼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但在太多的經紀商那裡﹐所謂分散化就是投資不同名稱、不同“風格”的基金﹐像大市值價值型、小市值成長型、中市值混合型、國際小市值價值型之類。這些東西不過是營銷噱頭。比如﹐“中市值混合型”基金這樣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基金往往一直是100%入市﹐並且全部投資於股市。在全球化的經濟中﹐甚至帶“國際”字眼的基金所具備的分散性也不及以往﹐因為各種東西之間都在產生關聯。
9. “這是一個選股人的市場。”
什麼?每一個市場好像都可以定義為“選股人的市場”﹐但對多數人來說﹐投資回報(不管是正還是負)中的多數都來自他們所選的資產類別(見第8條)﹐而不是單筆投資。面且﹐即使市場確實是一個選股人的市場﹐你要怎樣才能相信你的經紀商就是合適的選股人呢?
10. “從長期來看﹐股市表現超過其他市場。”
何為長期?如果你能堅持10年或更久﹐那又有什麼用呢?就像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經說過的那樣﹐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Brett Arends
(編者按:本文作者Brett Arends是《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專欄作家﹐他的專欄《投資回報》幫助投資者分析最新時事並做出相應投資決定。)
我看好今後十年的醫療業
2010-07-28 陶冬
上海市領導曾召集海外金融機構的駐滬負責人,探討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吸引海外專才之道。令他們驚訝的是,外資銀行最頭痛的不是租金昂貴、監管嚴厲、環境污染、高所得稅,甚至不是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而是在上海難以找到真正具有國際水準的、令外派人員放心的醫療服務。
對於金融機構,無法將自己的外派人員及家屬妥善安置,再多的生意機會也只能慢行。對於追求高樓、高效、高GDP,強調靈活政策與積極監管的上海官員們,這是始料不及的。
醫療保健,其實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短板”,社會發展的滯後因素,民眾不滿的源頭之一。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有所進步,唯獨醫療衛生的品質倒退了,費用卻一漲再漲。
可以說,本世紀初實施的醫療改革,已經以全面失敗而告終。見死不救、沒病看出病來、貪污受賄,成了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廣為民眾所詬病。在多數公立醫院,擁擠、混亂、低效成為常態,醫生、員工在壓力之下,早已將為人民服務置之腦後。作為拾遺補缺的民間醫療機構,一方面受到監管、條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存在著自身資質上的缺陷。現行的醫療體制離人性化、專業化、國際化、個性化,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目前的醫療環境,與中國經濟的崛起不相稱,與改革的要求不相稱,與民眾的期望不相稱。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躍成為世界加工廠。在今後的二十年,筆者相信經濟會由出口主導轉向內需主導,中國的消費增長將是拉動經濟的主要引擎。預計在2020-2025年之間,中國的消費總量會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消費進入快速軌道不僅是中國的故事,轉型的故事,而且是世界的故事,全球貿易再平衡的故事。
在消費起飛的大時代中,醫療業是筆者十分看好的幾個行業之一。醫療保健業的落後,恰恰為它今後的成長提供了空間和可能。首先,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中產階級主導的消費社會,在住房、汽車、吃飯、穿衣等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後,選擇性消費(discretionary consumption,包括醫療、健體、教育、旅遊)成為下一步開支的主體。以其他新興國家經驗看,中產消費出現爆炸性增長,往往在家庭收入達到5000-7000美元前後出現。其次,我們將面臨一個個性化的時代,醫療服務的個性化、人性化、多元化乃大勢所趨。公共醫院以外的選擇和擴展空間非常大,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壟斷的領域,機會與挑戰共存。再者,醫療業有其特性。消費者在其他產品選擇上也許會比較價格,但是接受心臟手術、癌症治療時,一定選擇在可承受範圍內最好的醫療服務。醫療業具有在中國社會中並不多見的定價能力。
看好醫療行業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四十年的人口政策,使得老齡化變成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趨勢。至2020年時,退休人口預計較十年前多出一倍。超高齡人口(年齡超過80歲)預計增加四倍,而超高齡老人每人所需的醫療費用是一般退休人士的八倍。同時中產階層對獨生子女保健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支出也越來越大。
和諧社會,在醫療改革上意味著1)全民保健逐漸推出,2)醫療服務趨多樣化、人性化。前者將帶來市場的爆炸性增長,後者使具有競爭力的醫療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及定價能力。
目前醫療行業(不包括保健部分)占中國消費開支不到7%,而歐美國家多在15-20%左右。筆者預計在2020年時,中國的醫療開支將達到11萬億元,乃各個主要行業中增長最迅速的領域之一。如今無論房地產還是銀行,都強調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增值服務。期待著中國的醫療業,也在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過程中實現價值、走向繁榮、造福社會。
本文原載於大公報,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上海市領導曾召集海外金融機構的駐滬負責人,探討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吸引海外專才之道。令他們驚訝的是,外資銀行最頭痛的不是租金昂貴、監管嚴厲、環境污染、高所得稅,甚至不是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而是在上海難以找到真正具有國際水準的、令外派人員放心的醫療服務。
對於金融機構,無法將自己的外派人員及家屬妥善安置,再多的生意機會也只能慢行。對於追求高樓、高效、高GDP,強調靈活政策與積極監管的上海官員們,這是始料不及的。
醫療保健,其實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短板”,社會發展的滯後因素,民眾不滿的源頭之一。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有所進步,唯獨醫療衛生的品質倒退了,費用卻一漲再漲。
可以說,本世紀初實施的醫療改革,已經以全面失敗而告終。見死不救、沒病看出病來、貪污受賄,成了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廣為民眾所詬病。在多數公立醫院,擁擠、混亂、低效成為常態,醫生、員工在壓力之下,早已將為人民服務置之腦後。作為拾遺補缺的民間醫療機構,一方面受到監管、條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存在著自身資質上的缺陷。現行的醫療體制離人性化、專業化、國際化、個性化,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目前的醫療環境,與中國經濟的崛起不相稱,與改革的要求不相稱,與民眾的期望不相稱。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躍成為世界加工廠。在今後的二十年,筆者相信經濟會由出口主導轉向內需主導,中國的消費增長將是拉動經濟的主要引擎。預計在2020-2025年之間,中國的消費總量會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消費進入快速軌道不僅是中國的故事,轉型的故事,而且是世界的故事,全球貿易再平衡的故事。
在消費起飛的大時代中,醫療業是筆者十分看好的幾個行業之一。醫療保健業的落後,恰恰為它今後的成長提供了空間和可能。首先,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中產階級主導的消費社會,在住房、汽車、吃飯、穿衣等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後,選擇性消費(discretionary consumption,包括醫療、健體、教育、旅遊)成為下一步開支的主體。以其他新興國家經驗看,中產消費出現爆炸性增長,往往在家庭收入達到5000-7000美元前後出現。其次,我們將面臨一個個性化的時代,醫療服務的個性化、人性化、多元化乃大勢所趨。公共醫院以外的選擇和擴展空間非常大,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壟斷的領域,機會與挑戰共存。再者,醫療業有其特性。消費者在其他產品選擇上也許會比較價格,但是接受心臟手術、癌症治療時,一定選擇在可承受範圍內最好的醫療服務。醫療業具有在中國社會中並不多見的定價能力。
看好醫療行業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四十年的人口政策,使得老齡化變成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趨勢。至2020年時,退休人口預計較十年前多出一倍。超高齡人口(年齡超過80歲)預計增加四倍,而超高齡老人每人所需的醫療費用是一般退休人士的八倍。同時中產階層對獨生子女保健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支出也越來越大。
和諧社會,在醫療改革上意味著1)全民保健逐漸推出,2)醫療服務趨多樣化、人性化。前者將帶來市場的爆炸性增長,後者使具有競爭力的醫療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及定價能力。
目前醫療行業(不包括保健部分)占中國消費開支不到7%,而歐美國家多在15-20%左右。筆者預計在2020年時,中國的醫療開支將達到11萬億元,乃各個主要行業中增長最迅速的領域之一。如今無論房地產還是銀行,都強調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增值服務。期待著中國的醫療業,也在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過程中實現價值、走向繁榮、造福社會。
本文原載於大公報,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