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5 中國時報 【梁東屏】
全球經濟最近幾年遭美國次級貸款引發風暴襲擊,大多數都受到影響,直到這一年才開始有些起色。東南亞國家也無法倖免,有好幾個國家還一度跌入負成長,但是淒風苦雨中的一個異數就是越南。
越南在過去十年以來,經濟成長一直維持在平均百分之七以上,成就相當傲人。越南總理阮晉勇曾經在被問及如何形容越南經濟時指出,「越南,是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體系,通過外國投資將貧苦大眾從貧窮中解放出來,是我們(越南)經濟計畫裡重要的一環」。
這一個論調,聽起來似曾相似、很熟悉吧?
事實上,越南確實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譬如說勞工低廉、對外資的優惠、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等等。兩國也同屬「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對著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完全靠邊站,越南發展經濟的方向與模式,也幾乎都是翻版於中國。
近幾年來,除了傳統附加價值較低的產業如成衣、家具、製鞋之外,一些較精密的產業如南韓的「三星(Samsung)」、日本的「佳能(Canon)」也都開始在越南就電子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甚至作為其提供服務的基地。阮晉勇也信心滿滿地指稱,越南決心繼中國之後,成為亞洲的生產基地。
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發展經濟的眼光放得滿遠。也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所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也幾乎都達到了。
二○○八年時,越南吸引的外資高達七百億美元,是僅僅五年前的三倍有餘。即使是在全球經濟盪在谷底的二○○九年,也還能有兩百億美元的佳績。
於是乎,所謂「越南將是下一個中國」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只不過,越南經濟發展勢頭很強固是事實,也完全有可能在東南亞國家中異軍突起,但若說是會成為「下一個中國」,恐怕就有點過於樂觀。
蘇格蘭皇家銀行就曾經發表過一份「越南:不是下一個中國」報告,所指出的一個最明顯事實就是,越南缺乏中國所具有的那種規模優勢,它對全球範圍內貿易和通貨膨脹所能產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越南人口太少,僅有八千四百萬人,還不及中國廣東省的九千三百萬人,而廣東省的出口額只佔中國總出口的百分之三十,更別提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廣大內需市場了。
經濟發展的其他硬體部分,如基礎建設等還能靠投資補強,但是人口問題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毛澤東當年說的名言,「人多好辦事」,還真有幾分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