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 中國時報 【林上祚、張慧英/新加坡報導】
正當台灣人口成長逐年下滑之際,新加坡過去十年,人口卻從四百萬劇增到四百八十萬人,除了印度等地移民外,尤其來自中國的外勞、留學生與白領移民大舉湧入,普通話在「不中不西」的新加坡迅速崛起。新移民的湧入,為經濟注入活血,但也讓新加坡變得擁擠,民眾對擠不上地鐵、房價飆高三成嘖有煩言。
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宋鎮照,最近在南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就很驚訝地發現,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吃飯時,周圍的人常常都在講普通話,簡直會懷疑是在中國還是新加坡。
這些年來由於移民增加,新加坡人已經開始在議論,是不是再過十年就會出現新移民的國會議員或部長了。
在新加坡友人的帶領下,記者前往中國新移民最大聚集地芽籠區,這裡有各省市的同鄉會館,也有近百家合法娼館,就像臺北萬華,芽籠週末湧入中下階級男性,坐滿了熱炒店騎樓邊的餐桌,席間也有不少亮麗女郎。一位笑容爽朗的姑娘說,她是遼寧來的。
來自中國的移民,有些填補了中下階層的人力不足,也有些帶著技術與資本移入。新移民大量移入的結果,逐漸改變新加坡人口結構,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已經達八十到一百萬人之譜。
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資訊學院教授郭振羽分析,新加坡每年新生兒人數,距離人口均衡的水準,還短少二萬人,新加坡政府接下來要發展的幾項產業,例如醫藥、金融、教育,都必須要引進國外的人才。
現在年輕人不是講星式英文的本地人,就是正宗普通話的中國移民,方言式微,有些人感覺新加坡愈來愈中國化了,但更多人認為,新加坡多種族的多元文化,足以讓外來移民逐漸融入並產生認同。
印度裔的聖坦尼顧問新加坡分公司執行長巴斯卡蘭(Maun Bhaskaran)就表示,他生長在這裡,完全認同自己是新加坡人,從不覺得自己是少數族裔而受到歧視,因為新加坡很努力維持公平的族群關係,「我寧願在新加坡、而不是在回教世界當少數族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