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當“小皇帝”們長大之後

2010年07月09日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傑夫•代爾
中國的年輕人得不到什麼好評。在最常見的說法中,他們是“小皇帝”、“自我的一代”——出身獨生子女家庭,嬌生慣養,不關心政治,只對跑車、視頻遊戲和出自設計師之手的商品感興趣。在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上海旗艦店,每到週末,等待進店的顧客排成長龍,年輕女性耐心等候在繩子圈起來的隊伍裏,仿佛她們要進的是最紅火的、新開張的夜店LA Club。
然而,“自我的一代”開始要抗爭了。對房價不斷上漲的不滿正在升溫,加上近期汽車製造廠及其它工廠發生的罷工,均折射出中國年輕人的期望越來越高、卻又不時落空。他們想要從生活中得到的東西,比父輩所夢想的還要多。這個現象可能給中國的未來造成各種各樣的後果。
關於近兩個月發生的罷工,人們有許多不錯的解釋,包括工人工資過低,以及人口結構變化導致加入勞動大軍的年輕人減少。但是,世代的變化也在產生影響。中國人常常說起他們“吃苦”的能力。這有助於解釋他們為何能夠挺過上世紀混亂而貧窮的境況。然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這代人,是在較為普遍的繁榮中成長起來的,即使是在貧窮的農村地區。
20年前,對於在城裏工廠打工的許多農民工來說,往鄉下境況困難的家裏寄錢就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如今他們把工廠看作個人事業的一部分,是邁向城市生活的第一步。上網讓他們增長了見識;2008年《勞動法》的出臺,增強了他們的個人權利意識。
經濟學家謝國忠(Andy Xie)在《財新》雜誌上撰文,描述了十年前他在中國大型工廠裏見到的那些溫順聽話的工人:他們大部分是18歲的女工,廠方看中的是她們“靈活的手指”。他們沒有多少如廁和休息的時間,在休息時也得坐在指定的長椅上。相比之下,近期發生的罷工似乎表明,當代工人“吃苦”的意願大大減弱了。“當代年輕人和他們的父輩就像是兩個不同世紀的人,”謝國忠表示。“他們想在大城市定居,而且與其他國家的同齡人一樣,期待獲得有趣、高薪的工作。”
對高房價不滿的背後,也存在同樣的世代變化因素。面對這種不滿,北京被迫冒著經濟放緩的風險,遏制房地產市場。高房價迄今沒有引發大規模示威遊行,但緊張是確實存在的。中國央行的一位顧問近期形容,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比美國市場在危機前的問題更加嚴重,原因就在於其中不但包含泡沫的元素,還存在上述政治壓力。
對於中國數千萬年輕的大學畢業生來說,買房是他們過上現代中產生活夢想的核心環節。年輕的中國男性社會壓力最大。第一次有人跟我說買不起房他就結不了婚時,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可這是人們時常聽到的話。中國的准丈母娘們似乎是不饒人的一群。
房價一路上漲,首當其衝的就是年輕人。假如他們的父母是城裏人,那麼他們很可能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住房改革中分到了房子,這讓他們在住宅市場裏有了立足之地。但現在中國很多年輕人覺得房價太高了。在北京等城市的郊區,生活著成千上萬被中國媒體稱為“蟻族”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在為尋找人生第一份工作而奔波之時,居無定所。
中國近期最火爆的電視劇之一是肥皂劇《蝸居》——蝸牛的房子。該劇對房地產市場背後的政治作了尖銳的批評。劇中年輕的女主角最後成了一位政府官員的情婦,以便為她姐姐還房貸。在許多觀眾看來,這部劇抓住了某種城市夢幻滅的感覺。
這一切並非預示著,一場革命即將爆發,年輕人將發起大規模抗議,要求實行政治改革。過去20年裏,中國共產黨粉碎了不止一個聲稱其即將滅亡的預言。中國年輕專業人士的政治觀點,往往著眼於現狀,他們對本國精英的看法,並未因親歷文革或1989年學生抗議遭鎮壓事件而受到影響。
近期,中國的年輕人在表達強烈的政治觀點時,民族主義成了他們的主調。2008年西藏騷亂、奧運火炬在歐洲傳遞時發生抗議期間,中國許多年輕人對西方某些政客和媒體的態度深感憤怒。如果說他們對北京有所批評的話,那就是嫌政府對西方不夠強硬。
不過,對年輕人來說,更愛國,與要求更多、更加個人主義,二者之間並不矛盾。現代化釋放出了巨大的力量:中國的年輕人既對本國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與自信,也對自己的生活抱著很高的期望。中國年輕人群體的不安分跡象,使中國未來政治走向更加難以預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