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專訪隆達總經理蘇峯正,分析產業趨勢

整理者:曾如瑩 採訪者:曾如瑩

小檔案_蘇峯正
出生:1960年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材料工程所博士
經歷:聯友光電產品開發副總經理、友達視訊顯示器事業單位副總經理、友達消費產品顯示器事業群總經理
現職:隆達電子總經理

LED未來3年將成長十倍

「把現在看到的LED(發光二極體)市場當成『1』,未來3~5年會有10~20倍的成長!」4月才從德國法蘭克福參觀照明展回來的隆達電子(3698)總經理蘇峯正斬釘截鐵地說。預期市場會有大成長,隆達(由面板廠友達轉投資的LED廠)計畫未來3年,每年產能至少都要擴增1倍。
為了擴產,隆達4月才進行27億5,000萬元的現金增資計畫,以每股50元對外募資,5月又決定辦一個5,000萬股的私募計畫,等於一口氣增發1億500萬新股,資本額因此將增加33%。接下來,這家成立才兩年的LED新兵,已計畫在今年底申請股票上市,待擴產和增資動作完成後,隆達不僅將是台灣第一家從LED磊晶到封裝統包「一條龍」生產的公司,也將跳升為國內LED磊晶產能第二大的業者。
隆達為什麼敢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擴張?不只是因為有面板大廠友達當靠山,在LCD(液晶顯示器)產業有16年經驗的蘇峯正說:「那是因為大家看到未來3~5年有大量磊晶(LED)需求!」他預期,LED電視的滲透率每增加10個百分點,市場就會擴增1倍,可是這個快速增加的市場大餅,傳統的LED公司不見得是最大獲利者,產業將進行激烈的大洗牌。

LED照明將走入家庭 10年內滲透率達5~6成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今年法蘭克福照明展有什麼新商機?蘇峯正答(以下簡稱答):兩年前,LED照明(以LED為光源,比傳統燈泡更節能)只能算是配角,今年,LED照明已成為展場主角。這個現象,跟我以前做電視面板時很類似。我記得,以前要推LCD電視時,第一年去德國參加消費性電子展「IFA」,LCD電視只是配角,兩年後再去,已變成主角,下一次再去,展場根本看不到傳統CRT電視,這次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名詞解釋_CRT、LCD、LED
CRT為利用陰極射線管顯示影像,體積較為笨重;LCD電視採用冷陰極管(CCFL)當成背光源,體積大為縮小;現在的LED電視則是將LCD背光源由冷陰極管改為LED,機體厚度更薄,畫面更佳。

問:LED照明已經要成為市場的主流了嗎?
答:現階段,主要市場在professional light(專業用照明,如舞台燈)或commercial light(商業照明),像是辦公室、工廠、公共建設的照明都有用。因為辦公室和工廠點燈時間相對長,一整年省下的電費可觀,當然會採用LED。
另外像在歐洲和日本,因為電費貴,也會優先用。我們日本業務團隊估過,雖然LED燈管比傳統燈管貴,但安裝後9個月到1年就能回本,他們當然想裝。隨著燈管成本下降,未來會從commercial light到consumer light(消費照明),也就是家用市場。我估計未來10年,會像飛利浦講的有5~6成(LED照明占全部照明市場的滲透率)。

問:LED照明的滲透率是否會像LCD TV一樣快速成長?
答:很類似,但是速度不會這麼快,因為LCD產業單純,幾個大面板廠和品牌廠就決定了;照明市場比較碎,小區塊很多,有大player(廠商)沒錯,但太多小player,你要在短時間內全面換比較難。
新產品成長速度要快的條件,第一,市場要在,照明市場是在;第二,市場不是你去create(創造),而是去replace(取代),replace的要件不外乎是經濟效益,從經濟效益看,電費高的國家的確較有效益。
隨著條件逐漸成熟,「取代」這件事情不會停滯不前。我發覺,一個已經存在的市場,新產品要進行取代,當取代率超過15%,會很快拉起來。為什麼是15%?一般新產品推出的利潤會是舊產品的2~3倍,如果新產品只占營收1%,沒人會理他,因為小小的,如果是5%,占公司獲利不過10%,但是當你占營收到15%時,占公司獲利會到30%,影響力就大了,其他公司會趕快去做,因此只要占比到位,不做也不行,競爭對手會逼著你去做,因為大家都看到好處啦!

LED電視只要成長10% 市場規模會擴增1倍
問:隆達是看好LED照明市場而大舉投資嗎?
答:現在最主要的應用還在面板(指電視、筆電用的面板),而且是誰背後有客戶、就敢做投資,投資規模又都不小。你現在看到一些台灣的二線磊晶封裝廠,都是累積20年的投資和能量,才達到約20~40億的年營收規模,MOCVD(磊晶機台)大約20~40台;可是,我們今年底就要到70~80台,明年大陸會有50台。你要那些傳統LED公司一次花大錢擴產2~3倍,他們不敢,首先找錢就是問題,一下子氣球吹這麼大,他沒訂單也不敢。這就是面板廠跳進來做的原因,因為這是關鍵零組件,要傳統LED廠一下子擴產2~3倍,人家不敢,只好自己做。
未來3~5年LED市場規模會成長10~20倍,為因應需求,隆達產能每年必須擴增1倍。

問:擴產速度這麼快不怕過剩?
答:現在是在追(產能),電視要用的(LED晶粒)顆數是筆電的 20倍,就算因為亮度提高顆數減少,至少也有10倍。這代表市場每10%的電視換成LED背光,就等於整個筆電用面板市場的規模,今年假設換機到30%,就是3倍,明年到50%就是5倍規模,要去蓋5個新廠!

問:現在是追著磊晶廠跑的階段,會一直呈現這樣狀態嗎?
答:未來3年成長10倍這件事,不是現在所有枱面上磊晶公司都能辦到的。因為面板廠才剛跳進來,隆達跳進來兩年,韓國人(指三星)也才兩年多。我個人判斷,大概明年產業秩序就會改變,假設未來3~5年,每家面板廠旗下的LED公司有300~500台MOCVD規模,如果你只有一百多台,怎麼跟他們競爭?
累積資源和技術都是落差,這是台灣傳統LED廠要思考的問題。台灣現在很多廠商靠韓國人過日子,再給他們(韓國廠)1年時間,韓國那些大公司砸在資金人才絕對不比台灣少。我不希望幫人排命盤,但是在這種狀況下,未來你怎麼去因應?我認為,不能太依賴韓國人,LED公司一定要找到「出海口」(指穩定的下游客戶)。

從磊晶到封裝垂直整合 提高各階段調節性

問:隆達為什麼會採用「一條龍」生產方式?
答:台灣過去走垂直分工,我們則是垂直整合。先說什麼樣的business model(營運模式)適合垂直整合?假設你在產業有好的出海口,產品非常大量,變化性少,這就適合一條龍,面板產業正屬於這一類。至於照明,你如果做燈管、燈泡也是這類,但如果做燈具就不一樣,我們大概有分析到產業特質,如果你照明做到燈源就非常適合做「一條龍」。

問:LED產業起伏很大,用一條龍生產遇到產能過剩,怎麼辦?
答:一條龍比別人耐受力好很多,我調節性很大,我不只賣最終產品,磊晶我也賣、封裝我也賣。另外透過外包因應景氣起伏,磊晶7成自製、3成外買,封裝則有8成自製、2成外買。目前我們有5成營收來自友達,我希望未來降到3成,我覺得這很容易可以辦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