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日
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上﹐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品牌較為落後。在政府計劃淘汰汽車業較小企業之際﹐該公司目前努力重塑形象。
在曾受訓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領導的帶領下﹐北汽控股將斥資人民幣180億元 (合27億美元)以使其品牌重新煥發活力。轉型計劃是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打造21款新車﹐以從通用汽車此前擁有的瑞典薩博(Saab)收購的某項技術為推動力。
成立於30年前的北汽控股成為中國第一家接收外國技術的汽車企業﹐目前它是在中國為外國品牌生產汽車的大型製造企業﹐儘管中國汽車市場繁榮興旺﹐但該公司自有的北京品牌日漸衰落。
北京品牌在市場上無足輕重﹐只有少量樣式陳舊的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產品。根據咨詢企業J.D. Power & Associates數據﹐它在中國輕型汽車市場只佔有0.3%的份額。
但北汽控股總經理汪大總說﹐這一品牌較小的規模不會阻礙他為這一國有企業設計的復興計劃。中國出生的汪大總原是通用汽車高管﹐後於2008年3月成為北汽控股的總經理。
汪大總在北京辦公室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希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企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
該計劃的一個關鍵是﹐北汽控股去年以2億美元從通用汽車購得的薩博技術﹐汪大總牽頭推動了這一交易。北汽控股目前擁有三項薩博汽車平臺﹐它們是汽車生產線的基礎﹐另外還有兩種引擎模型和兩種傳動裝置(薩博的其他技術被出售給荷蘭的Spyker Cars NV﹐後者仍在生產薩博汽車。)
今年56歲的汪大總是在美國學習過的工程師﹐他此前曾為通用汽車工作過21年﹐2006年加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後進入北汽控股。
由於需求暴增﹐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已趨白熱化﹐目前有超過80家汽車製造企業。但政府經濟規劃機構計劃將這些企業優化為八大集團﹐在汪大總努力提升北汽控股之際﹐他已沒有太多時間了。
該公司在中國的競爭對手已在穩步推進更強大的品牌。例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意欲通過逐步淘汰吉利品牌﹐以三個旗下子品牌向市場營銷一系列新車﹐目標是在2015年前將年銷量增加約五倍﹐至200萬輛。
中國其他汽車製造商正與合資夥伴合作研發全新品牌。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上月表示﹐其與東風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將推出一款只限中國銷售的品牌──“啟辰”(Venus)。
北汽一直希望打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卻總難實現。該公司自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就受益於外國的汽車生產技術﹐最開始與美國汽車公司(American Motors)(後被克萊斯勒(Chrysler LLC)收購)建立合資企業﹐現在分別與韓國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 Motor Co.)和德國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合資﹐但是北汽的自有品牌卻一直難與吉利、奇瑞和比亞迪等民營汽車企業並肩。從數量上看﹐這些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的頂級汽車品牌﹐它們沒有得到過外資的幫助。
香港投資咨詢公司Dunne & Co.總裁鄧恩(Michael Dunne)說﹐北汽的技術與其收購的薩博的技術沒有內在聯繫﹐這說明北汽的競爭力不可能一夜速成。他說﹐中國消費者有太多其他好品牌和車型可選。
北汽總經理汪大總說﹐薩博的技術為北汽品牌帶來了點睛之筆。他認為﹐將薩博相對成熟的品牌形象與中國汽車製造商較低的成本基礎結合在一起﹐會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汽車消費者帶來一個“無法抗拒”的新選擇。
他說﹐基於薩博車型技術製造的汽車其質量將可媲美進口車﹐但價格仍像國產車一樣可為人們所接受﹐這就是我們與眾不同之處。
北汽品牌在中國一向以SUV出名﹐包括其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所需車輛﹐而汪大總及其管理團隊則希望北汽品牌可以在包括高端轎車和微型麵包車的所有車型市場上一爭高下。
汪大總說﹐SUV、掀背車(hatchback)及微型麵包車未來六個月內可能均有新車展示。
總體來說﹐薩博的技術平臺將可作為九種車型的基礎研發技術﹐其中基於薩博9-3和9-5車型的兩款轎車預計可於明年面世。
為生產這些全新車型﹐北汽正在加強產能建設。
北汽正在將其北京SUV生產廠家的年均產能擴大至20萬輛﹐比現有產能擴大一倍。此外﹐北汽還在新建一個發動機製造廠和車輛總裝廠﹐預計年產薩博技術的發動機和車輛分別為30萬個。另外﹐北汽還在湖南株洲建設新廠﹐屆時將年產小型汽車20萬輛。
Norihiko Shirouzu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國華人壽全心醫療養老保險
國華人壽全心醫療養老保險
商品特色如下:
一、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日額1000元(最高365天),精神疾病(最高100天)
二、加護病房保險金(含燒燙傷病房):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三、骨髓移植隔離病房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四、傷害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骨折未住院):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1000元/天(最高90天)
五、骨折未住院給付如下:
500元*骨折別日數(完全骨折)
250元*骨折別日數(不完全骨折)
125元*骨折別日數(龜裂)
六、1-6級殘廢豁免保險費
次期繳費日起豁免未到期之保險費,本契約繼續有效。
七、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
八、滿期保險金:(年繳化保險費總和*1.08)
滿期保險金不扣除已領取之日額理賠金。
滿期保險金給付後,本契約效力即行終止。
商品特色如下:
一、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日額1000元(最高365天),精神疾病(最高100天)
二、加護病房保險金(含燒燙傷病房):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三、骨髓移植隔離病房保險金: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2000元/天(最高365天)
四、傷害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金(含骨折未住院):含住出院當天
另加給1000元/天(最高90天)
五、骨折未住院給付如下:
500元*骨折別日數(完全骨折)
250元*骨折別日數(不完全骨折)
125元*骨折別日數(龜裂)
六、1-6級殘廢豁免保險費
次期繳費日起豁免未到期之保險費,本契約繼續有效。
七、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
八、滿期保險金:(年繳化保險費總和*1.08)
滿期保險金不扣除已領取之日額理賠金。
滿期保險金給付後,本契約效力即行終止。
中國環保板塊是個大金礦
2010年10月12日
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及能源消費的頭號大國﹐中國對於再生能源的胃口越來越大﹐實現環保承諾的決心也越來越強。分析師表示﹐為滿足環保方面的需求﹐中國對相關企業的投入也在不斷擴大。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分析師伊文•李(Evan Li)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10年至今﹐亞洲市場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的表現落後於本地區市場指數20%﹐原因在於政策不夠清晰以及人們對於產能過剩問題的擔心。
李表示﹐現有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遠遠滿足不了能有效解決碳排放和污染等迫切問題所需要達到的程度。”
因此﹐他認為﹐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也被稱為清潔概念股)應該吸引監管者和投資者的更多關注﹐應該變得更熱才對。
在該板塊﹐李特別指出了風能發電、污水處理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的重要程度。
太陽能科技公司Natcore Technology Inc.的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朗丁(Brien Lundin)說﹐無論從經濟還是生態角度﹐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對中國來說都極為重要。
在清潔概念股中﹐李在亞太市場最看好的是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China Everbright International Ltd.)﹐因為這家企業主要從事廢物再生能源的相關業務。
李表示﹐廢物再生能源板塊正在蓄勢待發﹐到2015年前的產能(年復合增長率估計)為17%﹐(內部回報率)在13%-15%之間﹐因此頗具吸引力。
李還表示﹐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High-Speed Transmission Equipment Group Co.)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這家企業是風力發電機上某個重要部件的生產商。此外﹐北控水務集團(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Group Ltd.)、中國水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ater Affairs Group Ltd.)﹐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桑德國際(Sound Global Ltd.)和凱發公司(Hyflux Ltd.)﹐隨著中國水務市場的發展其股價都有上行的充分可能。
分析師表示﹐中國正力爭到202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風能和太陽能在其中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根據李的數據﹐2009年中國消費22億噸石油當量﹐佔全世界能源消耗的19.5%。與此同時﹐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產業上的投資為346億美元﹐比2005年提高148%﹐此類投資規模位居全球首位。
李認為﹐中國可開發的水電資源有限﹐核能發電社會關注度高、項目週期長、產能增長幅度難以超出預期﹐而太陽能光伏電板成本高昂。因此﹐風能成為唯一一個可以用來拉近中國可再生能源目標與現實之間差距的選擇。
他說﹐在香港上市的風能發電運營商主要有中國風電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indPower Group Ltd.)、中國龍源電力集團(China Longyuan Power Group Corp.)和中電新源集團(China Power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請參考中國發展風能的相關報導。)
他表示﹐風能板塊是全世界共同努力控制全球變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為其成本較低﹐並且規模可大可小﹐很靈活。在中國尤其如此﹐獨立電力生產商們發現﹐政府要想在2020年實現再生能源佔比目標﹐擴大風能發電能力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
朗丁表示﹐目前中國在發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太陽能方面是最積極的一個國家。
在太陽能領域﹐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 Solar Ltd.)、阿特斯太陽能公司(Canadian Solar Inc.)和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Ltd.)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系統的三大供貨商﹐該系統能將太陽能輻射轉化為電能。(請參考日本太陽能產業的相關報導。)
朗丁說﹐分析師和投資者往往低估了中國對於污染問題和環境影響的關注程度。
不過他說﹐投資者投資於在中國運營的替代能源巨頭不會得到很大好處﹐應該重點關注的是那些與當地形成合作關係、旨在擴大新技術應用、而且項目即將投入運營的企業。朗丁又表示﹐他所在的Natcore公司正是這樣一個企業。
朗丁說﹐Natcore的戰略是擁有新技術的企業在替代能源領域與雄心勃勃的中國民營和國有板塊進行合作的一個範例﹐這也是非常能吸引投資者的地方。
廢物處理
事實上﹐過去幾年來﹐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但李認為﹐環保板塊﹐包括污水處理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資金投入相對不足﹐表現也相形見絀。
他說﹐下一輪投資週期即將展開﹐應該會更關注環保板塊﹐即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土地利用、農業和林業等。
李說﹐由於中國北部(水資源)短缺﹐以及調水工程成本高昂﹐海水淡化產業的前景變得日益光明。他補充說﹐凱發公司和北控水務集團有這方面的業務。
他表示﹐與此同時﹐考慮到垃圾增長速度迅猛﹐固體廢棄物處理需求十分迫切﹐政府正在向民間投資開放固定垃圾處理行業。
李說﹐中國所有城市每年產生的垃圾佔全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還在以10%的速度增長。廢棄物處理行業﹐尤其是廢物再生能源業務﹐在不適合風能和水力發電的地方顯然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表示﹐從更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在綠色環保領域日趨主動﹐我們將看到相關行業更猛烈的增長勢頭。
李說﹐中國即將實施的十二五規劃(12th Five-Year Plan)是落實細化中國綠色能源發展目標的催化劑之一。
Myra P. Saefong本文譯自Market Watch
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及能源消費的頭號大國﹐中國對於再生能源的胃口越來越大﹐實現環保承諾的決心也越來越強。分析師表示﹐為滿足環保方面的需求﹐中國對相關企業的投入也在不斷擴大。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分析師伊文•李(Evan Li)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10年至今﹐亞洲市場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的表現落後於本地區市場指數20%﹐原因在於政策不夠清晰以及人們對於產能過剩問題的擔心。
李表示﹐現有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遠遠滿足不了能有效解決碳排放和污染等迫切問題所需要達到的程度。”
因此﹐他認為﹐再生能源和環保股票(也被稱為清潔概念股)應該吸引監管者和投資者的更多關注﹐應該變得更熱才對。
在該板塊﹐李特別指出了風能發電、污水處理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的重要程度。
太陽能科技公司Natcore Technology Inc.的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朗丁(Brien Lundin)說﹐無論從經濟還是生態角度﹐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對中國來說都極為重要。
在清潔概念股中﹐李在亞太市場最看好的是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China Everbright International Ltd.)﹐因為這家企業主要從事廢物再生能源的相關業務。
李表示﹐廢物再生能源板塊正在蓄勢待發﹐到2015年前的產能(年復合增長率估計)為17%﹐(內部回報率)在13%-15%之間﹐因此頗具吸引力。
李還表示﹐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High-Speed Transmission Equipment Group Co.)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這家企業是風力發電機上某個重要部件的生產商。此外﹐北控水務集團(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Group Ltd.)、中國水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ater Affairs Group Ltd.)﹐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桑德國際(Sound Global Ltd.)和凱發公司(Hyflux Ltd.)﹐隨著中國水務市場的發展其股價都有上行的充分可能。
分析師表示﹐中國正力爭到202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風能和太陽能在其中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根據李的數據﹐2009年中國消費22億噸石油當量﹐佔全世界能源消耗的19.5%。與此同時﹐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產業上的投資為346億美元﹐比2005年提高148%﹐此類投資規模位居全球首位。
李認為﹐中國可開發的水電資源有限﹐核能發電社會關注度高、項目週期長、產能增長幅度難以超出預期﹐而太陽能光伏電板成本高昂。因此﹐風能成為唯一一個可以用來拉近中國可再生能源目標與現實之間差距的選擇。
他說﹐在香港上市的風能發電運營商主要有中國風電集團有限公司(China WindPower Group Ltd.)、中國龍源電力集團(China Longyuan Power Group Corp.)和中電新源集團(China Power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請參考中國發展風能的相關報導。)
他表示﹐風能板塊是全世界共同努力控制全球變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為其成本較低﹐並且規模可大可小﹐很靈活。在中國尤其如此﹐獨立電力生產商們發現﹐政府要想在2020年實現再生能源佔比目標﹐擴大風能發電能力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
朗丁表示﹐目前中國在發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太陽能方面是最積極的一個國家。
在太陽能領域﹐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rina Solar Ltd.)、阿特斯太陽能公司(Canadian Solar Inc.)和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Ltd.)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系統的三大供貨商﹐該系統能將太陽能輻射轉化為電能。(請參考日本太陽能產業的相關報導。)
朗丁說﹐分析師和投資者往往低估了中國對於污染問題和環境影響的關注程度。
不過他說﹐投資者投資於在中國運營的替代能源巨頭不會得到很大好處﹐應該重點關注的是那些與當地形成合作關係、旨在擴大新技術應用、而且項目即將投入運營的企業。朗丁又表示﹐他所在的Natcore公司正是這樣一個企業。
朗丁說﹐Natcore的戰略是擁有新技術的企業在替代能源領域與雄心勃勃的中國民營和國有板塊進行合作的一個範例﹐這也是非常能吸引投資者的地方。
廢物處理
事實上﹐過去幾年來﹐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但李認為﹐環保板塊﹐包括污水處理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資金投入相對不足﹐表現也相形見絀。
他說﹐下一輪投資週期即將展開﹐應該會更關注環保板塊﹐即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土地利用、農業和林業等。
李說﹐由於中國北部(水資源)短缺﹐以及調水工程成本高昂﹐海水淡化產業的前景變得日益光明。他補充說﹐凱發公司和北控水務集團有這方面的業務。
他表示﹐與此同時﹐考慮到垃圾增長速度迅猛﹐固體廢棄物處理需求十分迫切﹐政府正在向民間投資開放固定垃圾處理行業。
李說﹐中國所有城市每年產生的垃圾佔全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還在以10%的速度增長。廢棄物處理行業﹐尤其是廢物再生能源業務﹐在不適合風能和水力發電的地方顯然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表示﹐從更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在綠色環保領域日趨主動﹐我們將看到相關行業更猛烈的增長勢頭。
李說﹐中國即將實施的十二五規劃(12th Five-Year Plan)是落實細化中國綠色能源發展目標的催化劑之一。
Myra P. Saefong本文譯自Market Watch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量化基金風光不再
2010年10月11日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索菲亞•格利
20世紀初,斯科特(Scott)的Porage Oats 宣揚自己完全通過自動化程式生成:“未經人手觸及”。而20世紀末,一種新型資產管理方式堪稱符合上述口號——量化基金(quants),或者說量化基金經理將金融市場的數學模型應用於電腦,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在不帶有人為選股者的偏見和錯誤的情況下選股。
投資者輕易相信了這一概念,或許是因為對這些模型的技術說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難以自拔;或許是因為人們對於傳統資產管理公司能夠跑贏大盤心存疑慮。大量資金湧入量化基金,既包括單向做多的基金,也包括對沖基金。
投資諮詢公司 Towers Watson股票基金研究主管馬丁•努爾斯(Martin Knowles)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施行量化管理的資產激增。”
近來,量化基金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此次信貸危機期間乃至之後,此類基金的表現大體上未能讓投資者感到滿意。基金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最近對美國量化基金行業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截至2010年7月的3年內,平均而言,65家量化基金在美國所有股票基金中的表現處於最差的四分之一行列。其中包括Bridgeway、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和先鋒(Vanguard)。Axa Rosenberg不久即將對4只 Laudus基金進行清算,此前圍繞該公司對一種模型中錯誤的處理,人們產生了爭論。這場爭論導致該公司創始人巴爾•羅森伯格(Barr Rosenberg)和研究主管湯瑪斯•米德(Thomas Mead)離職。
“由於表現問題,人們對量化基金的評價不高。”有著深厚量化管理傳統的美國基金公司PanAgora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埃裏克•索倫森(Eric Sorensen)承認,“當很多人參與進來做同一件事情時,就出現了容量方面的限制。”
人們很難精確把握進出量化基金的確切資料,因為這些產品的定義並不明晰。多數基本面基金經理會利用一些量化技術,過濾股票或提供建議,因此二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有些模糊。
“我的印象是,資產一直在流出,”努爾斯表示,“從某種角度而言,流出是一件好事,因為你用於跟蹤同樣因素的錢變少了。”然而他承認,這一優勢微乎其微,因為與量化基金大行其道時流入的資金規模相比,離開該行業的資金規模並不大。
投資者對於量化基金公司的態度並不相同,即使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競爭後也是如此。“一些客戶對量化策略感興趣,這是系統性的東西,投資策略很容易解釋,”努爾斯表示,“一些人態度則截然相反,他們將其視為暗箱。”
由於許多量化模型鑒別並試圖利用市場中的類似因素,例如動能和價值,因此追蹤這些因素的資金越多,單個基金能夠超越大盤的幅度就越小。努爾斯解釋稱,在最近的市場狀況下,它們也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市場方向明確時,它們往往表現最佳。
他解釋道,與人類相比,模型更難適應方向改變時出現的“拐點。“過去一年左右,市場一直在擔憂和相信一切都將變好之間搖擺。”
他表示:“這實際上是整個一系列拐點,這通常不利於動量策略。”
這並不是說量化基金經理在袖手旁觀,等待情況再次變得對自己有利。相反,許多基金公司正重新考察自己的模型,要麼是因為它們擔心自己從一開始就錯了,要麼是因為它們認為,市場已發生了足夠大的變化,必須推出新的模型,或者至少是經過調整的模型
“問題是,發現獨特因素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在尋找這些因素,”努爾斯表示,“發現虛假關係的風險有所加大。”
儘管數字可能不會撒謊,但它們很容易造成誤導,讓人想起並不真正存在的趨勢或相關性。
有些量化基金在考慮改善其交易技術,從自身模型中擠出額外的業績,而其他量化基金則在考察轉向其他技術以維持回報的時機問題。
重新考慮風險在組合管理中的作用,是具有數學頭腦的人探索的另一個領域。基本面指數曾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但常常因為導致價值投資策略而受到詬病。這些指數根據股息等公司衡量標準,重新分配傳統市值加權指數的權重。如今,市場正在開發指數加權的另類策略,例如法國量化基金Tobam的“反基準”策略,這種策略根據指數成份相互之間的關係對其進行系統性加權,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多元化。
由於該策略與“最小方差”策略一樣,旨在將風險降至最低,因此其成功與否,應主要根據其導致的波動性下降加以衡量,但在Tobam投資的多數大型市場,這種策略已跑贏大盤。
與很多投資創新一樣,量化基金的核心理念已成為主流,如今,它們發現自己需要思考投資者究竟希望從它們的投資組合中得到什麼,以及如何獲取這些回報。
20世紀初,斯科特(Scott)的Porage Oats 宣揚自己完全通過自動化程式生成:“未經人手觸及”。而20世紀末,一種新型資產管理方式堪稱符合上述口號——量化基金(quants),或者說量化基金經理將金融市場的數學模型應用於電腦,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在不帶有人為選股者的偏見和錯誤的情況下選股。
投資者輕易相信了這一概念,或許是因為對這些模型的技術說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難以自拔;或許是因為人們對於傳統資產管理公司能夠跑贏大盤心存疑慮。大量資金湧入量化基金,既包括單向做多的基金,也包括對沖基金。
投資諮詢公司 Towers Watson股票基金研究主管馬丁•努爾斯(Martin Knowles)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施行量化管理的資產激增。”
近來,量化基金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此次信貸危機期間乃至之後,此類基金的表現大體上未能讓投資者感到滿意。基金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最近對美國量化基金行業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截至2010年7月的3年內,平均而言,65家量化基金在美國所有股票基金中的表現處於最差的四分之一行列。其中包括Bridgeway、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和先鋒(Vanguard)。Axa Rosenberg不久即將對4只 Laudus基金進行清算,此前圍繞該公司對一種模型中錯誤的處理,人們產生了爭論。這場爭論導致該公司創始人巴爾•羅森伯格(Barr Rosenberg)和研究主管湯瑪斯•米德(Thomas Mead)離職。
“由於表現問題,人們對量化基金的評價不高。”有著深厚量化管理傳統的美國基金公司PanAgora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埃裏克•索倫森(Eric Sorensen)承認,“當很多人參與進來做同一件事情時,就出現了容量方面的限制。”
人們很難精確把握進出量化基金的確切資料,因為這些產品的定義並不明晰。多數基本面基金經理會利用一些量化技術,過濾股票或提供建議,因此二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有些模糊。
“我的印象是,資產一直在流出,”努爾斯表示,“從某種角度而言,流出是一件好事,因為你用於跟蹤同樣因素的錢變少了。”然而他承認,這一優勢微乎其微,因為與量化基金大行其道時流入的資金規模相比,離開該行業的資金規模並不大。
投資者對於量化基金公司的態度並不相同,即使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競爭後也是如此。“一些客戶對量化策略感興趣,這是系統性的東西,投資策略很容易解釋,”努爾斯表示,“一些人態度則截然相反,他們將其視為暗箱。”
由於許多量化模型鑒別並試圖利用市場中的類似因素,例如動能和價值,因此追蹤這些因素的資金越多,單個基金能夠超越大盤的幅度就越小。努爾斯解釋稱,在最近的市場狀況下,它們也一直舉步維艱,因為在市場方向明確時,它們往往表現最佳。
他解釋道,與人類相比,模型更難適應方向改變時出現的“拐點。“過去一年左右,市場一直在擔憂和相信一切都將變好之間搖擺。”
他表示:“這實際上是整個一系列拐點,這通常不利於動量策略。”
這並不是說量化基金經理在袖手旁觀,等待情況再次變得對自己有利。相反,許多基金公司正重新考察自己的模型,要麼是因為它們擔心自己從一開始就錯了,要麼是因為它們認為,市場已發生了足夠大的變化,必須推出新的模型,或者至少是經過調整的模型
“問題是,發現獨特因素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在尋找這些因素,”努爾斯表示,“發現虛假關係的風險有所加大。”
儘管數字可能不會撒謊,但它們很容易造成誤導,讓人想起並不真正存在的趨勢或相關性。
有些量化基金在考慮改善其交易技術,從自身模型中擠出額外的業績,而其他量化基金則在考察轉向其他技術以維持回報的時機問題。
重新考慮風險在組合管理中的作用,是具有數學頭腦的人探索的另一個領域。基本面指數曾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但常常因為導致價值投資策略而受到詬病。這些指數根據股息等公司衡量標準,重新分配傳統市值加權指數的權重。如今,市場正在開發指數加權的另類策略,例如法國量化基金Tobam的“反基準”策略,這種策略根據指數成份相互之間的關係對其進行系統性加權,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多元化。
由於該策略與“最小方差”策略一樣,旨在將風險降至最低,因此其成功與否,應主要根據其導致的波動性下降加以衡量,但在Tobam投資的多數大型市場,這種策略已跑贏大盤。
與很多投資創新一樣,量化基金的核心理念已成為主流,如今,它們發現自己需要思考投資者究竟希望從它們的投資組合中得到什麼,以及如何獲取這些回報。
越南製造業 靠特殊取勝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2010.10.11
相對較晚加入全球市場的越南受全球化影響超過大多數國家,因此這波金融海嘯讓越南遭到經濟改革以來最沈重的打擊,迫使它調整在全球市場的角色和繼續強化其利基市場。
為了在全球市場中生存,尤其是與鄰近的大國中國競爭,過去越南就避免完全依賴廉價勞工與低價的模式,開發出包括手工藝品與特殊布料等高品質產品的利基市場。但出口過於倚賴美國,約五分之一的出口銷往美國,使越南在這波衰退嚐到苦頭。
以傢俱製造商為例,隨著美國新屋銷售一蹶不振,越南傢俱出口訂單也銳減。有900名員工的河內傢俱公司經理剛瑟說:「很多小廠都很難捱。」河內傢俱生產五花八門,從臥室梳妝台到弓箭零件應有盡有。
許多小廠相繼倒閉,但河內傢俱公司已熬過難關,現在反而因為競爭減少而訂單接不完。河內傢俱約有20%至25%產品銷往美國,其餘出口至其他國家,主要是歐洲。剛瑟說:「有些客戶要求我們提高產能,但我們已經產能全開。」
儘管這波經濟衰退以來越南出口萎縮幅度比許多國家輕微,但出口下滑對越南造成的傷害卻可能較深,因為越南仍是全球化的初級班學生,不像泰國、馬來西亞等鄰國那麼有經驗。
越戰以後數十年間,越南經濟始終無法站穩腳步,仍依賴農業,直到1994年柯林頓總統時美國取消貿易禁令,越南經濟才曙光乍現,慢慢建立起製造業。
不過,由於與成熟出口國家中國比鄰,越南不能完全靠價格取勝,越南於是發展出利基市場與特殊化產品。
專門生產海防衣的胡志明市Dai Viet Garment公司就成功安度危機,產品輸往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需求相當穩定,使得公司500名員工及轉包的300名員工都保住飯碗。許多工廠老闆說,人力成本約占總製造成本的20%至30%,因此裁員、加班或調薪對需求降低造成的營收下滑助益不大;此外,中國的物流與交通網遠勝越南,也使越南處於不利地位。
隨著越南觀光業成長,尤其是鄰近的東南亞各國來越南度假的高爾夫球客愈來愈多,成為傢俱業者的新生意來源。
相對較晚加入全球市場的越南受全球化影響超過大多數國家,因此這波金融海嘯讓越南遭到經濟改革以來最沈重的打擊,迫使它調整在全球市場的角色和繼續強化其利基市場。
為了在全球市場中生存,尤其是與鄰近的大國中國競爭,過去越南就避免完全依賴廉價勞工與低價的模式,開發出包括手工藝品與特殊布料等高品質產品的利基市場。但出口過於倚賴美國,約五分之一的出口銷往美國,使越南在這波衰退嚐到苦頭。
以傢俱製造商為例,隨著美國新屋銷售一蹶不振,越南傢俱出口訂單也銳減。有900名員工的河內傢俱公司經理剛瑟說:「很多小廠都很難捱。」河內傢俱生產五花八門,從臥室梳妝台到弓箭零件應有盡有。
許多小廠相繼倒閉,但河內傢俱公司已熬過難關,現在反而因為競爭減少而訂單接不完。河內傢俱約有20%至25%產品銷往美國,其餘出口至其他國家,主要是歐洲。剛瑟說:「有些客戶要求我們提高產能,但我們已經產能全開。」
儘管這波經濟衰退以來越南出口萎縮幅度比許多國家輕微,但出口下滑對越南造成的傷害卻可能較深,因為越南仍是全球化的初級班學生,不像泰國、馬來西亞等鄰國那麼有經驗。
越戰以後數十年間,越南經濟始終無法站穩腳步,仍依賴農業,直到1994年柯林頓總統時美國取消貿易禁令,越南經濟才曙光乍現,慢慢建立起製造業。
不過,由於與成熟出口國家中國比鄰,越南不能完全靠價格取勝,越南於是發展出利基市場與特殊化產品。
專門生產海防衣的胡志明市Dai Viet Garment公司就成功安度危機,產品輸往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需求相當穩定,使得公司500名員工及轉包的300名員工都保住飯碗。許多工廠老闆說,人力成本約占總製造成本的20%至30%,因此裁員、加班或調薪對需求降低造成的營收下滑助益不大;此外,中國的物流與交通網遠勝越南,也使越南處於不利地位。
隨著越南觀光業成長,尤其是鄰近的東南亞各國來越南度假的高爾夫球客愈來愈多,成為傢俱業者的新生意來源。
新加坡開放賭場 壓對寶了
2010-10-09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新加坡政府2005年決定開放賭場,現在看來,這個決策是壓對寶了,新加坡經濟也可望因此不再過度依賴出口,而轉為多角化的發展。
新加坡首度核准興建的2座賭場複合式渡假中心,已在今年稍早相繼盛大開幕,營運到目前為止都拉出長紅。
分析師甚至已經預測,新加坡的賭博營收將能夠超越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而且快的話可能在2012年就達陣。
以賭場為主訴求的複合式渡假中心,不僅成功帶動新加坡的到訪觀光人數及觀光收益激增,還牽動周邊的不動產開發增溫,未來可望吸引更多的會展活動及外派人員進駐。
分析師認為,這將有助於新加坡經濟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建立起多元化的發展架構。
這2家賭場其中之一的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渡假村(Marina Bay Sands),係由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所開發,投資額55億美元,在今年4月下旬開始逐階段開幕營運,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吸引到500百萬人次造訪。
濱海灣金沙渡假村預期,今年底前其將完全開放,屆時每天可望招徠7萬到8萬名遊客。
另外一家則是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Resorts World Santosa)中心,投資額44億美元,母公司為馬來西亞雲頂集團(Genting)。
馬來西亞雲頂集團最近表示,受惠於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中心在今年2月開幕營運,其第2季的淨利暴增2倍多。
新加坡主管旅遊事務的官員表示,今年8月,新加坡的入境觀光客已經連續第9個月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使得今年全年的總人數上看1,250萬,遠高於去年的970萬。
分析師對於新加坡能夠在2015年前達成觀光客1,700萬人及觀光收入300億新加坡元的目標,已愈來愈有把握。
就連分析師也愈來愈看好,賭場將帶動新加坡的不動產開發,而且興建更多的飯店,也能吸引更多的會展商機以及外商派遣人員進駐。
喜達屋(Starwood)飯店暨渡假國際集團的併購及開發資深副總裁弗萊(Matthew Fry)表示,這些賭場已經真正地改變了新加坡這個品牌。
新加坡政府2005年決定開放賭場,現在看來,這個決策是壓對寶了,新加坡經濟也可望因此不再過度依賴出口,而轉為多角化的發展。
新加坡首度核准興建的2座賭場複合式渡假中心,已在今年稍早相繼盛大開幕,營運到目前為止都拉出長紅。
分析師甚至已經預測,新加坡的賭博營收將能夠超越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而且快的話可能在2012年就達陣。
以賭場為主訴求的複合式渡假中心,不僅成功帶動新加坡的到訪觀光人數及觀光收益激增,還牽動周邊的不動產開發增溫,未來可望吸引更多的會展活動及外派人員進駐。
分析師認為,這將有助於新加坡經濟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建立起多元化的發展架構。
這2家賭場其中之一的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渡假村(Marina Bay Sands),係由美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所開發,投資額55億美元,在今年4月下旬開始逐階段開幕營運,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吸引到500百萬人次造訪。
濱海灣金沙渡假村預期,今年底前其將完全開放,屆時每天可望招徠7萬到8萬名遊客。
另外一家則是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Resorts World Santosa)中心,投資額44億美元,母公司為馬來西亞雲頂集團(Genting)。
馬來西亞雲頂集團最近表示,受惠於新加坡名勝世界聖淘沙中心在今年2月開幕營運,其第2季的淨利暴增2倍多。
新加坡主管旅遊事務的官員表示,今年8月,新加坡的入境觀光客已經連續第9個月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使得今年全年的總人數上看1,250萬,遠高於去年的970萬。
分析師對於新加坡能夠在2015年前達成觀光客1,700萬人及觀光收入300億新加坡元的目標,已愈來愈有把握。
就連分析師也愈來愈看好,賭場將帶動新加坡的不動產開發,而且興建更多的飯店,也能吸引更多的會展商機以及外商派遣人員進駐。
喜達屋(Starwood)飯店暨渡假國際集團的併購及開發資深副總裁弗萊(Matthew Fry)表示,這些賭場已經真正地改變了新加坡這個品牌。
CDO助長賭徒式交易風氣
2010-10-09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應邀來台訪問的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摩里斯(James A. Mirrlees)昨(8)日指出,設計或投資CDO(抵押債務債券)的人形同賭徒,把風險規避到不明的未來繁榮上,銀行因此對風險降低戒心,市場鼓勵無限制的金融交易,政府應該扮演糾察隊的角色,訂立法規制止非理性的風險偏好追求,讓人們了解真正的「風險的最佳配置」
摩里斯說,美國法令對於投資者購買避險基金,現在都要資格審核,一如香港銀監會對一般投資者投資連動債,需回答7大問題,其中包括一項「你真的了解此產品嗎?」目的是要揭露相關產品的複雜度,並提高人們對於風險的辨識。可是,他也強調,CDO產品有太多問題,不適合政府用統一的管理模式進行監理,也不宜一竿子全打翻市場上的銷售,個人若真有投資的必要,「請各自小心謹慎!」
源自銀行房貸債權的CDO,對摩里斯來說,是一種資訊不對稱的金融契約,和他於1996年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魏克禮(William Vickrey)共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非對稱訊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近似,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是引發道德危機,不幸都在2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複製了,投資人對未來獲利的高期待,超過對於風險偏好的認知,當然最後全被高風險吞食,發生損失連連。
摩里斯今年剛從英國劍橋大學經濟系退休,隨即應香港中文大學晨興書院聘請出任院長,成為香港財經學界挖到駐校的首位諾貝爾級教授。
他昨天在中研院的演講中,強調人們或經濟為了預防難以預期的蕭條,會採取「保險」動作降低風險,並度過不預期的意外,CDO等債務包封的衍生性金融資產,正是以契約方式做到避險的目的,沒想到金融資產層層轉包,導致銀行對風險的戒心大降,終而發生2年前全球金融海嘯。
為避免問題一再發生,終而導致賭徒式的交易風氣,摩里斯建議,政府應發揮市場秩序的監理角色,一方面要求資訊的對等揭露,讓投資風險彰顯出來,並排除金融商品無限制以契約交易。
應邀來台訪問的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摩里斯(James A. Mirrlees)昨(8)日指出,設計或投資CDO(抵押債務債券)的人形同賭徒,把風險規避到不明的未來繁榮上,銀行因此對風險降低戒心,市場鼓勵無限制的金融交易,政府應該扮演糾察隊的角色,訂立法規制止非理性的風險偏好追求,讓人們了解真正的「風險的最佳配置」
摩里斯說,美國法令對於投資者購買避險基金,現在都要資格審核,一如香港銀監會對一般投資者投資連動債,需回答7大問題,其中包括一項「你真的了解此產品嗎?」目的是要揭露相關產品的複雜度,並提高人們對於風險的辨識。可是,他也強調,CDO產品有太多問題,不適合政府用統一的管理模式進行監理,也不宜一竿子全打翻市場上的銷售,個人若真有投資的必要,「請各自小心謹慎!」
源自銀行房貸債權的CDO,對摩里斯來說,是一種資訊不對稱的金融契約,和他於1996年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魏克禮(William Vickrey)共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非對稱訊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近似,可能發生的最糟情況,是引發道德危機,不幸都在2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中複製了,投資人對未來獲利的高期待,超過對於風險偏好的認知,當然最後全被高風險吞食,發生損失連連。
摩里斯今年剛從英國劍橋大學經濟系退休,隨即應香港中文大學晨興書院聘請出任院長,成為香港財經學界挖到駐校的首位諾貝爾級教授。
他昨天在中研院的演講中,強調人們或經濟為了預防難以預期的蕭條,會採取「保險」動作降低風險,並度過不預期的意外,CDO等債務包封的衍生性金融資產,正是以契約方式做到避險的目的,沒想到金融資產層層轉包,導致銀行對風險的戒心大降,終而發生2年前全球金融海嘯。
為避免問題一再發生,終而導致賭徒式的交易風氣,摩里斯建議,政府應發揮市場秩序的監理角色,一方面要求資訊的對等揭露,讓投資風險彰顯出來,並排除金融商品無限制以契約交易。
百年評比 澳股稱霸全球
哪一個已開發國家股市在過去110 年(1900~2009)表現最好?不是美國、也不是英國,答案是澳洲。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澳洲股市在這段期間扣除通膨因素後的年化報酬率達7.5% ,在19 個已開發國家股市中排名第1,比美國股市年化報酬率6.2% 還棒。
先天、後天共4優勢 長線表現亮眼
澳洲股市長線能有這麼好的表現,瑞士信貸分析,先天原因有:
1.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煤、鐵礦石、鈾、鋅、鎳和黃金儲量都豐富,還出產石油、天然氣,更是小麥等主要穀物出口國。
2.澳洲在20 世紀初期是一個「新世界」(new world country),吸引外來人口大量流入,為澳洲經濟提供快速成長的動能。
另外,澳洲還有後天優勢,包括:
1.強健的金融體系,澳洲的4大銀行:澳洲銀行(NAB)、澳洲聯邦銀行(CBA) 、澳盛銀行(ANZ) 和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全部都是全球表現最佳銀行,金融海嘯後,信用評等都還有AA 級的高水準。
2.穩固的財政體質,澳洲政府預算赤字最高僅略高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2% ,國債占GDP 的比率也不到18% ,反觀美國國債占GDP 的比率則逼近100% 。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澳洲在這110 年中,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蕭條,從來沒有連續2季GDP 出現負成長,今年失業率最高也只有5.7% ,比美國近10% 的失業率好很多。
先天、後天共4優勢 長線表現亮眼
澳洲股市長線能有這麼好的表現,瑞士信貸分析,先天原因有:
1.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煤、鐵礦石、鈾、鋅、鎳和黃金儲量都豐富,還出產石油、天然氣,更是小麥等主要穀物出口國。
2.澳洲在20 世紀初期是一個「新世界」(new world country),吸引外來人口大量流入,為澳洲經濟提供快速成長的動能。
另外,澳洲還有後天優勢,包括:
1.強健的金融體系,澳洲的4大銀行:澳洲銀行(NAB)、澳洲聯邦銀行(CBA) 、澳盛銀行(ANZ) 和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全部都是全球表現最佳銀行,金融海嘯後,信用評等都還有AA 級的高水準。
2.穩固的財政體質,澳洲政府預算赤字最高僅略高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2% ,國債占GDP 的比率也不到18% ,反觀美國國債占GDP 的比率則逼近100% 。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澳洲在這110 年中,不論全球經濟如何蕭條,從來沒有連續2季GDP 出現負成長,今年失業率最高也只有5.7% ,比美國近10% 的失業率好很多。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投資中國A股管道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0/10/01
受到預期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經濟仍可維持高增長的趨勢之下,投資人購買人民幣資產或投資與中國相關的股票已是目前市場趨勢,而台灣投資人目前多藉由基金投資,或是投資中國A股等相關概念證券或商品,來進行相關的中國佈局。近來,中國市場對於吸引海外資金動作頻頻,不僅中國QDII開始涉水於香港推出海外A股ETF,而小QFII的推動,更使得境外人民幣基金產品起飛如箭在弦,對於想佈局中國A股的投資人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我們觀察近來中資機構在香港所欲積極推出的兩類中國A股基金產品,並將相關訊息整理如下,提供給投資人做參考。
類型一》海外A股ETF
對於看好中國A股市場的投資人來說,這類產品一點也不陌生。在香港,海外A股ETF這類產品其實已行之有年,在2004年11月,巴克萊旗下的ETF品牌-安碩,便在香港交易所推出了ishares安碩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ETF(簡稱A50)。由於這是第一檔為境外投資者設計的A股市場ETF產品,其知名度與規模都最大,總資產超過500億港元。雖然,08年金融危機之後,香港市場的A股ETF發行停滯,但在2009年後,A股ETF市場又熱絡了起來,包括中銀保誠發行了旗下第二檔A股基金標智上證50ETF,安碩和德意志銀行亦發行了一系列的A股ETF產品。而在台灣,寶來投信於09年發行了連結標智滬深300的「寶滬深」,目前更是台股流通量最大的境外ETF。
今年以來,中國內地的中資機構推出海外A股ETF的速度也有加快的趨勢。今年1月29日,中金公司在香港發行了中金深證100指數基金,該產品是第一檔由內地金融機構於境外發行的ETF。今年5月,中國平安旗下的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也加入海外ETF市場,發行了普盛CSIR50。今年7月,大成國際的「大成中證中國內地消費ETF」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交易,使得香港目前的A股ETF增加至24檔之多(表一),也讓投資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不過,投資人要注意的是,中國內地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的費率成本,通常會比母公司擁有QFII額度的基金相對來的高。舉例來說,大成中國內地消費ETF的管理費為0.99%,而德意志銀行旗下的中國A股基金管理費僅為0.5%。然不論是外資或是還是內資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並不直接投資A股,而是盡可能複製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掛牌買賣的相關A股走勢,並通過QFII機構的產品來投資A股。這對於不具QFII額度的中資機構來說流程較為複雜,而這類產品發行時以港元而非人民幣計價,中間又涉及到匯率問題,成本也隨之上升。所以建議投資人在做選擇時,需謹慎比較此類產品的費率結構和產品的投資內容等相關問題。類型二》小QFII與人民幣基金商品
而另一類型的A股基金產品,與市場投資人所引頸而盼的「小QFII」相關。所謂小QFII,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證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即放寬境外人民幣或外匯經由此類機構去內地投資A股等市場。雖然目前小QFII具體操作法規未出台,但市場十分看好,認為小QFII將給境外資金開闢另一條投資通道。同時,它不會分流現有QFII額度,而是擁有單獨的額度。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QFII與QFII最大的不同點在於QFII所募集的是境外美元,而小QFII則是人民幣,所以小QFII的不僅申請門檻較QFII低,更重要的是,申請到小QFII額度的在港中資券商可以推出與中國A股相關的基金產品,優先搶占人民幣零售基金市場。
日前,第一檔海外的人民幣基金-「海通環球人民幣收益基金」已於今年8月7日於香港開賣,該基金是大陸和香港於7月中旬簽署協議,取消在香港使用和流通人民幣限制措施後,第一個在市場上出現的人民幣基金產品。雖然,該檔海外人民幣基金的投資標的為目前總規模不到400億元的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但其銷售成績相當理想,而多家基金公司及其在港的中資金融機構,也在看好中國經濟成長、人民幣匯率上漲的趨勢下,紛紛醞釀推出同類型產品,以滿足投資人對人民幣基金產品的強勁需求。海通證券更估計在一年內,在香港的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將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包含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及華泰金融在內等逾10家香港中資券商向證監會報送「小QFII」方案,而對於中國A股市場報有高度熱情的投資人來說,小QFII獲批後所推出的相關人民幣基金產品必將引發搶購熱潮。
目前,海外資金投資中國A股的途徑有限,投資人可密切注意小QFII機制的最新動態,倘若中資機構擁有小QFII通道,即可直接發行海外人民幣公募基金,屆時可能影響海外A股ETF市場的生態格局,相關產品的費率結構也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受到預期人民幣升值以及中國經濟仍可維持高增長的趨勢之下,投資人購買人民幣資產或投資與中國相關的股票已是目前市場趨勢,而台灣投資人目前多藉由基金投資,或是投資中國A股等相關概念證券或商品,來進行相關的中國佈局。近來,中國市場對於吸引海外資金動作頻頻,不僅中國QDII開始涉水於香港推出海外A股ETF,而小QFII的推動,更使得境外人民幣基金產品起飛如箭在弦,對於想佈局中國A股的投資人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我們觀察近來中資機構在香港所欲積極推出的兩類中國A股基金產品,並將相關訊息整理如下,提供給投資人做參考。
類型一》海外A股ETF
對於看好中國A股市場的投資人來說,這類產品一點也不陌生。在香港,海外A股ETF這類產品其實已行之有年,在2004年11月,巴克萊旗下的ETF品牌-安碩,便在香港交易所推出了ishares安碩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ETF(簡稱A50)。由於這是第一檔為境外投資者設計的A股市場ETF產品,其知名度與規模都最大,總資產超過500億港元。雖然,08年金融危機之後,香港市場的A股ETF發行停滯,但在2009年後,A股ETF市場又熱絡了起來,包括中銀保誠發行了旗下第二檔A股基金標智上證50ETF,安碩和德意志銀行亦發行了一系列的A股ETF產品。而在台灣,寶來投信於09年發行了連結標智滬深300的「寶滬深」,目前更是台股流通量最大的境外ETF。
今年以來,中國內地的中資機構推出海外A股ETF的速度也有加快的趨勢。今年1月29日,中金公司在香港發行了中金深證100指數基金,該產品是第一檔由內地金融機構於境外發行的ETF。今年5月,中國平安旗下的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也加入海外ETF市場,發行了普盛CSIR50。今年7月,大成國際的「大成中證中國內地消費ETF」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交易,使得香港目前的A股ETF增加至24檔之多(表一),也讓投資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不過,投資人要注意的是,中國內地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的費率成本,通常會比母公司擁有QFII額度的基金相對來的高。舉例來說,大成中國內地消費ETF的管理費為0.99%,而德意志銀行旗下的中國A股基金管理費僅為0.5%。然不論是外資或是還是內資機構所發行的A股ETF並不直接投資A股,而是盡可能複製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掛牌買賣的相關A股走勢,並通過QFII機構的產品來投資A股。這對於不具QFII額度的中資機構來說流程較為複雜,而這類產品發行時以港元而非人民幣計價,中間又涉及到匯率問題,成本也隨之上升。所以建議投資人在做選擇時,需謹慎比較此類產品的費率結構和產品的投資內容等相關問題。類型二》小QFII與人民幣基金商品
而另一類型的A股基金產品,與市場投資人所引頸而盼的「小QFII」相關。所謂小QFII,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證券及基金公司投資A股市場,即放寬境外人民幣或外匯經由此類機構去內地投資A股等市場。雖然目前小QFII具體操作法規未出台,但市場十分看好,認為小QFII將給境外資金開闢另一條投資通道。同時,它不會分流現有QFII額度,而是擁有單獨的額度。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QFII與QFII最大的不同點在於QFII所募集的是境外美元,而小QFII則是人民幣,所以小QFII的不僅申請門檻較QFII低,更重要的是,申請到小QFII額度的在港中資券商可以推出與中國A股相關的基金產品,優先搶占人民幣零售基金市場。
日前,第一檔海外的人民幣基金-「海通環球人民幣收益基金」已於今年8月7日於香港開賣,該基金是大陸和香港於7月中旬簽署協議,取消在香港使用和流通人民幣限制措施後,第一個在市場上出現的人民幣基金產品。雖然,該檔海外人民幣基金的投資標的為目前總規模不到400億元的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但其銷售成績相當理想,而多家基金公司及其在港的中資金融機構,也在看好中國經濟成長、人民幣匯率上漲的趨勢下,紛紛醞釀推出同類型產品,以滿足投資人對人民幣基金產品的強勁需求。海通證券更估計在一年內,在香港的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將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包含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及華泰金融在內等逾10家香港中資券商向證監會報送「小QFII」方案,而對於中國A股市場報有高度熱情的投資人來說,小QFII獲批後所推出的相關人民幣基金產品必將引發搶購熱潮。
目前,海外資金投資中國A股的途徑有限,投資人可密切注意小QFII機制的最新動態,倘若中資機構擁有小QFII通道,即可直接發行海外人民幣公募基金,屆時可能影響海外A股ETF市場的生態格局,相關產品的費率結構也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越南…下一個中國?
2010-09-25 中國時報 【梁東屏】
全球經濟最近幾年遭美國次級貸款引發風暴襲擊,大多數都受到影響,直到這一年才開始有些起色。東南亞國家也無法倖免,有好幾個國家還一度跌入負成長,但是淒風苦雨中的一個異數就是越南。
越南在過去十年以來,經濟成長一直維持在平均百分之七以上,成就相當傲人。越南總理阮晉勇曾經在被問及如何形容越南經濟時指出,「越南,是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體系,通過外國投資將貧苦大眾從貧窮中解放出來,是我們(越南)經濟計畫裡重要的一環」。
這一個論調,聽起來似曾相似、很熟悉吧?
事實上,越南確實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譬如說勞工低廉、對外資的優惠、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等等。兩國也同屬「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對著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完全靠邊站,越南發展經濟的方向與模式,也幾乎都是翻版於中國。
近幾年來,除了傳統附加價值較低的產業如成衣、家具、製鞋之外,一些較精密的產業如南韓的「三星(Samsung)」、日本的「佳能(Canon)」也都開始在越南就電子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甚至作為其提供服務的基地。阮晉勇也信心滿滿地指稱,越南決心繼中國之後,成為亞洲的生產基地。
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發展經濟的眼光放得滿遠。也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所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也幾乎都達到了。
二○○八年時,越南吸引的外資高達七百億美元,是僅僅五年前的三倍有餘。即使是在全球經濟盪在谷底的二○○九年,也還能有兩百億美元的佳績。
於是乎,所謂「越南將是下一個中國」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只不過,越南經濟發展勢頭很強固是事實,也完全有可能在東南亞國家中異軍突起,但若說是會成為「下一個中國」,恐怕就有點過於樂觀。
蘇格蘭皇家銀行就曾經發表過一份「越南:不是下一個中國」報告,所指出的一個最明顯事實就是,越南缺乏中國所具有的那種規模優勢,它對全球範圍內貿易和通貨膨脹所能產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越南人口太少,僅有八千四百萬人,還不及中國廣東省的九千三百萬人,而廣東省的出口額只佔中國總出口的百分之三十,更別提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廣大內需市場了。
經濟發展的其他硬體部分,如基礎建設等還能靠投資補強,但是人口問題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毛澤東當年說的名言,「人多好辦事」,還真有幾分道理。
全球經濟最近幾年遭美國次級貸款引發風暴襲擊,大多數都受到影響,直到這一年才開始有些起色。東南亞國家也無法倖免,有好幾個國家還一度跌入負成長,但是淒風苦雨中的一個異數就是越南。
越南在過去十年以來,經濟成長一直維持在平均百分之七以上,成就相當傲人。越南總理阮晉勇曾經在被問及如何形容越南經濟時指出,「越南,是一個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體系,通過外國投資將貧苦大眾從貧窮中解放出來,是我們(越南)經濟計畫裡重要的一環」。
這一個論調,聽起來似曾相似、很熟悉吧?
事實上,越南確實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譬如說勞工低廉、對外資的優惠、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等等。兩國也同屬「擁抱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對著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完全靠邊站,越南發展經濟的方向與模式,也幾乎都是翻版於中國。
近幾年來,除了傳統附加價值較低的產業如成衣、家具、製鞋之外,一些較精密的產業如南韓的「三星(Samsung)」、日本的「佳能(Canon)」也都開始在越南就電子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甚至作為其提供服務的基地。阮晉勇也信心滿滿地指稱,越南決心繼中國之後,成為亞洲的生產基地。
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發展經濟的眼光放得滿遠。也如同中國一樣,越南政府所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也幾乎都達到了。
二○○八年時,越南吸引的外資高達七百億美元,是僅僅五年前的三倍有餘。即使是在全球經濟盪在谷底的二○○九年,也還能有兩百億美元的佳績。
於是乎,所謂「越南將是下一個中國」的說法也開始出現。
只不過,越南經濟發展勢頭很強固是事實,也完全有可能在東南亞國家中異軍突起,但若說是會成為「下一個中國」,恐怕就有點過於樂觀。
蘇格蘭皇家銀行就曾經發表過一份「越南:不是下一個中國」報告,所指出的一個最明顯事實就是,越南缺乏中國所具有的那種規模優勢,它對全球範圍內貿易和通貨膨脹所能產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越南人口太少,僅有八千四百萬人,還不及中國廣東省的九千三百萬人,而廣東省的出口額只佔中國總出口的百分之三十,更別提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廣大內需市場了。
經濟發展的其他硬體部分,如基礎建設等還能靠投資補強,但是人口問題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毛澤東當年說的名言,「人多好辦事」,還真有幾分道理。
訂閱:
文章 (Atom)